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意
段落 段意
第1段 指出兵馬俑的發現 年份 和 地點 ,以及通過 希拉克 的話說明秦俑坑對中國而言是 極具代表性 的。
第2段 敍述自己參觀嚮往已久的 兵馬俑 。
第3段 寫在兵馬俑坑 發現的陶俑 有八千個之多,以及「 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 」建立的經過。
第4段 說明博物館為了讓 參觀者欣賞陶俑細部 而特設專門的房間,陳列各種陶俑配備的 兵器 和坑裏鋪地用的 秦磚 。
第5段 總寫參觀 大廳 及 專門的房間 給參觀者的感受。
第6段 說明陶俑形貌不論 髮式 、 手勢 、 神態 、 裝束 和表情都各不相同。
第 7-10 段 分別描述 將軍俑 、 武士俑 、 車士俑 、 跪射俑 的獨特形貌。
第 11 段 介紹戰馬俑的 神態 和 外型 。
第 12 段 通過武士俑栩栩如生的 雕工 說明 中國古代雕塑藝術 的高超水平。
第 13 段 抒發從兵馬俑產生的 自豪感 。
主旨
作者介紹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的 成立經過 和 規模 ,並詳細說明各款兵馬俑的 外型 和 特點 ,展示兵馬俑的 藝術價值 ,以及抒發自己由兵
馬俑產生的 自豪感 。
討論與練習
1 (1) 作者在首段及末段分別引用希拉克和同車瑞典人的話,分別說明了甚麼?
作者引述希拉克的話說明兵馬俑在 中國 ,以至 世界 上具有很高的 歷史地位 ;引述剛參觀過兵馬俑博物館的瑞典人的話說明兵馬俑的 珍貴 和 罕
有 。
(2) 作者引用兩人的話,表達了甚麼感情?
作者引述兩人的話,突顯了兵馬俑的 地位 和 價值 ,同時表達出作者由兵馬俑而生的 民族自豪感 。
2 文中說明秦陵兵馬俑的內容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第 1 至第 5 段;第二個部分為第 6 至第 12 段,試根據下表的提示,概述文中運用的說明層次。
第一部分 (第 1–3 段) 總寫:兵馬俑規模龐大、舉世罕見。有關部門在俑坑上建一座大廳,定名為 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 。
分寫:博物館大廳 分寫:專門的房間
(第 4–5 段) 特點:參觀者可看到威嚴的兵馬俑軍容,令人獲得雄 特點:陳列着各類型的陶俑,以及兵器、地磚等,令人得到藝術上的享受
奇的觀感。 和滿足。
總寫:專門房間內的兵馬俑
第二部分 (第 6 段)
特點:裝束和神態都不一樣。
(第 7–11 段)
分寫:將軍俑 分寫:武士俑 分寫:車士俑 分寫:跪射俑 分寫:戰馬俑
特點:身高一米九六,凝 特點:意氣昂揚又帶幾分 特點:身披鐵甲,右手執 特點:跪着拉弓射箭,既 特點:高一米七,身長兩
神沉思、堅毅威武。 稚氣。 矛、左手按車。 緊張又沉着。 米,雙眼前視,蓄勢待發。
(第 12 段) 總寫:證明我們的祖先已有很高的製陶和冶煉技術。
3 作者在以下段落中運用了不同的說明方法來介紹兵馬俑的特點,試概述相關內容,以及說明它們在文中的作用。
段落 說明方法 內容大要 作用
指出人們先後發現了 三個俑坑 ,約 八千個陶俑 突顯兵馬俑 規模龐大 。
第3段 數字說明
,最大的一個坑埋有 六千個陶俑 。
指出從兵馬俑的 裝束 、 表情 和 手勢 可判 突顯兵馬俑 形態不一 , 神態
第6段 舉例說明
斷出它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騎兵還是馭手。 多樣 。
詳細描述將軍俑、武士俑、車士俑、跪射俑的 神態 、 突顯兵馬俑 栩栩如生 的神態。
第 7 至 10 段 描述說明
動作 。
引述 雕塑藝術專家 的讚美,指陶俑顯示出傳統泥塑法得 突顯 中國古代雕刻家 已具高超技
第 12 段 引用說明
到很好的運用。 巧。
4* 比較閱讀:細閱以下段落,然後回答問題。
西安半坡遺址博物館
1 半坡遺址博物館位於陝西 西安市東郊半坡路。踏進博物館的出土文物陳列廳,半坡遺址原始先民使用過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及藝術品一一展現眼前。陳列廳中共收藏了文物三
萬多件,包括三千多件石器,一萬四千多件陶器等。第一展室展出了遺址中發現的生產工具,有石器、漁具、紡輪、魚叉等。第二展室展出的陶製品,反映當時的半坡人已懂得採用模製
法和泥條盤築法燒製各種陶器,例如陶罐、陶瓶、陶碗等。陶器上還繪有各種動物和幾何圖案的花紋,例如最具代表性的魚紋圖案。這些陶製品顯示了半坡人的藝術情操和文化素養。
2 半坡遺址博物館的遺址大廳面積約三千平方米,展示了原始村落的面貌。考古學家在該遺址中發現了 45 座房屋遺址、2 座圈欄、二百多處窖穴、6 座陶窰、250 座墓葬
(其中有 73 座幼兒甕棺)。遺址大廳主要由先民的居住區、製陶區和墓葬區等遺址組成。居住區是村落的主要部分,當時的房屋以圓形為主,但也有一些方形的房屋。除房屋的遺迹
外,還有祭祀遺迹。居住區的北面是燒製各種陶器的製陶區,區內有豎穴式和橫穴式的窰穴、陶窰等。居住區和製陶區四周修建了有防護功能的壕溝。墓葬區在村落的北邊,設於壕溝之
外,墓地中有成人的墓穴和小孩的甕棺。從這些遺址中,我們可以了解半坡先民的建築技術和生活狀況。
3 輔助陳列廳有第三和第四兩個展室,展出一些與史前文化有關的專題展覽,為我們了解史前歷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4 由兩個陳列廳和一個遺址大廳組成的半坡遺址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也是一座結合了文化、藝術、建築、考古及科學於一身的遺址博物館。它展現了新石器時代
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居的情況,也展示了六千多年前原始先民的生產和生活情況,以及他們的藝術情操和建築技術,是珍貴的文化遺產,對研究中國原始社會歷史有着重要的科學價值。
(1) 以下是根據半坡遺址博物館遺址大廳構想出來的復原圖,試根本文內容,寫出各個部分的名稱。
1 墓葬區;2 居住區;3 製陶區;4 壕區
(2) 本文所運用的說明層次與《秦陵兵馬俑》相同嗎?試簡述本文的說明層次。
不相同。本文運用了分總的說明層次;《秦陵兵馬俑》則運用了總分和總分總的說明層次。本文先分說博物館內的出土文物廳、遺址大廳和輔助陳列廳的特色及分
佈,然後總括半坡遺址博物館的特色,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3) 本文的語言特色與《秦陵兵馬俑》有甚麼不同?試根據兩篇文章的語言特色完成下表。(每道分題可選多於一個答案。)
滲透感情 準確平實 簡明扼要 饒富趣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