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作家背景汇集
王禹俑
字元之,济州巨野人。晚年任黄州刺史,世称“王黄州”
●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 反对五代以来“艳冶”的文风,要求“复古”。
代表作:《小畜集》 、《小畜外集》
柳永
· 字耆卿,原名三变,也称柳七,《乐章集》.
· 词多写男女之情,也有不少都市风光和羁旅行役之苦
· 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大量创作慢词,对词体有重要贡献。
西夏人亦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范仲淹
· 字希文。谥文正。《范文正公集》
· 诗词文并工,俱有名篇传世
· 曾任参知政事,想推行新政,因保守派反对而未能实行
· 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防范西夏侵扰
张先
· 字子野, 《张子野词》
· 早年由小令入手,与晏殊、欧阳修并称
· 后多取时调新声作慢词,又与柳永齐名。
· 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
卷花影” “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
晏殊
字同叔,与欧阻修并称“晏 欧 ”,著有《珠玉词》
词多写诗酒生活和闲情逸致,颇受南唐冯延巳影响,风格清新婉转,雍容和雅。
梅尧臣
· 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人, 与苏舜钦并称“苏梅”
· 世称宛陵先生,著有《宛陵先生集》
·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倡导者之一。
·强调诗骚传统,反对浮艳空洞,追求深远闲淡的诗风。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欧阳文忠公集》 《六一词》。
· 独立完成 《新五代史》 ,与宋祁合著《新唐书》
· 《六一诗话》开创, “诗话”新体裁
·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反对浮华靡丽文风。
·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词与晏殊并称 “晏欧”
苏洵
·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明允,号老泉。 《嘉佑集》
· 其文简劲老辣,雄奇俊伟, 以策论见长,有战国纵横家风采。
·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是求见信,也是优秀的文学评论。
曾巩
· 南丰先生, “唐宋八大家”之一
· 《元丰类稿》、 《墨池记》
· 古文风格近欧阳修,雍容平易
· 是欧阳修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积极支持者
王安石
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号半山, 《临川先生文集》
·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作家背景汇集
*
被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
任宰相后,大力推行新法,遭旧党反对,罢相。
晏幾道
字叔原,号小山。《小山词》。晏殊第七子。
中 国 古代 文 学 作 品选 二 — — 作 家 背景 汇 集
· 词多感伤之作,工于言情,风格接近花间词。
苏轼
· 苏洵长子,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 开后世豪放派先路。
· “乌台诗案”
苏辙
●
字子由,号颍滨遗老,苏洵次子。《栾 luán 城集》。
· 文章汪洋淡泊,以策论见长。
《上枢密韩太尉书》韩太尉:即韩琦,北宋名臣。以“养气”作为求见的理由。
黄庭坚
·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山谷集》
· 苏门四学士之一 。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 开创江西诗派开创,强调“无一字无来处”,风格奇崛
秦观
· 字少游,号淮海居士。 著有《淮海词》。
· “苏门四学士”之一,为婉约派代表词人。
· 与黄庭坚并称“秦七黄九”。
贺铸
· 号庆湖遗老
· 著有《东山词》 (又名《东山寓声乐府》)
周邦 彦
· 号清真居士
· 《片玉集》 (又名《清真集》)
· 北宋婉约派大家
· 精通音律,能自作曲
· 风格缜密典丽,讲究格律
李清 照
· 号易安居士,婉约派大家。
· 《漱玉词》
· 论词有“别是一家”之说,影响颇大。
· 前期:词作多写闺情相思,
· 南渡后:则侧重表现身世之感与故国之思。
陈与 义
· 字去非,号简斋。
· 《简斋集》、 《无住词》
· 江西诗派 “一祖三宗”:一祖:杜甫;三 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 义
张元幹
· 字仲宗,号芦川居士
· 《芦川归来集》、 《芦川词》
· 词慷慨悲愤,开南宋爱国词先声
· 南宋初期词坛双璧:张元幹、张孝祥
陆游
· 字务观,号放翁。
· 《渭南文集》、 《剑南诗稿》
· 爱国诗人,生平作诗近万首。
· 早年受江西派影响,后自成一家。
范成 大
· 石湖居士,《石湖居士诗集》
· 田园诗
· 南宋中兴四大家:范成大、杨万里、陆游、尤袤
中 国 古代 文 学 作 品选 二 — — 作 家 背景 汇 集
受 江 西 诗 派 影响 的 诗 人 : 陆 游 、 范 成 大 、杨 万 里
中国古代 文学作品选二—— 作家背景 汇集
杨万里
· 号诚斋。《诚斋集》
· 提倡“活法诗”,世称“诚斋体”
·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
朱熹
· 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朱文公。
· 南宋著名理学家,“程朱学派”。
· 为文以致用为主,反对浮华。
张孝祥
·别号于湖居士;《于湖先生长短句》
· 豪放派词人,上继东坡,下开稼轩
辛弃疾
· 字幼安,号稼轩居士,《稼轩长短句》
· 南宋豪放派词人,爱国词人,人称词中之龙。
陈亮
· 字同甫,号龙川先生。
· 《龙川文集》、 《龙川词》
· 词风豪放,近辛弃疾。
刘过
· 字改之,号龙洲道人,曾为陆游、辛弃疾赏识,与陈亮(龙川先生)为友。
· 著有《龙洲集》、 《龙洲词》
· 能诗词,感慨时事,出语豪纵。
姜夔
· 号白石道人,《白石道人歌曲》
· 精通音律,能自度曲
· 词:格调高雅,清空峭拔
· 影响:南宋风雅词派,清初浙西词派
史达祖
· 字邦卿,号梅溪。
· 著有《梅溪词》。
· 擅作咏物词,以刻画精巧见长,但不免纤弱。
· 与姜夔并称“姜史”。
刘克庄
· 号后村居士。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 诗:初为江湖诗派,后转学陆游多感慨时事。
· 词:受辛弃疾影响,喜用典故成语,但过于散文化。
吴文英
· 号梦窗, 《梦窗词》
· 风雅词派【密丽】代表词人,与周邦彦并称“周吴”
· 词音律协调,字句工丽,善用典故,但过于朦胧晦涩
· 张炎讥为“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
周密
· 号草窗
· 词集《镇洲渔笛谱》、笔记《齐东野语》、 《武林旧事》、《浩然斋雅谈》
· 风雅词派代表词人,
王沂孙
· 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玉笥山人
· 作品: 《花外集》
· 与周密、张炎、仇远等共结词社。
中国古代 文学作品选二—— 作家背景 汇集
· 词以咏物见长,多怀念故国之感,辞情哀婉。
文天祥
中 国 古代 文 学 作 品选 二 — — 作 家 背景 汇 集
· 自号文山、浮休道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 曾在进士考试中得第一
· 后期诗歌多写时事,直抒胸臆,充满浩然正气。
出使元军议和,被拘脱险后招募义士,终兵败被俘,元人迫其投降,但不为所动,
作《过零丁洋》 诗表明心迹。被囚三年后, 从容就义于大都。
张炎
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
著有《山中白云词》。 《词源》 (论词专著)
词风格接近姜夔, 并 称 “姜张”。
谢翱
号宋累,又号晞发子。
能诗文,著有《晞发集》
元好问
元好问是金代文 坛成就最大的作家,其诗、 词、文皆为一代之冠。
●
自号遗山山人,世称元遗山。《遗山先生集》。
●
金代最杰出的诗人,最值得重视的是丧乱诗
擅长七律,笔力雄劲,意象深远,称为杜甫嗣响。
邓牧
自 号三教外人。九鉴山人。文行先生。
· 作品:《洞霄图志》+《伯牙琴》
董解元
· 解元:金、元时对读书人的通称。
· 《西厢记诸宫调》,取材于唐代元稹zhěn《 莺莺传》,创作于金代
· 为有别于后来元 王实甫杂剧《西厢记》, 又称《董西厢》 。
· 诸宫调是宋、金讲唱文艺的一种新形式,有说有唱,以唱为主。
关汉卿
· 关汉卿,元朝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并称元曲四大家。
· 作品以《窦娥冤》、 《单刀会》最为著名。
王实甫
● 《西厢记》 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之 一。
马致远
马致远,号东篱。《东篱乐府》。
“曲状元”,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汉宫秋》:汉元帝、毛延寿、王昭君。
张养浩
*
张养浩,号云庄。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睢景臣
· 睢景臣(生卒年不详)。
《哨遍·高祖还乡》的真实历史依据: 《史记 ·高祖本纪》载,汉十二年(前
195), 刘邦亲自率兵平定淮南王英布,归途中经过故乡沛县(今属江苏), 逗留 了
十 多 天 。 因 为 刘 邦 从 人 众 多 , 以 致 “ 沛 中 空 县 皆 之 邑 西 献 ” , 全 县 出 动 以 供献 饮 食
。
张可久
●
张 可久,字小山。《小山乐府》
l
· 是传世作品最多的元散曲作家。
贯云石
· 贯云石,维吾尔族人,自号酸斋。诗、文、书并有可观。
· 散曲与自号甜斋的徐再思齐名,后人合辑为《酸甜乐府》。
中 国 古代 文 学 作 品选 二 — — 作 家 背景 汇 集
刘时中
号逋斋,生平事迹不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作家背景汇集
刘因
刘因,字梦吉,号静修。
●
有《静修集》。元世祖称之为“不召之臣”。
习程朱理学,诗宗黄庭坚、苏轼、欧阳修等。
赵孟頫
· 赵孟頫,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今属浙江)人。
· 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博学多才,书画为一代大家,书法对后世影响尤大。
· 能诗善文,有《松雪斋文集》。
李孝光
· 李孝光, 号五峰
.
著《五峰集》:
. 大龙湫 (qiū): 瀑布名,在浙江雁荡山
杨维桢
杨维桢,号铁崖,别号东维子、铁笛道人。
有《东维子文集》、 《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 其诗时称“铁崖体”,影响颇大,竹枝词饶有民歌风味。
萨都剌
· 萨都剌,回族(一说蒙古族)人
· 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
· 诗词都很有名,尤擅山水诗。有《雁门集》
高明
高明,号菜根道人。
有辑本《柔克斋集》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
●
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著有《诚意伯文集》。
方孝孺
· 方孝孺,字希直, 一字希古,别号逊志,人称正学先生。
著有《逊志斋集》。
· 孤忠赴难,被诛十族。
王磐
王磐 pán, 号西楼,高邮(今属江苏)人。
●
有 《王西楼乐府》 。作品多闲适之作。
《古调蟾宫》 (元宵)思想内容:记叙元宵情景,反映了当时每况愈下的社会现
实。
陈铎
号秋碧、七一居士,长于散曲。
有《秋碧乐府》、《滑稽余韵》←瓦匠
· 其作品选材广泛,尤善写市井百象、民间风情。
《水仙子》 (瓦匠) 思想内容: 咏叹泥瓦匠的勤劳
归有光
归有光,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 “震川先生”
● 归有光、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
著有《震川集》、《 三吴水利录》。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作家背景汇集
是明代“唐 宋 派 ”代表作家,崇尚内容详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
冯惟敏
·冯惟敏,号海浮,又号石门。
有 《海浮山堂词稿》 、 《石门集》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作家背景汇集
· 弃官归隐,寄情山水,终老田园。
梁辰鱼
· 梁辰鱼, 《浣纱记》、《红线女》等。
· 魏良辅改革昆山腔,梁辰鱼从其学, 首创用昆腔演唱的传奇《浣纱记》 ,对昆腔发
展传播产生重大影响。
· 采用了南北合套的体式,即在同一宫调内选取音律相互和谐的南曲和北曲曲牌
王世贞
· 王世贞,号凤洲,又号鼻yǎn州山人。
· 有《鼻 yǎn州山人四部稿》、 《艺苑卮言》等。
· 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倡导文学复古运动,“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宗臣
· 宗臣,字子相,号“方城山人”, 《宗子相集》
“后七子”之一,文学上提倡“复古”。
《报刘一丈书》:信中塑造干谒者、权者、门者三个反面形象,揭示“上下相孚
(信任)”的真相,就是权钱交易,同流合污,从而抨击了腐朽龌龊的封建官僚政
治。
李贽
李贽,又号温陵居士。著有《焚书》 《续焚书》等。
· 在文学史上主张创作应从“绝假纯真”的“童心”出发,独抒己见。
《又与焦弱侯》:通过郑子玄耻讲道学,与黄生趋附权门的假道学作了鲜明的对比
指出圣人、山人都是“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的无耻之徒。
袁宏道
“三袁”:袁宏道,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同为晚明文坛“公安派”代表人物
袁宏道,著有《袁中郎全集》,受李贽影响较深, 反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
必盛唐”的复古主张, 强调文学作品应“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虎丘记》: 这篇游记以作者的感受为内在脉络,记述了中秋夜苏州人游虎丘的
盛况。这是六次游览虎丘后的综合描述,因此和一般游记不同。
钟惺
钟惺,号退谷、止公居士,《隐秀轩集》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反对拟古文风,主张抒写性灵,倡导幽深孤峭
《浣花溪记》:浣花溪位于四川成都
张岱
· 张岱: 明末清初,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
·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柳敬亭说书》:极言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
陈子龙
· 陈子龙,号大樽。 《陈忠裕公全集》。
《小车行》:描绘了一幅饥民流亡图。通过夫妻逃荒的悲惨图景, 反映了当时
旱、蝗灾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忧虑和对饥民的同情。
夏完淳
· 夏完淳,《夏内史集》《玉樊堂词》,从军后诗风转为慷慨悲壮。
《狱中上母书》夏完淳因抗清被捕,在南京狱中写给母亲的绝笔信。
徐渭
· 徐渭, 《南词叙录》是最早一部研究南戏的戏曲论著。
《狂鼓史渔阳三弄》体裁:杂剧;狂鼓史:祢衡【恃才傲物】;渔阳三弄: 鼓曲名
汤显祖
汤显祖“临川四梦” 【玉茗堂四梦】: 《牡丹亭》《紫钗记》 《邯郸记》 《南柯 记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作家背景汇集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语出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天
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冯梦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作家背景汇集
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体裁: 拟话本小说,选自《警世通言》。根据同时代文人宋
懋 mào 澄的《负情侬传》 改编而成,悲剧命运根本原因:杜十娘和封建制度的尖
锐
矛盾
施耐庵
· 施耐庵,号子安,别号耐庵。本名施彦端。
· 专心于《江湖豪客传》的创作,成书后定名为《水浒传》,
罗贯中
·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 小说多以乱世为题材,《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
· 《三国志通俗演义》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从 “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完成。
吴承恩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 著 有《射阳先生存稿》《西游记》
《西游记》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神魔小说。
吴伟业
吴伟业,号梅村。著有《梅村家藏稿》 , 为娄东诗派开创者
· 明崇祯四年进士,官至左庶子;清顺治十年被迫应诏北上,升国子监祭酒
· 擅长以七言歌行体记述明末清初时事,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江左三大家”: 吴伟业、钱谦益、龚鼎孳zī
陈维崧
· 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著有《胡海楼诗集》《迦陵词》。
· 为明朝“阳羡词派”代表词人。词以风华绮丽见称。
《贺新郎》:以苏昆生的遭遇记亡明旧事, 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国破家亡、百
无聊赖的“野老”形象,并借题赠抒发自己的故旧寥落之感与故国之思。
唐甄
· 唐甄,志在彰扬圣人之道,倡“众为邦本”说,是清初重要的启蒙思想家
· 著有《潜书》
●
《室语》:
① 思想内容:猛烈抨击封建君权,提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② 结构特点独特:作者设计一段与妻妾的对话,通过对话展开论证。行文活
泼,语言生动,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字容若。
· 著有《饮水词》《通志堂集》
●
风格清新婉丽,不事雕饰,颇多伤感情调,接近南唐李煜。
蒲松龄
●
●
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借谈狐说鬼来讽刺社会现实。
《司文郎》:描述了三个举子的故事,通过他们有才者落第、无才者高中的离奇
遭遇,揭露了考官的昏聩 kuì与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小说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经
洪异 历和情感体验。 (蒲松龄早年即以文名,但屡试不中,直到七十多岁才成贡生)
●
洪 异 ,代表作传奇《长生殿》。 另有杂剧《四婵娟》。
●
洪异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作家背景汇集
《 殿》:源于白居易《长恨歌》及陈鸿《长恨歌传》,并参以白朴《梧栀 雨》杂剧
长 和有关的传说,加工提炼而成。
生 主题思想: 一是歌颂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二是揭露其荒淫享乐,祸国殃民。
孔尚任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作家背景汇集
· 孔尚任,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与洪异并称“南洪北孔”。
《桃花扇》的爱情主线:侯方域与李香君
· 创作意图: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通过苏昆生、柳敬亭、老赞礼三人的唱词和对话,对全剧的内容作总结与提示,揭
示南明政权灭亡的内在原因,抒发遗民的故国之思,并讽刺为新朝效力的“识时务
俊杰”以及明朝开国元勋的不肖子孙。
方苞
· 方苞,晚年号望溪,著有《望溪文集》
●“ 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
· 桐城三祖:方苞、姚鼎、刘大槲
郑燮
· 郑燮 xiè, 号板桥,著有《郑板桥集》,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
· 书法号“六分半书”。擅画兰、竹、石。
· 主张为文当经世致用。诗受晚明公安派影响,朴实真率。
吴敬梓
· 吴敬梓zǐ, 因家有“文木山房”,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 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
· 以小说《儒林外史》著名,还著有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
· 本文选自《儒林外史》第士四回后半部分、士五回前半部分。
曹雪芹
· 曹雪芹,名露,字梦阮,号雪芹。
“宝玉挨打” 突出表现了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
“挨打”事件本质上是封建卫道士与叛逆者之间矛盾冲突的一次集中爆发
袁枚
· 袁枚,号简斋,晚年自号随园老人,世称随园先生。著有《随园诗话》等
主张抒写性情,创“性灵说”,反对沈德潜的“格调说”和翁方纲的“考据说”
· 乾隆三大家:袁枚、赵翼、蒋世(士)铨
姚鼐
姚鼐nài, 号惜抱,世称惜抱先生。为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
为文主张义理、 考 据、辞章三者合二为一,提出八字说“神、理、气、味、格、
律、声、色”
编《古文辞类纂 zuǎn》, 曾任四库馆纂修官
张维屏
张维屏,号南山,因癖爱松,号松心子。
●
与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结“宣南诗社”。
●
与黄培芳、谭敬昭并称为“岭南三大家”.
《三元里》 诗歌真实地记录了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历史事件,歌颂了三元里人民抗
击英国入侵者的爱国壮举,从侧面批判了清政府的投降政策。
龚自珍
· 龚 gōng 自珍,自号定庵,著有《定庵集》。
曾与林则徐、魏源等结“宣南诗社”。
· 《咏史》当时社会黑暗、政治腐败,作者借“咏史”之名,对当时的官场、士林进
行了尖锐的讽刺,表现出作者作为一个改良主义政治家的眼光与思考。
黄遵宪
· 黄遵宪,别号人境庐主人。著有《人境庐诗草》、 《日本杂事诗》等
· 近代 “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 诗多反映近代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外国新事物,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 主张“我手写吾口”, 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
刘鹗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作家背景汇集
· 刘鹗,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
· 小说《老残游记》最为著名。
中 国古代文学作 品选二——作家背景汇集
· 《明湖边美人绝调》是《老残游记》中最精彩的片段之一。谴责小说。小说主人公
白妞的原型人物为王小玉,是清末在济南唱梨花大鼓的民间艺人。生动形象地描写
李宝嘉 了白妞演出时的盛况与歌声的美妙动人。
●
● 李宝嘉,号游戏主人等。
●
小说对清廷官场的腐败和贪污纳贿有所暴露。
《制台见洋人》选自《官场现形记》。刻画了一个昏庸腐朽、专横跋扈、恐洋媚
外的封建官僚,暴露和鞭挞了清末上层统治集团对内作威作福、对外奴颜婢膝的
梁启超
丑恶心态。
·
梁启超,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先后倡导“诗界革命”、“文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
●
著有《饮冰室合集》等。
● 《少年中国说》: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 年。梁启超有感于清末统治者老朽
昏聩,腐败保守,希望以 “少年中国”的精神来振奋国人,改变中国的面貌。
在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希望
出现一个崭新的“少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