要闻聚焦
工作动态
团结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多次召开村民大会,邀请专家和农机大户共同探讨,决定引导村民购买大型农机外出务工增收,为乡村致富播下种子。【详情】
3月31日是肉孜节,节日期间,新疆各级驻村工作队走进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与各族群众一起欢度节日,将温暖与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详情】
这个深藏丘陵的传统村落,曾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2021年6月,四川南部县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后,用3年多时间书写出“庭院经济+规模种养”的产业振兴答卷。【详情】
为抢抓农时,助力春耕生产,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选派的布拖县九都镇芝洛古村、达觉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们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化身"新农人",开展“助力春耕促振兴”帮扶活动。【详情】
驻村工作队进驻以来,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石,以人居环境整治为亮色,以产业项目帮扶为引擎,全力推动天河村的蝶变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详情】
说起德吉村的蝶变,驻村第一书记钱伟感慨万千,“依靠这旖旎的黄河风光,德吉村成了游客心中的高原‘小三亚’!”【详情】
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隆阳区水寨乡太元村驻村工作队化身“山货摆渡人”,通过“线上宣传+线下配送”的消费帮扶模式,将村民手中的绿色山货从深山“摆渡”到城市,让“藏在深闺”的优质产品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详情】
实施集体经济“四千”行动,选派37名驻村“第一书记”,推动68个村集体增收项目落地,塘沟镇和钱集镇村均集体经济收入提升至80.85万元。【详情】
如今,在选派的“三村”(兴村、富村、安村)书记带动下,西山坪村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游客量翻了一番。这里成为北碚最热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详情】
村集体以林地资源入股,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农户参与日常养殖管理。这种模式既盘活了闲置林地资源,又解决了农户技术不足、销路不畅的难题。【详情】
近日在重庆忠县乌杨街道兴合村,新安装好并投入使用的200多盏太阳能路灯如星辰点缀山乡,让村民们兴奋不已:“这要感谢我们的第一书记赵书记,为村民办了实事!”【详情】
在尚三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斌的手机里藏着一张“宝藏地图”。这张标注着全村115户村民住宅位置、家庭情况、产业信息的“群众电子地图”不仅是村干部的“导航仪”,更成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金钥匙”。【详情】
初春时节,沿着平坦整洁的村道走进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东盛涌镇勇成村,错落有致的朝鲜族民居映入眼帘,墙上的彩绘述说着这座边境村庄的故事。【详情】
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乡村社会宜居宜业和谐稳定。【详情】
春天的苜蓿菜鲜嫩,用我们宁夏西吉人的话来说,能香破头。【详情】
春风拂过江汉平原,湖北鄂州市大地上,一场关于土地的“精耕革命”正在上演。【详情】
随着气温回暖,地处山西北部的大同市拉开了春管春耕的序幕。【详情】
经过电商培训后,驻村帮扶干部跟踪回访,一件一件帮助解决村民直播销售中的实际困难。【详情】
“多走走村子里的路,心里面也就有了路。”这是市财政局驻新县八里畈镇郑坳村第一书记刘玉明驻村满月之际的感悟。到任仅一个多月,这位新任第一书记已为这个豫南小山村点燃了“三把火”。【详情】
从“有地无人种”到农机满地跑,曾经荒废的田地,在巴中市巴州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捐赠的联合收割机、旋耕机进驻后焕发新生。【详情】
川北医学院定点帮扶稻城县驻村队为充分发挥该校医教优势,探索乡村振兴教育帮扶模式,助力帮扶村在校学生健康成长,深入香格里拉镇重点寄宿制学校,开展系列教育帮扶调研活动。【详情】
据统计,舞阳县13个驻村第一书记联络站组建以来,累计开展健康义诊40余次,走访群众3600余户,开展帮扶活动310余次。【详情】
每个联村市属国企抽调2—3名业务骨干组建联村工作队,驻村负责项目建设和管理运营。【详情】
王新法是湖南省石门县薛家村帮扶干部。而薛家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他面临的困境却又使他欲干不能【详情】
“娘亲舅大,咱以娘家人身份调解,关系一下子就近了。”“老娘舅”矛盾调解工作室发起人卢运道嗓门洪亮,总爱用这句话开场。【详情】
应急管理部监测防火司司长杨旭东强调,一旦发现森林草原火情,要及时拨打全国统一森林火警电话“12119”。【详情】
进入春耕备耕阶段以来,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各水稻专业合作社抢抓农时,全面开展早稻育秧工作。【详情】
今年以来,礼泉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详情】
北京市坚持规划引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百千工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美丽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成效显著,产业融合发展释放出新的动能。【详情】
3月21日,《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连续发出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详情】
三年来,疏附县人武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80余万元,实施民生工程12项。从尘土飞扬到阡陌交通,从产业匮乏到多元发展,从文化荒漠到精神家园,阿恰勒村的蜕变见证着新时代军民团结的磅礴力量。【详情】
近年来,为了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武县通过盘活闲置资源、赋能智慧系统、发展农文旅融合,不断筑牢特色产业根基,拓宽脱贫户的致富渠道,让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落在实处。【详情】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州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因地制宜“招小商”,着力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为搬迁群众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详情】
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累计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21831.7万人次,减轻医疗费用负担1961.61亿元。【详情】
这个曾经因耕地匮乏致贫的山区县,正依托89.7%的森林覆盖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走出一条“点绿成金”的振兴之路。【详情】
2024年兴县聚焦核心任务,提升工作质量,充分发挥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作用,力求驻村帮扶工作成效更实、温情更浓,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详情】
泸县坚持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与工作队,将驻村帮扶作为主要工作抓手,着力推进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全力深化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详情】
春回开州,大地处处焕发蓬勃生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希望与新活力,开启了开州从脱贫到振兴的新征程。【详情】
这个曾因“手扒岩”天险与世隔绝的深度贫困村,如今已成为“山青、水绿、村美、人和”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书写着生态移民与乡村全面振兴融合发展的生动篇章。【详情】
红塘村的四任驻村第一书记与群众一起接续努力,甩掉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详情】
在山东寿光市烟草专卖局的大力帮扶下,桂河二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详情】
一笔小额信贷资金注入帮扶产业后,脱贫户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详情】
国家电投担负着陕西省延川县、河南省商城县、四川省美姑县的定点帮扶工作。截至2023年底,国家电投在3个县累计投入定点帮扶资金近1.3亿元,消费帮扶金额5885万元,共选派13名挂职副县长、12名驻村第一书记和8名驻村工作...【详情】
贵州省驻村第一书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探访【详情】
帕克勒克村是在戈壁荒滩上崛起的生态移民新村,促进文旅融合是激活乡村新业态的重要方法。【详情】
今年71岁的李挖斗是老李村2组村民,曾经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现在人们再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因为他早已是远近闻名的“致富标兵”。【详情】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大兴村村民们的收入逐年增加【详情】
四处推销土豆成了永当村驻村工作队的“第二职业”,大家纷纷化身“推销员”,为土豆找销路。【详情】
实现脱贫摘帽后,于田县继续做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详情】
坐落于黄河之滨的贵德县牢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紧盯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大计,积极投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中去,实现了触目可及、真实可感的幸福之变。【详情】
“你对群众掏心窝,群众和你结‘亲戚’。你离群众距离远,群众看你不顺眼。”这是张国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详情】
正当全村因穷而一筹莫展的时候,精准脱贫政策的“春风”吹进河边村。当地政府通过“政府+公益力量”的扶贫工作模式,下决心让河边村的瑶族群众换种生活。【详情】
兰考县坝头镇的黄河滩里,一台旋耕耙正在紧张作业,破碎后的麦秸混合着泥土高高扬起。玉米播种机紧随其后,留下一条条整齐的犁痕。【详情】
7年,时光荏苒,岁月匆匆。阿城区料甸街道北红村的乡亲们在7年的时光中见证了美好,日子也越过越甜。【详情】
驻村工作队进村后,特制了100多个印制有队员电话号码的搪瓷盅子送给全村脱贫户。【详情】
在长达7年的驻村帮扶工作中,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心一意带领村民致富,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眼镜书记”。【详情】
“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派来这么好的驻村干部,他们踏踏实实地为我们村民办实事……”走进绥江县中城镇农业村,村民们对驻村工作队赞不绝口。 【详情】
一开春,国家税务总局五莲县税务局的驻村第一书记范连升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叩官镇张家坪子村的工作当中。【详情】
自入职以来他扎根一线,安心基层,用心用情描绘着大圣村乡村振兴的新蓝图。【详情】
这是当地派发的春耕“礼物”【详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专家解读【详情】
财政部会计司、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有关负责人就《意见》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