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741 views16 pages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本文介绍了如意宝轮王陀罗尼的咒语及其相关的经典文献,强调了其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文中包含了咒语的梵文、翻译及其意义,并提供了相关经典的引用和延伸阅读资料。整体内容旨在帮助信众理解和诵念此咒语以求得心愿的实现。

Uploaded by

1chee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741 views16 pages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本文介绍了如意宝轮王陀罗尼的咒语及其相关的经典文献,强调了其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文中包含了咒语的梵文、翻译及其意义,并提供了相关经典的引用和延伸阅读资料。整体内容旨在帮助信众理解和诵念此咒语以求得心愿的实现。

Uploaded by

1chee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You are on page 1/ 16

1

如意寶輪王陀羅尼(cakra-varti-cintā-maṇi-dhāraṇī):1

十小咒.延伸閱讀之ㄧ

20240207 釋心傳整理,關西.潮音禪寺
[根本呪] namo buddhāya, namo dharmāya, namaḥ saṃghāya. 2 nama
āryâvalokitêśvarāya bodhisattvāya mahāsattvāya mahā-kāruṇikāya.
tad yathā: oṃ cakra-vartin cintā-maṇi mahā-padme ru ru ru ru 3
tiṣṭha jvala ākarṣāya hūṃ phaṭ. svāhā.
[心呪] oṃ padma cintā-maṇi jvala hūṃ.

[隨心呪] oṃ vara-da padme hūṃ.


[課誦本][義淨譯] 南無佛馱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南無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具大悲
心者。怛姪他。唵。斫羯囉伐底。震多末尼。摩訶。鉢蹬瞇。嚕嚕嚕嚕。底瑟吒。爍囉
阿羯利。沙夜 吽。癹 莎訶。唵。鉢蹋摩。震多末尼。爍囉 吽。唵 跋喇陀。鉢亶謎 吽。
[課誦本搭配梵文] 「南無(namo)佛馱耶(buddhāya)。南無(namo)達摩耶(dharmāya)。南無
(namaḥ) 僧 伽 耶 (saṃghāya) 。 南 無 (nama) 觀 自 在 (āryâvalokitêśvarāya) 菩 薩
(bodhisattvāya) 摩訶薩 (mahāsattvāya) 。具大悲心者 (mahā-kāruṇikāya) 。怛姪他 (tad
yathā)。唵(oṃ)。斫羯囉(cakra-)伐底(vartin)。震多(cintā-)末尼(maṇi)。摩訶(mahā-)。
鉢蹬瞇(padme)。嚕(ru)嚕(ru)嚕(ru)嚕(ru)。底瑟吒(tiṣṭha)。爍囉(jvala) 阿羯利。沙夜
(ākarṣāya) 吽(hūṃ)。癹(phaṭ) 莎訶(svāhā)。
唵(oṃ)。鉢蹋摩(padma)。震多(cintā-)末尼(maṇi)。爍囉(jvala) 吽(hūṃ)。
唵(oṃ) 跋喇(vara-)陀(da)。鉢亶謎(padme) 吽(hūṃ)。」
[白話翻譯][根本呪] 向佛陀皈命!向法皈命!向僧伽皈命!向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具足大悲者皈

命!即說咒曰:oṃ! 轉輪尊!如意寶珠尊!大蓮花尊!ru ru ru ru 請您現前安住!光焰!為了召

1 參 閱 : 《 如 意 輪 陀 羅 尼 經 》 , 唐 . 菩 提 流 志 ( Bodhiruci ) 譯 , T. 1080, vol. 20, pp. 188b-196b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080);《佛說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唐.義淨譯,T. 1081, vol.

20, pp. 196b-197b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081); 《觀世音菩薩祕密藏如意輪陀羅尼神呪經》


,唐.

實叉難陀(Śikṣānanda)譯,T. 1082, vol. 20, pp. 197b-200a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082); 《觀世


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唐.寶思惟(Maṇicintan; Ratnacinta)譯,T. 1083, vol. 20, pp. 200b-202b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083).
延 伸 閱 讀 : 宋 . 仁 岳 , 《 觀 自 在 菩 薩 如 意 輪 呪 課 法 并 序 》 , T. 1952, vol. 46, pp. 983a-985a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952); L. 1571, vol. 135, pp. 719a-730b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L1571); 德重弘志,〈『聖なる観自在の如意宝珠』のチベット語訳校訂テ

クストおよび和訳―如意輪観音の名称に関する新出資料―〉
,《高野山大学密教文化研究所紀要》第 32 號

(2019 年 3 月),頁 162-134 (https://www.koyasan-u.ac.jp/laboratory/pdf/kiyo32/32_tokushige.pdf).


2
義淨譯本,namo buddhāya, namo dharmāya, namaḥ saṃghāya. 另外的三個譯本,皆為 namo ratna-trayāya

向三寶皈命.
3 義淨譯本,ru ru ru ru; 另外的三個譯本,皆為 ru ru.
2

請,hūṃ! phaṭ! 謹願吉祥!


[心呪] oṃ! 蓮花!如意寶珠尊!光焰!hūṃ!
[隨心呪] oṃ! 應允所願!蓮花尊!hūṃ!

namaḥ (n.8.si.): 皈命![注:namas (n.): 皈命、敬禮]


buddhāya (m.4.si.): 向佛陀。
dharmāya (m.4.si.): 向法、向達摩。
saṃghāya (m.4.si.): 向僧伽。
ratna-trayāya (n.4.si.): 向三寶。
[注:連音變化 namaḥ + ratna-trayāya ---> namo ratna-trayāya]
ārya (adj.): 聖、聖賢、尊貴的。[注:連音變化 namaḥ + ārya ---> nama ārya]
avalokita (ppp.): 觀照到的。[注: <--- ava (pref.): 往下 + √lok (1Ā, lokate): 觀照、
觀看]
īśvarāya (m.4.si.): 向自在。[注:īśvara (m.): 自在、自在天]
avalokitêśvarāya (m.4.si.): 向觀自在。
[注:連音變化 ārya-avalokita-īśvara ---> āryâvalokitêśvara]
bodhisattvāya (m.4.si): 向菩薩。
mahā-sattvāya (m.4.si): 向大士、向摩訶薩。
mahā-kāruṇikāya (m.4.si): 向具足大悲者。
tad yathā: 其乃如此、亦即。[注:玄奘法師翻譯成「即說咒曰」]
oṃ (聖音節、根本合音): 極讚、祈念,標示密咒的起頭。
cakra-vartin (m.8.si.): 轉輪者![注:cakra-vartin (m.): 轉輪者、轉輪尊]
cintā-maṇi (f.8.si.): 如意寶珠![注:cintā-maṇī (f.): 如意寶珠尊] [注:cintā (f): 思
考、心思、心意。maṇi (m.): 寶珠、珠寶]
mahā-padme (f.8.si.): 大蓮花![注:mahā-padmā (f.): 大蓮花尊]
tiṣṭha (命令形,2nd.si.): 站著![注:<--- √sthā (1P, tiṣṭhati): 站著、安立、現前安住]
jvala (m.8.si.): 光焰![注:jvala (m.): 光明、火焰、熾盛]
ākarṣāya (m.4.si.): 為了召請。[注:ā-karṣa (m.): 召請、牽引。<--- √kṛṣ (1U, karṣati(-
te)): 牽引、搬動、拉動、引動]
hūṃ: 祈願成就之收尾音節。
phaṭ: 表摧破之意。
svāhā (indec.): 謹願吉祥!善說!如是!密咒結尾用詞。
padma (m.8.si.): 蓮花!
jvala (m.8.si.): 光焰!
vara-da (m.8.si.): 滿足請願!應允所願![注:vara (m.): 請願、願望、願求、所願。
da<--- √dā (3P, dadāti): 給予、賜予]
padme (f.8.si.): 蓮花![注:<--- padmā (f.): 蓮花尊]
==================
[經文對照]
3

《如意輪陀羅尼經》 《佛說觀自在菩薩如 《觀世音菩薩祕密藏 《觀世音菩薩如意摩


意心陀羅尼咒經》 如意輪陀羅尼神呪經 尼陀羅尼經》

唐.菩提流志譯 唐.義淨譯 唐.實叉難陀譯 唐.寶思惟譯
〈序品第一〉 〈 除 破 一切 惡 業 陀
羅 尼 品 第 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 如是我聞。一時,薄 如是我聞。一時,佛
在雞喇斯山,與無央 伽梵在伽栗斯山,與 在伽栗斯山,與大菩
數菩薩眾俱。 大菩薩無量眾俱。 薩眾俱。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 爾時,觀世音菩薩摩 爾時,觀世音菩薩,白
訶薩,從座而起,整 訶薩來詣佛所,頂禮 訶薩,即從座起,整 佛言:
理衣服,長跪合掌, 雙足,右繞三匝,以膝 衣服,胡跪合掌,白
前白佛言: 著地,合掌恭敬,白佛 佛言:
言:
「世尊!我有大蓮華 「世尊!我今有大陀 「世尊!我有大陀羅 「世尊!我有明呪
峯.金剛祕密.無障 羅尼明呪.大壇場法 尼法,名摩訶波頭摩 法.大壇,名蓮花峯.
4
礙.如意輪.陀羅尼明 ,名青蓮華頂栴檀摩 栴 檀 摩尼 心 輪 , 能 金剛加持祕密.無礙.
三昧耶,能於一切勝 尼心金剛祕密.常加 於一切事所求皆得成 觀世音.蓮華.如意摩
福事業,所求皆得如 護持,所謂無障礙. 就。 尼轉輪.心陀羅尼.觀
意成就。 觀自在.蓮華.如意寶 世音心,最勝成就。
輪王.陀羅尼心呪,
第一希有,能於一切
所求之事,隨心饒益
皆得成就。
如來大慈.許我說者 世尊大慈.聽我說者 若如來大慈悲.許我 世尊!為能與一切眾
,我當承佛神力,廣 ,我當承佛威力,施 說者,我當承佛神力 生願成就故,於世尊
為饒益一切有情意願 與一切眾生。 ,為饒益一切眾生故 前,我今當說。
故說。 說。
世尊!是陀羅尼明, 世尊!此陀羅尼,有 所以者何?世尊!此 唯願世尊加護於我,
有大威神,如天意樹 大神力、大方便門; 陀羅尼,有大神力, 為一切呪仙,雨大寶
,為諸明仙,雨大寶 我今親對佛前次第宣 猶如摩尼寶,亦如如 雨,如大劫樹,如如
雨,所欲皆得,等摩 說。惟願世尊垂哀加 意樹,能滿一切願。 意摩尼,當令一切眾
尼珠。能滿一切有情 護,於我及一切持明 」 生所願滿足。」
一切勝願。唯希如來 呪者,雨妙珍寶,猶

4
摩訶,mahā (a.), 大、廣大。波頭摩,padma (m., n.), 蓮華、赤蓮華、紅蓮華。栴檀,candana (m., n.), 白
檀、白檀樹材、檀香。摩尼,maṇi (m.), 寶珠、珠寶。心,hṛdaya (n.), 心臟、核心、精髓、最秘密的。輪,

cakra (n.), 輪子。


4

慈哀加持。」 如意樹、如意寶珠,
於諸眾生,令其所有
悕求應時果遂。」
爾時,世尊告觀自在 爾時,世尊讚觀自在 爾時,世尊讚觀世音 佛言:「我已加持。汝
菩薩摩訶薩言:「善 菩薩言:「如是,如 菩薩言:「善哉!善 今當說,一切悕求皆
哉!善哉!汝以大悲 是。汝能悲愍諸有情 哉!汝已慈悲故,為 令滿足.無能障礙.觀
,為諸有情故發是問 類。我加護汝。即對我 眾生能如是問。聽汝 世音心.祕密與願。」
。我已加持,聽汝無 前,令汝願求一切滿 無障礙說此陀羅尼。
礙說示如意輪陀羅尼 足。汝欲宣說無障礙 」
明。」 觀自在蓮華如意寶輪
王陀羅尼者,最極甚
深隱密心呪,隨汝意
說。」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 時,觀自在菩薩既蒙 觀世音菩薩既蒙聽許 爾時,觀世音菩薩摩
訶薩承佛告旨,顧及 佛許,悲願盈懷,即 ,即起合掌,作禮, 訶薩往詣佛所,頂禮
眷屬,即起合掌,修 於佛前,以大悲心, 還本坐處,諦觀眾會 佛足,右繞三匝,於
敬頂禮,繞佛三匝, 而說呪曰:「 ,具大慈悲,即說呪 世尊前,熙怡微笑,
還坐本座;以歡喜心 曰:「 以大悲心,說此呪王
,諦觀會眾,熙怡微 。呪曰:「
笑,即說根本陀羅尼
明,曰:「
娜謨囉怛娜二合那可反上下同 南謨佛馱耶 南謨達摩 那謨喝囉怛那二合怛 那謨喝囉怛曩二合怛
音怛囉二合野耶一 耶 南謨僧伽耶 囉二合夜耶一 囉二合㖡吔一
娜麼阿去唎耶二合二 南謨觀自在 那謨阿哩耶二合 那摩阿哩吔二
嚩無可反嚧枳諦濕嚩 二合 婆嚧枳帝捨靺 亡箇切二合 婆嚕吉帝說 長引聲婆囉
同上音囉耶三 囉耶二 吔三
菩提薩埵耶四 菩薩 曝地陀異切 薩怛靺亡箇切二 菩提薩埵吔四
合耶三

摩訶薩埵耶五 摩訶薩 摩訶薩怛靺同上二合耶四 摩訶薩埵吔五


摩訶迦居邏反下同音嚕抳迦 具大悲心者 摩訶箇𡀔尼上聲箇耶五 摩訶迦嚧膩迦吔六
耶六
怛姪寧也反他去七 怛姪他 怛姪他六 怛姪他七
唵喉中擡聲引呼之八 唵 嗚吽二合七 烏唵二合八
斫羯囉襪無遏反囉二合底 斫羯羅伐底 斫箇囉二合筏底多以切八 斫迦囉二合九靺哩底二合

振跢磨抳九 震多末尼 振多末尼九 震哆末尼十一


摩訶鉢頭途邑反謎十 謨訶鉢蹬謎 摩訶播特迷二合十 摩訶鉢特迷二合十二
嚕嚕十一 嚕嚕嚕嚕 嚕嚕 嚕嚕十三
5

底瑟侘 魑賈反十二入嚩 無 底瑟他 篅入聲攞 底多以反瑟吒二合十一闍靺 底瑟姹二合十四啜囉二合十五


可反二合攞十三 亡箇切二合囉十二

阿去迦唎沙踈下反野十四 痾羯利沙也 阿箇哩沙二合耶十三 阿羯哩灑二合耶十六


虎𤙖二合十五 吽 虎河古切 虎𤙖二合十七
柿吒十六半音 發 泮吒短聲 泮吒二合半聲十八
莎去嚩二合訶十七 莎訶 薩靺二合訶 莎引訶十九
大心陀羅尼明,曰: 次說大心呪: (已上根本身呪) (此名根 本 呪 。) 次說心呪

。呪曰:
唵同上呼一 菴 烏吽二合 烏唵二合一
鉢頭同上音麼二 鉢踏摩 播特摩二合 鉢特摩二合二
振跢麼抳三 震多末尼 振哆末尼 震哆末尼平三
摩訶入嚩同上音二合攞四 篅同前攞 闍靺二囉 啜囉二合四
虎𤙖二合五 吽 虎吽二合 虎𤙖二合五
小心陀羅尼明,曰: 次說隨心呪: (已上身呪) 次說隨心呪。呪曰:
唵同上呼一 菴 烏吽二合 烏唵二合一
嚩同上音囉娜 跋剌陀 筏囉陀耶 嚩囉陀二
鉢頭同上音謎二 鉢亶謎 播特迷二合 鉢特迷二合三
虎𤙖二合三 吽 虎吽二合 虎𤙖二合四
」 」 (已上心中心呪)」 」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 爾時,觀世音菩薩說 說此呪已,大地應時


訶薩說此陀羅尼明時 訶薩說是大輪陀羅尼 此如意輪陀羅尼已, 六種震動,一切天宮
,大地山林六返震動 呪王已,即時,大地 大地六種震動,天、 亦皆搖動,一切龍宮
,一切天宮、龍宮、 六種震動,諸有天宮 龍、夜叉、乾闥婆、 亦皆戰掉,一切夜叉
藥叉宮、羅剎宮、乾 、龍宮、及藥叉宮、 阿修羅、迦樓羅、緊 、乾闥婆、阿修羅、
闥婆宮、阿素落宮、 健達婆、阿蘇羅、緊 那羅、摩睺羅伽等宮 迦樓羅、緊那羅、摩
迦樓羅宮、緊那羅宮 奈羅等宮殿,亦皆旋 殿,悉皆震動。魔王及 睺落伽,種種皆大戰
、摩呼羅伽宮皆大震 轉,迷惑所依。一切 諸魔眾,生大驚怖。魔 掉。一切惡魔,及頻那
動。種種諸惡大力鬼 惡魔.為障礙者,見 王宮殿,皆悉火起。自 野迦.作障礙者,悉
神、毘那夜迦.作障 自宮殿皆悉焰起,無 餘種類夜叉、惡鬼, 皆驚怖。一切魔宮,無
礙者,皆大戰悚。諸 不驚怖。惡心眾生, 並皆惶懼,仆面倒地 有光明。一切鄙惡眾
魔宮殿,普大火起。是 惡龍、惡鬼、藥叉、羅 。 生、惡龍、惡鬼、女夜
中魔王及魔眷屬,生 剎,皆悉顛墜。 叉、女羅剎.諸極惡者
大怖懼。一切鄙惡龍 ,伏面倒地。諸惡毒
女、神女、鬼女、藥 蟲,藏竄孔穴。
叉女、羅剎女、乾闥
婆女、阿素落女、迦
樓羅女、緊那羅女、
摩呼羅伽女,一時惶
6

怖,悶亂躄地。
一切地獄,皆自門開; 於地獄中受苦眾生, 一切地獄,門開;罪人 一切地獄,無不散壞;
是中一切罪報有情, 皆悉離苦,得生天上 解脫,受天勝樂。爾 地獄眾生,悉得解脫
皆得解脫,盡生天 。于時,會中,於世 時,天.雨寶華、及種 ,皆生天上。於世尊
界,受勝安樂。爾時, 尊前,天.雨寶華、寶 種寶莊嚴具;諸天音 前,雨天供養花香、衣
諸天各持天諸種種殊 莊嚴具;於虛空中, 樂,在虛空中,出種 服、諸莊嚴具;於虛空
勝安悉、牛頭栴檀、 奏天伎樂,出種種 種聲,供養如來。 中,奏諸天樂。
沈水末香、塗香、燒 聲,廣陳供養。
香、奇妙天花、眾寶
瓔珞、釵璫環釧、寶
蓋頭冠、天諸衣服,
一切飾具,於虛空
中,繽紛散雨,供養
如來及會大眾。滿虛
空際,起種種色雲。於
其雲中,無量天樂.不
鼓自鳴,出不思議和
雅音聲,供養如來;見
聞聽者,住慈忍力。
如斯神變,皆是觀自
在菩薩摩訶薩祕密如
意輪陀羅尼呪神力所
致。
爾時,世尊出迦陵頻 爾時,世尊以美妙音 爾時,世尊以梵音聲 爾時,世尊以加陵頻
伽.美妙梵聲,5說深 ,讚觀自在菩薩摩訶 ,說偈,讚觀世音菩 伽.美妙音聲,讚觀
妙偈,讚觀自在菩薩 薩言:「善哉!善哉 薩摩訶薩言:「善哉 世音菩薩言:「善哉
摩訶薩曰:「善哉! !觀自在!汝所宣說 !善哉!汝,善男子 !善哉!
善哉!善男子!汝能 是大呪王,實難逢遇 !愍念眾生, 說陀羅
愍念諸有情, 說是 ,能令眾生求願滿足 尼,能令眾生,得大
如意陀羅尼,拯濟有 ,獲大果報。 勝益。」
情大勝益, 令信受者
銷諸罪,當超三界.
證菩提。 隨方.若有
修持者,世出世願.
皆圓滿。」
爾時,世尊說斯 若誦此呪所有法 爾時,世尊復告觀世 汝為利益一切眾生

5 迦陵頻伽,或加陵頻伽,kalaviṅka (m.), 印度杜鵑、妙音鳥、好聲鳥。


7

偈已,復告觀自 式,我今當說。 音菩薩言:「善男子 故,當說此呪功能。」


在 菩 薩 摩 訶 薩言 !能為諸眾生故,說
:「善男子!汝當重 此大神通王陀羅尼法
為一切有情,說斯神 。」
通陀羅尼呪受持法要
,令當有情獲大善利
。」
〈如意輪陀羅尼
經.破業障品第二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 時,觀世音菩薩白佛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
訶薩又白佛言: 言:
「世尊!若有比丘、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若有善男子、善女 「世尊!若有善男子
比丘尼、優婆塞、優 、苾芻、苾芻尼、鄔 人、比丘、比丘尼、 、善女人、比丘、比
婆夷、童男、童女, 波索迦、鄔波斯迦, 優婆塞、優婆夷、童 丘尼,若欲現前求諸
於.此生身.求大功德 發心悕求此生現報者 男、童女,於此生 利益.願即獲者,此
現報之者,當於晝夜 ,應當一心受持此呪 中,欲求現報,當於 如意呪印,應當勤修
,依法精勤修持此如 。 晝夜,一心精勤,不 。
意輪陀羅尼呪。 忘此陀羅尼者。
不假占擇日月吉宿, 欲受持時,不問日 亦不簡擇時日、淨與 不須作法,不求宿日,
亦不一日二日斷食, 月、星辰、吉凶,并別 不淨。 不須持齋,不須洗浴,
亦不沐浴,亦不作壇 修齋戒,亦不假洗 不須別衣,受持之時
,著.常衣服.明水灑 浴、及以淨衣。 不須辛苦。
淨,如常齋食.作成
就法。
當於晝夜.居淨室中
,面東.趺坐,想觀
自在身.相好圓滿,
如日初出.放大光明
,坐蓮花上,對在目
前,誦念不亂。燒.
沈水香,運心供養,
恭敬禮拜,隨心所辦
香花供獻.而不斷絕
。六時時別一千八十
遍,相續不絕。一一
字.誦滿三落叉(梵云一
洛叉,唐云十萬),由住.瑜
8

伽觀法.誦念,所有
過、現.五無間罪極惡
業障自然消滅,當見
種種諸大善夢,當知
此則罪滅之相,聖觀
自在加被護念。
由斯善根,百千事業 但止攝心,口誦不懈 若誦得已,即有成驗 但讀,皆即成就。誦
,舉心誦念,一切所 ,百千種事.所願皆 。凡所求事,當誦一 者,辦諸事業,能作
為悉得成就。一切諸 成。更無明呪能得與 百八遍,即百千事成 百千種種事業。無有
明、神通威力,無能 此如意呪王勢力齊者 。更無別有神呪及此 餘呪與此等者。
及此如意輪陀羅尼明 。 如意輪王陀羅尼者。
神通力者。
所以者何?是陀羅 是故,先.當除諸罪障 所以者何?過去、現 初.能銷罪往昔以來
尼.若有能信受持之 ,次.能成就一切事 在惡業重障,悉能破 所積集者;所作事業
者,過、現造積.四 業。亦能銷除.受無 壞。若能誦此陀羅尼 皆令成就。我今當說
重、五逆、十惡罪障. 間獄,五逆重罪.亦能 ,應墮阿鼻地獄.即 ,但讀及誦,即能成
應墮阿毘地獄之者, 殄滅,一切病苦.皆得 得解脫,五逆等罪. 就無上之事。纔讀,
悉能消滅。 除差,一切重業.悉 亦悉滅除,何況其餘 即令墮阿鼻者.皆得
能破壞。 惡業、及諸厄難、一切 清淨;五無間者,銷滅
疾病。 無餘;病者,皆除。
若一日、二日、三日 諸有熱病,或晝或夜 若熱病,一日、二日 若有患者,但讀此
、四日.乃至七日, 、或一日瘧乃至四日 、三日、四日,若晝 呪,即皆除差。一切
熱病、風病、癀病、 瘧,風、黃、痰癊.三 若夜,若風、黃、痰癊 諸毒、呪術、厭蠱,
痰病,蠱毒、厭禱, 集嬰纏,如是病等, 等病,誦此呪者,悉 皆不能害。一切諸瘡,
疔瘡、疥癩、癲癎、 誦呪便差。若有他人 得除愈。若被蠱毒、 不著其身。
風痒,頭鼻眼耳、脣 厭魅、蠱毒,悉皆銷 厭禱,丁瘡、疥癩、
舌牙齒、咽喉胸脇、心 滅,無復遺餘。假使 瘑痒、風狂、頭痛、
腹腰背、手足支節.一 一切癰癭惡瘡、疥癩 及耳鼻脣舌、牙齒咽
切疾病,種種災厄. 疽癬.周遍其身,并 喉、口面頭腦、胸脇心
魍魎鬼神,由經誦 及眼耳鼻舌、脣口牙 腹、腰背脚手、頭足等
念,皆得除滅。 齒、咽喉頂腦、胸脇心 痛,悉得除差。但是
腹、腰背脚手、頭面等 身中有病,皆悉治之
痛,支節煩疼,半身 。
不隨,腹脹塊滿,飲
食不銷,從頭至足,
但是疾苦,無不痊除

一切藥叉、囉剎、毘 若有藥叉、羅剎、毘 若夜叉、羅剎、毘那 一切鬼神、頻那夜迦、
9

那夜迦、6惡神鬼等. 那夜迦、惡魔鬼神. 夜迦、惡魔鬼神,悉 諸毒刀杖、風雨惡災、


悉不能害。刀兵、水 諸行惡者,皆不得便 不能害。亦不畏刀兵 魔軍及賊、他軍王難、
火、惡風、雷雹、王 。亦無刀杖、兵箭、 、水火、惡風、雨雹 怨家伺求、毒蠱猛獸
難、賊難、怨讐等難. 水火、惡毒、惡風、雨 ,怨家、劫盜、惡王、 ,皆不能為害,終不
不相橫害。一切惡相 雹、怨賊、劫盜能及 惡賊終不能害,亦不 橫死,不作惡夢。
、尠福之業、惡星變 其身。亦無王賊,無 橫死。及諸惡夢,蚖、
怪,皆自消滅。蚖、蛇 有橫死來相侵害。諸 蛇、蝮、蠍、守宮、
、蝮、蝎、守宮、蜘 惡夢想、蚖、蛇、蝮、 百足、蜘蛛,諸惡毒
蛛、師子、虎、狼.一 蠍、守宮、百足、及 獸、師子、虎、狼,悉
切惡獸,亦不相害。 以蜘蛛,諸惡毒獸、 不能害。
虎、狼、師子,悉不能
害。
若有軍陣鬪戰、官事 兵戈戰陣,皆得勝利。 兵鬪戰陣,皆得勝利。 戰伐鬪諍,無不皆勝
諍訟,由明成就,皆 若有諍訟,亦得和解 若有官事諍訟,皆得 。
得解脫。 。 和解。
若常五更.誦此陀羅 若誦一遍,如上諸 若誦此陀羅尼一遍, 此等諸事,纔讀即成
尼.一千八十遍者, 事,悉皆遂意。 如上等事,悉得遂意 。
如上諸事,皆得解脫 。
,自在如意。
若能每日六時,時別 若日日誦一百八遍, 若日日誦此陀羅尼一 脣內誦之,滿一百遍
誦此陀羅尼一千八十 即見觀自在菩薩告言 百八遍,見觀世音菩 ,觀世音菩薩即於其
遍者,聖觀自在.夢、 :『善男子!汝等勿 薩告言:『汝善男子 日,現彼人前;與其所
覺現身,住是人前, 怖。欲求何願,一切施 等勿怖。欲求何願, 願,皆令成就。
告言:『善男子!勿 汝。』 一切施汝。』
怖。欲求何願,一切施
汝。』
或見阿彌陀佛,或見 阿彌陀佛,自現其身 阿彌陀佛自現其身, 又,見一切諸佛如來
極樂世界.宮殿樓閣 ,亦見極樂世界種種 見極樂世界莊嚴之事 ,及見西方無量壽佛
莊嚴之事。或見極樂 莊嚴,如經廣說。并見 ,如經中說。亦見極 ,極樂世界及菩薩會
世界.菩薩會眾,或 極樂世界.諸菩薩眾 樂世界.諸菩薩眾, ,補特勒伽山中.觀
見十方一切諸佛.菩 ,亦見十方一切諸佛 亦見十方一切諸佛, 世音菩薩.宮殿。
薩大眾一切集會,或 ,亦見觀自在菩薩. 亦見觀世音菩薩.所
見聖觀自在.所住.補 所居之處.補怛羅山 居住處.補怛羅山。
陀落山.七寶宮殿。7 。

6
毘那夜迦,或頻那夜迦,vināyaka (m. from vi+√nī), 在鬼神的系譜中,可泛指造成誤導之障礙的鬼神,也
可特指象頭神(Gaṇeśa)及其眷屬。
7 補陀落山,或補怛羅山、補特勒伽山,potala; potalaka; potaraka (m., n.), 小花樹山、小白花樹山、光明
10

或見自身內外清淨, 即得自身清淨,常為 即得自身清淨,常為 其身清淨,貴人供養


或見國王、大臣.恭敬 諸王、公卿宰輔.恭敬 諸王、公卿宰相.恭敬 ,眾人樂見。罪障蓋
供養,或見自身過世 供養,眾人愛敬。所 供養,眾人愛敬。所 纏,無不清淨。所生
所造一切罪障皆得消 生之處,不入母胎, 生之處,不處母胎, 之處,得宿命智。蓮
滅。當知斯人.當捨命 蓮華化生,諸相具足 生蓮花上,微妙莊嚴 華化生,一切妙具皆
後,不受胎生,蓮花 。在所生處,常得宿 。在所生處,常得宿 自裝嚴。直至菩提永
化生,身相端好,著 命。始從今日,乃至 命。始從今日,乃至 離惡趣;究竟成佛,
天衣服.而自莊飾。 成佛,不墮惡道,常 成佛,終不墮惡道, 罪惡消滅,善道清淨。
生生之處,識.宿命 生佛前。」 常生佛前。」 纔讀誦者,皆即成就
智。乃至菩提,更不 。」
墮於三惡道中,恒與
一切諸佛菩薩同一生
處,住不退地。」
〈如意輪陀羅尼經. 〈觀世音菩薩祕密藏
誦念法品第三〉 一切愛樂法品第二〉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 爾時,觀世音菩薩憐 爾時,觀世音菩薩復
訶薩復白佛言:「世 愍眾生,復說:「祕 說最上祕密功能:「
尊!是祕密如意輪陀 密如意心輪陀羅尼, 若為利益、哀愍一切
羅尼,復有二法,一. 但有所須,皆悉自來 眾生,攝取令伏,遮
在世間,二.出世間 。財有二種,一者. 止惡人,令慈增長,
。言世間者,所謂誦 世間財,二者.出世 念誦即成。能與眾生
念課法,勝願成就, 間財。世間財者,金 作大利益,令諸智者
攝化有情,富貴資財 銀等寶。出世間財者 得大安樂,貨食增長
、勢力威德.皆得成 ,福德、智慧具二莊 ,富貴資具無不豐足
就。言出世間者,所 嚴,身心悅預,眾人 ,色力滋盛。
謂福德、慧解.資糧 愛敬,能救一切眾生
莊嚴,悲心增長,濟 苦,慈心增長,能與
苦有情,眾人愛敬。 智者樂具資生利益,
能加勢力。
斯經祕要,當密祕持; 唯此祕密藏境界,不 此呪祕密,不得妄說
無識之人,不應宣傳 得向餘人說。 。
。若證此祕密三昧耶
者,當自祕持,勿妄
宣說。
若真成就此陀羅尼. 若欲得此如意輪陀羅 若欲真實成就無上如
最勝法者,當一切處 尼.求最勝驗者,至 意摩尼大印,念誦即

山、海島山,觀世音菩薩常住之所在。
11

,若食、不食,若淨 心,一切時、一切處, 成。若已食、若未食


、不淨,一心觀想聖 淨與不淨,常應誦 ,若淨、若不淨,每
觀自在.相好圓滿, 持;一無過咎,所誦 常誦念,悉無過患。
如日初出.光明晃曜 課充。復應稱觀世音 誦念之時,當念憶觀
,誦.斯陀羅尼,無有 菩薩名,及如意輪陀 世音菩薩永作依怙。
妄念;常持不間,一 羅尼。
無過犯。
則得聖觀自在.現.金
色身,除.諸垢障,神
力加被。心所求願,
皆乞滿足。證諸神
通、安怛陀那法,8多
聞持法,如意珠法,住
年藥法,雨寶雨法,見
伏藏法,入阿修羅窟
法,隨意形法,種種藥
法,杵法,瓶法,世、
出世間諸所樂法,皆
得成辦。
若有國王、王后、嬪 并稱彼人名字,或時 若貴若賤、若男若女
妃、王子、公主、宰 思念。若王、王子、 、沙門、外道——稱
官、婆羅門、剎利、 妃后、公主、婆羅門 其名字,注心繫念,
毘舍、首陀、比丘、 、剎利、毘舍、首陀 而誦此呪。應以後夜
若男、若女、童男、 、若男、若女、童男 若平明時。
童女、若諸外道—— 、童女、種種外道—
伏信斯法而受持者, —但欲親覲者,應稱
應知時數。 彼名。每至五更,使
得課充。
若國王,誦念時,於 若求最勝驗者,或親 男最貴者,一千八遍
七日中,六時.各誦 覲國王,於七日中, 。
一千八十遍。 每至五更,誦一千八
遍,即得相見。
若后、嬪妃,每時.當 若欲見妃、后,應誦 女最貴者,一千十遍
誦九百遍。 九百遍。 。
若王子,誦八百遍。 若欲見王子,誦八百 第二貴男,誦八百遍

8 安怛陀那,antar-dhāna (n.), 放在內部,消失,隱身而不被看見,隱形。antar (adv.), 在內,於內部。dhāna

(n.), 放置、放在,√dhā+ana.
12

遍。 。
若公主,誦七百遍。 若欲見宮人,誦七百 第二貴女,誦七百遍
遍。 。
若宰官,誦六百遍。 若欲見公主,誦六百 第三貴女,誦六百遍
遍。 。
若婆羅門,誦五百遍 若親覲婆羅門,誦五 若婆羅門,誦五百遍
。 百遍。 。
若剎利,誦四百遍。 若親覲剎利,誦四百 剎利,四百遍。
遍。
若是毘舍,誦三百遍 毘舍,誦三百遍。 首陀,三百。毘舍,二
。若首陀,誦二百遍 百。

若比丘,誦一百八遍 比丘、比丘尼,一百 比丘,一百八遍。
。 遍。
若男子,誦一百六遍 優婆塞、優婆夷,九 女人,一百三十遍。
。若女人,誦一百三 十遍。 丈夫,一百五十遍。
遍。
若童男,誦一百遍。 童男、童女,六十遍 童男,六十。童女,九
若童女,誦九十遍。 。 十。
此名課法。 此名親近課法。 此念誦法。
持念.稱名,一切勝 能成辦一切事。財、 無不歸依,攝百由
事皆獲成就。富貴福 物、奴、馬.一切樂具. 旬,迅疾如風。
樂、資財、穀帛、奴 有所愛樂者,或在遠
婢、象馬.一切樂具, 處,意所求之,如風
隨意增長。明者.時 疾至。凡欲為事,但
數,每從後夜.至明 得課充,其事即成。
相時,誦一千八十遍
,常不間廢,則得成
就一切無邊之事;百
由旬內.地天男女,
捷疾如風,歸敬讚歎

若欲.聖觀自在現.與 若欲見觀世音菩薩, 誦八百遍,觀音真身
願.者,清淨澡浴,末 誦一千八遍,即見其 現前令見,一切所願
香塗身,著.淨衣服、 真身,一切成滿。 皆能與之,一切眾生
食.三白食,隨力所 明呪成就。
辦香花、香水、三白
飲食.果蓏供養,沈
13

水香、白栴檀香等.
和酥蜜,面東,結.加
趺坐,想.聖觀自在
,誦.如意輪陀羅尼
,一明.一燒,9滿十
萬遍,聖觀自在現身
教語,成就.明者一切
諸願。
若欲執金剛藏菩薩現 若欲見金剛,應誦一 誦十千遍,聖者執金
者,沈水香、安息香 萬遍,即現其前,憐 剛真身現前,令呪者
等.和酥蜜,一明.一 念其人,如父愛子, 見,如所愛子.鞠養
念執金剛藏菩薩.一 心所願事,悉能與之 抱持,一切明呪皆令
燒,滿十萬遍,執金 。 成就,凡有所欲願.
剛藏菩薩而自現身, 與之令滿。
觀念明者,愛之如子
,授與一切持明法器

若欲一切諸佛菩薩現 若欲見諸佛及諸大眾 誦十三千遍,得見一
者,以沈水香,一明. ,誦一萬三千遍,即 切諸佛如來。
一念一切諸佛菩薩. 見。
一燒,滿十萬遍,諸
佛菩薩皆自現身,為
除蓋障,滿所求願。
若欲一切大持明仙現 若七日七夜相續誦, 誦滿七日,諸呪仙王
者,以安悉香.和酥 凡所持呪神皆悉現前 皆以真身現呪者前,
,七日七夜,一明. ,各各自將已呪功 各以所成明呪授與,
一念大持明仙.一燒 能.施與其人,常隨 隱蔽其形.隨逐擁護
,滿七日七夜,一切 擁護。 ,一切安樂.無不現
大持明仙皆自現身, 前。
住是人前,各持明
法.呈授明者,加祐
神力,隨逐擁護。
若欲三千大千世界 第七日,三千大千世 七日之內,每日之
主.帝釋.梵王.與諸 界主.及天帝釋,與 中,於後夜時,誦三千
天眾現者,七日七 諸眷屬俱來,皆與其 遍,帝釋天王及諸天
夜,以安悉香、薰陸 願。 女,下來歸依,與明

9 一明.一燒:念誦一次明咒(vidyā 或陀羅尼 dhāraṇī)搭配一次燒香供養。


14

香等.和酥蜜,一明. 呪願。
一念帝釋.梵王.一燒
,滿七日七夜,帝
釋.梵王.與諸天眾,
皆自現身,說法慰喻
,與所求願,而擁護
之。」
能依如前所說誦課法 如是等事,但誦即成
者,所求之願,皆得 。」
滿足。」 念誦法了。
……中略〈法印品第四〉、〈壇 ……中略〈觀世音陀羅尼和阿 ……中略眼藥成就之法、壽命

法品第五〉、〈佩藥品第六〉、 伽陀藥法令人愛樂品第三〉、〈 增長、乃至求雨法

〈含藥品第七〉、〈眼藥品第八 觀世音如意輪含藥品第四〉、〈

〉、與〈護摩品第九〉之前半 觀世音心輪眼藥品第五〉、與〈

觀世音火唵陀羅尼藥品第六〉

之前半

「世尊!此如意輪陀 爾時,觀自在菩薩白 爾時,觀世音菩薩白 「如是,世尊!若比


羅尼明,無量功德, 佛言:「世尊!此栴 佛言:「世尊!此栴 丘、比丘尼、優婆塞
踰海無極。若比丘、 檀心輪陀羅尼,如我 檀心輪陀羅尼,如我 、優婆夷.諸持呪者
比丘尼、優婆塞、優 所說,若苾芻、苾芻 所說,若比丘、比丘 ,此大如意摩尼轉輪
婆夷、童男、童女, 尼、鄔波索迦、鄔波 尼、優婆塞、優婆夷 觀世音心印.讀誦成
能依斯法.不生疑惑. 斯迦,若有至誠心所 、若男、若女.受持 就,應當受持、讀誦
書寫、讀誦.常受持者 憶念.能受持者,必得 者,必得成就,勿懷 、聽聞,當得如是大
,心有憶持一切事業 成就。惟須深信,不得 疑。心所憶念一切事 福德聚,得大善根,
,皆盡如意,得大威 生疑。」 皆得。唯須深信,不 一切男女無不隨順。
德。時,諸四部.信男 得生疑。」 呪者恒常應當護口,
信女.皆悉愛敬;持明 所作之事終不退轉,
仙王與諸仙眾.冥密 得大供養,一切財寶
守護,加祐福事,自 無不皆得,一切眾
然成辦,得大尊貴. 生.願皆滿足。」
恭敬供養。一切財
寶.真珠摩尼.金銀琉
璃.珂貝璧玉.衣服樂
具而皆豐足,獲大福
植,諸願滿故。
是持明者,得斯吉祥
如意悉地,勿輕泄人
,所獲神力永無退失
15

。世尊!此如意輪陀
羅尼明印明,威神如
是,甚為希有。或淨不
淨,能成有情.心寂法
海,入諸三昧,神道
遊戲,住佛菩提。以斯
因緣,我以大悲,成
熟有情。唯希如來加
持覆護。」 (更有藥法在本藏中,此隱不出)

〈如意輪陀羅尼經.
囑累品第十〉
爾時,世尊讚觀自在 爾時,世尊讚觀自在 爾時,佛讚觀世音菩 爾時,世尊告觀世音
菩薩摩訶薩言:「善 菩薩:「善哉!善哉 薩言:「善哉!善哉 菩薩言:「汝為利益
哉!善哉!大慈悲者 !汝大慈無量,乃能 !大慈悲.觀世音菩 一切眾生,於閻浮
,能善說此如意輪陀 說此微妙如意心輪陀 薩摩訶薩,乃能說此 提,流轉此法.無上心
羅尼明。是法,於贍 羅尼法。於贍部洲,有 微妙如意輪陀羅尼 呪,但讀即成。應如是
部洲,利樂成熟一切 諸眾生,發心.口誦, 法;現閻浮提,利樂諸 作。觀世音菩薩!應
有情菩提善根。若有 即得親驗。汝依我教 眾生等。若發心口誦, 當護持一切眾生,數
有情發心於此如意輪 ,於諸有情,數數勤 即得効驗。雖然,汝 數看視,數令成就,
陀羅尼明讀誦、受持. 加策勵、示誨,令得 依我教,與諸眾生, 一切眾生.令願滿足
恒不間者,則此生 證驗,為現其身。莫 數數勤加策勵、示誨 。」
中,證見色寂圓照神 違我勅。我當隨喜。」 ,使得効驗,為現其
通遊戲智三昧耶;非 身。莫違我語。我當
但現世得大福利,亦 隨喜。」
於當生獲大功德。是
故,一切天龍八部皆
應敬護,如.事火天。
我以持此明者,付囑
於汝,常勤加護.念
斯明者,得其證驗,
見信汝身。我已隨喜
。」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 時,觀自在菩薩白佛 爾時,觀世音菩薩白 觀世音菩薩白佛言:
訶薩白佛言:「世尊 言:「世尊!我於無 佛言:「世尊!我於 「世尊!我為利益護
!我於無量劫來,以 量劫來,以慈悲心, 無量劫來,以慈悲 念一切眾生故,我今
大悲力,受如來教,付 於受苦眾生,常作擁 心,受寄眾生,常作 受持,為令一切願成
囑有情,常隨擁護, 護。惟願證知。為眾 擁護,與其効驗。佛自 就故,讀誦明呪,諸
與其効驗。唯佛證知 生故,說此如意輪陀 證知。為眾生故,說 願成滿。是故,世尊!
16

。為於有情,說此如 羅尼。若有受持.常自 此如意輪陀羅尼。若 我今誠諦,唯願世尊


意輪陀羅尼明。若受 作業.專心誦者,所願 有受持.常自作課誦 慈悲加護。」
持者.依課誦持,得 成辦。我今承佛威 者,諸願皆得。我承
願滿足,證成不難。 力,如是救苦。 佛力,如是救苦眾生
承佛神力,得作如是 。」
救苦有情。
爾時,聖觀自在菩薩 爾時,觀自在菩薩說 爾時,觀世音菩薩摩
摩訶薩說此經已,一 此如意輪羅尼經已, 訶薩說此如意輪陀羅
切大眾皆大歡喜,信 一切大眾皆悉歡喜, 尼經已,一切大眾皆
受奉行。 信受奉行。 大歡喜,信受奉行。
《如意輪陀羅尼經》 《佛說觀自在菩薩如 《觀世音菩薩祕密藏如 《觀世音菩薩如意摩
意心陀羅尼咒經》 意輪陀羅尼神呪經》 尼陀羅尼經》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