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吱吱咯咯」一詞,屬於以下哪一種詞類?
A 名詞
B 介詞
C 動詞
D 擬聲詞
2. 「淅瀝」一詞,屬於以下哪一種詞類?
A 連詞
B 擬聲詞
C 歎詞
D 名詞
3. 試在下列橫線上填上適當的擬聲詞。
「 ______ 的雷聲把小妹妹嚇得哭了起來。」
4. 試在下列橫線上填上適當的擬聲詞。
「他 ____ 一聲跳進游池裏去了。」
5. 以下哪一個擬聲詞可以用來形容燕子的叫聲?
A 呦呦
B 汪汪
C 咪咪
D 啁啾
6. 以下哪一個擬聲詞可以用來形容蜜蜂發出的聲音?
A 嗡嗡
B 沙沙
C 嘯嘯
D 噹噹
答案:
1. D
2. B
3. 隆隆
4. 撲通
5. D
6. A
中一單元一
學習重點:名詞、動詞、形容詞
問題:
1. 「文化」一詞,屬於以下哪一種詞類?
A 形容詞
B 名詞
C 動詞
D 副詞
1
2. 「社會制度」一詞,屬於以下哪一種詞類?
A 形容詞
B 名詞
C 動詞
D 副詞
3. 「家庭」一詞,屬於以下哪一種詞類?
A 名詞
B 代詞
C 形容詞
D 量詞
4. 「不男不女」的「男」、「女」二字,屬於以下哪一種詞類?
A 名詞
B 副詞
C 動詞
D 代詞
5. 「通知」一詞,屬於以下哪一種詞類?
A 形容詞
B 動詞
C 副詞
D 代詞
6. 「吃了飯」的「吃」字,屬於以下哪一種詞類?
A 名詞
B 副詞
C 動詞
D 量詞
7.「開始討論」的「討論」一詞,屬於以下哪一種詞類?
A 名詞
B 形容詞
C 動詞
D 代詞
8. 「好奇」一詞,屬於以下哪一種詞類?
A 形容詞
B 動詞
C 副詞
D 代詞
9. 「慢走」的「慢」字,屬於以下哪一種詞類?
A 形容詞
B 代詞
C 動詞
D 副詞
10. 「他的年紀比我大」的「大」字,屬於以下哪一種詞類?
A 量詞
B 形容詞
C 動詞
2
D 代詞
答案:
1. B
2. B
3. A
4. A
5. B
6. C
7. C
8. A
9. A
10. B
中一單元一
學習重點:比擬、排比
問題:
1. 以下的句子運用了哪一種比擬手法?
《》
A 擬人
B 擬物
2. 以下的句子用了哪一種比擬手法?
「雨點從雲端跳下來。」
A 擬人
B 擬物
3
3. 以下的句子用了哪一種比擬手法?
《》
A 擬人
B 擬物
4. 試分辨以下句子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那池中的游魚,兩兩三三,交頭接耳的過去了。」
A. 明喻
B. 隱喻
C. 擬人
D. 擬物
5. 試運用擬物法潤飾以下句子:
「交通擠塞,馬路上的車都在慢慢前進。」
6. 以下的句子用了哪一種修辭手法?
《》
A 反復
B 排比
C 比喻
D 反語
7. 以下句子使用了哪一種修辭手法?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朱自清《匆匆》)
A 對偶
B 反語
C 比喻
D 排比
8. 以下的句子用了哪一種修辭手法?
「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朱自清《春》)
A 用典
B 反語
C 排比
D 比喻
9. 以下哪一個句子沒有用上排比的修辭手法?
A 《》
B 回憶過去的生活,有快樂的,有悲哀的,也有驚喜的。
C 看電影、玩電腦都是你日常的興趣。
D 《》
10. 試運用排比手法改寫下列句子:
「落日的餘暉是浪漫、柔和、令人傷感的。」
答案:
1. A
2. A
3. A
4. C
4
5. 交通擠塞,馬路上的車都在逐寸逐寸的往前爬著。
6. B
7. D
8. C
9. C
10. 落日的餘暉是浪漫的,是柔和的,是令人傷感的。
中一 單元一
學習重點:標點符號 —— 句號、問號、省略號、括號、破折號
在下面的句子中,加上適當的標點符號。
1 當 你 通 過 衣 帽 廳 後,便 到 了 大 會 堂 建 築 的 樞 紐 部 分 中 央 客 廳
2 請 問 你 你 是 不 是 陳 太 太 我 是 王 小 強 你 兒 子的 同 班 同 學,你 認 得 我 嗎
3 這是甚麼樹是芒果樹嗎 但看樹上的果子,嗯 有 點 像 木 瓜 呢!
4 海 洋 館 有 很 多 不 同 的 魚 類 , 例 如 鯨 魚、比 目 魚 又稱鰨沙魚 、鯊 魚、熱 帶 魚 等,真 是 應 有 盡 有
5 請勿踐踏草地
6 《 》思》 李 白 的 代 表 作 品 , 是 小 學 生 必 讀 的 詩 歌 之 一
7 你喜歡玩具車嗎
8 《 》樂 園》 是 我 小 時 候 最 喜 歡 的 讀 物,你 又 喜 歡 讀 甚麼 書 呢
9 我們已經到達了中國的首都北京了
10 你不知道這裏是不准泊車的嗎
5
答案:
1 當 你 通 過 衣 帽 廳 後,便 到 了 大 會 堂 建 築 的 樞 紐 部 分 —— 中 央 客 廳。
2 請 問 你 …… 你 是 不 是 陳 太 太? 我 是 王 小 強 —— 你 兒 子的 同 班 同 學,你 認 得 我 嗎?
3 這 是 甚 麼 樹? 是 芒 果 樹 嗎?但 看 樹 上 的 果 子 , 嗯……有 點 像 木 瓜 呢!
4 海 洋 館 有 很 多 不 同 的 魚 類 , 例 如 鯨 魚、比 目 魚(又 稱 鰨 沙 魚)、鯊 魚、熱 帶 魚 …… 等,真 是 應 有 盡 有。
5 請 勿 踐 踏 草 地。
6 《 》思》 —— 李 白 的 代 表 作 品 , 是 小 學 生 必 讀 的 詩 歌 之 一。
7 你 喜 歡 玩 具 車 嗎?
8 《 》樂 園》 是 我 小 時 候 最 喜 歡 的 讀 物,你 又 喜 歡 讀 甚麼 書 呢?
9 我 們 已 經 到 達 了 中 國 的 首 都 ── 北 京 了。
10 你 不 知 道 這 裏 是 不 准 泊 車 的 嗎?
6
中一 單元一
學習重點:標點符號 —— 句號、問號、省略號、括號、破折號
在下面的句子中,加上適當的標點符號。
1 當 你 通 過 衣 帽 廳 後,便 到 了 大 會 堂 建 築 的 樞 紐 部 分 中 央 客 廳
2 請 問 你 你 是 不 是 陳 太 太 我 是 王 小 強 你 兒 子的 同 班 同 學,你 認 得 我 嗎
3 這是甚麼樹是芒果樹嗎 但看樹上的果子,嗯 有 點 像 木 瓜 呢!
4 海 洋 館 有 很 多 不 同 的 魚 類 , 例 如 鯨 魚、比 目 魚 又稱鰨沙魚 、鯊 魚、熱 帶 魚 等,真 是 應 有 盡 有
5 請勿踐踏草地
6 《 》思》 李 白 的 代 表 作 品 , 是 小 學 生 必 讀 的 詩 歌 之 一
7 你喜歡玩具車嗎
8 《 》樂 園》 是 我 小 時 候 最 喜 歡 的 讀 物,你 又 喜 歡 讀 甚麼 書 呢
9 我們已經到達了中國的首都北京了
10 你不知道這裏是不准泊車的嗎
答案:
1 當 你 通 過 衣 帽 廳 後,便 到 了 大 會 堂 建 築 的 樞 紐 部 分 —— 中 央 客 廳。
2 請 問 你 …… 你 是 不 是 陳 太 太? 我 是 王 小 強 —— 你 兒 子的 同 班 同 學,你 認 得 我 嗎?
3 這 是 甚 麼 樹? 是 芒 果 樹 嗎?但 看 樹 上 的 果 子 , 嗯……有 點 像 木 瓜 呢!
4 海 洋 館 有 很 多 不 同 的 魚 類 , 例 如 鯨 魚、比 目 魚(又 稱 鰨 沙 魚)、鯊 魚、熱 帶 魚 …… 等,真 是 應 有 盡 有。
5 請 勿 踐 踏 草 地。
6 《 》思》 —— 李 白 的 代 表 作 品 , 是 小 學 生 必 讀 的 詩 歌 之 一。
7
7 你 喜 歡 玩 具 車 嗎?
8 《 》樂 園》 是 我 小 時 候 最 喜 歡 的 讀 物,你 又 喜 歡 讀 甚麼 書 呢?
9 我 們 已 經 到 達 了 中 國 的 首 都 ── 北 京 了
10 你 不 知 道 這 裏 是 不 准 泊 車 的 嗎?
8
中一單元二
學習重點:語文基礎知識>修辭>辭格修辭>反語、反問
問題:
1. 試把以下的疑問句改寫成反問句。
「這是我的過錯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試把以下的疑問句改寫成反問句。
「如果你遇到小朋友跌倒,你會上前扶起他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試把以下的直述句改寫成反問句。
「女子都愛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試把下列句子改寫成反問句:
「當你被人家冤枉時,你就會反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句子屬於設問句還是反問句?
「從古到今,中國哪一個朝代是沒有戰爭的?」
A 設問
B 反問
6. 以下的句子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這件工作真困難!我花了很少時間就完成了。」
A 襯托
B 反復
C 反語
D 象徵
7. 以下的句子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她唱了這麼久,還是沒有半個音唱得正確,真令人佩服。」
A 反語
B 反復
C 襯托
D 象徵
8. 以下的句子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哈哈!你真討厭!快把禮物給我啦!」
A 襯托
B 反復
9
C 反語
D 象徵
9. 以下的句子用了甚麼修辭?
「這群青年老是破壞公物,真是年青有為呢!」
A 反語
B 象徵
C 襯托
D 反復
10. 在以下一段文字中,哪一項不是運用了反語的字眼?
「差不多先生所說的話,並沒有甚麼意義,但作者稱之為格言。另一方面,他的一生並沒有甚麼德行可言,但作者卻稱讚他是一個有德行的人,同時,他不是高僧,
但作者卻稱他為圓通大師。」
A. 格言
B. 有德行的人
C. 圓通大師
D. 以上皆不是
答案:
1. 難道這是我的過錯嗎?
2. 如果你遇到小朋友跌倒,你難道不會上前扶起他嗎?
3. 哪個女子不愛漂亮?
4. 當你被人家冤枉時,難道你不會反抗嗎?
5. B
6. C
7. A
8. C
9. A
10. D
中一 單元二
學習重點:標點符號——逗號、分號、連接號、專名號
在下列句子中加上適當的標點符號。(提示:只需填寫逗號、分號、連接號、專名號)
1. 香 港 學 生 的 學 習 階 段 大 多 可 分 為 幼 稚 園、 小 學 、中 學 和 大 學。
2. 金 庸 原 名 查 良 鏞 生 於 1924 年 浙 江 寧 海 人。
3. 開 心 就 哈 哈 大 笑 傷心 就 掩 臉 痛 哭。
4. 山 是 靜 的 雲 是 動 的 山 是 莊 嚴 的 雲 是 活 潑 的。
10
5. 在 遙 遠 的 古 代 人 們 心 中 的 美 好 願 望 往 往 能 夠 變 成 現 實。
6. 曾 蔭 權 先 生 自 二 零 零 五 年 六 月 二 十 一 日 起 出 任 中 華 人 民共 和 國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行 政 長 官。
答案:
1. 香 港 學 生 的 學 習 階 段 大 多 可 分 為 幼 稚 園 、小 學、 中 學 和 大 學。
2. 金 庸 原 名 查 良 鏞 ,生 於 1924 年, 浙 江 寧 海 人。
3. 開 心 就 哈 哈 大 笑, 傷心 就 掩 臉 痛 哭。
4. 山 是 靜 的 ,雲 是 動 的 ;山 是 莊 嚴 的 ,雲 是 活 潑 的。
5. 在 遙 遠 的 古 代, 人 們 心 中 的 美 好 願 望 往 往 能 夠 變 成 現 實。
6. 曾 蔭 權 先 生 自 二 零 零 五 年 六 月 二 十 一 日 起, 出 任 中 華 人 民共 和 國 香 港 特 別 行 政 區 行 政 長 官。
中一單元五
明喻、暗喻、設問
1. 以下的句子運用了哪一種比喻手法?
「他的腳步如疾風般快。」
A 明喻
B 暗喻
C 隱喻
2. 以下的句子運用了哪一種比喻手法?
「妹妹的臉兒就像一個紅蘋果。」
A 暗喻
B 明喻
C 隱喻
11
3. 試把下面的句子改寫為明喻句。
「獅子是動物中的王者。」
4. 試把下面運用了暗喻的句子改寫為明喻句。
「小強吃得太飽了,肚子成了一個大氣球。」
5. 試分辨以下句子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眼睛是靈魂的窗戶。」
A. 明喻
B. 暗喻
C. 擬人
D. 擬物
6. 試把下面的句子改寫為暗喻句。
「湖面就像一面鏡子,反映了岸上的景物。」
7. 試把下面的句子改寫為暗喻句。
「這班小孩子就像猴子,在公園內大吵大鬧。」
8. 以下句子運用了哪一種修辭手法?
「世上根本沒有藍色的花兒,那為甚麼這朶花是藍色的呢?這很顯然是人工漂染出來的。」
A 反問
B 設問
C 對比
D 比擬
9. 以下句子運用了哪一種修辭手法?
「世上有沒有人是沒有理想的呢?我想沒有。」
A 比擬
B 對比
C 反問
D 設問
10. 試把下列句子改寫成設問句:
「持之以恆地做運動是使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
答案:
1. A
2. B
3. 獅子就像是動物中的王者。
4. 小強吃得太飽了,肚子脹得像一個大氣球。
5. B
6. 湖面是一面鏡子,反映了岸上的景物。
12
7. 這班小孩子簡直是猴子,在公園內大吵大鬧。
8. B
9. D
10. 怎樣才能使身體健康?持之以恆地做運動就是使身體健康的不二法門。
中一 單元五
學習重點:標點符號——冒號、感歎號、引號、書名號、間隔號、著重號
在下列句子中加上適當的標點符號。(提示:需填寫冒號、感歎號、引號、書名號、間隔號、著重號、句號、頓號)
1. 今 年 是 五 四 運 動 八 十 二 周 年 紀 念
2. 批 評 家 的 職 務 不 但 是 剪 草 除 惡, 還 得 灌 溉 佳 花
3. 他 揀 了 好 幾 件 東 西 兩 張 椅 子 一 台 電 腦 三 把 風 扇
4. 弟 弟 最 愛 閱 讀 紅 樓 夢
5. 求 求 你 不 要 離 開 這 個 家
6.史 提 芬 史 匹 堡 是 世 界 著 名 的 電 影 大 師
答案:
1. 今 年 是 五 四 運 動 八 十 二 周 年 紀 念。
2. 批 評 家 的 職 務 不 但 是 剪 草 除 惡, 還 得 灌 溉 佳 花。
3. 他 揀 了 好 幾 件 東 西: 兩 張 椅 子、 一 台 電 腦、 三 把 風 扇。
4. 弟 弟 最 愛 閱 讀 《紅 樓 夢》 。
13
5. 求 求 你 不 要 離 開 這 個 家!
6.史 提 芬. 史 匹 堡 是 世 界 著 名 的 電 影 大 師。
中一單元六
學習重點:單音詞、一字多音、一詞多義
問題:
1. 試把句子中的「貧」字,譯寫為白話文的複音詞?
「家貧,拾薪為燭,誦習達旦不寐。」(《 》
A 貧血
B 貧窮
C 貧乏
D 貧賤
2. 試把句子中的「疾」字,譯寫為白話文的複音詞?
《》
A 疾病
B 疾駛
C 疾苦
D 疾馳
3. 在以下句子中,「傍」字的粵語讀音是甚麼?
「黃昏飲馬傍交河。」(李頎《》
A蚌
B伴
C磅
D旁
4. 在以下句子中,「可」字的粵語讀音是甚麼?
《》
A刻
14
B可
C嚇
D客
5. 在以下句子中,「中」字的粵語讀音是甚麼?
「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飛《》
A仲
B鐘
C縱
D濁
6. 試指出「長」字在下列句子中的正確粵語讀音。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木蘭辭》)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7. 試找出下列各句中「師」字的意思。
(1)「古之學者必有師。」(韓愈《》
(2)「吾師道也。」(韓愈《》
(3)《》
A (1)教學、(2)學習、(3)老師
B (1)老師、(2)學習、(3)軍隊
C (1)老師、(2)教學、(3)學習
D (1)老師、(2)教學、(3)軍隊
8. 試找出下句中「涕」字的意思。
「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諸葛亮《出師表》)
A 鼻涕
B 唾液
C 思念之情
D 眼淚
9. 試指出「亡」字在下列句子中的正確意義。
「朕亡之後,爾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羅貫中《》
「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10. 試指出「女」字在下列句子中的正確意義。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辭》)
「曾子《》
答案:
1. B
2. A
3. C
4. A
15
5. C
6. 「長」字在第一句中讀作「掌」;在第二句中讀作「場」。
7. B
8. D
9. 「亡」字在第一句中有「死亡」的意思;在第二句中則解作「走失」。
10. 「女」字在第一句中有「女孩」的意思;在第二句中則解作「你」。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