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法语之禅定精要]
520.次第根机行者若想不误善缘,修行方式方法就要细致到位
弟子问:上师,我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有时观得清楚,没有昏沉和
掉举,可以安住一段时间,但有时却观不清楚,安住的时间也很短,这是
否是修行在退转?是不是需要求新的窍诀?
大恩普扎上师答:初次修上师瑜伽或本尊时,观得模糊、不清楚多数
是因为观的时间太短、次数太少,但是很多初学者一方面由于无知,另一
方面是过于心急,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所以修行一段时间还是观得不
清楚时,就会产生疑虑:是否自己和这个法没有缘分?是否自己业障烦恼
太沉重,不适合修学这样的法?不一而足。
历代传承祖师是我们的榜样,但我们能否像历代传承祖师般一瞬间达
到很高的见解还得另当别论,此时应从不同的角度中去观待,如修行时间
长短、次数多少等。因为缺乏长期修行的缘故,皈依境观得不清楚是很正
常的。往昔华智仁波切能在短短几秒钟内,观出 725 位本尊不同的形象,
凭借的不是见解,而是长期观想之力。所以我们在观修的过程中要懂得这
些道理,多下功夫。
有人认为修学密宗,就是修禅定、等持等根本法,因而轻视戏论、观
照等法,一入座就不知不觉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要把心静下来,让心在
没有念头的状态中安住,至于能不能观清楚皈依境,早已搁置一旁了。修
的过程中若没有昏沉掉举,就认为自己修得不错有进展,但当安住的时间
与自己希望的时间有差距时,又觉得自己修行有退转。
切记!禅定可不仅仅是止息一切妄念啊!修学禅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
寻求解脱,解脱本身的特点是便智双运而不单纯是智慧啊!有上面的显现,
充分说明虽然修了很长时间,但方式方法还是没有到位。方式方法若是到
位,一系列功德决定会呈现在眼前。也就是说,在修上师瑜伽有一定经验
之后,只需导师稍加点拨,你的见解就会日日增长。若觉得还需要另一个
法来改变自己,就充分说明修法的基础并没有扎实。
初学者为了达到便智双运的境界,修学方法是方便和智慧交替来修,
逐渐达成一如。但若止观交修做得不圆满,即便当时仅仅为了追求智慧,
这个智慧也会偏重于单空。比如,当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中,眼前能看得见
一切之相,所见并不模糊,但又没有完全专注于某一个相之上,由于此时
明分非常薄弱,对于所见之相是什么,好像既知道又不知道,这种状态叫
前五根识,不是出世间的见解。也有人说,眼前看不见相,好像进入到一
种所谓的大空性状态之中,但无论如何描述,这种状态就是第八识阿赖耶
识。心念再粗一些,眼前既能呈现一切相也能知道是什么,虽然知道但没
有分别好与坏、是与非等,这是第六识耽著,还是在意识范围当中。若是
产生分别,就是最粗糙的烦恼——第七识末那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禅定,
真正的禅定必须超越八识。若是不如理如法修行,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禅
定。
不是我的见解有多好、修学方法有多么到位,而是跟随上师时间长,
听闻以及为他人讲授上师瑜伽不少于 100 遍!由于长期听闻、修学上师瑜
伽导修的缘故,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正确禅定的方法。虽然赤裸心性不是一
件容易的事情,但由于我们今生有这么好的善缘,能得到这么殊胜的教法,
只要运用到位、如理如法去修持,赤裸见解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见解未
赤裸,主要原因是方式方法没有到位。
有些传讲无上窍诀大圆满的导师,对方式方法不重视,仅仅凭借直指
心性来印证见解,让弟子将心安住在平静状态之中,但我相信这样还是超
越不了八识。我们不否定对于某些次第根机修行者如是印证的合理性,但
要超越八识,从世间转变为出世间,只有运用上师瑜伽导修传讲的这些方
便法!再没有比它更深的法了。若还想寻找他法,可能不仅徒劳无功,还
会将解脱慧命置于险地。
喇嘛仁波切曾经说过:“无上窍诀大圆满的宣讲风格是直指心性。”也
就是我们常说的依见而修——得到见解以后,如如不动修学,是密宗的特
点。那么,对于当下不能获得见解的下等根机者,应该怎样修学密宗呢?
堪布昂琼说,当然是依修而见,以修行的方式去成办见解。
无垢光尊者在《诸宗派宝藏论》中讲解了显密差异的四个要点:见解
不迷惑、修行方便多、行为无辛劳、根机为上等。但这四个要点多少有一
些理论成分,要把它变成能够在修行中实际操作的方法,就要结合上师瑜
伽四精要法——传承法脉清净而具普遍之信心、通达方便、认识智慧和善
巧运用。从理论上讲解,先是见解不迷惑,后是修行方便多,但对于一个
次弟根机者来说,修行方便多应作为前者,见解不迷惑是结果,所以,只
有方式方法到位,才能修出真正的禅定。
弟子问:上师,您特别强调修行中方式方法需要到位,那您能不能具
体地讲一讲方式方法?
大恩普扎上师答:
《上师瑜伽引导文》
、《如意宝藏——上师瑜伽之圆满
引导》和《上师瑜伽之四精要引导文》讲解的就是修行的具体方式方法。
堪布昂琼曾在一部教言中说:
“深之深法大圆满,过简难摄诸要义,然若广
宣心难容。昔日引导诸次第,乃为持明传承教,诸智传承之善说,圣者传
承诸经验。”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宣讲的无上窍诀大圆满,是一切乘法之
顶点,诸法之精要,乃历代持明传承祖师之教言。在传讲大圆满的过程中,
如果过于深广,弟子接纳不了,过于简单,又不能圆满无上窍诀大圆满之
要义。所以,我们目前宣讲的大圆满,是简中至简、要中至要之法,再简
就不是大圆满了。想凭借一、两句教言就能得到很高的见解,完全是自欺
欺人。
有人说直指心性很简单,但这样的公案在历史上只有几个例子啊!末
法时代,众生烦恼沉重,希望能像历代传承祖师般当下证悟,恐怕比登天
还难。当然,了解这些道理之后对密法心生敬信是非常好的,但实修中还
是要遵照个人的根机为妙。不切实际的诳言和诳行除了给我们带来过失和
恶业,没有丝毫利益。要达到真实见解,只有靠如理如法修学。
什么才是真正的见解呢?比如说,眼前什么都看不见,感觉进入大空
性之中,这是第八识,不是出世间法;若眼睛开始起作用,能看得见一切
形象,但并没有专注在某个景象上,而是普遍性的观照一切,这也不是见
解,是前五根识;若明了更深一层,如眼前有幅唐卡也很清楚地知道,这
叫耽著,是第六识;对唐卡产生分别叫烦恼障,是第七识。这些都不叫禅
定。
在上师瑜伽导修中说,从有相定开始的一切见解,都是凭借长期如理
如法修行而得到的,不是思维造作出来的。无论思想有多么细致、丰富,
也永远达不到见解,因为思维和见解完全是在两个不同的时空当中。禅定
不是讲出来的,而是修出来的,所以方式方法必须到位。
无论修上师瑜伽还是成熟口诀法,都在修窍诀法,按传统需要一对一
传讲,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如此传讲,原因是弟子们的基础没有修扎
实,即便讲解,也没有丝毫利益。作为导师,我更不能去糟蹋窍诀法,所
以只能停下来,让大家好好修学直到见解赤裸为止。这个时代,想得到成
熟口诀法并不难,难在把见解修出来。这可不是短时间能达到的事情,因
此还是要多下功夫,精进修行。
我们的弟子中修行很多年的比比皆是,但很多都把修行当作任务来完
成。要么是对本传承的感情很深,放不下;要么是和导师的感情很深,觉
得不修对不起导师,所以要把法修上去;还有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
为很少有人这么幸运,能修这么殊胜、深奥的法。如果把修行当成例行公
事的任务,就意味着你没有广大的发心,修法时马马虎虎、没有下很大功
夫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往昔上师说过,单纯从修无上窍诀大圆满来说,亚青寺的传承是最殊
胜的。现在看也是这样,真的找不到比这更殊胜的传承了。无论是身边的
学习资料,还是平常所讲解的实修方法,都是最殊胜、最殊胜的法了。虽
然站在理论的角度,用文字诠释法义,无论是小乘、大乘还是密乘的导师
都在宣讲,但是如理如法遵照密乘的法义修学,除我们这个传承外,真的
非常稀少。所以,我们是有殊胜缘分、根机非常圆满的具缘者。在拥有这
么好的条件下,修行若还是马马虎虎,仅仅是时间长短和念诵数量在变化,
最终见解没有丝毫进展,还是很令人惋惜的。
时间飞逝,一年即将过去,头上悄悄增添的白发和眼角无声爬上的皱
纹,是阎王爷发给我们的警告:离死亡又近了一步!当我们身患疾病,哪
怕只是头痛,都应告诫自己作好准备,因为这些病痛也是阎王爷给我们的
预警:离死亡越来越近了。所以,在修行上真的要多下功夫,不能时时随
着妄念漂泊,因为无常随时都会降临!
在无常的逼迫下,如果我们能精进修行、赤裸见解,在现实生活中就
能看透一切,甚至没有烦恼,获得今生快乐;面对临终就能了脱生死,获
得自在;未来也能获得解脱。因为驾驭一切就是解脱,当我们拥有见解的
时候,虚幻永远束缚不了我们的内心。这就是见解本具的能力,一切都来
自于见解。如同只有真正拥有财富者才是富人一样,见解也不能仅仅停留
在口中,而应真实证得。我们细致讲解见解的目的就在于此。
更多《甘露法语之禅定精要》内容请在柯日密咒洲网站“佛法答疑-禅定精要”栏目中下载:
http://krmzz.org/fofadayi_lb.aspx?id=98
[说明]
《甘露法语之禅定精要》荟萃了大恩根本上师普巴扎西仁波切针对禅定的珍贵开示。该内容版权归柯日密咒洲官方网站
(www.krmzz.org)及柯日密咒洲官方微信公众号(krmzzorg)所有。
柯日密咒洲官方网站(www.krmzz.org)柯日密咒洲官方微信公众号(krmzzorg)
欢迎并随喜您转发,但请注明转发原创内容来自柯日密咒洲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