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组、现代文理解 12%
①师大毕业,我被分到市区一所小学任教。在我所任教的第一堂劳动技术课上,我给学生们
布置了一道作业:利用平时常见的材料,每人做一个风筝,可以和家长一起完成。
②几天后,孩子们交上了作业。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的风筝竟如此精细、丰富多彩!
③在众多的作业中,一只粗糙的椭圆形的风筝显得分外笨拙。风筝的周边显然是用旧铁丝拧
箍而成,而后又用废烟盒纸将铁丝包起来;风筝的中间有一个用黑色碎布片做成的圆形东西,并
且用绳子穿起来,与外面的铁圈连着,从而构成一个整体。看着如此不伦不类、令人费解的“四
不像”,我大惑不解,差点笑出声来,心想,呵呵,这学生真会搞笑。
④“这个东西是哪位同学做的?”我举起‘铁圈’问全班同学。教室随之发出一阵哄笑。
⑤许久,一个身材矮小、穿着朴素的小男孩慢慢站起来。他的脸憋得通红,局促不安地小声
作答:“老师,这……这是我……我做的。”我望了望名册,知道他的名字叫丁小光。
⑥“这是你的作业?”我提高声音质问。丁小光对我的质问始料不及,有点害怕似地向我解释:
“嗯,老师,不光是我,还有我爸爸。他告诉我,虽然他瞎了,但他的手并不瞎!”
⑦什么?他的手并不瞎?我蓦地想起前几天,老校长曾告诉我,这班级中有一个特别贫困
的孩子,妈妈刚去世,爸爸又是个盲人……顿时,我脸上火辣辣的。镇定下来后,我柔声问他:
“可以告诉老师,你这个风筝叫什么名字吗?” “老师,风筝的名字叫‘眼睛’,它是我和爸爸一起取
的。”
⑧我心弦一动,突然发现,这只粗看笨拙的风筝做得竟是那么可爱与真实,那不正是一只大
大的足可以放出光芒的眼睛吗?
⑨拿着那只大“眼睛”,我轻轻地走到丁小光的身边,然后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其实,
老师早就看出了,你们的风筝当中有许多并不是用平时常见的材料做的,有的根本就是直接在商
场买的!丁小光同学和他爸爸共同完成的这只风筝才是最美和最好的!”
⑩短暂的沉默之后,掌声渐渐响起,继而在教室内慢慢流淌,逐渐淹没了我的声音。我分明
看见,丁小光的双眼噙满了泪水,晶莹而透明。
(选自:晓蓉《最美的风筝》)
1.为什么作者第一眼见到丁小光的风筝时表示“这学生真会搞笑”?他又打算做些什么? 3%
2.为什么作者在第 3 段中只描写了丁小光的风筝?这一段描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2%
3.根据文中第 7 段(划线部分),揣测作者此时内心的感受? 3%
4.作者看待风筝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 2%
5.阅读全文,你得到了何种启发? 2%
2
乙组、课外文言文理解 8%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则三诵之,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或问:“何
勤苦如此?”曰:“聊以强记。”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裂,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
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
1. 张溥小时候用什么方法读书? 2%
2. 下列句子中的“之”指的是什么? 2%
A.抄已,则三诵之 B.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3. 以下对于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A. 张溥因为写作不拟草稿而成名。
B. 张溥成名之后,写作就不拟草稿了。
C. 张溥的文采极佳,能不拟草稿就完成一篇作品。
D. 张溥因为索要作品的人太多,所以写作不拟草稿。
4. 翻译此句子成白话文:“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裂,日沃汤数次。” 2%
丙组、课外古诗理解 8%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选自:李白《赠汪伦》)
1. 此篇诗歌属于何种体裁? 1%
2. 写出本文的韵脚:______________ 2%
3. 作者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与汪伦的深厚感情?写出该诗句。 3%
4. 下列对于诗歌的理解,哪项是正确的? 2%
A.此诗是李白为汪伦送行时所写。
B.汪伦离开前,李白在岸上唱歌。
C.李白是在桃花潭这个地方坐船离开。
D.李白听见岸上的歌声,才发觉汪伦前来送行。
丁组、语文知识(19%)
一、选择题 11%
1.下列句子的划线词语中,哪项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
A.宇轩平日待启斌不薄,他万万没想到启斌竟然会在紧要关头出卖自己。
B.当记者问予情为何把东西便宜卖时,她淡淡地说:“这叫薄利多销,赚得回来即可。”
C.清净平时说话尖酸刻薄,让人非常厌恶,但仔细想想,他这样不是为了让我们更进步吗?
D.“他们都犯着一样的错,你对宇芯是严惩,对颉宁却是宽容,你还敢说做事没有厚此薄彼?
2.下列划线词语中,哪一组读音相同?
A. 暖和 随声附和 B. 恶臭 乳臭未干
C. 沮丧 垂头丧气 D. 出差 阴差阳错
3
3.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无需变调的一项是:
A.导演指着尚未背熟台词的演员破口大骂。
B.下雨了,信宏撑起雨伞为诚鸿遮风挡雨。
C.昕瞳做事风格保守,从不会冒险尝试新事物。
D.情歌王子培峰微笑的样子迷倒了不少仰慕他的女歌迷。
张经理一(i)踏进办公室,就看到一(ii)群下属正在说三道四,他立即厉声呵斥:“你们再不
(iii)回到自己的岗位上,明天就不(iv)必回来上班了!”
4.为上述划线的“一”和“不”选出正确读音:
i ii iii iv
A. yí yī bù bú
B. yī yī bú bù
C. yí yì bù bú
D. yì yì bú bù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施比受更为有福”——你应该庆幸自己还有帮助他人的能力。
B. 榴莲、山竹、红毛丹等……,都是马来西亚子民热爱的本地水果。
C. 我国没有四季的变换,但不意味着常年如夏就不是一道“美景”。
D. 鲁迅写的《故乡》并不是怀念久未归去的家乡,而是在批判封建社会的迂腐。
桃花开了,红得像火(I)梨花开了,白得像雪(II)郁金香也开了,黄色(III)紫色交相辉映(IV)好一派
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6. 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填入空格内:
I II III IV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7.下列句子中,哪一句用了顶真修辞手法: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此浅显的道理你怎么就是无法领会?
B. 若大家都秉持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社会肯定会和谐。
C.“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你没能发挥才能,是还没遇到好的环境、好的上司。
D. 六岁时,父亲带我到海边看日落,日落的余晖洒满天空,天空呈现出令人窒息的美。
“花开就会花落,花落就会花开”这些都是自然界的规律,规律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你真的不必因
为一朵花谢了而哭得连千里之外都能听见,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你刚经历什么人间惨事呢!
8.上述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顶真、夸张、回文 B. 引用、反复、夸张
C.夸张、比拟、回文 D. 引用、顶真、夸张
9.下列句子划线词中,带有贬义色彩的一项的是:
A.警察用生命维护社会的和谐,我们应当尊重他们。
B.孩子,若你有梦就应该去追求,因为你们才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C. 千万别为了一点赞美就感到兴奋,否则你会因为一点批评而感到悲伤。
D.他打拼多年终于有点小成绩,但一场金融风暴之后,又将他打回原形。
4
10. 下列各句句子语气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你站着,别走!(感叹句)
B. 请你多做事,少说话!(祈使句)
C.你怎么哭了,有谁欺负你吗?(疑问句)
D. 他做错事了,所以被老师训话。(陈述句)
我原以为攀上(I)珠穆朗玛峰的人是伟大的,但当我知道有些登山客在这座“大地之母”上留下数
以千计(II)的垃圾时,我才惊觉这些“伟大”(III)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伤害(IV)。
11.上述句子中的划线词语分别具有何种感情色彩?
I II III IV
A. 中性词 中性词 贬义词 贬义词
B. 中性词 褒义词 贬义词 贬义词
C. 中性词 贬义词 中性词 贬义词
D. 褒义词 贬义词 中性词 贬义词
二、简答题(8%)
1. 运用夸张修辞手法,改写句子“弟弟回家” 3%
2. 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填上正确的汉语拼音:
A.这条恶(I)狗不但可恶(II),而且还发出一阵令人恶(III)心得臭味。 3%
B. 我之前不是告诫过你做事前在再三思量(I)要,并且量(II)力而为吗? 2%
戊组、试找出错别字,改正后需连同错别字依次写进答卷里。(5%)
1. 秋天,大雁又从北方迁徒到南方。
2. 唐医师成功治好了我父亲的气喘病,真是妙首回春啊!
3. 在这里,教师们将以最大的热枕与广阔的胸怀投入到工作中。
4. 所谓自暴自弃无非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惰落,而不愿振作。
5. 猪八戒心想:老猪我原本是修练有成的天蓬元帅,哪想最后落得这般地步!
己组、文学常识(10%)
一、选择题 5%
1.《荷塘月色》描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
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请问此作品的作者是谁?
A.冰心 B.朱自清 C.张迺莹 D.潘希珍
2.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请问她的原名是什么?
A.谢婉莹 B.迟子建 C.潘希珍 D.张爱玲
3. 从青年起,冰心便一直秉持着“爱的哲学”之人生观,即母爱、童心与自然。请问下列哪亮项是
冰心歌颂母爱与自然的代表作?
I.《背影》 II.《春水》 III.《丑石》 IV.《繁星》
A. I、III B. II、III C.I、IV D.II、IV
4. X 诗人写过许多诗篇,其诗皆揭露当时政治的腐败和老百姓的困苦,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
程,所以被称为“诗史”。请问 X 诗人是谁?
A. 杜甫 B. 张继 C. 白居易 D. 苏东坡
5
5.《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谁?其出生在哪个朝代?
A. 杜牧;唐朝 B.白居易;唐朝 C. 苏东坡;宋朝 D. 苏东坡;唐朝
二、填充题(5%)
1. 试写出《敕勒歌》的作者(A)与出处《 B 》。 2%
2. 《采葛》取自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请问《诗经》全书共分为哪三大部分? 3%
庚组:诗词曲默写与理解 10%(每题 2%)
1.《春夜喜雨》中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诗句是哪两句?
2.《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用西施来形容西湖的美景的句子是哪两句?
3.《枫桥夜泊》中,哪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愁苦情绪?
4. 将遗失的诗句填入空格中: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_______I________,_______II________。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5.《敕勒歌》中,描写草原充满无限生机的诗句是哪两句?
辛组:课文注释(10%)
撒赖 翘望 憧憬 掮 妄弃 凝滞
凿 徘徊 挪移 戳 棱角 垒
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下列句子中:
1. 数学考试时,文翰拿着笔猛_________道洋背后,结果被老师判以作弊处分。
2. 刚要踏入社会的予情,对美好的未来抱有__________。
3. 这一件看似不值钱的破旧衣服,是他母亲留下来的唯一遗物,你叫他怎能______________。
4. 承恩因为母亲拒绝买吉蒂猫玩偶给他,立即坐在地上__________啼哭。
5. 那个人在金店前不断地_________,貌似有什么不良企图。
6. 钻地工人把地上___________出一个大坑,却迟迟没有补上,造成居民出入不便。
7. 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坐在辽阔的草原上,_________星空,许下永不分离的愿望?
8. 一百年前,我们的先人把家里能带着走的全都_______在肩上,带下南洋打拼。
9. 要在这个社会生存,就必须学会融入人群,要融入人群,就必须磨掉身上的_________。
10. 水灾来临时,村民为免遭受财物损失,把珍贵的家当全都____________到较高的地方。
6
壬组、成语(8%)
一、选择题(4%)
1. 夕阳西下,水中的白天鹅已爬到了岸上,池边的梅花发出阵阵___________的芳香,令人陶醉。
A. 狂蜂浪蝶 B. 沁人心脾 C. 怡然自得 D. 孤苦伶仃
2. 柳宗元小的时候性格精敏,无不通达,年少时终于崭露头角,凭着过人的才华成功考取进士。
请问下列哪一句成语能够替代上述句子中加粗的成语?
A. 一面之交 B. 冠冕堂皇 C. 小心翼翼 D. 脱颖而出
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是哪一项?
A. 她与你相识多年,情同手足,也算是莫逆之交了吧!
B. 雨过天晴之后,小草翩翩起舞,露珠在叶子上玩滑梯。
C. 他俩安然无恙地漫步在雨里,一点也不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
D. 尽管不法分子用尽各种手段利诱他,试图说服他加入非法帮会,但他仍拒绝铤而走险。
小明喜爱诗词创作,也知道如今世界各地人才辈出,就像春天的繁花绚丽而灿烂,但他依旧尽心
尽力、费尽心思从事创作,希望有一天能够到达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4. 请问下列哪一句成语能够形容以上情况?
A. 言听计从 B. 苦心孤诣 C. 无足轻重 D. 大喜过望
二、看图猜成语(4%)
1. 2.
癸组、名句(10%)
一 、选择题。(4%)
《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 请问“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含义是什么?
A.形容小错误可以酿成大祸。
B.比喻不经历险境,就无法获得成功。
C.比喻事业要有成就,必须从忍耐开始。
D.比喻办事要沉得住气,以免因小失大。
古时候,两个农夫打算上山砍柴。第一个没磨刀,着急地提着钝锉的刀就上山了;另一个则不慌
不忙地将刀磨锋利才上山。傍晚时分,先上山的农夫只背了少量的柴回来,后者却是满载而归。
2. 请问下列哪一名句足以概括以上故事?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
3.下列哪一个名句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有相同的含义?
A.一语为重百金轻 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D.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若您对目前的情况不满意,便从改变生活开始,有时候只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学会感恩,感
恩所散发出的幸福感的频率,会吸引更多美好的事物。所谓:“ Y ”,不同频率的万事万物是不会
互相吸引的,只有同频才会共振,同质才能相吸。——吸引力法则
4.根据以上所述,请问 Y 是什么?
A.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B.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C.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二、完成下列名句。 2%
1. 劝君莫打枝头鸟,___________________。 2. 星星之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名句的含义(三选二) 4%
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 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3. 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