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ubject CHINESE
Paper No and Title 现代汉语入门
Module No and Title Module No 25.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
Module Tag CHN_P25
目录
1. 学习目标
2. 同义词
2.1 什么是同义词
2.2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2.3 同义词的作用
3. 反义词
3.1 反义词的类型
3.2 反义词的配合关系
3.3 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3.4 反义词的作用
4.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4.1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定义
4.2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的层次性
4.3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与逻辑的种属关系
4.4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的判定
CHINESE PAPER No. : 01 现代汉语入门——袁小俊
MODULE No. 25.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学习目标
学完本单元后,你将
· 了解现代汉语词语中很重要的部分:同义词、反义词和上下位词的定义、性质和作
用。
2. 同义词
http://www.ruiwen.com/news/1606.htm
http://www.rxyj.org/html/2010/0129/664607.php
2.1 什么是同义词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组词,互为同义词。
所指事物对象的同一,是词与词能够成为同义词的决定因素。
一般把同义词分为两大类:等义词、近义词。
2.1.1 等义词
等义词是意义完全相同,所指对象完全相同,在任何语境中都能替换的一组词。
也称之为“绝对同义词。
如:斧子——斧头 站台——月台 吉他——六弦琴 力气——气力
等义词无论在词义、用法还是在附属色彩上,都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特别的
表达功能。语言发展的事实表明,意义和用法都完全相同的词,很难长期并存。它
们的并存,只是一种暂时现象,随着词汇的发展,或者保留一个,淘汰其他;或者
它们在意义、色彩、用法功能等方面有所分化,出现差别,构成一组近义词。
2.1.2 近义词
意义大同小异,或者意义相同但附属色彩、用法、功能等不同的一组词,是近
义词,也称“相对同义词”或“条件同义词”。这种词,由于互相之间存在种种细
微差别,应用时不能任意相互替换,若换用,就会发生语义上的、色彩上的一定变
化。狭义的同义词仅指此类,广义的同义词则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
现化汉语的近义词非常丰富,学习近义词,扩大自己的词汇量,是人们
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近义词的存在,有其积极的意义和作
用,是词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近义词之间常有如下形式方面的特点和联系:
(1)语音相同。如:年轻——年青,必需——必须,企求——乞求,发
愤——发奋,功夫——工夫,反映——反应,做——作。
(2)语素相同而次序不同。如:灵魂——魂灵,代替——替代,健康—
CHINESE PAPER No. : 01 现代汉语入门——袁小俊
MODULE No. 25.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康健,粮食——食粮。
(3)各词有相同语素也有不同语素。如:保护——庇护——维护,成果——结
果——后果,例如——比如,显露——披露——裸露——表露——透露,错误——
失误,延误——耽误,愚昧——愚蠢。
(4)当然,也有各词语素都不相同的,如:仿佛——好象,干脆——索
性,鱼莽——冒失,劳累——疲倦,卓越——杰出,广泛——普遍。
近义词在语言系统和语言运用中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帮助人们细致地区别客观事物或思想感情的细微差异,在一组近义词中选择
最恰当的词去指称对象,有助于人们选择最恰当的词来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思想感
情。
②有助于避免用词重复。运用一组近义词,可以使表达准确生动而富于变化。
③可以满足人们修辞上的讳饰、婉曲等的需要。
④同义词连用可以加重语气,达到修辞上强调的目的。
2.2 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1)意义方面
A、意义轻重不同。主要为动词和形容词,如“失望——绝望”、“请求——恳
求”。
有些近义词在某些特征或程度方面表现出语意的轻重区别。这些近义词大多数是一
个语素相同而另一个语素不同,所以可以采用“语素比较法”辨析,着重辨析一组
中相异的语素的意义。如:
轻视:瞧不起,看轻,一般程度。
藐视:瞧不起,小看,程度比“轻视”重。
蔑视:瞧不起,轻蔑,唾弃的态度,语意更重。
鄙视:瞧不起,把对方看得十分低劣,语意更强烈。
知道:对人或事物有认识。如“我知道他的情况”。
了解:①认识得很清楚。如“我很了解他”。②打听;调查。如“这是怎么回
事!你去了解一下。”
“知道”表示有所认识,认识的程度可深可浅。“了解“表示认识得很
清楚,程度比“知道”深一些。
B、词义范围大小不同。一般为名词,如“战争——战役——战斗”。
边疆:指靠近国界的较大片领土。范围较大。
边境:只指紧靠国界的长条领土,如“边境线”。范围较小。
时期:指历史上某个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如
“抗日战争时期”,范围较小。
时代:指历史上某个较长的一段时间,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
据而划分的。如:“石器时代”“封建时代”,相对于“时期”来说,范围较大。
“时代”还指个人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如“青年时代”。
木材 采伐后经过初步加工的木头。
CHINESE PAPER No. : 01 现代汉语入门——袁小俊
MODULE No. 25.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料 经过进一步加工的木材。比“木
材”所指的范围小。
C、个体与集体不同。如“车——车辆”。
树木”和“树”,所指的对象都有“木质坚硬”的特点,指木本植物。但“树木”
只指树的集合体,是总称(如“树很高”),不能用于一棵树。而“树”既可用于
集合体(如“树很高”),也可用于树的个体(如“一棵树”)。
“书籍”和“书”,都是指“装订成册的著作”。但“书籍”所指的是
概括的、集体的,是总称。而“书”往往指具体的、个别的,如“我买了一本
书”。又如:
湖——湖泊 船——船舶
“湖”和“船”,可用于集合体,也可用于个体,而“湖泊”和“船舶”只能用于
集合体。
D、词义着重点不同。如“亲热——亲切”。
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特点不同。如:
拿 用手抓住。
捏 用拇指和别的手指夹住。
掩盖:①遮盖,从上面遮住。②隐藏;隐瞒。如“掩盖罪行”。
掩饰:使用手法来掩盖(缺点、错误等),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
“掩盖”侧重在“盖”,是遮盖、隐藏的意思;“掩饰”侧重在
“饰”,有粉饰、伪装的意思。
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不同。如:批准——许可
批准 上级对下级的意见、建议或请求表示同意。
许可 准许;容许。
“批准”的施事者只限于上级,“许可”则不仅可用于上级,而且可用于长辈、长
者等。
(2)色彩方面
A、感情色彩不同。有褒义、中性、贬义的区别,如“爱护——保护——庇护”。
义、贬义和中性的区别。请看下面四组近义词:
感情色彩 例 词
褒义 果断 教诲 成果
中性 教训 结果 依靠
贬义 武断 教唆 后果 依赖
B、语体色彩不同。有口语、中性、书面语的区别,如“踅摸——找——寻、寻
找”。
某些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体现在语体上,有的只适用于某一种语本,
有的则适用于另一种语体,从而形成了近义词之间在语体色彩上的差异。这主要表
现在:
CHINESE PAPER No. : 01 现代汉语入门——袁小俊
MODULE No. 25.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1 普通话(普通词)——方言(方言
词):如“知道——晓得”,“什么——啥”。
B2 口语——书面语:有的多适用于口语,同时带有通俗的语体色彩;有
的则适用于书面语,同时带有庄重、典雅的语体色彩。如: 生日——诞
辰,奶奶——祖母,妈妈——母亲,挖苦——讥笑。
B3 普通用语——特殊用语:有的是普通用语,有的则只适用于某种特定
的语体和场合,别的语体、场合中不用。如:
见面(普通用语)——会晤(用于外交) 食盐(普通用语)——氯化
钠(用于化学)
现在(普通用语)——兹(用于公文事务)
B4 音译词——意译词:
马达(motor)——电动机 维他命(vitamin)——维生
素
盘尼西林(penicillin)——青霉素 莱塞(laser)——激光——镭射
这几组词中,意译词已代替了音译词,被确立为规范用法。
(3)用法方面
A、组合词语不同。如“到达”与具体的词语搭配,而“达到”与抽象的词语搭配。
B、适用对象不同。如“关心”可对人对物,而“关怀”一般只对人。
C、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如“开端”是名词,“开始”既是名词,也是动词。
喂养——饲养
“喂养”,动作行为的支配对象是“幼儿或动物”。“饲养”,动作行
为的支配对象只限于“动物”。
达到——到达
“达到”,到,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如“达到目的”、“达到国际水平”。“到
达”,到了某一地点、某一阶段,如“到达北京”。
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动作行为的施事、支配对象,都不同。
“指导”和“领导”,都有“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的意思。施事者可
以是人(领袖、上级、老师等)、组织(党、政府等),支配对象可以是群众、个
人、工作等。两者的不同在于:“指导”,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特征在于从理论、思
想、行动上指点、指教,施事者还可以是理论方针等。“领导”,则着重表示从整
体上总的方面起引导作用。
2.3 同义词的作用
(1)恰当选用同义词能使语言表意精确严密;
(2)同义词前后换用,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富于变化;
(3)同义词连用可以使语意丰富、明朗,增强语势;
CHINESE PAPER No. : 01 现代汉语入门——袁小俊
MODULE No. 25.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音韵上选择同义词可增加语言的音乐美。
3. 反义词
3.1、反义词的类型
反义词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反义词有两类:
(1)绝对反义词。绝对反义词是矛盾关系,没有中间状态。它的特点是“非
A=B”。如“有——无”、“生——死”等。
(2)相对反义词。相对反义词是反对关系,意义对立,但存在中间状态。它的特点
是“非 A≠B”。如“高——矮”、“先进——落后”等。
反义词的要求是:词性一致、音节一致、结构一致、语素尽量相反。
3.2、反义词的配合关系
(1)多义词的几个义项可以有不同的反义词,如“开——关、落、闭、谢”;
(2)一组同义词可以有共同的反义词,如“自动、自觉、主动——被动”;(3)
一组同义词可以有不同的反义词,如“骄傲——谦虚”、“自豪——自卑”。
3.3、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
在语言运用中,反义词中总是有一个词用得多些,能够出现的语言场合更多一些,
这叫做反义词的不平衡现象。如“大小——”中,“大”用得多,“你多大?”、
“房间多大?”。
3.4、反义词的作用
(1)反义词常被用作修辞上的对比和映衬的手段,具有鲜明的色彩和强烈的说服
力;
(2)反义词连用,使语句富于哲理,更加含蓄,富于感染力;
(3)反义词对举,使叙述简练明确;
(4)在构词上可以形成仿词或用反义语素形成词语。
CHINESE PAPER No. : 01 现代汉语入门——袁小俊
MODULE No. 25.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MenHB8YwcPjEx83KrFOrcuGlsb12x6iehrmZO-
hjypgRQszMChFc2fWqiOaafj2yDh6Lt1nxfDdsm2euzldh1CAzXSSpZJ4_SJJBDU6E5XS
4.1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⑴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反映的现实现象众多;
⑵下位义更具丰富内涵属性,除了继承上位义的所有属性外,还有自己特有的属
性。
“人”是“男孩”的上位词,下位的“男孩”除具有“人”的所有属性外,还具有“男性”、“年龄
小”的属性。
4.2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的层次性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_d4qAwNDf4okXoXwo-
ZPTKl_3wnEzJVXFkN4eQ4WBxG8NK5im8_BhwbnuxOotXVq8Zsm1sX8gkSHGN
BHivi5v_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是可以有层次的。
CHINESE PAPER No. : 01 现代汉语入门——袁小俊
MODULE No. 25.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
昆虫 鸟 鱼
麻雀 乌鸦 喜鹊 画眉
CHINESE PAPER No. : 01 现代汉语入门——袁小俊
MODULE No. 25.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行
木 水 金 火 土
金 银 铜 铁 锡
4.3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与逻辑的种属关系
语言中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大致等同于逻辑上的种属关系,上位义相当于逻辑上的种
概念,下位义相当于逻辑上的属概念。
但又不完全等同于逻辑的种属关系,因为不同语言中有哪些上下位词是不同的。
例如,汉语的“动物”和英语的 animal 概念比较接近,但汉语中“动物”和“昆
虫”是上下位义的关系,但英语中 animal 和 insect 不是上下位义的关系,而是同一
层级的概念,同为的下位。
4.4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的判定
⑴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要和词义表达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区别开:
如“汽车”和“卡车”、“轿车”等是上下位关系,但和“方向盘”、“发动
机”、“离合器”等不是上下位的关系。
⑵词义的上下位关系还要和词义表达的团体和成员的关系或单位和部门的关系区分
开:
如“消防队/消防员”是团体和成员的关系;“大学/系”是单位和部门的关系。
CHINESE PAPER No. : 01 现代汉语入门——袁小俊
MODULE No. 25.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