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95 views15 pages

貓捕雀 課文問答

貓捕雀 課文問答

Uploaded by

Vicky Tam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95 views15 pages

貓捕雀 課文問答

貓捕雀 課文問答

Uploaded by

Vicky Tam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You are on page 1/ 15

貓捕雀 薛福成 語譯

窗外面有一片棗林,小雀兒在那裏練習飛行。
一天,一隻貓躲在樹林中,突然撲出來咬噬雀母。
那四五隻小雀兒,憤怒地叫着驅趕那隻貓,每次向
前進攻,就顯得更加憤怒。貓用力揮舞爪子,想撲
不 反 擊小雀兒,但無法取得優勢,便回身跑進室內。結
果,雀母死了,小雀兒園繞着房子吱吱地悲鳴,多
次飛進室內。過了幾天,那些小雀兒還朝着房子憤
怒地鳴叫哩!

可悲啊!那隻貓撲擊一下,就奪去了四五隻小
不 雀兒的母親的性命。人們雖然來不及救雀母,但沒
不 中 有誰心中不是感到難過的。但是那隻貓還是瞪眼注
不 視的樣子,惟恐不能殺盡雀兒的同類。唉,牠的本
性怎麽會這樣殘忍啊!

動物與動物之間互相殘殺,人們尚且憎惡牠們
這種行為;竟然有憑藉權勢和地位,縱容黨羽,殘
害人民,使自己得到利益的人,為甚麼呢?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文言選讀(一)
閱讀堂課紙 1 文言選讀《貓補雀》 薛福成

學習重點
閱讀 複習借事抒情的方法。

文言語譯練習
試把課文譯成白話文,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答案。

課文 語譯

窗外面有一片棗林,小雀兒在那裏___練習

飛行___。一天,一隻貓躲在樹林中,突然___

撲出來咬噬雀母___。那四五隻小雀兒,憤怒地

不 反 叫着驅趕那隻貓,每次向前進攻,就顯得___更

加憤怒___。貓用力___揮舞爪子___,想___撲擊

___小雀兒,但無法取得優勢,便回身跑進室內。

結果,雀母死了,小雀兒園繞着房子___吱吱地

悲鳴___,___多次___飛進室內。過了幾天,那

些小雀兒還___朝着房子憤怒地鳴叫哩___!

可悲啊!那隻貓撲擊一下,就奪去了四五隻

不 不 中 小雀兒的母親的性命。人們雖然來不及救雀母,

不 但沒有誰___心中不是感到難過的___。但是那隻

貓還是___瞪眼注視___的樣子,惟恐___不能殺

盡雀兒的同類___。唉,牠的本性怎麽會這樣___

殘忍___啊!

© 牛津大學出版社 1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動物與動物之間___互相殘殺___,人們尚且
___憎惡___牠們這種行為;竟然有___憑藉權勢
和地位___,縱容黨羽,殘害人民,___使自己得
到利益___的人,為甚麼呢?

段意與主旨
試寫出課文中各意義段的段意,然後歸納段意成主旨。

段落 段意

1 敍述____貓咬噬雀母____的經過。

2 對貓的___殘忍行為___表示憤慨,並對雀表示__同情__。

3 借貓噬雀母的事,表達對______藉着權位來殘害人民______,從
而____獲得利益____的人的憎惡。

主旨:作者借___貓噬雀母一事___,表達___對弱小者的同情___,同時說明___利用權
勢和地位來殘害百姓,以牟取私利___的人,_____必定為民眾所憎恨___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課文概覽
1 雛雀___在棗林中學飛___,貓_______躲在樹林

中,突然撲出來咬噬雀母_______。

貓捕 雀和雛 雀與
2 四五隻雛雀___向着貓憤怒地鳴叫,並驅趕貓
敍事 貓搏鬥的經過。
___。貓___用力揮舞爪子,想撲擊雛雀___。
(第 1 段)

3 貓最終____無法取得優勢,回身跑進室內____。

雛雀___圍繞着房子悲鳴,並多次飛進室內___,

過了幾天____仍然看着房子憤怒地鳴叫_____。

4 雀:___為雀的遭遇感到難過和同情___。
作者對雀和貓的

抒情 感受。

(第 2 段)
5 貓:_________感歎貓太殘忍__________。

借貓捕雀的故事
6 指出那些___藉着權位來殘害人民而獲得利益
說理 提出見解。
___的人,必定___為民眾所憎恨___。
(第 3 段)

© 牛津大學出版社 3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文言選讀(一)

練習調適版——《貓捕雀》

討論與練習(34 分)
詞解語譯
設題目標:掌握文言字詞的意思。
1 試解釋以下句子中帶•的字詞。(3 分)【解釋】

(1) 貓蔽身林間,突出噬雀母。 蔽: 隱藏


(2) 越數日,猶望室而噪也。 越: 過了


(3) 烏虖,何其性之忍耶! 忍: 殘忍

設題目標:掌握文言句子的意思。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句子譯為白話文。(4 分)【解釋】

(1) 窗外有棗林,雛雀習飛其下。

窗外面有一片棗林,小雀兒在那裏學習飛行。

(2) 雀母死,其雛繞室啁啾,飛入室者三。

雀母死了,小雀兒圍繞着房子支支地悲鳴,多次飛進室內。

補充資料
第(1)句中「雛雀習飛其下」是倒裝句,語譯時須調動詞序。
第(2)句中「三」是約數,表示多次、數次、幾次等意思。

理解分析
設題目標:掌握思想內容,提出見解。
3 試根據第 1 段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雛雀跟貓搏鬥的過程怎樣?試完成以下填充。(2 分)【整合】

雛雀向着貓 憤怒地鳴叫 ,試圖 驅趕貓 。貓 奮力揮動爪

子 ,仍然無法取得優勢,於是 回身跑進室內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1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2) 雛雀幼小力弱,你認為以下哪一項是牠們選擇與貓搏鬥而不逃走的原
因?(1 分)【引申】
A 因為牠們不知道害怕。 A B C D
B 為了防止貓趕盡殺絕。    
C 因為牠們感到極憤怒。
D 因為牠們痛恨貓殘忍。
(3) 你認為雛雀能驅走貓的原因是甚麼?試從以下兩方面加以分析。
(2 分)
【引申】

 心理:牠們感到極其憤怒,讓牠們具有無比的勇氣,令貓畏懼

 數量:牠們數量較多,並作好戰鬥的準備,因此貓敵不過牠們

設題目標:掌握思想內容,提出見解。
4 試根據第 2 段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作者認為人們看到貓捕雀的情境,會有甚麼反應?試摘錄文句作答。
(1
分)【複述】

人雖不及救之,未有不惻焉動於中者。

(2) 承上題,你認為人們有這樣的反應,原因是甚麼?(2 分)【引申】

學生可自由作答,以下答案僅供參考。我認為這是因為人具有同情心,

看到弱小的動物受欺負,自然會感到憐憫。

設題目標:複習借事抒情的方法。
5 貓的哪兩項舉動令作者感歎「何其性之忍耶」?(2 分)【整合】
(1) 舉動一: (2) 舉動二:

偷襲母雀,令四五隻雛雀頓成 貓殺了母雀後,還在虎視眈眈,

孤雛。 企圖趕盡殺絕。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設題目標:掌握思想內容。
6 作者在文中借物喻人,試根據作者的論述回答以下問題。
(1) 若把故事代入社會現實中,故事中的貓和雀分別代表社會上哪一類人
物?【整合】(1 分)
平民百姓 有權勢的人 讀書人
 貓   
 雀   
(2) 作者以貓捕雀的故事表達了社會上的甚麼情況?(2 分)【整合】
故事中的情境 社會情況
貓捕雀  有權勢的人欺壓百姓。

雛雀與貓搏鬥  弱小的百姓作出反抗。
(3) 承上題,作者藉着貓捕雀的故事,提出了甚麼看法?試加以說明。(2
分)【整合】

作者通過貓捕雀的故事,鞭撻那些身處高位,或者有權有勢,卻藉此殘

害百姓,以獲取個人利益的人,(1 分)並指出他們的惡行必定會遭百

姓唾棄,甚至招致反抗。(1 分)

設題目標:分析及評價寫作手法。
7 試根據第 3 段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物與物相殘,人且惡之;乃有憑權位,張爪牙,殘民以自肥者,何也?(第

3 段)
(1) 為甚麼動物與動物之間會互相殘殺?試舉出兩個原因。(1 分)【引申】

 原因一:覓食

 原因二:保護自己

(2) 作者認為人們厭惡「物與物相殘」的原因是甚麼?(2 分)【引申】

人具有道德規範,能明辨是非。

© 牛津大學出版社 3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3) 作者先寫人們對「物與物相殘」的感受,然後提到「殘民以自肥」的人。
這樣寫有甚麼作用?試加以說明。(2 分)【評價】

學生可自由作答,以下答案僅供參考。作者先寫動物之間的搏鬥,人們

尚且會感到厭惡,那麼人去殘害別人就顯得更加可惡了。通過比較,那

些憑藉權位去殘害別人而獲取利益的人,更顯得禽獸不如,遭人厭惡和

唾棄就更加理所當然了。

設題目標:分析及評價寫作手法。
8 試根據文章的結尾回答以下問題。
(1) 作者在文末作出了甚麼質問?試摘錄相關句子。【整合】(1 分)

乃有憑權位,張爪牙,殘民以自肥者,何也?

(2) 承上題,作者以這種方式作結,有甚麼作用?試加以說明。【評價】(2
分)

作者在文末提出質問,可以加強語氣,(1 分)突顯為了私利去殘害百

姓的惡行,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醜惡程度。(1 分)

設題目標:分析及評價寫作手法。
9 以下是一個分析《貓捕雀》的說理方法的段落,試在橫線上填上正確答案。
【評價】(2 分)
作者先講述貓捕雀的故事,然後就故事內容提出觀點。這樣一來可以在

文末清楚 表達自己的看法 ,令讀者 更容易掌握 ;二

來讀者可以把觀點 結合故事內容 ,加以思考,兩者互相參照,便

更能 明白作者想表達的意思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4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借古鑒今
設題目標:掌握思想內容,提出見解。
10 作者在文中表達了對恃強凌弱的人的憎惡,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一類
人?【創意】(2 分)

學生可自由作答,以下答案僅供參考。遇到恃強凌弱的人,我們應該從正確

的途徑去阻止他們的舉動。(1 分)例如在能力許可,並且合法的情況下,

以行動阻止他們欺凌別人;如果他們有違法的行為,就應該訴諸法律以解決

問題。(1 分)

© 牛津大學出版社 5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文言選讀(一)
課文試題——《貓捕雀》

詞語解釋
1 試根據《貓捕雀》的內容解釋以下文句中帶‧的字詞。(10 分)【解釋】

(1) 雛雀習飛其下。 習:練習∕學習

(2) 貓蔽身林間。 蔽:隱藏

(3) 噪而逐貓。 噪:憤怒地叫

(4) 每進益怒。 益:更加

(5) 貓奮攫之。 攫:用爪撲擊

(6) 越數日。 越:過了

(7) 未有不惻焉動於中者。 惻:悲痛
..
(8) 貓且眈眈然。 眈眈:瞪眼注視

(9) 何其性之忍耶! 忍:殘忍

(10) 物與物相殘,人且惡之。 惡:憎惡

2 試指出以下句子中帶‧的「之」字所指代的對象。(3 分)【解釋】
句子 「之」字指代的對象

(1) 貓奮攫之。 雛雀

(2) 貓一搏而奪四五雛之母,人雖 雀母

不及救之,未有不惻焉動於中
者。

(3) 物與物相殘,人且惡之。 動物互相殘殺(的行為)

句子語譯
3 根據《貓捕雀》的內容,把以下句子譯為白話文。(10 分)【解釋】
(1) 貓蔽身林間,突出噬雀母。
一隻貓躲在樹林中,突然撲出來咬噬雀母。
(2) 其雛四五,噪而逐貓。
(母雀)那四五隻小雀兒,憤怒地叫着驅趕那隻貓。
(3) 雀母死,其雛繞室啁啾,飛入室者三。
雀母死了,牠的小雀兒圍繞着房子吱吱地悲鳴,多次飛進室內。

© 牛津大學出版社 1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4) 烏虖,何其性之忍耶!
唉!牠∕那隻貓的本性怎麼會這樣殘忍啊!
(5) 物與物相殘,人且惡之。
動物與動物之間互相殘殺,人們尚且憎惡這種行為。

主旨段意
4 試概括《貓捕雀》的段落大意。(5 分)【整合】

段落 段意

1 (1) 敍述 貓咬噬雀母的經過 。

(2) 對 貓的殘忍行為 表示憤慨,並 對雀表示同


2
情 。

(3) 借 貓噬母雀 的事,表達對 藉着權位來殘


3
害人民,從而獲得利益 的人的憎惡。

5 試歸納《貓捕雀》的主旨?(2 分)【引申】
作者借貓噬雀母一事,表達對弱小者的同情,(1 分)同時說明利用權勢和

地位來殘害百姓,以牟取私利的人,必定為民眾所憎恨。(1 分)

理解分析
6 試根據《貓捕雀》的第 2 段回答以下問題。【整合】

哀哉!貓一搏而奪四五雛之母,人雖不及救之,未有不惻焉動於中者。
而貓且眈眈然,惟恐不盡其類焉。烏虖,何其性之忍耶!

(1) 文中哪兩件事令作者對貓生出「烏虖,何其性之忍耶!」的感慨?(2
分)
首先,貓偷襲母雀,令四五隻小雀頓成孤雛;(1 分)其次,貓殺了母

雀後,還在虎視眈眈,企圖趕盡殺絕。(1 分)
(2) 承上題,作者運用了哪兩種抒情方法?(答案須是四個字)(2 分)

 直 接 抒 情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 借 事 抒 情

7 《貓捕雀》中的「貓」和「雀」分別比喻甚麼?(1 分)【引申】
A 貓:有權勢的人;雀:平民百姓。 A B C D
B 貓:平民百姓;雀:有權勢的人。    
C 貓:朝中小人;雀:作者自己。
D 貓:作者自己;雀:朝中小人。

8 承上題,作者怎樣借貓捕雀和雛雀與貓搏鬥的情節來反映社會現實?試略加
說明。作者對這種情況有甚麼看法?(4 分)【整合】
(1) 說明:作者通過貓捕雀的故事,反映百姓被有權勢地位的人欺壓的慘況,

(1 分)以及他們即使全力作出反抗,亦只能稍作自保,無法對抗強權

的悲哀。(1 分)

(2) 看法:作者在文中鞭撻那些身處高位或有權有勢的人,斥責他們縱容黨

羽殘害百姓,以獲取個人利益;(1 分)並指出他們的惡行定會遭百姓

到唾棄,令百姓奮力反抗。(1 分)

9 試用不多於 80 字概述《貓捕雀》的故事。(4 分)【整合】

一 羣 雛 雀 在 棗 林 中 跟 雀

母 學 飛 。 一 隻 貓 躲 在 樹

林 中 , 突 然 撲 出 來 咬 噬

雀 母 , 小 雀 奮 力 抵 抗 ,

貓 揮 動 爪 子 攻 擊 。 貓 最

終 無 法 取 勝 , 跑 回 室 內

。 結 果 雀 母 被 咬 死 , 留

下 小 雀 繞 室 怒 叫 。

© 牛津大學出版社 3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10 《貓捕雀》的第 1 段描述了小雀三次鳴叫。試按當時的情況,推斷牠們鳴叫
的原因。(3 分)【引申】
(1) 其雛四五,噪而逐貓,每進益怒。
鳴叫原因:為救雀母,以憤怒的叫聲加強氣勢,以驅逐惡貓 。
(2) 雀母死,其雛繞室啁啾,飛入室者三。
鳴叫原因:雀母死了,小雀繞室悲鳴,希望入屋尋貓報仇 。
(3) 越數日,猶望室而噪也。
鳴叫原因:過了幾天,小雀仍無法壓仰痛苦,對屋子憤怒地鳴叫。

11 作者指出人們看到貓捕雀時,
「人雖不及救之,未有不惻焉動於中者」,你認
為他為甚麼會有這種想法?(3 分)【引申】
學生可自由作答,以下答案僅供參考。我認為作者有這樣的想法,是基於人

性本善,(1 分)當人們看到弱小的動物受到欺凌時,即使未能及時施以援

手,心中都會感到難過,(1 分)所以會對母雀和雛雀產生同情、憐憫之心。

(1 分)

12 試根據《貓捕雀》第 3 段的內容,並結合個人的認知,回答以下問題。
(1) 作者從「物與物相殘」帶出甚麼看法?試完成下表。
(3 分)
【整合】
【引
申】

 人們的反應 感到厭惡(1 分)

 作者的看法 動物互相殘殺,人們尚且感到厭惡;而權貴以權
謀私、欺壓百姓的行為,就更加可惡。(2 分)

(2) 承上題,你認為作者有這樣的看法,原因是甚麼?(4 分)【引申】


動物與動物相殘,很多時候都是為了覓食和保護自己,即使是這樣,人

們也會生起厭惡的情緒。(2 分)而人是萬物之靈,有道德規範,但是

卻有人為了私利,利用權勢去欺壓百姓,那就不僅失去了人格,甚至連

禽獸都不如了。(2 分)

© 牛津大學出版社 4
中一單元五 以物為喻 文言選讀(一)

13 《貓捕雀》先敍述故事,然後直接表達作者的感受和看法,這樣寫有甚麼好
處?試舉出兩項,並略加說明。(4 分)【評價】
(1) 好處一:作者先敍述故事,然後就故事內容抒發感受,並提出看法,這

樣可以清楚表達自己的思想,令讀者更容易掌握。

(2) 好處二:讀者可以把觀點結合故事內容,加以思考,互相參照,便更能

明白作者想表達的意思,並加深印象。

進階思考
15 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或欺壓,你會仿傚小雀奮勇頑抗的做法嗎?為甚麼?試說
說你會怎樣處理。(4 分)【評價】
學生可自由作答,以下答案僅供參考。我會仿傚小雀頑抗到底。(1 分)因

為施壓者是沒有仁慈之心的,(1 分)退讓正好助長施壓者的氣焰,鼓勵他

們繼續壓迫,(1 分)只有頑強抵抗,令施壓者付出代價,這樣才能讓他們

考慮自身利益而停下來。(1 分)

© 牛津大學出版社 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