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3 位副校长各位老师以及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的讲题是“换个角度会更好!”
在人生命的长河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学会对
待当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有的人把“挫折”看作是敌人,拼搏,并将战胜
它,成为生活的强者;然而,也有的人畏首畏尾,并将成为失败的人。这样
做的人以为这样可以被“挫折”释放,其实,人们只会为他的懦弱而感慨叹
息。
那么,遇到“挫折”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换个角度会更
好。
政治老师曾说过这么个有趣的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
给一个开伞店的;二女儿成为洗衣店的主管。这样,老太太晴天怕大女儿家
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又担心二女儿家衣服晒不干,整天忧心忡忡。后来,有
人对老太太说:“老太太,您真有福气,晴天二女儿家顾客盈门,雨天大女
儿家生意兴隆。”老太太这么一想,哎,还真是!从此,整天无忧无虑。
的确,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像老太太后来一
样,在为反面悲伤的同时,只要换个角度想,积极地对待正面,这才是真正
的生活。如果我们执意地强求一些不可能的事顺应己意,那岂不是跟自己过
意不去吗?那又何必呢?
在生活中,换个角度看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司马迁身受宫
刑,吃很多苦头,但这不正是为着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
记》一段必要的前奏吗?我们也学过关于张继的课文,一千多年前,他落榜
了,但换个角度想想,若是没有他的落第,怎么会有今天仍然脍炙人口的
《枫桥夜泊》呢?
在学习中,换个角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题目,这样做行不通,那为
何不换个角度想想呢?考试考砸了,不要灰心,不要气馁,换个角度一想,
这次失败不正是下次成功的垫脚石吗?这样一想,你也许会一鼓作气,奋起
直追。
一片落叶,你也许会看到“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悲惨命运,但是只要换
个角度想,你便会发现它“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高尚节操;一根蜡烛,不久
便会“蜡炬成灰”但它却为人照亮了前面的路;一支粉笔,只需三笔二画,
生命便会结束,但它却在同学们心中撒下了知识的种子。生活中的事物和现
象,我们原本是可以从不同的立足点去观察,以不同方向去思考的。如果我
们不去认真思索,总往坏处想,那我们还能有无忧无虑,开开心心,阳光灿
烂的生活吗?
感恩的心
“都怪我妈,把我生得那么胖,那么笨,我好自卑噢!”“妈,我同学
都穿名牌鞋,你为什么不买给我呢?”“爸爸妈妈对我不好,我要离家出
走!”同学们,这些赌气的话,你有没有听过?你有没有说过?
许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想要的一切。其实,这些人哪,它们是身在福
中不知福,看不到自己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所以,他们不会满足,也不会
感恩。它们不懂得为爱他们的父母、家人、亲友而心存感谢。他们把衣、食、
住、行的一切都当作是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
拥有的一切,都是父母亲用血汗换来的。
我很喜欢台湾作家杏林子说过的一段话,她说:“如果我们常常存有一
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越活越快乐,越活越丰富。我们有眼睛还能看,看蓝
天白云,看青山绿水。我们有耳朵还能听,听鸟唱虫鸣,听风声雨声。我们
还能思想,能创作,我们还有一颗心,可以感受,可以爱。”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天生四肢健全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
是幸福美满的。谁说一定要有苗条的身材才是漂亮?谁说非要穿戴名牌才见
得了人?其实,我们应该心存感恩,因为健康、平安、喜乐要比帅气、漂亮、
富有更加令人羡慕。
我们只要谈起去年年尾发生在南亚的海啸大灾难,相信大家心中还有着
强烈的恐惧和悲痛的感受。我总觉得,或许是上天想借这一次的大灾难来告
诉我们:“活着的人啊,你们是多么的幸福!凡事别斤斤计较了,你们所拥
有的幸福都不是必然的。你们应该要懂得去感恩,应该把握有限的生命去珍
惜自己,去珍惜疼爱你们的亲友,去照顾应该照顾的人,去完成应该完成的
任务。”
说真的,我们很庆幸不是灾难中的其中一个,所以我们更要感恩可以好
好的活着,可以在亲人的爱护中受良好的教育,可以在平安的环境里把身体
锻炼好,更可以利用我们的这一双手尽最大的力去帮助别人。
感谢不止要存放在心里,也要说出来。我们要向有养育之恩的父母说声
谢谢。如果口说不自然,那就借用一张小卡片来表达吧。你的一句话,一个
小小的举动肯定会让他们倍感温馨。
老师用心地教导我们,使我们在学习的领域里茁壮成长!我们要把感恩
的心意表达出来,他们一定会很感动,很安慰。向帮助过你们的朋友表示感
谢,将会再次点燃他们心中助人的热诚。
同学们,我们都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情是需要感谢的。只要有诚意,
感恩的机会处处有,理由时时都在。朋友,请打开你心灵的窗户吧,让我们
每一天醒来时,都对生活怀着无限的感恩之情!这样,我们的每一天都充满
令人兴奋的经历,每一刻都将充满希望和幸福!谢谢。
大 会 主 席 , 各 位 评 判 老 师 、 来 宾 们、 同 学 们 , 大
家 早 上 好。
小 时 候, 每 当 看 到 哥 哥 骑 脚 踏 车 时 就 会 求 他 载 我。
但 哥 哥 总 是 没 好 气 地 说:“ 不 载! 我 这 么 瘦, 你 这 么
胖 ,一 两 载 千 斤, 你 想 跌 死 我 啊!” 讲 我 胖, 哼, 借 口!
后 来 , 我 决 定 不 求 人 了, 我 要 自 己 骑 脚 踏 车。 怎 么 骑
呢 ? 学 啊!
讲 到 这 里, 相 信 大 家 都 想 象 得 到 我 当 时 的 惨 况 了
吧? 不 是 吗 ? 跌 倒 了, 再 骑, 骑 上 去, 再 跌, 手、 脚 跌
伤 了、 流 血 了, 但 我 没 哭, 我 没 放 弃, 因 为 我 相 信 “ 肯
学, 一 定 会”。
各 位, “肯 学, 一 定 会” 就 是 我 今 天 的 讲 题。
在 我 们 的 四 周, 有 许 多 学 问、 本 领 等 着 我 们 去 开 拓,
去 学 习。 当 然 在 我 们的 学 习 过 程 中, 我 们 可 能 会 遇 到
许 多 困 难, 但 假 如 我 们 能 抱 着:“ 肯 学, 一 定 会” 的 信
念, 相 信 所 有 的 困 难 都 能 迎 刃 而 解。
一 些 我 们 本 来 视 为 苦 差 的 工 作 可 能 会 为 我 们 的
生 活 带 来 不 少 的 便 利 和 情 趣 呢! 举 个 例 子 来 说 吧, 对
一 个 会 做 家 务、 能 自 立 的 孩 子 来 说, 即 使 父 母 出 门 了,
他 的 生 活 也 丝 毫 不 受 影 响。 不 是 吗? 肚 子 饿 了, 自 己
下 厨; 衣 服 脏 了 自 己 清 洗; 爸 爸 不 载 送, 自 己 搭 巴 士
啊!
有 些 同 学, 在 学 习 上 遇 到 挫 折 时, 就 会 自 怨 自 艾:
“ 天 哪, 为 什 么 别 人 那 么 聪 明, 我 却 那 么 笨 呢?” 其
实, 天 资 比 别 人 差, 学 得 比 人 家 慢, 不 要 紧! 我 们 不 应
小 看 自 己、 放 弃 自 己, 相 反 的, 我 们 应 该 加 倍 努 力, 所
谓“ 勤 能 补 拙” 啊! 爱 迪 生 能 够 由 别 人 眼 中 的 蠢 材, 成
为 发 明 大 王, 不 是 全 靠 他 肯 学, 肯 尝 试, 从 失 败 中 不
断 的 吸 取 经 验, 这个 了 不 起 的 奋 斗 精 神 吗?
名 作 家 戴 晨 志 说:“ 成 功 不 是 靠 梦 想, 而 是 靠 实 践,
凡 事 害 怕 面 对, 就 不 会 成 功!” 所 以 在 我 们 说 我 不 会、
我 不 能 之 前, 先 问 问 自 己:“ 我 尝 试 过了 吗 ? 我 尽 力
过 了 吗 ?”
求 学, 就 像 小 孩 学 走 路, 要 肯于 踏 出 第 一 步, 才 有
可 能 第 二 步, 第 三 步…… 各 位, 发 挥 我 们 的 “ 肯“ 字
精 神 吧! 去 做、 去 学, 做 不 好,别 气 馁, 要 乐 观 地 说“
让 我 在 试 试 看!”
同 学 们, 肯 学, 一 定 会, 就 好 像 今 天, 我 已 不 再 要
哥 哥 用 脚 踏 车 载 我 了。 而 且 我 要 学 哥 哥 那 样 驾 汽 车 啦!
神 气 多 了! 不 是 吗? 各 位 认 为 我 能 吗? 我 坚 信, 我 能!
因 为, 肯 学, 一 定 会! 谢 谢。
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不是一张牌》。
大家一定都有玩扑克的经验。每副扑克有四种花色共 54 张。每张牌捏在
我们的手中,它们的命运也掌握在其中,就连“大王”和“小王”也无法主
宰自己的命运。
有时,我也在想,我们这场人生是否也是一盘牌局?我们每个人是否都如
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的扑克牌?回顾十几年的成长历程,在家里,要受父母的
管制,有时甚至是厉声的呵斥;在学校里,要受纪律的约束,老师的训导;长
大了参加工作又要受社会环境的限制,而不能由自己的意愿干你我想干的事。
十一二岁,在儿时的憧憬里,该是一个充满阳光的辉煌灿烂的季节,然而,
当你自己亲身乘上这趟列车,又常会感到身不由己。
就拿考试来说吧,考好了,家长会把你当宝贝,对你寄予的希望也就越
大!早上牛奶,晚上咖啡,似乎牛奶加咖啡就能把一个普通的人灌概成人才,
甚至一条虫也能变成龙或凤!老师们提起你时也往往带着一种自豪的口气,
脸上会泛起一阵欣慰的笑容,左邻右舍碰到你,也会瞅个没够,说个没完。
那真是横着看你有出息,竖着看你前途无量;左看你是个人才,右看你是个栋
梁。
而当你付出汗水和努力后却未有收获的时候呢?家长虽只轻轻地说一句:
“考大学可是你唯一的选择啊!”但你听起来却感觉好沉重好压抑;老师不会
说什么,只是用一种期待的目光定定地盯着你,一直盯得你好惭愧好内疚;左
邻右舍呢?他们也不过在与你擦身而过的一刹那,用一种令他自己也解释不清
楚的神色瞅着你,那神情,足以令你原本伤感的心辛酸得掉泪!
我们随别人喜而喜,随别人忧而忧。如此说来,你我果真都成了一张扑
克牌,一张任别人揉捏、任别人摆弄的扑克牌?没有自己的主张,没有自己的
愿望,更没有自己的自尊。就这样一生摆脱不了别人的支配与选择?
果真这样吗?
不!我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我们绝不是一张扑克牌!
扑克毕竟没有思维,而我们,却是一群有着高级思维能力的活生生的人
啊!我本该拥有与扑克截然不同的人生!自己的历史靠自己去书写,自己的青
春靠自己去创造,自己的世界靠自己去闯!而不是像牌那样在冥冥中失去自我!
谢谢大家!
《一分钟》
一分钟的时间,你会在乎吗?一分钟的时间,到底能做什么?一分钟的
时间,你会把握吗?
大会主席,各位评判老师,各位来宾及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
家谈谈“一分钟”。
没错,一分钟看似渺小,可一天、一月、一年、一个世纪,都是由一分
一秒加起来的。对于航天员来说,一分钟的时间,就有可能使卫星升空;对
于医生来说,一分钟的时间就有可能救活一个生命,对于网络媒体,一分钟
就能把信息传递全世界了!如此的一分钟便显出其伟大。
一年有 52 万 5 千 600 分钟,一分钟算得了什么?因此,许多人都会忽视
它,浪费它,结果误了大事而感到后悔。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我就有
这样的亲身经历,记得有一天早上,到了该起床的时候,由于前一晚熬夜拼
命啃书,我打算让自己再多睡一分钟,怎知,一睁开眼睛,竟然超过了十五
分钟!因为时间紧逼,我只简单地吃了两口饭,就慌慌张张地往学校赶。到
学校时,我迟到了,被老师训了一顿。由于早餐没吃饱,考试时精神难以集
中,结果成绩一落千丈。过后,我真后悔啊!不该有多睡那一分钟的贪念。
如今,我终于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深刻含意。如果
我把这一分钟变成背一个生词,做十道口算天天练,这样做一年三百六十五
天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爱迪生说过:“一秒、一分虽少,可我们也得珍惜。”马云也劝说:
“要珍惜工作的每一分钟。”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都是积累每一分种去创造
自己的人生价值。是的,只有会珍惜时间的人永远都是充实的,哪怕只给他
一分钟,他也会觉得有所收获;而浪费时间的人,就是给他几十年,他总是
虚度,结果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让我与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有一个癌症患者在深夜里迎来了他生命的
最后一分钟。死神来了,患者恳求死神,再给他一分钟,让他再看看这个世
界,可惜死神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因为那个人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珍惜时间;
他天天打麻将、喝酒、上网、滑手机……这些消遣活动花去他好多的时间。
死神还没念完,发现那人已经死了。
各位,我们的生活不也如此?许多人的失败和遗憾,往往都是因为忽视
了、浪费了属于自己宝贵的每一分钟。相反地,许多成功者都是因为他们正
确地利用了每一分钟,没有虚度光阴,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亲爱的朋友们,同学们,“把握你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吧!”,只有这样,
才能使生命发出应有的光彩;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发出无限
的光热。谢谢。
《真的满了吗?》
哎,又要交阅读报告了!放学后,我得上课外活动,然后赶着去补习,
晚上还要学钢琴……唉,我每天的时间都排得满满的,哪还有空闲阅读啊!
我们总是这么埋怨着。
满了吗?真的满了吗?
一天早上,老师捧着一个箱子走进课室,大家都好奇地望着老师,想知
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见老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空瓶子,然后往里
头装小石子,装满了后,问我们:“满了吗?”
老师真幽默,小石子都挤到瓶口了,竟然明知故问。
“满了,老师!”我与同学们充满信心地回答。
接着,老师从箱子里取出一袋沙,把沙子装进瓶子里。小沙子滑过石缝间,
乖乖地停留在瓶里。这时,老师又问:“满了吗?”
“满了,这次一定满了!”我大声回答,显得非常肯定。
“予暄,你过来,把这杯水倒入瓶子里。”老师向我招了招手。我睁大
眼睛望着老师,心想:瓶子已经这么满了,还能装下这杯水吗?虽然心中充
满疑惑,我还是走到老师跟前,小心翼翼地,把水一点一点地倒入瓶子里。
出乎意料地,瓶子还能装下半杯水呢!
老师看了看我们,说道:“同学们,你们常说‘我很忙!’、‘没有
空!’。你们看,我们的日子,就像这个瓶子一样,看起来不够放下一颗石
子,难道也不能放下一把沙粒,甚至半杯水吗?”
是啊,其实生活中有许多零碎的时间,比如:下课小休时、在车上时、
在等待时,我们都可以拿出书本来阅读。这样,一天一天地累积下来,也能
读上好几本了呀!
啊,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想和大家分享分享。
从前,在相邻的两座山上,分别住着两个农夫----左真和右清。他们都
很忙,每天一大清早都要到老远的山脚下挑水,然后回去继续干活儿。突然
有一天,左真发现右清没有下山挑水,他很好奇,决心去看个究竟。
大家猜猜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多年以来,右清每天在干活之后,都会抽空挖井。近日,井口终
于冒出了清水。这样,他就再也不必大老远地到山脚下去挑水了。瞧,这就
是善用时间的好处啊!
正所谓:“积少成多”、“水滴石穿”,任何远大的志向都需要切实的
努力、不断地积累才能实现。细小的积累,看似无足轻重,最后的结果却可
能出人意料。
中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把别人用来喝茶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
上。他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是的,只要我们愿意,总能抽出时间阅读的;只要我们愿意,总能抽出
时间进修的。
亲爱的各位,真的满了吗?您的时间,真的被排满了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