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715 views6 pages

初一考试重点整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715 views6 pages

初一考试重点整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You are on page 1/ 6

第一单元

• 一个世纪 100 年;一个年代 10 年。


• 公元 401 年是 5 世纪。
• 公元前 401 年距今几年?(公式:公元前 401 + 公元后 2021 - 1)
• 西元纪年法是以耶稣基督诞生作为划分年份的分界点。耶稣诞生前称“公元
前”;耶稣诞生后称“公元后”。
• 史前时期:未有文字记载之前 ;信史时期:有文字记录后的时期
• 文字史料:书本、信件、日记等;非文字史料:器物、建筑物、陵墓等。

第二单元
• 旧石器时代:懂得制作简单粗糙的石器
:住在洞穴里,靠采集野果、捕猎为生,居无定所。
:懂得利用兽皮做衣服,用火照明,取暖、防卫和煮食。
:具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
• 中石器时代:懂得琢磨石器。
:用骨头制成骨针和箭头,会使用弓箭和渔具。
:用贝壳制成项圈和颜色粉末涂饰身体。
• 新石器时代:石器磨制光滑,会制作陶器。
:开始农耕和畜牧的生活,人类开始定居,开始物物交换,有较完
整、复杂的语言,会用符号记事和表达思想。
• 文明最早发源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印度河、黄
河流域。
• 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之间”是两河文明的另一个名称。
: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
: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定七天为一个星期。
:发明车轮,方便运输。
:《汉摩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充满“以牙还牙,以
眼还眼”的作风。
• 尼罗河文明:古埃及人依靠尼罗河的孕育,发展农业。
:古埃及人信奉多神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受神所控制。
:象征一切权力来源的太阳神,埃及国王—法老(太阳神之子)
:具有再生能力的是尼罗河神。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会复活,所以热衷于制作木乃伊。
: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
:出现象形文字,发明太阳历(阳历)
• 印度文明: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雅利安政权。为方便统治和管理,使用种
姓制度,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区分开来。(阶级统治)
: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不同种姓的人不许同坐或交往,更禁止通婚。
:公元前 4 世纪后期,出现古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把佛
教定位印度的国教。
:发明阿拉伯数字,经阿拉伯人修改后再传到欧洲。
:“因果轮回”的宗教思想对后来的佛教有极深的影响。
:《摩诃婆罗多》是古代世界最长的史诗。
:印度教属多神教。
:狼牙修是马来半岛最早印度化的国家。
:7 世纪时,北大年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商港,许多来自印度、中国及东
南亚的商人的商船都在这里停靠。
:吉打是古代印度人在马来半岛的停留站,后来发展成为重要商港。
: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尼的婆罗浮屠佛塔都是在东南亚受印度文化影响
的遗产。
• 黄河流域文明:“黄河”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摇篮。
: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启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殷商开始出现甲骨文字。(龟壳或兽骨上刻的文字,大多用于
记录占卜的结果)
:商朝是中国信史时代的开始。
:一甲子是 60 年。
第三单元
•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引用了婆罗门教的“生死轮回”,发展出“缘起因果”。
•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 往北传的是“大乘佛教”;往南传播的是“小乘佛教”。
• 基督教由耶稣所创立。
• 犹太人普遍认为自己是上帝的“特选子民”,相信一切会派遣“基督”(救世
主)来解救他们脱离苦难和建立自己的国家。
• 基督教是一神教,所有教义及有关耶稣的事迹都记载在唯一的经典《圣经》。
• 基督教提倡博爱、宽恕、平等。
• 《圣经》分为《旧约全书》&《新约全书》。
• 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承认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合法宗教。

罗马天主教

基督教(新教) 天主教(旧教)
• 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 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可兰经》。
• 伊斯兰教是一神教。
• 伊斯兰教徒必须遵守五功:念功、课功、朝功、斋功、拜功。
• 伊斯兰教较大的两个派系是什叶派&逊尼派。

第四单元
• 拜里米苏拉建立马六甲王国。
• 马六甲与中国明朝和暹罗等关系友好,成为东南亚重要的转口贸易中心。
• 敦吡叻两次击败暹罗的侵略,马六甲国力开始强盛。
• 首相敦吡叻派使者与暹罗建立友好关系,加强两地的商业往来。
• 目札法沙继位后,将伊斯兰教定位国教,并正式称国王为“苏丹”。
• 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船队几乎每一次都到马六甲停泊。
• 马六甲第二任国王伊斯干陀沙因为娶巴塞公主而改信伊斯兰教,成为马六甲王
国第一位穆斯林君主。
• 目扎法沙即位后,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并正式称国王为“苏丹”。
• 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主要传播方式有:
1)婚姻关系 2)贸易活动 3)传教士鼓吹
• 葡萄牙成为第一个在我国进行殖民统治的欧洲国家。
• 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后,为防备苏丹马末沙的反攻,亚伯奎建造“法摩沙”城
堡。
• 葡萄牙人在马六甲兴建天主教堂,进行传播天主教的活动。著名的传教士圣方
济在这里创办学校,翻译经典。
• 荷兰与伊斯兰势力结盟,两次联合柔佛王国进攻马六甲,葡军投降。
• 荷兰以爪哇的巴达维亚(今日雅加达)作为东南亚的贸易中心。
• 葡萄牙传播天主教;荷兰传播基督教(但荷兰在殖民期间采宗教宽容政策)。
• 荷兰人在统治期间,委任各族领袖出任甲必丹。
• 葡属马六甲、柔佛、亚齐为了争夺海峡控制权及各自的商业利益,引发长达百
年攻占马六甲的战争,历史上称“三角战争”。
第五单元

周朝 · 周武王为了维护统治权,把新征服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兄弟、亲戚和
部分功臣去统治,这是所谓的“封建制度”。
· 周朝还创立宗法&礼乐制度来维系统治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
春秋五霸 · 东周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春秋和战国。
· 有实力的诸侯不断扩张势力,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纷纷起来争
夺中原地区的领导权。
·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 · 秦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王嬴自称“皇帝”,史
称“秦始皇”。
·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三公,协助皇帝治理国事。
· 秦始皇统一制度和建设(中央集权),如统一文字、货币、车轨和度
量衡,开凿运河,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文化。
· 为防御北边的匈奴,建“万里长城”。
· 秦始皇统治政策严苛,为控制人民思想,实行“焚书坑儒”。
汉 · 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从长安
到大秦 [ 罗马帝国 ])。
魏晋南北 · 曹操之子曹丕建“魏”;刘备建“蜀”;孙权建“吴”,形成魏、
蜀、吴 三国鼎立的局面。
· 中国北方的匈奴(五胡)在北方建国,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推
动改用汉人姓氏、禁穿胡服、禁说胡语、鼓励胡汉通婚、设学校等汉
化措施。
隋唐 · 隋文帝(杨坚)建隋朝,在中央设“三省六部”。
· 隋文帝颁布《开皇律》,维持社会秩序。
· 采用“科举制度”(考试制度),为知识分子参政提供途径。
· 隋文帝在位时,称“开皇之治”。
· 唐太宗在位时,称“贞观之治”。
· 高宗、武后到玄宗的一百多年经营,唐朝文物昌明,对外来文化兼容
并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富庶的国家之一。
唐玄宗在位时,安禄山、史思明乘机起兵叛变,史称“安史之乱”。
·唐代国力强盛,周围国家纷纷派遣子弟、使臣到中国,隋唐文化以日本、
新罗的唐化最为彻底。
宋辽夏金 · 宋太祖削弱地方藩镇权力,实施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但“强干
元 弱枝”、“重文轻武”的结果,却造成北宋军事衰弱,难以应付外患
元朝 · 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建立横跨亚、欧的四大汗国。
· 忽必烈建立“元朝”。
· 实施种族歧视政策,将全国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明朝 · 朱元璋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
· 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关,监视大臣、百姓的一举一动。
· 明太祖以廷杖、文字狱凌辱官员。
· 明成祖在位时,派使航海家郑和出使西洋,前后七次的航行促进了
亚、非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军势力占据中原,建立清朝。
清朝 · 满族是女真族发展起来的,儿子皇太极继位,1636 年改国号为“清”
· 为了削弱汉人反抗异族统治的民族意识,采取“怀柔”和“高压”政
策并用的统治措施。
·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积极吸收汉族文化,严惩贪污,废除苛
捐杂税,从立国到 18 世纪,是清朝的极盛时期,史称“康雍乾盛
世”。
• 儒家:以“仁”为中心,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
主张人性本恶。
• 道家:老子主张凡是不要贪求,才能维持知足常乐的人生。
• 墨家: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侵略战争。
• 法家:认为通过建立绝对的权威,主张法治,认为法律高过一切。
•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成为中国思想的主流。
•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
• 班固的《汉书》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
•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 张衡制作“候风地动仪”,可以精准测出地震的方位。
• 中医的特色:望、闻、问、切。
• 蔡伦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
•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知道使用麻醉药来减轻病人的痛苦。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录中国各地可见药物,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 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第六单元

• 古希腊城邦的雅典在公元前 500 年便实行民主制度。


• “贝壳放逐法”是雅典民主政治上的一种投票方式。
• 斯巴达采“寡头政治”,政治上由少数贵族控制,国民必须绝对服从。
• 屋大维接受元老院给予的尊号“奥古斯都”。
• 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建都君士坦丁堡;西罗马帝国建都罗马。
•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帝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中古时代的欧洲,国家在战争中建国,社会混乱,基督教成为安定人心的力
量。
• 欧洲中古时代领主与附庸的关系建立在封建制度之上。
•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这时期的人领会到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重视人性的传
统,他们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不再以“神”为中心,而以“人”为中
心,称为“人文主义”。
• 教会兜售“赎罪券”,宣扬人们只要买了赎罪券就可以免于上帝的惩罚。马丁
路德在威登堡大教堂张贴一份细数教会的腐败以及兜售赎罪券的事情,吹响了
宗教改革的号角。
• 马丁路德强调,信徒只要虔诚信奉基督,便可以得到救赎。
• 地理大发现时期,航海家先后发现新航路的顺序: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
麦哲伦。
•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欧洲最早形成的民族国家之一。
• 古希腊的三位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 “荷马史诗”是欧洲最古老的文学。
•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创作,大多以方言取代中古时期通用的拉丁文,例如:但
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塞万提斯《唐吉坷德》。
• 希罗多德别誉为“历史学之父”。
•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艺术家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