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电的应用》
第一部分:电路的两种“接法”——串联与并联
想象一下,电路就像一个供水系统,电源是水泵,电流是水流,用电器(比如灯泡)是需要水
流才能工作的水车。
1. 串联电路 (Series Circuit)
• 核心思想: 一条路走到底,所有用电器手拉手排成一队。
• 生活例子: 很多节日用的装饰彩灯,如果其中一个灯泡坏了(路断了),整串灯都不亮
了。
• 特点总结:
• 电流只有一条路: 电流从电源出发,没有分岔路,所以流过每个灯泡的电流都
一样大。 ( I 总 = I₁ = I₂ = I₃ )
• 电压被瓜分: 总电压就像水泵提供的总压力,被每个灯泡(水车)分掉了一部
分。每个灯泡分到的电压加起来等于总电压。( V 总 = V₁ + V₂ + V₃ )
• 开关位置随意: 因为只有一条路,开关放在哪里都能控制整个电路。
2. 并联电路 (Parallel Circuit)
• 核心思想: 电流在某个节点分开,走不同的支路,最后又汇合在一起。用电器们肩并肩
站在不同的支路上。
• 生活例子: 家里的所有电器(电视、冰箱、电灯)都是并联的。你可以单独开灯,而不
用打开电视。关掉一个,不影响另一个。
• 特点总结:
• 电流有多条路: 总电流(干路电流)像大河里的水,在分岔口流向不同的支流。
各支路电流加起来等于总电流。( I 总 = I₁ + I₂ + I₃ )
• 电压都一样: 所有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就像每条支流的源头和尽
头的高度差是一样的。( V₁ = V₂ = V₃ = V 总 )
• 开关有讲究: 开关在干路上,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在支路上,只控制那条支
路上的用电器。
【快速记忆对比】
特点 串联电路 (一条路) 并联电路 (多条路)
电流 (I) 处处相等 干路 = 各支路之和
电压 (V) 总电压 = 各部分之和 处处相等
总电阻 (R) 越串越大 (R = R₁+R₂) 越并越小 (1/R = 1/R₁ + 1/R₂)
第二部分:电阻、欧姆定律——电流的“绊脚石”
1. 电阻 (Resistance, R)
• 核心思想: 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遇到的阻碍。阻碍越大,电流越难通过。
• 影响电阻的因素:
• 材料: 金、银、铜这些金属是“康庄大道”,电阻很小。玻璃、橡胶是“死胡同”,
电阻极大。
• 长度: 路越长,遇到的阻碍越多,电阻越大。
• 横截面积: 路越宽,越容易通过,电阻越小。
(想象一下,多条车道比单车道好
走)
• 温度: 对大多数金属来说,温度越高,原子振动越剧烈,对电子的阻碍越大,
电阻越大。
2. 欧姆定律 (Ohm's Law)
• 核心思想: 这是电学世界的“基本法”,描述了电压、电流、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
• 公式:V = I × R (电压 = 电流 × 电阻)
•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要让水流(I)通过一段有阻力(R)的管道,你需要施加的水压(V)
就等于 水流大小 乘以 管道阻力。
• 这个公式可以变形:I = V / R,R = V / I。
第三部分:电功、电功率——电到底做了什么?
1. 电功 (Electric Work, W)
• 核心思想: 电流做的功,本质是电能的消耗。比如电流通过灯泡,做了功,把电能转化
成了光能和热能。
• 公式:W = V × I × t (电功 = 电压 × 电流 × 时间)
• 单位:
• 国际单位:焦耳 (J)
• 生活常用:度 (kW·h)。你家电费单上的“用电量”就是用“度”来计算的。
• 换算:1 度 = 1 kW·h = 3.6 × 10⁶ J
• 这个换算的意思是:一个功率为 1000 瓦(1kW)的电器,连续工作 1 小时
(h),消耗的电能就是 1 度。
2. 电功率 (Electric Power, P)
• 核心思想: 电流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说明电器消耗电能越快,(通常)也越“猛”。
• 生活例子: 100W 的灯泡比 25W 的灯泡亮,就是因为 100W 的灯泡消耗电能更快,功
率更大。1500W 的电吹风比 800W 的吹得更有力。
• 公式:P = V × I (功率 = 电压 × 电流)
• 其他常用公式 (由 P=VI 和 V=IR 联合推导):
• P = I² × R
• P = V² / R
3. 额定功率 vs. 实际功率
• 额定功率: 电器“设计”的工作功率,它在“额定电压”下才能达到。比如灯泡上标着“220V
40W”,220V 是额定电压,40W 是额定功率。
• 实际功率: 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功率。
• 关键点:
• 当实际电压 > 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 > 额定功率,电器可能被烧坏!
• 当实际电压 < 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 < 额定功率,电器无法正常工作(比如
灯泡变暗)。
第四部分:电的热效应与远距离输电
1. 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
• 核心思想: 电流流过任何有电阻的导体时,都会产生热量。
• 公式:Q = I² × R × t (产生的热量 = 电流的平方 × 电阻 × 时间)
• 应用:
• 利用: 电饭锅、电暖器、电热水壶都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加热的。
• 避免: 电脑、手机长时间运行会发烫,这就是不希望看到的热效应,需要用风
扇或散热片来散热,因为它会损耗电能、影响设备寿命。
2. 远距离输电 & 变压器
• 为什么需要远距离输电? 发电站通常建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如三峡大坝)。
• 遇到的问题: 输电线本身有电阻,电流流过时会发热 (I²R),造成大量的电能损失在路
上。
• 解决方案:高压输电
• 根据公式 P = V × I,要输送的电功率(P)是固定的。
• 如果我们用升压变压器把电压(V)升高几百倍,那么电流(I)就会减小几百倍。
• 根据热损失公式 Q = I²Rt,电流减小了几百倍,热损失就减小了成千上万倍!
• 所以,基本流程是:发电站 → 升压 → 高压输送 → 降压 → 用户
• 变压器 (Transformer)
• 功能: 改变交流电的电压(注意:只对交流电有效)。
• 原理:
• 升压变压器: 输出线圈的匝数 > 输入线圈的匝数。
• 降压变压器: 输入线圈的匝数 > 输出线圈的匝数。
难点一:额定功率 vs. 实际功率 (帮你搞懂电器上的“小标签”)
同学们,我们买电器时,上面都会有个小标签,比如一个灯泡写着“220V 40W”。这个标签是什
么意思呢?它就是我们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关键。
1. 什么是“额定”?—— 出厂时的“最佳工作状态”
• 额定电压 (Rated Voltage): 想象一下,这个灯泡是个“运动员”,厂家在设计它的时候,
就规定了它最适合参加的“比赛级别”是 220V。在这个电压下工作,它表现得最好——
亮度合适,寿命也最长。这个 220V 就是它的额定电压。
• 额定功率 (Rated Power): 当这个灯泡运动员在 220V 这个“最佳赛场”上工作时,它每
秒消耗的能量是 40W。这个 40W 就是它在最佳状态下的表现,也就是额定功率。
一句话总结:额定功率就是电器在它“命中注定”的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它是写在电器上
的,是固定不变的,代表了它的“身份”。
2. 什么是“实际”?—— 现实中的“真实工作状态”
现在,我们把这个灯泡拧到家里的插座上。家里的电压稳定吗?不一定!
• 实际电压 (Actual Voltage): 可能因为邻居都在开空调(用电高峰),导致电压降到了
210V。也可能在夜深人静时,电压稍微升高到了 225V。这个 变化中的、现实中的电
压,就是实际电压。
• 实际功率 (Actual Power): 灯泡的“真实表现”完全取决于它所在的“赛场级别”(实际电
压)。
• 当实际电压是 210V(低于额定电压)时,灯泡会觉得“没吃饱饭”,工作起来没
精神,所以它的实际功率会 小于 40W,表现出来就是灯光变暗了。
• 当实际电压是 225V(高于额定电压)时,灯泡会觉得“用力过猛”,工作得异常
“兴奋”,它的实际功率会 大于 40W,表现出来就是灯光异常明亮,但这样会严
重缩短它的寿命,甚至立刻烧坏!
一句话总结:实际功率是电器在当前实际电压下真正消耗的功率。它是会随着实际电压变化的,
决定了电器的“当前表现”。
3. 核心关系:一个不变,两个变
• 什么是不变的? 电器的电阻 (R) 是它自身的属性,就像一个人的饭量是基本固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额定值算出它:R = U_额定² / P_额定。
• 什么是变的? 实际电压 (U_实际) 和 实际功率 (P_实际) 是会变化的。
• 它们的关系? P_实际 = U_实际² / R。因为电阻 R 不变,所以实际功率完全由实际电
压决定。
【生活小剧场】
你(电器)的额定功率就像你的“理想饭量”,是你身体最舒服的食量。
今天午饭,食堂提供的饭量(实际电压)刚刚好,你吃得很舒服(正常工作)。
明天午饭,食堂饭量减半(实际电压降低),你没吃饱,下午没精神(实际功率降低,工作不正
常)。
后天午饭,食堂给你上了双倍的饭(实际电压升高),你被撑得难受,可能会生病(实际功率过
高,电器可能烧毁)。
难点二:电的热效应与远距离输电 (一场与“浪费”的战斗)
1. 电的热效应——电流的“副作用”
• 核心思想: 只要有电流流过有电阻的东西,它就会发热。这就像你在拥挤的走廊里跑,
会和别人摩擦产生热量一样。
• 公式:Q = I²Rt (发热量 = 电流的平方 × 电阻 × 时间)
•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一个可怕的事实: 热量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这意味着,如果电流
变成原来的 2 倍,发热量会变成原来的 4 倍!如果电流变成 10 倍,发热量会变成 100
倍!电流是导致发热的“罪魁祸首”。
这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 好的一面: 我们利用它制造了电饭锅、电暖气、电热水壶。
• 坏的一面: 电脑、手机发烫,以及我们要讲的输电线发热,都是我们不想要的能量浪
费。
2. 远距离输电的挑战——如何把“蛋糕”完整送到你家?
想象一下,发电站(比如三峡大坝)做了一个巨大的“电能蛋糕”(总功率 P),要通过很长很长
的“运输带”(输电线)送到你家。
• 遇到的问题: 这个“运输带”(输电线)本身是有电阻 R 的。当“电能蛋糕”在上面运送
时(电流 I),运输带自己就会发热,把一部分蛋糕给“烤焦”浪费掉了。这个浪费掉的功
率就是 P_损耗 = I²R。
• 我们的目标: 怎么才能让路上烤焦的蛋糕(能量损失)最少?
• 核心思路: 从公式 P_损耗 = I²R 看,输电线的电阻 R 是很难改变的(总不能把铜线
换成金线吧!),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小电流 I!
3. 解决方案:高压输电——聪明的“障眼法”
怎么才能减小电流呢?这里就要用到另一个重要公式:P = VI (总功率 = 电压 × 电流)。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要运送的“电能蛋糕”总功率 P 是固定的,它等于电压 V 和电流 I 的乘积。
• 妙计来了: 如果我们把电压 V 提高 100 倍,为了让乘积 P 保持不变,电流 I 就必须
减小到原来的 1/100!
• 效果惊人: 电流 I 减小到了 1/100,根据损失公式 P_损耗 = I²R,损失的功率就变成
了原来的 (1/100)² = 1/10000!浪费瞬间变得微不足道!
这就是高压输电的全部秘密!
4. 完整流程:变压器的“变形记”
整个过程就像这样:
1. 发电站: 做出“电能蛋糕”(比如 1 万伏电压)。
2. 升压变压器 (在发电站旁): 念动“升压咒语”(把线圈绕很多圈),把电压从 1 万伏 瞬间
提升到 50 万伏!这时,电流变得非常小。
3. 高压输电线: 用很小的电流,轻松愉快地把“蛋糕”送到城市附近,路上几乎没有浪费。
4. 降压变压器 (在小区附近): 念动“降压咒语”,把 50 万伏的高压降回到我们家里能用的
220V 安全电压。
5. 你家: 成功收到几乎完整的“电能蛋糕”,开心地使用电器。
总结: 远距离输电的核心,就是一场“为了减小电流,而先把电压升高,送到目的地再降下来”
的精彩战斗,而战斗的英雄就是变压器。
巩固练习题
第一部分:欧姆定律
1. 一个电阻为 20Ω 的小灯泡,两端接在 6V 的电源上。通过这个灯泡的电流是多少?
2. 用电压表测得一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是 12V,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是 0.5A。这
个电阻器的阻值是多少?
3. 一个阻值为 44Ω 的电热丝,要使通过它的电流达到 5A,需要给它加上多大的电压 V?
4. 一个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是 5V,当它给手机充电时,测得电流为 1.5A。那么此时手
机电路的等效电阻是多少?
第二部分:电功
1. 一个电熨斗接在 220V 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 4A。它工作 10 分钟(600 秒)消
耗了多少电能?
2. 一个标有“12V 0.5A”的小灯泡,正常工作 1 分钟(60 秒),电流做了多少功?
3. 某用电器消耗了 18000 J 的电能,已知它两端的电压是 36V,通过的电流是 1A。它工
作了多长时间?
4. 一个标有“2.5V”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为 5Ω。它连续工作 2 分钟(120 秒),消耗
的电能是多少焦耳?
(提示:需要先用欧姆定律算出电流)
第三部分:电功率及推导公式
1. 一台电视机工作时,两端电压是 220V,通过的电流是 0.5A。这台电视机的电功率是多
少瓦?
2. 一个“220V 1100W”的电水壶,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有多大?
3. 一个电阻为 55Ω 的电饭锅,在 220V 的电压下正常工作。它的电功率是多少?
(提示:使用公式 P = V²/R)
4. 通过一个电阻为 8Ω 的电动机线圈的电流是 3A。这个线圈的发热功率是多少?
(提示:计算发热功率,使用公式 P = I²R,这个公式与电压 V 无关)
5. 一个标有“6V 3W”的灯泡,它的电阻是多少?
(提示:使用 P = V²/R 的变形公式)
第四部分:电能单位换算 (kW·h 与 J)
1. 一台功率为 800W 的电暖气,连续工作 2 小时,消耗多少度电(kW·h)?合多少焦耳
(J)?
(提示:1 度 = 1kW·h,1kW·h = 3.6 × 10⁶ J)
2. 某家庭的电能表在月初的示数是 1234.5,月末的示数是 1334.5。这个月该家庭消耗了
多少度电?如果电价是 0.5 元/度,应缴电费多少元?
3. 一个功率为 2kW 的空调,工作半小时(0.5h),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耳?
第一部分:基础概念与欧姆定律
1. 一根铜导线的电阻是 R。如果把它均匀拉长到原来的 2 倍,同时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一
半,它的电阻会变为多少?
2. 一个电阻值为 10Ω 的电阻器,两端加上 5V 的电压,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安培 (A)?
第二部分:串联与并联电路
1. 有两个灯泡,L1 的电阻是 6Ω,L2 的电阻是 12Ω。
(a) 如果将它们串联后接到一个 9V 的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L1 两端的电压
是多少?
(b) 如果将它们并联后接到同一个 9V 的电源上,通过 L2 的电流是多少?干路的总电
流是多少?
第三部分:电功与电功率
1. 一个标有“220V 1100W”的电水壶。
(a) 它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b) 如果它正常工作 5 分钟,消耗多少焦耳 (J) 的电能?合多少度 (kW·h) 电?
(c) 如果把它错接到一个 110V 的电源上,它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瓦 (W)?(假设电阻不
变)
第四部分:综合应用
1. 远距离输电时,发电站输出的电功率是 110 MW (1.1×10⁸ W)。如果用 550 kV (5.5×10⁵
V) 的高压输电,输电线上的电流是多大?如果输电线的总电阻是 4Ω,那么在输电线上
损失的功率是多少?
1. 关于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通电时,导体才具有电阻
B. 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小
C. 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细的电阻一定大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2. 将一个“6V 3W”的灯泡 L₁ 和一个“6V 6W”的灯泡 L₂ 串联后接入一个 12V 的电源,会
出现的情况是( )
A. L₁ 和 L₂ 都能正常发光
B. L₁ 会被烧坏,L₂ 正常发光
C. L₁ 比 L₂ 亮得多,但都可能被烧坏
D. L₂ 比 L₁ 亮,但都不会烧坏
3. 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A. 串联
B. 并联
C. 有的串联,有的并联
D. 无法确定
4. 一度电(1 kW·h)可以使一个“220V 40W”的灯泡正常工作多长时间?( )
A. 2.5 小时
B. 25 小时
C. 40 小时
D. 4.5 小时
5. 关于电功率和热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功率公式 P = V²/R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B. 热功率公式 P 热 = I²R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C. 在任何电路中,消耗的总电功率都等于热功率
D. 远距离输电采用高压是为了增大输送的功率
第二部分:填空题 (巩固公式和单位)
1. 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5A”的字样,其中“50Ω”表示该变阻器的____________是 50Ω,
“1.5A”表示该变阻器允许通过的____________是 1.5A。
2. 有两个电阻 R₁=10Ω,R₂=20Ω。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 V₁:V₂ =
________;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 I₁:I₂ = ________。
3. 一台家用电风扇,其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2Ω,在 220V 的电压下工作时,通过的电流
为 0.5A。则这台电风扇每分钟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J,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J。
4. 一个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输入端)有 2200 匝,接在 220V 的交流电源上。若要获
得 36V 的输出电压,则副线圈(输出端)应有________匝。
5. 电费账单上显示某家庭一个月用电 150 度,即 ________ J。如果当地电价为 0.6 元/度,
则该家庭本月应缴电费 ________ 元。
第三部分:计算题 (综合能力应用)
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6V 且保持不变。电阻 R₁ 的阻值为 10Ω。当闭合开关
S 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2A。求:
(a) 电阻 R₁ 两端的电压。
(b) 电阻 R₂ 的阻值。
(c) 电路在 1 分钟内消耗的总电能。
(注:假设电路图为标准的 R1 和 R2 并联,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R2 的电流)
2. 一台标有“220V 880W”的电饭锅,其内部电热丝的电阻保持不变。
(a) 该电饭锅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热丝的电流是多少?
(b) 该电饭锅的电热丝电阻是多大?
(c) 如果在用电高峰期,实际电压降为 198V,此时该电饭锅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3. 某发电站的输出功率为 4400 kW,输出电压为 4.4 kV。
(a) 如果直接输送,输电线上的电流是多大?
(b) 现通过一个匝数比为 1:100 的升压变压器进行升压输电。求升压后的电压和输电线
上的电流。
(c) 若输电线的总电阻为 10Ω,请分别计算两种输电方式下,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并
比较说明高压输电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