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別:
中學文憑考試
姓名:
模擬試卷(140)
學號:
中國語文 試卷一
閱讀能力答題簿
一小時三十分鐘完卷
考生須知:
(一) 考生須在本試題答題簿第 1 頁右上方填
寫班別、姓名、學號。
(二) 本試卷分甲、乙兩部。甲部根據「指定閱
讀篇章」設問,佔全卷 30%;乙部根據
另行派發的「閱讀能力考材」設問,佔全
卷 70%。
(三) 全部問題均須作答,考生須根據有關文
章回答問題。
(四) 各題答案必須寫在本試題答題簿指定位
置,寫於邊界以外的答案,將不予評閱。 考生得分
漏答或錯答者,該題得 0 分。
甲部 (30%) / 30 分
(五) 本卷文字題宜用原子筆作答。為便於修
正答案,多項選擇題宜用鉛筆作答。
第一篇 / 50 分
(六) 作答選擇題時,請選出正確答案,然後塗 乙部
滿與答案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答 (70%)
第二篇 / 20 分
案,多選者 0 分。
總分 / 100 分
1
甲部 指定閱讀篇章(30%)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4 分)
(1) 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 幾:
勞而不怨。《論孝》
(2)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 須臾:
也。《勸學》(節錄)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語體文。(3 分)
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仁》)
3 《勸學》(節錄)論述人可以通過學習和反省,使人日臻於善。試摘錄有關句
子。(2 分)
, 。
4 試根據以下《勸學》的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
焉。
(1) 引文運用了甚麼論證手法?(2 分)
A 類比論證
B 引用論證
C 對比論證 A B C D
D 比喻論證 ○ ○ ○ ○
(2) 在引文中,作者運用這種論證手法說明甚麼學習態度?試略加說明。(3
分)
5 《勸學》中,作者以「駑馬」和「螾」作對比,有何目的?(2 分)
A 說明捨得與變通的重要。
B 說明堅持和專一的重要。
C 說明天資與努力的重要。 A B C D
D 說明借助外物學習的重要。 ○ ○ ○ ○
2
6 《逍遙遊》(節錄)中,惠施和莊子為大樗的用途而展開論辯。試以自己的文句
完成下表。(4 分)
人物 對大樗用途的看法 所表達的深層意思
(1)
樹幹多贅瘤,不宜作建材;樹
枝蜷縮彎曲,不能製作圓或方
惠施
形的東西,故大樗雖大但沒有
用。
(2)
反駁惠施的言論,指出在世
莊子 人眼中沒有用的東西,對自
身才是最有用。
7 除了寓言外,《逍遙遊》(節錄)還運用了甚麼說理手法?(2 分)
對比
答辯
類比
比喻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8 試根據以下《論仁》的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子曰: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
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
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 「仁」和「道」分別指甚麼?(2 分)
A 「仁」指博愛精神;
「道」指社會的制約。
B 「仁」指包容的態度;
「道」指人的本領。
C 「仁」指善良的本性;
「道」指萬物運行的法則。
D 「仁」指修養的最高境界; A B C D
「道」指做事的原則。 ○ ○ ○ ○
3
(2) 試根據引文內容,說明「仁」和「道」的關係。(2 分)
(3) 你是否同意孔子所說: 「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試就研習所得
略加說明。(4 分)
4
乙部:閱讀能力考材(70%)
第一篇
9 第一篇共有 18 個段落,按內容大意可分成四個部分,試指出第一至第四部分
分別由哪些段落組成(4 分);然後概述第二、三、四部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
案填寫在下表內。(9 分)
部分 段落 內容大意
記述「我」大一入住女生宿舍時,與室友
第一部分 1第 1 段至第 段 如何對付房中的螞蟻,以及僑生室友奇怪
的生活習慣。
第二部分 2第 段至第 段
第三部分 3第 段至第 段
第四部分 4第 至第 18 段
5
10 作者在第 2 至 5 段,通過不同片段凸顯新室友的形象。試根據有關內容,完成
下表。(6 分)
事 件 新室友的形象
在夜半時分放聲大笑,在房間引吭高歌,旁若無 (1)
人。
(2):(答案不得多於 20 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
懶惰
打破玻璃瓶沒有清理就上牀安睡。 (3)
11 以下引文在全文結構上有何作用?(2 分)試略加說明。(4 分)
我在高中時也曾跟新室友一樣,如蟲子那般地活着。
(1) 全文結構有何作用:
(2) 說明:
12 第 17 段,作者說「我窺見新室友的形影疊合於我」。試根據有關內容填寫下
表。(8 分)
高中時的「我」 新室友
(1)
「如蟲子那般地
受感情問題困擾。
活着」的原因
(2) (3)
身邊的人的反應
6
(4)
大二時因父親不再為
「我」付學費,「我」課
結果
餘需要工作,令憂鬱症復
發。
13 試根據以下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深夜中我聽見身體裏傳出異聲,聽起來像一羣蟲子在爬,牠們自肌骨之間鑽
出,漫開四肢百骸,蟲足行經之處勾起肌理內部的泥淖,大顎啃咬構物填
充,組成我的一切開始鬆動。體腔裏面本築有荒城一座,蟲蝕後化為粉屑沙
塵,在雨後崩塌,眼瞼擋不住土石流。(第 14 段)
(1) 引文中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描述「我」在大二時憂鬱症復發的情況?(2
分)
誇張
襯托
比喻
擬物
A 、
B 、 A B C D
C 、、 ○ ○ ○ ○
D 、、
(2) 作者在引文中運用這些修辭手法,有甚麼寓意?這樣寫有甚麼好處?試根
據文意略加說明。(5 分)
1 寓意:
2 好處:
14 試根據第 15-16 段的內容,判斷以下陳述。(4 分)
正確 錯誤 無從
判斷
1 作者藉螞蟻實驗的例子,解釋自己憂鬱症
○ ○ ○
復發的原因。
2 作者藉教授的勸導,說明憂鬱症患者的心
○ ○ ○
情,是旁人難以體會的。
7
15 作者在文中反復提及蟲,以下哪一項不是其作用?(2 分)
A 借蟲的形象,表達對自己病情的厭惡。
B 以飼養蟲的比喻,抒發母親的辛勞。
C 以蟲的活動,配合作者思緒的變化。
D 在結構上貫串全文,達到前後呼應的效果。 A B C D
○ ○ ○ ○
16 作者在文末表示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她為甚麼會有這樣的轉變?她的感悟
又是甚麼?試略加說明。(4 分)
8
第二篇
17 下列哪一句中的「固」字,和「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句中「固」字的
語意相同?(2 分)
A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B 荊州與國鄰接,江山險固。
C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A B C D
D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 ○ ○ ○
17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語體文。(3 分)
18 劉一丈在書信中,對作者有甚麼教誨?試以自己的文句略加說明。(2 分)
19 文中提及客人和主人的行為態度,試藉此推測其原因。根據文意以自己的文
句完成下表。(4 分)
客人 主人
(1) 多番不接受求見者的金錢,待對
方多次請求後,就叫下屬把金錢
行為 收起來;之後偶爾會跟別人說求
態度 見者是個有才德的人。
(2)
希望得到權貴賞識,以求得到功
名利祿。
原因
20 作者面對權貴時,行為態度是怎樣的?為甚麼他會這樣做?(4 分)
9
21 作者同意劉一丈的教誨嗎?為甚麼?你認為他在信中的回應是否得體?試分
析說明。(5 分)
-試卷完-
10
中學文憑考試
模擬試卷(140)
中國語文 試卷一
乙部 閱讀理解
閱讀能力考材
考生須知:
(一) 「閱讀能力考材」乃本試卷設問依據。
(二) 為便於設題,「閱讀能力考材」的文章或曾經刪改。
(三) 考試結束後,無須交回「閱讀能力考材」。
11
第一篇
1 大一時入住學校女生宿舍,房間位於一樓,房間地板緊連戶外泥地,螞蟻們從
縫隙中鑽進鑽出,爬上書桌與牀板,兩位室友經過一整個學年的訓練,從一面尖叫
一面放置殺蟲藥的少女,進化成一看見螞蟻直接徒手捏死的冷面殺手。長得像白雪
公主的室友苦笑說,這間房子的所有人其實是螞蟻吧?我們是借居的暫時房客。
2 大一上學期,約莫在聖誕節前兩周,原本三人的螞蟻房間新住進了一位人類房
客,新房客是僑生[1],除了宿舍輔導員之外,沒有人知道她為何要在這麼奇怪的時
間點搬進來。新室友像是寄生在房間裏,白日鮮少起牀上課,待在房間的多數時刻
都在昏睡或看影片,惟有在用餐時刻才會出門購入食物回房吃飯。我看着她,腦中
總會浮現卡夫卡《變形記》[2]的開頭。
3 最初各類物種相安無事,時日推移,原本的三人組驚覺房間內的生態被破壞:
新室友於白日沉睡,夜間清醒,在她的位子上亮着電腦螢幕看韓國綜藝節目,於夜
半時分放聲大笑;她會在房間內引吭高歌,全然不管其餘三人仍在房裏念書或休息,
當她歌唱時,餘下的人得各自抱着筆電或書籍到自習室避難;她在吃完便當後沒有
整理,仍憑餐盒於桌上生螞蟻,蟻類橫行滿桌,使她的鄰座白雪公主幾乎崩潰。
4 因為噪音而被其他房的房客投訴之後,三人組慎重考慮過與她的應對方法,說
好了尊重友善包容,由三人當中較為嚴謹的理科少女代表住民意見提醒新室友。新
室友嘴上允諾,房中無其他人時猶故態復萌,三人裝作不知道,無事相安。
5 某次回到房間趕着上廁所,發現地面上滿是玻璃碎片,新室友失手打破了玻璃
瓶,而她本人在牀上安睡。我有些惱火,將她從睡夢中搖醒,請她盡早處理,然後
離開房間另尋他處上廁所。把這件事情告訴白雪公主室友與理科室友,換來 另一
則消息。
6 「之前你們都回家了,我跟她單獨在房間裏,她忽然全身抽搐倒在地上,嚇死
我了。問她要不要送急診,她說不要。」白雪公主室友驚魂未定地回想,「後來她
跟我說,牽扯到感情的事情都很複雜。」
7 「那我們都不在的時候,你怎麼辦?」
8 「沒有啊,後來我就馬上買車票回家了。」白雪公主室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有點害怕跟她共處一室。」
9 少女三人組藉日常細瑣拼湊新室友的心境。她有沒有去看醫生啊?三人組暗
自腦補,無人敢向當事人求證,所有臆測來不及對答案,新室友在下學期搬出房間,
聽說是搬去跟同鄉的學姐住了,或許是因為所學不同,她搬離房間之後,我再也沒
有於校園中見過她。大二沒抽到宿舍,搬到學校附近的雅房居住,直到搬離宿舍,
我都沒有和室友們說過,我在高中時也曾跟新室友一樣,如蟲子那般地活着。
10 高中時最常待的地方是學校的保健室,四周用布簾圍起,在那個近似於子宮的
空間裏,孕育的不是嬰孩,而是蜷縮在被子中形似巨蟲的我。身心科[3]醫生說我的
12
抗壓性不足,無從應對明星私校高壓繁重的課業,我不甘心,不願轉校,咬牙苦撐
的結果就是經常翹課到保健室哭泣。我的抗壓性極低,臉皮倒是很厚。
11 母親首次養育一個罹患憂鬱症的孩子,或者說首次飼養一隻蟲,她不明白應該
以甚麼樣語料和態度餵養一隻如我這樣的蟲子,我原諒她,原諒新手飼育員的無措。
小學時的自然課要觀察毛毛蟲是如何變成蝴蝶的,在飼養毛毛蟲的過程中,我也養
死過許多隻蟲。
12 最初開始服藥的時候,我對抗憂鬱藥物有種不切實際的想像,將藥物視為殺蟲
劑之類的東西,只要服下就能使我體內的憂傷萎縮,終至消失,我能恢復成過往的
樣子,如常人般地積極生活,不再產生負面的想法。
13 你們甚麼時候會完全死掉呢?每次服藥時我問着我體內的蟲,問話的聲響在
體腔裏空洞地回響。療程一結束,我以為我已完全康復,沒有人告訴我,牠們會捲
土重來。大二的新學年開始,我的人生發生劇烈變動,不善與人交際的我接下系會
長的棒子;父親不再負擔我的學費,在忙碌的課業之餘,我開始打工。我說服自己
要堅強,但在獨自一人的房間裏,內心深處大雨將至,羣蟲伺機而動。
14 深夜中我聽見身體裏傳出異聲,聽起來像一羣蟲子在爬,牠們自肌骨之間鑽出,
漫開四肢百骸,蟲足行經之處勾起肌理內部的泥淖,大顎啃咬構物填充,組成我的
一切開始鬆動。體腔裏面本築有荒城一座,蟲蝕後化為粉屑沙塵,在雨後崩塌,眼
瞼擋不住土石流。城破之際,蟲子們建起蟲巢於其中喧嘩,羣蟲起噪,在身體裏開
起宴會。在腦內想像中切開自己,我的剖面應如同螞蟻觀察箱,血管布如土壤中的
蟲徑曲折,蟻類代替血液在體內漫漫而行。
15 曾有科學家做過實驗,若用原子筆畫一個圈圈住螞蟻,螞蟻會依着筆跡打轉,
在走不出去的迴圈中旋轉,生病的我亦是如此,隻身一人躲在雅房裏終日哭泣,耗
費大量時間與心力厭棄自己,在哀傷的循環裏打轉,找不到脫離的方式。
16 生活百廢待舉,而我連伸手開門的力氣都沒有。系上教授得知我的情況,以《聖
經》中的訓示中開導我,說那些我攻擊自身的語言都是獅子的吼聲,傷害不了我。
我垂耳聽訓,非常想告訴老師:「不對喔,住在我身體裏面的並不是獅子,是蟲喔。」
他們住進我的身體裏,然後佔地為王逐步改造我,同化我成為牠們的一份子。我從
來都沒有長大成人,而是隨着時間長成一隻哀傷的巨蟲。
17 二年級學期結束,我解除雅房的租約,搬回價格低廉的學校宿舍與學妹同住,
與蟲爭地的日子尚未畫下休止符,我活得散漫拖沓,生活作息全仰賴學妹照顧,少
女們心善,默默容忍我直至期末。我的社會化不完全給她們帶來困擾,少女們傳來
漫長訊息提醒我,她們從未見過我的大一新室友,但從她們的言詞中,我窺見新室
友的形影疊合於我。同樣的牀位,在牀上繭居的人換成了我,兩隻蟲子隔着兩年時
空遙遙呼應,我對她們感到抱歉,懺悔自己的任性妄為,沒有人必然要負起飼育我
的責任,在所有人厭棄我如格里高之前,我得學會照顧我自己。
18 房屋拔地而起時便已默認蟲子的居住權;嬰孩骨血型塑之時連帶封入人生苦
難,怎麼學會與蟲共棲遂成為我的生命課題,課題未竟便不得安生。往後的雨天還
13
多着,令人安慰的是,半個世紀過去,家鄉的老屋即便蟲蝕遍佈猶仍佇立,無論我
再怎麼不堪,終有一處可以歸去。
何玟珒《蟲居》(節錄)
注釋:
[1] 僑生:指在海外出生或長期居留,後來回國讀書的華裔學生。
[2] 卡夫卡《變形記》:奧地利作家卡夫卡(1883-1924)於 1915 年發表的小說,
故事的男主角格里高某天睡醒之後,發覺自己變成了一隻巨大的蟲子,他漸漸
被家人視作負纍,後來在房中死去。
[3] 身心科:即精神科。
[4] 安生:安定生活。
14
第二篇
1 數千里外,得長者[1]時賜一書,以慰長想[2],即亦甚幸矣。至以「上下相孚
[3],才德稱位」語不才[4],則不才有深感焉。
2 夫才德不稱,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且今之所謂孚
者,何哉?日夕策馬候權者之門,門者故不入,則袖金以私之。即門者持刺[5]
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見。抵暮,則前所受贈金者出,報客曰:「相公[6]倦,謝客
矣!客請明日來!」即明日,聞雞鳴,即走馬抵門;門者怒曰:「豈有相公此時出
見客乎?」客心恥之,強忍而與言曰:「姑容我入!」門者又得所贈金,則起而入
之。
3 幸主者出,則驚走匍匐[7]階下。主者曰:「進!」則再拜,故遲不起;起則
上所上壽金[8]。主者故不受,則固請。主者故固不受,則又固請,然後命吏納
之。出揖門者,門者答揖,大喜奔出,馬上遇所交識,即揚鞭語曰:「適自相公家
來,相公厚我,厚我!」相公又稍稍語人曰:「某也賢!某也賢!」聞者亦心許交
贊之。此世所謂上下相孚也,長者謂僕能之乎?
4 前所謂權門者,閒道經其門,則亦掩耳閉目,躍馬疾走過之,若有所追逐
者。斯則僕之褊衷[9],以此長不見悅於長吏,僕則愈益不顧也。每大言曰:「人
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長者聞之,得無厭其為迂乎?
宗臣《報劉一丈書》(節錄)
注釋:
[1] 長者:指有德行的人,這裏指劉一丈,宗臣父親宗周的朋友,因家中排行第
一,故稱「一丈」。
[2] 長想:深切的思念。
[3] 相孚:互相信任。
[4] 不才:對自己的謙稱。
[5] 刺:古時用的名片,上面寫有姓名,拜訪時用。
[6] 相公:達官貴人。
[7] 匍匐:用手伏在地上爬行,形容卑躬屈膝的樣子。
[8] 壽金:以祝壽祈福名義而送贈的金錢。
[9] 褊衷:心胸褊狹。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