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1 vote)
489 views26 pages

3年级科学kssr

rph saincs

Uploaded by

mandy_ooi_1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DOCX,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10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1 vote)
489 views26 pages

3年级科学kssr

rph saincs

Uploaded by

mandy_ooi_1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DOCX,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You are on page 1/ 26

1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1.1 了解有关科学程序的知识
学习成果 :学生能说出科学技能(观察、分类)
:学生能说出图中应用了什么科学程序技能
活动 :科学程序技能的理解(讲解)
:看图说话
:学生发表意见
:课文理解
:说出应注意事项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1.1 了解有关科学程序的知识
学习成果 :学生能说出科学技能(观察、分类)
:学生能说出图中应用了什么科学程序技能
活动 :科学程序技能的理解(讲解)
:看图说话
:学生发表意见
:课文理解
:说出应注意事项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1.1 了解有关科学程序的知识
学习成果 :学生能说出科学技能(观察、分类)
:学生能说出图中应用了什么科学程序技能
活动 :一起来观察
:一起来分类
:学生发表意见
:完成活动本练习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1.1 了解有关科学程序的知识
学习成果 :学生能说出科学技能(测量和应用数目)
:学生能说出图中应用了什么科学程序技能
活动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秤是测量质量的用具
:让学生知道我们可用标准或非标准用具来进行测量
:让学生看图说出测量两张桌子之间的距离的标准和非标准用具及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测量液体体积的标准用具有量杯、量筒、烧杯等,而非标准应具有汤匙、
杯子、瓶盖等。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1.1 了解有关科学程序的知识
2
学习成果 :学生能说出科学技能(测量和应用数目)
:学生能说出科学室规则
活动 :让学生知道科学室规则。向学生示范正确使用量筒来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
: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清理和收藏科学用具
:让学生知道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必须抱着不轻易放弃和勇于尝试的态度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单元一
1.1 了解有关科学程序的知识
学习成果 :学生能说出科学技能(预测、推断、沟通)
:学生能运用观察和已有的知识来预测将要发生的事
:学生能解释观察结果
:学生能说出沟通的方法
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预测水温、水盆的温度或水的体积在三个小时后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推断的原因
:让学生说出我们可以通过书写、绘图、信息与通讯技术和口述的方法来进行沟通
:说出书写包括分类图、条形图、笔记、表格等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1.1 了解有关科学程序的知识
学习成果 :学生能说出科学技能(预测、推断、沟通)
:学生能运用观察和已有的知识来预测将要发生的事
:学生能解释观察结果
:学生能说出沟通的方法
活动 :教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推断的原因
:提醒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写上单位,因为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预先指导学生画条形图。可让学生收集其他资料。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1.1 了解有关科学程序的知识
学习成果 :学生能说出科学技能(预测、推断、沟通)
:学生能运用观察和已有的知识来预测将要发生的事
:学生能解释观察结果
活动 :学生根据味道将食物分类,辨别哪些物体有浮力
:引导学生使用粉笔和长尺测量绳子的长度,作出结论
:学生观察图片,作出推断
:学生根据资料,画出条形图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1.2 了解操纵性技能
学习成果 :学生能够讲解:
3
:-正确地应用于处理科学用具和材料的方法
:-正确与安全地存放标本的方法
:-准确地绘画标本、科学用具和材料的方法
:-以正确的方法清理科学用具的方法
:-正确与安全地存放科学用具和材料的方法
活动 :让学生知道在进行任何一项活动或实验时都要记得运用正确的操纵性机能
:向学生解释标本是活动或实验中所观察的植物、动物等
:提醒学生在进行任何活动或实验后都要把手洗干净
:学生根据资料,画出条形图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1.2 了解操纵性技能
学习成果 :学生能够讲解:
:-正确地应用于处理科学用具和材料的方法
:-正确与安全地存放标本的方法
:-准确地绘画标本/科学用具和材料的方法
:-以正确的方法清理科学用具的方法
:-正确与安全地存放科学用具和材料的方法
活动 :让学生复习操纵性技能,并从旁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操纵性技能来进行活动
:学生在进行活动前,教师可先示范正确的方法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1.2 了解操纵性技能
学习成果 :学生能够讲解:
:-正确地应用于处理科学用具和材料的方法
:-正确与安全地存放标本的方法
:-准确地绘画标本/科学用具和材料的方法
:-以正确的方法清理科学用具的方法
:-正确与安全地存放科学用具和材料的方法
活动 :让学生准备厚纸卡、铅笔、保鲜纸、透明胶纸和水来制作放大镜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1.2 了解操纵性技能
学习成果 :学生能够讲解:
:-正确地应用于处理科学用具和材料的方法
:-正确与安全地存放标本的方法
:-准确地绘画标本/科学用具和材料的方法
:-以正确的方法清理科学用具的方法
:-正确与安全地存放科学用具和材料的方法
活动 :让学生准备厚纸卡、铅笔、保鲜纸、透明胶纸和水来制作放大镜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4
2.0 选择及应用适合的信息通讯技术资源
学习成果 :学生能够讲解:
:在文字中利用段落两端对齐或居中对齐及以编号和项目符号制作列表
活动 :教师提醒学生必须先将光标移至想要设定的文字才能执行所要设定的指令
:让学生知道也能通过点击工具栏上 (居中对齐)图标来设定指令
:让学生复习二年级所学过的“点击”并“拖曳”鼠标的方法,以选取所要加上项目符号或编号
的文字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单元一 :认识科学 1:科学技能
2.0 选择及应用适合的信息通讯技术资源
学习成果 :学生能够讲解:
:使用微软演示文稿软件 microsoft office power point 在文字和图像中制作动画
活动 :教师让学生知道也能通过点击工具栏上的 (项目符号)和 (编号)图标来设定指令
:让学生点击“幻灯片放映”(slide show),“自定义动画”(custom animation…)以开启
“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
:鼓励学生自行尝试“添加效果”(add effect)中“进入”(entrance)、“强调”
(emphasis)、“退出”(exit)或“动作路径”(motion paths)里的动画效果
反思 :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二课:人类(牙齿的种类和功能)
2.1 了解人类的牙齿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2.1.1 鉴定牙齿的种类:门牙、犬牙、臼牙
2.1.2 联系牙齿的种类
2.1.5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引导学生看图进行思考,说出“我们应该少吃甜食,以免导致蛀牙”、“我们应该勤刷牙,让牙
齿清洁”。
: 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或弟妹的长牙经历,以及根据爷爷浸假牙的图片进行思考,以回答提问
: 让学生知道牙齿对我们非常重要
: 在试吃的过程中仔细地感受不同种类的牙齿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二课:人类(牙齿的种类和功能)
2.1 了解人类的牙齿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2.1.1 鉴定牙齿的种类:门牙、犬牙、臼牙
2.1.2 联系牙齿的种类
2.1.5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以课文第 20 页和 21 页的图片向学生介绍门齿、犬齿和臼齿。每介绍一种牙齿,就让学生跟着指
示用舌头逐一感受该牙齿的位置和形状,巩固学生的理解。
: 教师准备牙齿模型或牙齿挂图,让学生说出并指出门齿、犬齿和臼齿
: 学生回答思考题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二课:人类(乳牙与恒牙)
5
2.1 了解人类的牙齿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2.1.3 分辨并区别乳牙与恒牙的数量、强硬度和寿命
2.1.5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与图片,说出乳牙与恒牙在数量、坚硬度和寿命方面的区别
: 上网看“牙齿的一生”http://www.3dmouth.org/6/6_l.cfm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二课:人类(牙齿的构造)
2.1 了解人类的牙齿
2.2 照顾牙齿的实践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2.1.4 标明牙齿的结构:珐琅质、齿质、神经线、血管和齿龈
2.1.5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教师向学生逐一介绍构成牙齿的各个部分。当介绍到某一部分时,引导学生一面在课文或模型上
指出该部分,一面念出该部分的名称,以加深学生对牙齿构造的印象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二课:人类(牙齿的构造)
2.1 了解人类的牙齿
2.2 照顾牙齿的实践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2.1.4 标明牙齿的结构:珐琅质、齿质、神经线、血管和齿龈
2.1.5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学生完成巩固练习(乳牙与恒牙有什么不同?)
: 学生填入正确的名称(牙齿的构造图)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二课:人类(做个小小护牙兵)
2.1 了解人类的牙齿
2.2 照顾牙齿的实践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2.2.1 针对牙齿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 饮食方面
 照顾方面
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设计一个爱护牙齿的计划。鼓励学生好好地实践所涉及的护牙计划,培养他
们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二课:人类(做个小小护牙兵)
2.1 了解人类的牙齿
2.2 照顾牙齿的实践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2.2.1 针对牙齿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 饮食方面
 照顾方面
6
活动: 让学生知道多咀嚼蔬果能清洁牙齿和按摩牙龈,多吃高钙的食品能使牙齿坚固。甜食会导致蛀
牙,应少吃这类食物
: 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健康有益的食物,少吃糖分高的食物,以维护牙齿的健康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二课:人类(照顾牙齿)
2.1 了解人类的牙齿
2.2 照顾牙齿的实践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2.2.1 针对牙齿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 饮食方面
 照顾方面
活动: 教师准备牙齿模型和牙刷,向学生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
: 教师教导学生刷牙时必须要仔细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二课:人类(照顾牙齿)
2.1 了解人类的牙齿
2.2 照顾牙齿的实践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2.2.1 针对牙齿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
 饮食方面
 照顾方面
活动: 教师(预先在几天前把洗干净的鸡骨浸入一杯醋里)让学生取出鸡骨,试一试鸡骨是否能被弯
曲,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作出推断
: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黏附在牙齿上的细菌所产生的酸会损坏牙齿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电脑小学堂 2:制作含动画与影片的演示文稿
A:以幻灯片动画技术来制作动画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2.3 利用简单物体以幻灯片动画技术来制作动画
活动: 教师可事先让学生观看以制作好动画效果的演示文稿
: 让学生点击“插入”(insert)〉“复制幻灯片”(duplicate slide),把已插入文字和图片的幻
灯片复制七张。然后点击并拖曳牙刷的图片以调整牙刷在每张幻灯片中的位置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电脑小学堂 2:制作含动画与影片的演示文稿
A:以幻灯片动画技术来制作动画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1.1 确保电脑硬体设备操作良好
2.3 利用简单物体以幻灯片动画技术来制作动画
活动: 教师可让学生放映演示文稿以检查所制作的动画
: 教师提醒学生要好好地保护电脑设备,如不能用力地敲打显示器、键盘和鼠标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7
电脑小学堂 2:制作含动画与影片的演示文稿
B:插入影片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1.4 减少显示器的亮度及声音以节省能源
2.4 在微软演示文稿软件 microsoft office power point 中插入影片
活动: 教师让学生复习一年级时在微软演示文稿软件 microsoft office power point 中所学过的加入新
幻灯片的方法,在刷牙动画幻灯片后再加入一张新的幻灯片
: 教师事先将与刷牙有关的影片档案储存在“我的视频”(my video)里
: 学生在点击“插入”(insert)>“影片和声音”(movies and sound)>“自档案的影片”
(movie from file…)后就可打开选择影片档案的对话框
: 让学生知道档案名的尾端是“.avi”、“.wmv”、“.mpeg”等的档案都是影片档案
: 让学生把制作好的演示文稿以档案名“TMK2”储存在“我的文件夹”(my document)里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三课:动物(动物的特征:动物的外皮)
3.1 了解动物的特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3.1.1 确定动物的特征:
 外皮特征:有外壳/有毛发/有羽毛/有鳞片
 身体的部位:有腿/有翅膀/有尾巴/有角/有喙/有爪
 繁殖方法:卵生/胎生
 栖息地:水里/陆地/水陆两栖
3.1.4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说出图中动物的外皮特征
: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还有哪些动物也具有以上的外皮特征(有外壳、有毛发、有羽毛或有鳞片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三课:动物(动物的特征:动物的身体部位)
3.1 了解动物的特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3.1.1 确定动物的特征:
 外皮特征:有外壳/有毛发/有羽毛/有鳞片
 身体的部位:有腿/有翅膀/有尾巴/有角/有喙/有爪
 繁殖方法:卵生/胎生
 栖息地:水里/陆地/水陆两栖
3.1.4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年级所学过的相关知识,然后说出图中动物的身体部位特征,如腿、翅膀、
尾巴、角、喙和爪。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三课:动物(动物的特征:动物的栖息地与繁殖方式)
3.1 了解动物的特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3.1.1 确定动物的特征:
 外皮特征:有外壳/有毛发/有羽毛/有鳞片
 身体的部位:有腿/有翅膀/有尾巴/有角/有喙/有爪
8
 繁殖方法:卵生/胎生
 栖息地:水里/陆地/水陆两栖
3.1.4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有什么动物。然后,引导他们说出这些动物的栖息地。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年级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说出图中动物的繁殖方式。
: 教师让学生知道不同的栖息地有不同的动物。
: 学生完成作业。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三课:动物(活动一:到底是什么动物?)
3.1 了解动物的特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3.1.1 确定动物的特征:
 外皮特征:有外壳/有毛发/有羽毛/有鳞片
 身体的部位:有腿/有翅膀/有尾巴/有角/有喙/有爪
 繁殖方法:卵生/胎生
 栖息地:水里/陆地/水陆两栖
3.1.3 确认所选择的某一种动物的特征
3.1.4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教师事先准备几张动物卡片。
: 教师提醒小组代表不能将动物卡片展示给组员看。向学生说明,他们只能向小组代表提问六道问
题,只有三次作答机会。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三课:动物(把动物分类)
3.1 了解动物的特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3.1.2 根据所选择的特征把动物加以归类
3.1.4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再根据其他特征比如“有爪”、“胎生”等等把课本的动物分类。
: 学生完成校本评估。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三课:动物(活动二:把动物分类)
3.1 了解动物的特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3.1.2 根据所选择的特征把动物加以归类
3.1.4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教师根据动物的“外皮”、“身体部位”、“繁殖方式”和“栖息地”的特征准备动物挂牌。
: 教师分发动物挂牌给每组学生。
: 教师提醒学生在进行活动时要注意安全,不可互相推挤。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三课:动物(动物的牙齿:动物的进食习性)
9
3.2 了解动物的牙齿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3.2.1 说出动物的进食习惯:草食/肉食/杂食
3.2.3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在二年级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什么是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
物。
: 教师引导学生先思考这些动物的食物,然后再确定他们的进食习性。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三课:动物(动物的牙齿:动物的进食习性)
3.2 了解动物的牙齿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3.2.2 将草食/肉食/杂食动物的牙齿与其所吃的食物加以联系
3.2.3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教师让学生观察图中动物的牙齿,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的牙齿与他们的进食习性之间的关系。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鳄鱼的进食方式:由于鳄鱼的牙齿不坚固,所以它不能用牙齿来撕扯和咀嚼猎
物的肉,只能将猎物直接吞下。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三课:动物(动物的牙齿:动物的进食习性)
3.2 了解动物的牙齿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3.2.2 将草食/肉食/杂食动物的牙齿与其所吃的食物加以联系
3.2.3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教师让学生观察图中动物的牙齿,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动物的牙齿与他们的进食习性之间的关系。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草食动物没有犬齿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三课:动物(动物的牙齿:动物的进食习性)
3.2 了解动物的牙齿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3.2.2 将草食/肉食/杂食动物的牙齿与其所吃的食物加以联系
3.2.3 以绘图/信息通讯技术/书写或口述说明观察结果
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预测如果所有动物只有一种进食习性,动物会有怎样的牙齿以及地球上生物的数量
会怎样。例如,若所有动物都是草食动物,那它们的牙齿就都不会有犬齿;若所有动物只吃植
物,那地球上的植物数量将会快速减少。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草食动物没有犬齿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四课:植物(植物的特征)
4.1 了解植物的特征
10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4.1.1 确定植物的特征:
 叶子:叶脉的种类
 花:显花、隐花
 果实:结果子、不结果子
 茎:木质茎、草质茎
 根:主根、须根
 生长的环境:在水里、在陆地
 繁殖方法:种子、孢子、叶子、切茎、吸牙、地下茎
4.1.5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让学生进行较色扮演,扮演妈妈向文文说明香兰叶所具有的特征
: 让学生说出图中所有植物的名称,然后引导他们说出这些植物的特征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四课:植物(植物的特征)
4.1 了解植物的特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4.1.1 确定植物的特征:
 叶子:叶脉的种类
 花:显花、隐花
 果实:结果子、不结果子
 茎:木质茎、草质茎
 根:主根、须根
 生长的环境:在水里、在陆地
 繁殖方法:种子、孢子、叶子、切茎、吸牙、地下茎
4.1.5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通过图片与人物的对话,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叶脉,叶脉可分成平行脉和网状脉
: 引导学生指出其他具有平行脉和网状脉的植物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四课:植物(植物的特征)
4.1 了解植物的特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4.1.1 确定植物的特征:
 叶子:叶脉的种类
 花:显花、隐花
 果实:结果子、不结果子
 茎:木质茎、草质茎
 根:主根、须根
 生长的环境:在水里、在陆地
 繁殖方法:种子、孢子、叶子、切茎、吸牙、地下茎
4.1.5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通过图片与人物的对话,让学生知道植物的茎可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同时让学生了解木质茎和草质茎
的区别
11
: 让学生举出其他木质茎和草质茎植物的例子,如木质茎植物有九重葛、榴莲等;草质茎植物有向日葵、
番茄等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四课:植物(植物的特征)
4.1 了解植物的特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4.1.1 确定植物的特征:
 叶子:叶脉的种类
 花:显花、隐花
 果实:结果子、不结果子
 茎:木质茎、草质茎
 根:主根、须根
 生长的环境:在水里、在陆地
 繁殖方法:种子、孢子、叶子、切茎、吸牙、地下茎
4.1.5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通过图片与人物的对话,让学生了解须根和主根
: 准备有须根和主根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两种根的分别
: 通过“百思可乐”的提问,让学生知道多数的网状脉植物有主根,而多数的平行脉植物有须根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四课:植物(植物的特征)
4.1 了解植物的特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4.1.1 确定植物的特征:
 叶子:叶脉的种类
 花:显花、隐花
 果实:结果子、不结果子
 茎:木质茎、草质茎
 根:主根、须根
 生长的环境:在水里、在陆地
 繁殖方法:种子、孢子、叶子、切茎、吸牙、地下茎
4.1.5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让学生观察第 54 页第一张图片,试说出图中其它植物是否会开花
: 让学生举出其它会开花和不会开花的植物
: 菌类不会自己制造食物,所以不属于植物
: 让学生观察以上九重葛的图片,让他们知道呈黄白色的部分是九重葛的花,花朵周围色彩艳丽的部分则
是花瓣的苞片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二 :生命科学 第四课:植物(植物的特征)
4.1 了解植物的特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4.1.1 确定植物的特征:
 叶子:叶脉的种类
 花:显花、隐花
12
 果实:结果子、不结果子
 茎:木质茎、草质茎
 根:主根、须根
 生长的环境:在水里、在陆地
 繁殖方法:种子、孢子、叶子、切茎、吸牙、地下茎
4.1.5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指出哪些是植物的果实,然后说出图中哪些植物会结果,哪些植物不会结果
: 让学生举出其它会结果和不会结果的植物,如橡胶树和稻是会结果的植物,地衣和海藻是不会结果的植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13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的奥秘)
5.1 分析有关磁铁反应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1.1 确定磁铁的形状:一字形、圆筒形、马蹄形、U 形、纽扣形及环形
5.1.7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向学生展示各种形状的磁铁,让他们把这些磁铁画在科学笔记本里
: 让学生知道,除了形状,有些磁铁的颜色和大小也不相同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的奥秘)
5.1 分析有关磁铁反应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1.2 进行实验以概括各种物体对磁铁的反应
5.1.7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让各组准备上述的活动所需的材料,即手帕、叉子、铁钉、剪刀、瓶盖、硬币、铝罐
: 指导各组制作钓竿
: 各组讨论及预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 用所制作的钓竿去钓盒子里面的物体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的奥秘)
5.1 分析有关磁铁反应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1.3 根据物体对磁铁的反应加以归类
5.1.4 说出铁制的物品是磁性材料
5.1.7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让各组准备上述的活动所需的材料,即手帕、叉子、铁钉、剪刀、瓶盖、硬币、铝罐
: 指导各组制作钓竿
: 各组讨论及预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
: 用所制作的钓竿去钓盒子里面的物体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的奥秘)
5.1 分析有关磁铁反应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1.3 根据物体对磁铁的反应加以归类
5.1.4 说出铁制的物品是磁性材料
5.1.7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及图片,分别说出磁性物体和非磁性物体的名称,然后说出什么材料是磁性材料
: 让学生知道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有磁性,如金、银、铜和铝
: 介绍学生登陆网址,进行有关磁铁会吸引哪些物体的游戏:http:
//www.sciencekids.co.nz/gamesactivities/magnetssprings.html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的奥秘)
5.1 分析有关磁铁反应的知识
14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1.5 利用不同体积的磁铁进行活动,以概括磁铁的磁力
5.1.7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分发两块大小相同和两块大小不同的条形磁铁以及一些回形针给每组学生进行磁力大比拼活动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的奥秘)
5.1 分析有关磁铁反应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1.5 利用不同体积的磁铁进行活动,以概括磁铁的磁力
5.1.7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各组根据活动结果概括出磁力的强弱与磁铁的大小不一定有关系
: 让学生进行了一项活动来测试磁铁的磁力强弱:测量回形针被磁铁吸引的距离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的奥秘)
5.1 分析有关磁铁反应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1.6 针对磁极之间的吸引和排斥进行活动并作出结论
5.1.7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让各组学生准备水盆和制作小船所需要的材料。分发两个条形磁铁给各组学生
: 引导各组学生根据活动结果作出结论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的奥秘)
5.1 分析有关磁铁反应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1.6 针对磁极之间的吸引和排斥进行活动并作出结论
5.1.7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说出磁铁断成两截后,每截上任然有一个南极,一个北极,它们总是成对出现的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就在你身边)
5.2 根据磁铁的应用创造物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2.1 根据磁铁在生活上的用途举出例子
5.2.3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磁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说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利用磁铁的磁性原理制成的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就在你身边)
5.2 根据磁铁的应用创造物品
15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2.1 根据磁铁在生活上的用途举出例子
5.2.3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各组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家中有哪些物品是有磁铁的,然后带到学校来进行活动
: 提醒各组学生必须要好好地保护从家中带来的物品
: 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和影响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就在你身边)
5.2 根据磁铁的应用创造物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2.2 根据磁铁的应用创造物品
5.2.3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先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问题能用磁铁来解决,然后再根据所面对的问题设计附有小磁铁的
小发明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就在你身边)
5.2 根据磁铁的应用创造物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2.1 根据磁铁在生活上的用途举出例子
5.2.3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各组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家中有哪些物品是有磁铁的,然后带到学校来进行活动
: 提醒各组学生必须要好好地保护从家中带来的物品
: 引导学生思考磁铁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便利和影响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就在你身边)
5.2 根据磁铁的应用创造物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2.2 根据磁铁的应用创造物品
5.2.3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先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问题能用磁铁来解决,然后再根据所面对的问题设计附有小磁铁的
小发明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就在你身边)
5.2 根据磁铁的应用创造物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2.2 根据磁铁的应用创造物品
5.2.3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完成习题
: 讨论习题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16
科学:3 时间:
主题三 :物理科学 第五课:磁铁(磁铁就在你身边)
5.2 根据磁铁的应用创造物品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5.2.2 根据磁铁的应用创造物品
5.2.3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完成习题
: 讨论习题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物体和不透水的物体)
6.1 分析材料吸水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1.1 通过活动确认可以吸水和不透水的物体
6.1.6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课前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各组准备活动所需的水、茶匙以及所要测试的物体。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物体和不透水的物体)
6.1 分析材料吸水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1.1 通过活动确认可以吸水和不透水的物体
6.1.6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让学生看图说出可以吸水的物体和不透水的物体名称
: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说出可以吸水的其他物体和不透水的其他物体
: 完成活动本第 50 页的习题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物体和不透水的物体)
6.1 分析材料吸水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1.1 通过活动确认可以吸水和不透水的物体
6.1.6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让学生看图说出可以吸水的物体和不透水的物体名称
: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说出可以吸水的其他物体和不透水的其他物体
: 完成活动本第 50 页的习题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
6.1 分析材料吸水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1.2 通过活动确认可以吸水和不透水的材料
6.1.3 进行活动以将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归类
6.1.6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17
活动: 把材料剪成相同大小
: 指导各组学生设计活动步骤。监督各组的活动过程,确保学生以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活动
: 完成图表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
6.1 分析材料吸水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1.2 通过活动确认可以吸水和不透水的材料
6.1.3 进行活动以将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归类
6.1.6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说出来自动物或植物的吸水材料,比如丝绸来自蚕,亚麻布来自亚麻
: 向学生说明物体和材料是不同的,指导他们如何作出区别
: 讨论作业习题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
6.1 分析材料吸水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1.2 通过活动确认可以吸水和不透水的材料
6.1.3 进行活动以将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归类
6.1.6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完成活动本第 51 页和 52 页
: 讨论作业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
6.1 分析材料吸水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1.4 通过研究依序排列材料的吸水能力
6.1.6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灌输学生环保意识,少用纸巾,多用可换洗的物品,如手帕
: 课前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各组准备活动所需要的材料。每组分发三个量筒和三支镊子
: 提醒学生必须同时把材料完全浸入量筒里以确保活动的公正性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
6.1 分析材料吸水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1.4 通过研究依序排列材料的吸水能力
18
6.1.6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指导各组学生计算活动中纸、棉和木材的吸水量。让各组学生把用微软优越试算表软件(MS Excel)所
制作的表格储存在电脑里
: 完成活动本第 53 页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
6.1 分析材料吸水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1.5 讲解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6.1.6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看图进行思考,然后回答问题,如我们需要不透水的材料,如玻璃所制成的杯子来盛饮料
: 完成活动本第 53 页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
6.1 分析材料吸水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1.5 讲解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6.1.6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说出图中可以吸水的物体和不透水的物体分别是有什么材料制成的
: 让学生看图说出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 完成活动本第 54 页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
6.1 分析材料吸水的知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1.5 讲解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在生活中的用途
6.1.6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完成评估练习
: 讨论作业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
6.2 根据吸水力创造物体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2.1 利用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创造物体
6.2.2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问题,然后使用可以吸水或不透水的材料来发明物品以解决问题
: 让学生知道塑料不能自然分解,会污染环境,应减少使用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19

科学:3 时间:
主题四 :材料科学 第六课:吸水力(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
6.2 根据吸水力创造物体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6.2.1 利用可以吸水的材料和不透水的材料创造物体
6.2.2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利用布的吸水性,制作一块漂亮的彩布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地球与宇宙 第七课:土壤(土壤里含有什么成分?)
7.1 分析土壤的成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7.1.1 通过研究确认几种土壤如:黏土/壤土和沙土所含的成分
7.1.4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揭开土壤的秘密
采集土壤(黏土、壤土、沙土),在瓶子以水加以摇至均匀,搁置一天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地球与宇宙 第七课:土壤(土壤里含有什么成分?)
7.1 分析土壤的成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7.1.1 通过研究确认几种土壤如:黏土/壤土和沙土所含的成分
7.1.4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已搁置一天的土壤变化(在瓶中)
引导学生看图比较黏土、壤土和沙土。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三种土壤的成分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地球与宇宙 第七课:土壤(土壤的渗水性)
7.1 分析土壤的成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7.1.2 通过研究根据土壤的渗水性依据排列土壤的种类
7.1.4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土壤会渗出多少水
提醒学生必须以正确的操纵性技能来进行活动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地球与宇宙 第七课:土壤(土壤的渗水性)
7.1 分析土壤的成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7.1.2 通过研究根据土壤的渗水性依据排列土壤的种类
7.1.4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明土壤的渗水性
20
完成活动本第 61 和 62 页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地球与宇宙 第七课:土壤(土壤的渗水性)
7.1 分析土壤的成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7.1.2 通过研究根据土壤的渗水性依据排列土壤的种类
7.1.3 根据研究结果概括适合种植树木的土壤
7.1.4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说出黏土、壤土和沙土还适合种植哪些植物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地球与宇宙 第七课:土壤(土壤里含有什么成分?)
7.1 分析土壤的成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7.1.1 通过研究确认几种土壤如:黏土/壤土和沙土所含的成分
7.1.4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揭开土壤的秘密
采集土壤(黏土、壤土、沙土),在瓶子以水加以摇至均匀,搁置一天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地球与宇宙 第七课:土壤(土壤里含有什么成分?)
7.1 分析土壤的成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7.1.1 通过研究确认几种土壤如:黏土/壤土和沙土所含的成分
7.1.4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已搁置一天的土壤变化(在瓶中)
引导学生看图比较黏土、壤土和沙土。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这三种土壤的成分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地球与宇宙 第七课:土壤(土壤的渗水性)
7.1 分析土壤的成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7.1.2 通过研究根据土壤的渗水性依据排列土壤的种类
7.1.4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土壤会渗出多少水
提醒学生必须以正确的操纵性技能来进行活动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地球与宇宙 第七课:土壤(土壤的渗水性)
7.1 分析土壤的成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21
7.1.2 通过研究根据土壤的渗水性依据排列土壤的种类
7.1.4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明土壤的渗水性
完成活动本第 61 和 62 页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地球与宇宙 第七课:土壤(土壤的渗水性)
7.1 分析土壤的成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7.1.2 通过研究根据土壤的渗水性依据排列土壤的种类
7.1.3 根据研究结果概括适合种植树木的土壤
7.1.4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说出黏土、壤土和沙土还适合种植哪些植物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地球与宇宙 第七课:土壤(土壤的渗水性)
7.1 分析土壤的成分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7.1.2 通过研究根据土壤的渗水性依据排列土壤的种类
7.1.3 根据研究结果概括适合种植树木的土壤
7.1.4 以绘图、资讯和通讯工艺、书写或口述把观察结果加以说明
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说出黏土、壤土和沙土还适合种植哪些植物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阅读并理解图片说明手册)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1 挑选组装元件
活动: 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里所扮演的角色
让学生知道自行车有一种称为齿轮的简单机械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阅读并理解图片说明手册)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1 挑选组装元件
活动: 让学生说出有关组装元件的原因
学生与组员讨论并选出以机械来操作的组装元件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阅读并理解图片说明手册)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2 阅读并理解说明书
22
活动: 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图片说明手册里的内容,如所选择的组装元件可装配成哪些模型/组装元件
中含有哪些组件。让学生知道必须了解装配步骤的顺序和每个步骤之间的关联才能正确地装配模型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确认与挑选组件)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3 确认说明书使用的组装模型元件
8.1.5 根据备有图片的说明手册挑选组装配套的组件
活动: 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说明手册确认模型所需的组件和数量,然后整齐地排列出来。装配模型前,再次检查
所挑选的组件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确认与挑选组件)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3 确认说明书使用的组装模型元件
8.1.5 根据备有图片的说明手册挑选组装配套的组件
活动: 让学生知道使用错误的组件可能导致模型无法正常操作
提醒学生在挑选组件时不可争先恐后,应该互相礼让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装配模型乐趣多)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6 根据备有图片的说明手册安装组装配套的组件
活动: 让学生知道在装配模型时,必须先完成一个步骤后才进行接下来的步骤,那样才能把模型装配好
提醒学生必须小心地处理有关的组件,以免损坏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装配模型乐趣多)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6 根据备有图片的说明手册安装组装配套的组件
活动: 通过装配模型,学生有机会分工合作/分享想法和经验及作出反思
提醒学生在装配模型时要细心/合作和有毅力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确认模型的运作系统)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4 确认组装模型元件的运作系统如:马达/齿轮/链条/滑轮和轮子
23
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在运作时所转动的组件来辨认模型的运作系统
向学生说明起重机模型中的齿轮/滑轮和轴都属于简单机械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草拟与讲解所装配的模型)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4 确认组装模型元件的运作系统如:马达/齿轮/链条/滑轮和轮子
8.1.7 利用基本图形绘画装配配套成果
8.1.8 以口述方式讲解所组装的模型
活动: 可引导学生按照固定的句式来讲解所装配的模型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装配模型乐趣多)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6 根据备有图片的说明手册安装组装配套的组件
活动: 通过装配模型,学生有机会分工合作/分享想法和经验及作出反思
提醒学生在装配模型时要细心/合作和有毅力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装配模型乐趣多)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6 根据备有图片的说明手册安装组装配套的组件
活动: 通过装配模型,学生有机会分工合作/分享想法和经验及作出反思
提醒学生在装配模型时要细心/合作和有毅力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确认模型的运作系统)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4 确认组装模型元件的运作系统如:马达/齿轮/链条/滑轮和轮子
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在运作时所转动的组件来辨认模型的运作系统
向学生说明起重机模型中的齿轮/滑轮和轴都属于简单机械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草拟与讲解所装配的模型)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24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4 确认组装模型元件的运作系统如:马达/齿轮/链条/滑轮和轮子
8.1.7 利用基本图形绘画装配配套成果
8.1.8 以口述方式讲解所组装的模型
活动: 可引导学生按照固定的句式来讲解所装配的模型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装配模型乐趣多)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6 根据备有图片的说明手册安装组装配套的组件
活动: 通过装配模型,学生有机会分工合作/分享想法和经验及作出反思
提醒学生在装配模型时要细心/合作和有毅力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装配模型乐趣多)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6 根据备有图片的说明手册安装组装配套的组件
活动: 通过装配模型,学生有机会分工合作/分享想法和经验及作出反思
提醒学生在装配模型时要细心/合作和有毅力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装配模型乐趣多)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6 根据备有图片的说明手册安装组装配套的组件
活动: 通过装配模型,学生有机会分工合作/分享想法和经验及作出反思
提醒学生在装配模型时要细心/合作和有毅力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确认模型的运作系统)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4 确认组装模型元件的运作系统如:马达/齿轮/链条/滑轮和轮子
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在运作时所转动的组件来辨认模型的运作系统
向学生说明起重机模型中的齿轮/滑轮和轴都属于简单机械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草拟与讲解所装配的模型)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4 确认组装模型元件的运作系统如:马达/齿轮/链条/滑轮和轮子
8.1.7 利用基本图形绘画装配配套成果
8.1.8 以口述方式讲解所组装的模型
活动: 可引导学生按照固定的句式来讲解所装配的模型
25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用正确的步骤拆卸组件)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9 依序拆卸所组装的模型
活动: 让学生再次详细地参考图片说明手册,了解拆卸模型的正确步骤
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拆卸步骤能减低组件受损的几率,是组件能使用得更长久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八组件储存于原位)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10 将所拆卸的组装元件存放于原位
活动: 让学生知道应确保放回原装盒里的组件数量与装配模型前取出的组件数量是相同的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用正确的步骤拆卸组件)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9 依序拆卸所组装的模型
活动: 让学生再次详细地参考图片说明手册,了解拆卸模型的正确步骤
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拆卸步骤能减低组件受损的几率,是组件能使用得更长久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八组件储存于原位)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10 将所拆卸的组装元件存放于原位
活动: 让学生知道应确保放回原装盒里的组件数量与装配模型前取出的组件数量是相同的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用正确的步骤拆卸组件)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9 依序拆卸所组装的模型
活动: 让学生再次详细地参考图片说明手册,了解拆卸模型的正确步骤
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拆卸步骤能减低组件受损的几率,是组件能使用得更长久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26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八组件储存于原位)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10 将所拆卸的组装元件存放于原位
活动: 让学生知道应确保放回原装盒里的组件数量与装配模型前取出的组件数量是相同的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科学:3 时间:
主题五 :工艺与优质生活 第八课:工艺的基础 (八组件储存于原位)
8.1 根据简单机械概念的说明书组装和拆卸机械化操作的模型组件
学习标准 :学生能够:
8.1.10 将所拆卸的组装元件存放于原位
活动: 让学生知道应确保放回原装盒里的组件数量与装配模型前取出的组件数量是相同的
反思: /18 学生能达至目标, /18 学生需老师给以辅导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