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数钩隐图
《》
目录
序
卷上
易数钩隐图目录
太极第一
太极生两仪第二
天五第三
天地数十有五第四
天一下生地六第五
地二上生天七第六
天三左生地八第七
地四右生天九第八
两仪生四象第九
四象生八卦第十
二仪得十成变化第十一
天数第十二
地数第十三
天地之数第十四
大衍之数第十五
其用四十有九第十六
论上
论下
少阳第十七
少阴第十八
老阳第十九
老阴第二十
七八九六合数第二十一
乾画三位第二十二
坤画三位第二十三
阳中阴第二十四
阴中阳第二十五
乾独阳第二十六
坤独阴第二十七
离为火第二十八
坎为水第二十九
震为木第三十
兑为金第三十一
天五合地十为土第三十二
人禀五行第三十三
卷中
乾坤生六子第三十四
乾下交坤第三十五
坤上交乾第三十六
震为长男第三十七
巽为长女第三十八
坎为中男第三十九
离为中女第四十
艮为少男第四十一
兑为少女第四十二
坎生复卦第四十三
离生娠卦第四十四
三才第四十五
七日来复第四十六
论上
论中
论下
临卦八月第四十七逛卦第四十八
卷下
河图第四十九
河图天地数第五十
河图四象第五十一
河图八卦第五十二
洛书五行生数第五十三
洛书五行成数第五十四
十日生五行并相生第五十五
龙图龟书论上
龙图龟书论下
易数钩隐图序
三衢刘牧撰
《》《》《》《》《》《》
易数钩隐图卷上
太极第一
太极无数与象。今以二仪之气,混而为一以画之,盖欲明二仪所从而生也。
太极生两仪第二
《》《》《》
天五第三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此四象生数也。至于天五,则居中而主乎变化,不知何物也,强名日中和之气,不知所以然而然也。交接乎天地之气,成就乎五行之质,弥纶错综,无所
《》
天地数十有五第四
《》《》
天一下生地六第五
地二上生天七第六
天三左生地八第七
地四右生天九第八
《》
两仪生四象第九
《》《》《》《》《》《》《》《》《》《》《》《》《》《》
四象生八卦第十
五行成数者,水数六,金数九,火数七,木数八也。水居坎而生乾,金居兑而生坤,火居离而生巽,木居震而生艮。巳居四正而生乾、坤、艮、巽,共成八卦也。
二仪得十成变化第十一
此乃五行生成数,本属洛书,此画之者欲备天地五十五数也。
天数第十二
地数第十三
天地之数第十四
内十五,天地之用,九六之数也。兼五行之数四十,合而为五十有五,备天地之数也。
大衍之数第十五
《》《》#1 《》
其用四十有九第十六
论上
《》《》《》《》《》#2、董遇云: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者,其六以象六画#3 《》《》《》《》《》《》#4。□□□且若以天地之名数,强加配偶,则靡所不可#5。□然而天地之数,
生成相因,理如贯珠,不可骈赘而设也。虽能强立其义,推而究之,则于所由之宗不会矣。试论于末篇。
论下
《》《》《》《》《》《》
少阳第十七
少阴第十八
老阳第十九
老阴第二十
七八九六合数第二十一
且夫七、八、九、六之数,以四位合而数之,故老阳四九则三十六也,少阳四七则二十八也,老阴四六则二十四也,少阴四八则三十二也。
乾画三位第二十二
坤画三位第二十三
乾画,奇也。坤画,偶也。且乾、坤之位分,则奇偶之位#6 列,则#7 阴阳之位序矣。
阳中阴第二十四
阴中阳第二十五
乾独阳第二十六
坤独阴第二十七
《》《》《》《》
离为火二十八
坎为水第二十九
震为木第三十
兑为金第三十一
天五合地十为土第三十二
《》
人禀五行第三十三
《》
易数钧隐图卷上
#1 此处底本空一格,四库本元之。疑是底本脱『羲』字。
#2『信〕,原脱,据四库本补。此处底本留有一空格。
#3 画 J,原脱,据四库本补。此处底本留有一空格。
#4『其义 J,底本在此之后缺若干字,四库本亦是,并注有『阙」字。
#5『不可 J,底本在此之后有缺文,四库本注有〔阙』字。
#6『位 h 原缺,四库本亦是,此据上下文义例补之。
#7『则],四库本无之,而于此处加注『阙』字,以示原文有脱漏。
易数钩隐图卷中
乾坤生六子第三十四
乾下交坤第三十五
乾,天也,故称乎父,下济而光明
坤上交乾第三十六
坤,地也,故称乎母,卑而上行焉。
震为长男第三十七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巽为长女第三十八
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
坎为中男第三十九
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
离为中女第四十
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艮为少男第四十一
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
兑为少女第四十二
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已上更布自然之象者,盖欲明上下自然交易相生之理,成八卦变化之义也。
坎生复卦第四十三
离生垢卦第四十四
《》《》《》《》《》《》《》《》《》《》
艮、巽之卦通其变。且《复》卦生坎中,动于震,交于坤。《易》日:地中有雷,复。正协其义也。若《娠》卦则生于离之中,消于巽,交于乾。《易》日:天下有风,娠。且巽非
《复
与
则
,
也
卦
之
正
四》卦
《归
取
斯
:
曰
答
?
也
谓
何
者
兑
从
位
易
变
而
,
乾
于
承
巽
是
则
体
今
。
义
其
同
不》之
妹《易
。
象 》曰
者
兴
物
万
则
交
不
。
也
义
大
之
地
天
,
妹
归
:
人之终始也。所以资长男交少女之义,交少女而长女主其卦者,明其妹系于姊嫁,而妹非正也,所谓侄娣之义也。若以长男交长女,虽曰夫妇常久之道,然未尽广延之理也;则知能终其始者,
必归妹也,故《易》称天地之大义。是以卦之变易,必从《归妹》,妹非正室,必以姊主其卦也。是以其体则取兑合震,其名则以巽承乾也。变易之义,其在兹乎?
三才第四十五
《》
遂观天地奇偶之欤,从而画之,是成八卦,则非率意以画其数也。略试论之:夫三画所以成卦者,取天地自然奇偶之数也。乾之三画而分三位者,为天之奇数三,故画三位也。地之偶数三,
《》《》《》《》
七日来复第四十六论凡三篇
《》《》《》《》
不云月者,欲见
阳长须速,故变月而言日也。一今瀚嗣云:《剥》尽。至来《复》,是从《剥》尽至来《复》时经七月也。若从五月言'之恤何得云始尽也?又《临》卦亦是阳长言八月,今《复》
卦亦是阳长,何独变月而称日?观《注》之意,必为不然#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阴#4。
待经阴之数尽,至七日少阳#5。
七日来复#6《 》 《 》 O
论中
《》《》《》《》#7 以生,故五为土数。此其#8 口口口也。又万物之本有生于元,着生于微。万物成形,必以
微、着为渐;五行先后,亦以微、着为次。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亦是次序之宜矣。刘氏与顾氏皆以为水、火、
木、金得土数而成,故水数成六,火数成七,木数成八,金数成九,土数成十,义亦然也。今详众贤之论,以天一至天五为五行之生数,则不释所以能生之之义也;以地六至地十为五行之成
《》
《》《》《》《》#9 □ 《 》 十一月一阳生为奇数者,谓天一动乎坎之中也;五月一阴生为偶数者,谓地二动乎离之中也;以六月二阴生为偶数,则未知所出之宗也。
论下
《》#10 《 》 《 》 《 》 《 》 《 》 《 》
《》
《》《》《》《》《》《》《》《》
临卦八月第四十七
还卦第四十八
《》《》#11 《》《》《》《》《》《》《》《》《》《》《》《》《》《》《》《》《》《》《》《》《》《》《》《》#12 口口正月为义哉?答日:周公作爻辞,父基子构,所以爻辞多文王后事;则
《》《》《《》《》《》《》《》《》《》《》《》《》《》《》《》#13 《》《》《》《》
易数钩隐图卷中竟
#1『日月 J,原作『月日』,据四库本乙正。-
#2『东』,此处底'本原加注『缺』字,今据四库本删斗缺】补一 r 东 J 字。
#3r 必为不然 J,四库本路 r 必 J 字,作『为不然 J 一万云。
#4『老阴』,底本在此之彼缺若干字,四库本亦是。
#5『少阳 h 底本在此之复缺若干字,四库本亦是。
#6r 来复 J,底本在此之彼缺一字,弯库本亦是。
#7.r 五阴』,四库本作 r 五阳 J。。砍;
#8r 此其 J,底本此处之复缺若干宇,四瘁沐亦是。
#9 门不显』,原作 r 不言 J,据四库本改。
#10 门郑氏 h 即指『郑康成】;原作一郑』,于义不甚明了,故据文义补 r 氏 J 字。
#11 门阳 J,原缺,据四库本补 j,
#12 斗岂」,底本此处之彼缺若干字,四库本亦是。
#13『天之道火」,底本此处之后缺若干字.四库本亦是。
易数钩隐图卷下
河图第四十九
河图天地数第五十
河图四象数第五十一
河图八卦第五十二
洛书五行生数第五十三
洛书五行成数第五十四
或问日:洛书云: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则与龙图五行之数之位不偶者,何也?答曰:此谓陈其生数也。且虽则陈其生数,乃是已交之数也。下篇分土王四时,
则备其成数矣。且夫洛书、九畴,惟出于五行之数,故先陈其已交之生数,然后以土数足之,乃可见其成数也。
十日生五行并相生第五十五
天一、地六,地一不天七,天三、地八,地四、天九,天五、地十,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十日者,刚日也。相生者,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也。相克者,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也。
龙图龟书论上
《》《》《》《》《》《》《》《》《》《》《》《》《》《》#3,口口法而行之则治,违之则乱也。且不知洛书本文计#4 《》《》《》《》#5 祖述,遂以禹亲受洛书,而陈《九类》。且
《》《》《》#6 口□□画八卦,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7。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仲尼辅之《十翼》,《易》道始明。
观今龙图,其位有九,四象八卦皆所包组。且其图纵横皆合天地自然之数,财非后人能假伪而设之也。夫龙图呈卦,非圣人不能画之;卦含万象,非圣人不能明之。以此而观,则洛出书,非
《》《》#8□口□口□□口。□虽组其义,非至圣不能明之#9。口□河图、洛书,非羲皇不能画之。卦合其象,非文王不能伸之。爻象之兴,非周公不能着之。故仲尼日:文王既没,文不
《》
道
次叔,不日诬之者乎?
论下
《》《》《 tt《》《》《》《》《》《 》
《》《》#10□□□《 》 《 》
#11 《 》 《 》 《 》
位,将卦偶不盈不缩,符于自然,非人智所能设之也。况乎古今阴阳之书,靡不宗之。至于通神明之德,与天地之理,应如影响,岂曰妄乎?
易数钧隐图卷下竟
#1『为膝』,四库本作〔为足』。
#2 一继天』,原作『系天 J,据四库本改。
#3『以后 J,底本此处之后缺若干字,四库本亦是。
#4『计 J,据其文义,疑应作『既一字。
#5[边相 J,四库本作『还相】。
#6 一牺皇 J,底本此处之后缺若干字,四库本亦是。
#7『六十四卦 J,底本此处之后缺文数句,四库本亦是。
#8『天象则 J,底本此处之后缺文数句,四库本亦是。
#9『明之」,底本此处之后缺若干字,四库本亦是。
#10『元乃 J,底本此处之后缺若干字,四库本亦是。
#11『尧典之 J,原作〔尧之典 J,据四库本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