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單元五 安居有感 文言選讀(三)
中二單元五 安居有感──文言選讀(三)
課文試題——《習慣說》
詞語解釋
1 試根據《習慣說》的內容解釋以下文句中帶‧的字詞。(10 分)
‧ T FEE
(1) 俛而讀,仰而思。 俛:
‧ Y
(2) 思而弗得。 弗得:
‧ .
(3) 輒起,繞室以旋。 輒:
‧‧ EXE- R
(4) 室有窪徑尺。 徑尺:
‧ E
(5) 每履之。 履:
‧ El
(6) 足苦躓焉。 躓:
‧ F
(7) 命童子取土平之。 平:
‧ El
(8) 蹴然以驚。 蹴:
‧
(9) 及其久而窪者若平。 若: *
‧ E
(10) 故君子之學貴慎始。 慎:
句子語譯
3 根據《習慣說》的內容,把以下句子譯為白話文。(10 分)
(1) 蓉少時,讀書養晦堂之西偏一室。
() -M
(2) 室有窪徑尺,浸淫日廣。
-REALFG
(3)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
-
RESETER ?
(4) 噫!習之中人甚矣哉!
DIL!
(5) 故君子之學貴慎始。
E ,F
© 牛津大學出版社 1
中二單元五 安居有感 文言選讀(三)
主旨段意
3 試概括《習慣說》的段落大意。(8 分)
段落 段意
(1) 敍述作者少年時 RI , BFARI
1 E
(2) 敍述 **LFE
2
。
(3) 敍述 Eli
3 ,後來 ]
。
(4) 說明 , HRTE BEI .
4
。
4 試歸納《習慣說》的主旨?(3 分)
**-ELYZ,
理解分析
5 以下引自《陋室銘》第 2 段的文句說明了甚麼道理?試略加說明。(3 分)
一日,父來室中。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國家天下為?」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
中二單元五 安居有感 文言選讀(三)
6 試根據《習慣說》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作者在以下的情況下,有甚麼感覺?試完成下表。(4 分)
情況 感覺
初時踏在窪地上。
後來踏在窪地上。
初時踏在平地上。
後來踏在平地上。
(2) 從這件事,作者悟出了甚麼道理?試加以說明。(4 分)
7 承上題,試在學習以外,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以上的道理。(4 分)
8 根據《習慣說》一文的表達方式,回答以下問題。
(1) 本文主要運用的說理方法是:(1 分)
A 先說理後敍事 A B C D
B 先敍事後說理 ¡ ¡ ¡ ¡
C 把道理寄寓在故事中
D 借助寓言故事帶出事理
© 牛津大學出版社 3
中二單元五 安居有感 文言選讀(三)
(2) 承上題,作者運用這種說理方法,有甚麼好處?試綜合全文舉出三
項,並略加說明。(4 分)
好處 說明
(1) (2)
(3) (4)
9 《習慣說》的作者年少時,為甚麼常常會踏到房間中凹陷的地方?發現房
間中有凹陷之處,他怎樣做呢?(2 分)
10 承上題,後來窪地為甚麼會被填平?(2 分)
11 試根據《習慣說》的內容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每題限選一個答
案。(2 分)
正確 錯誤 無從
判斷
(1) 作者的父親要求作者把窪地填平。 ¡ ¡ ¡
(2) 作者認為窪地對他沒有影響。 ¡ ¡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4
中二單元五 安居有感 文言選讀(三)
12 試寫出《習慣說》一文的中心句,並加以說明。(3 分)
(1) 中心句: 。
(2) 說明:
進階思考
13 《習慣說》的作者認為「學貴慎始」,試舉出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這個
道理。(3 分)
© 牛津大學出版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