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大多数人都认为各种大马力肌肉车就是美系车的代表,然而真正具有美系特色的车非“火箭车”莫属。
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绿皮书》,影片的封面便是主角二人驾驶着一辆绿色的凯迪拉克De Ville,这辆车也在影片中拥有着极高的出镜率,当然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并不是这部优质的电影,而是De Ville背后的美系火箭车。
要说起火箭车的起源,最早还要追溯到上世纪二战时期了,作为军事强国的美国在天空一直具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二战期间大名鼎鼎的P-47(Thunderbolt)雷霆战斗机以及P-38闪电战斗机都是令对手闻风丧胆的存在。
P-47雷霆战斗机是二战期间美军的主力战斗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引擎战斗机,P-47装载着超出同期战斗机功率的巨大引擎和直径达3.65米的螺旋桨使其可搭载更强的对空火力、更厚重的装甲,且适合于搭载更多小型炸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这让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拥有了对抗日本零式战斗机的资本。
另一款P-38闪电战斗机则是一款双引擎战斗机,P-38的用途十分广泛,可执行多种任务,包括远程的拦截,制空及护航战斗机,侦查,对地攻击,俯冲轰炸,水平轰炸等,在二战期间缔造了许多第一的记录,包括美国第一款量产的双尾衍战斗机、它是击落日本飞机最多的美国陆航军战斗机等。
它最为知名成功的一役,便是1943年4月18日,被日军称为“双胴恶魔”的P-38在一趟精心策划的长距离跨海拦截任务中,成功击落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座机,这对于美国空军来说无疑是一场大胜。
在当时的美国民众间,追“飞机”的热潮就像我们今天那些追星的人一样狂热,美国空军就是“永远的神”!因此,许多商家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如果将飞机的设计元素搬运到汽车身上岂不是美哉?
因此,设计师们最终决定将战斗机尾部的尾鳍元素放置在车辆尾部,让汽车看起来也像是一架战斗机一般,而这种做法真的生效了,美国老百姓争相购买,只有你有这种带有飞机尾翼的汽车我们就是好朋友。
各大厂商本以为这股趁着飞机热大卖的浪潮不会持续太久,然而他们还是天真了,在美苏冷战期间,各个方面的比拼层出不穷,最热门的绝对还是对于航空领域的探索,毕竟地球已经不能显示出他们实力的强大了。
因此,美国又刮起了一股火箭热,人人都有个火箭梦,1961年到1972年,随着艾森豪威尔的一声令下,美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在那个连电视都没普及的年代,美国却要将人类送上月球。
1969年7月2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降落在了月球上,伴随着阿姆斯特朗说出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时,这股火箭热也正式达到了高潮。因此,之前的飞机尾翼车型都正式进化成为了火箭车尾。
无论是明星还是富豪或者政界人士,都将拥有一辆火箭车作为骄傲,这个时代也诞生了许多独属于那个年代的经典车型,比如凯迪拉克上世纪40年代的60 Special拉开了尾鳍时代的序幕,50年代末的Eldorado Biarritz成为了“火箭车”的巅峰。
那个年代,Eldorado Biarritz的“豪华”是要超越劳斯莱斯的存在,第一无二的尾部设计充满着火箭的元素,那种梦幻般的设计让你看一次就不能忘记,如鲨鱼鳍般的高大尾翼、双火箭子弹头尾灯、形似宝石的水箱格栅和中控台面板,只要拥有一辆Eldorado Biarritz你就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就连远在德国的奔驰也受到了这股火箭热的影响,第二代奔驰E级W110在尾部设计上也使用了尾鳍的造型,这也让W110成为了E级历代车型中一款独特的存在。
火箭车的火热并没有持续太久,它的各种缺点也慢慢显现了出来,车尾过多的装饰物以及高大的尾鳍让视野盲区变大,然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则是美国70年代的那场石油危机,作为石油消耗大国的美国受冲击影响太大。
油价飞涨,经济萧条,百公里20个油起步的火箭车让美国人感到了压力,而这时来自日本的省油经济型小车反而成为了香饽饽,这也让火箭车的狂热成为了昙花一现。
时至今日,火箭车依旧是许多经典车玩家梦寐以求的存在,毕竟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那种天马行空的设计你再也不会见到,火箭车才是那个真正能代表“美国梦”的存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