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母音
ᅡ 【ɑ】【ㄚ】嘴巴上下張大,發【啊】的音
記憶法:像是小寫的r所以念ㄚ
ㅑ 【一ㄚ】嘴巴上下張大,發【押】的音
記憶法:ㅏ加一橫,所以念ㄧㄚ
ᅥ 【ɔ】【ㄛ】打呵欠似的;嘴巴上下張大,發【喔】的音
記憶法:ㅓ橫條向左,像"ɔ"的開口向左
ㅕ 【一ㄛ】嘴巴上下張大,發【唷】的音
記憶法:ㅓ加一橫,所以念ㄧㄛ
ᅩ 【o】【ㄡ】嘴巴嘟成圓形,用發出【猴】的嘴型,發【歐】的音
記憶法:像歐洲人戴的紳士高帽
ㅛ 【一ㄡ】嘴巴嘟成圓形發【悠】的音
記憶法:ㅗ加一豎,所以念ㄧㄡ
ᅮ 【u】【ㄨ】嘴巴嘟成圓形,像親嘴般,發【屋】的音
記憶法:像柱子撐起的屋頂
ㅠ 【一ㄨ】嘴巴嘟成圓形發【you】的音
記憶法:ㅜ加一豎,所以念ㄧㄨ
ᅳ 【ə】【ㄜ】嘴巴左右拉開,用發出長【一】的嘴型,發出【ㄜ】的音
記憶法:嘴型像"一"的樣子左右拉長
ᅵ 【ɪ】【一】這個最簡單,直接發出短【1】的音
記憶法:數字1就發1的音
複合母音
ㅐ ㅒ ㅔ ㅖ ㅘ ㅙ ㅚ ㅝ ㅞ ㅟ ㅢ
ㅐ【æ】ㅔ【e】-- 在韓國,這兩個發音相同,都發【ㄝ】的音
記憶法:英文H的發音為ㄝ取,所以發ㄝ的音
ㅔ就是把ㅐ中間那一橫,移到左邊,所以發音一樣
ㅒ【yæ】ㅖ【ye】 -- 在韓國,這兩個發音相同,都發【一ㄝ】的音
記憶法:ㅐㅔ加一橫,所以念ㄧㄝ
特殊ㅖ:只有 예 、례 念"一ㄝ",其他搭配都直接念"ㄝ"
ㅚ ㅙ ㅞ -- 在韓國,這三個發音相同,發【we】【ㄨㄟ】的音
記憶法:ㅚ ㅙ 這兩個字遠看都像ㄐ,所以統一叫"喂"
ㅞ= ᅮ + ㅔ 本來就發【ㄨㄟ】的音
ㅘ = ᅩ + ᅡ 發【wɑ】【ㄨㄚ】的音,ㄚ嘴巴上下張大
記憶法:ㅘ = ᅩ + ᅡ原ㄡㄚ發不出什麼合音= = 哇! 有夠難這個><
ㅝ = ᅮ + ᅥ 發【w ɔ】【ㄨㄛ】的音,ㄛ嘴巴上下張大
記憶法:ㅝ = ᅮ + ᅥ
ㅟ = ᅮ + ᅵ 發【ㄨ一】的音
記憶法:ㅟ = ᅮ + ᅵ
ㅢ = ᅳ + ᅵ 發【ㄜ一】的音
記憶法:ㅢ = ᅳ + ᅵ
子音(平音)
ㅇ 這個可愛的圈圈平時不發音,但如果在尾音就發【ŋ】的音
記憶法:零,不發音。
ㄱ 首字發【k】【ㄎ】的音,例:家具 가구(ㄎㄚ ㄍㄨ)
非首字發【g】【ㄍ】的音,例:肉 고기(ㄎㄨ ㄍㄧ)
記憶法:像板凳的形狀,在首字是給客人坐,非首字平時是哥哥坐。
ㄴ 【n】【ㄋ】
記憶法:像下引號,代表結束,類似平時用於句尾的"呢"
ㄷ 首字發【t】【ㄊ】的音,例:橋 다리(ㄊㄚ ㄌ一)
非首字發【d】【ㄉ】的音,例:海洋 바다(ㄆㄚ ㄉㄚ)
記憶法:像櫃子的形狀,在首字很特別,非首字平時是我的。
ㄹ 【r】【ㄌ】
記憶法:像2這個字,餓2了ㄌ。
ㅁ 【m】【ㄇ】閉口音
記憶法:像口字,所以閉口,發ㄇ音。
ㅂ 首字發【p】【ㄆ】閉口音,例:褲子 바지(ㄆㄚ ㄗ一)
非首字發【b】【ㄅ】閉口音,例:傻瓜 바보(ㄆㄚ ㄅㄡ)
記憶法:像口字,所以閉口,首字發圓在上的P,非首字發圓在下的 b
ㅎ 【h】【ㄏ】
記憶法:像開口笑 or 喝水的形狀,所以念"呵""喝"
ㅅ 通常發【s】【ㄙ】的音,例: 사 (ㄙㄚ)
遇有"一"的母音【ㅑㅕㅛㅠᅵ】改發【西】的音,例: 샤 (ㄒ一ㄚ)
記憶法:像人字,人都是自私的,一不小心,就ㄟ系(ㄒ)
ㅈ 首字發【ㄘ】音,例:地圖 지도(ㄘ一 ㄉㄡ)
非首字發【ㄓ】音,例:女生 여자(一ㄡ ㄓㄚ)
記憶法:人的頭上被放一塊板子,在首字就要撤掉,非首字就可以放這。
4個子音(激音 or 氣音)
ㅊ 發【‧ㄘㄜ】輕聲
記憶法:比【ㅈ】的字首音"ㄘ"更輕一些
ㅋ 發【k】輕聲
記憶法:比【ㄱ】的字首音"k"更輕一些
ㅌ 發【t】輕聲
記憶法:比【ㄷ】的字首音"t"更輕一些
ㅍ 發【p】輕聲
記憶法:從【ㅂ】變形而來,比字首音"p"更輕一些
子音(硬音)
ㄲ 發【ㄍ】重音
記憶法:兩個板凳,所以是"哥哥",發更重的ㄍ
ㅆ 發【ㄙ】重音
遇有"一"的母音【ㅑㅕㅛㅠᅵ】也要改發【西】【ㄒ】的音
記憶法:兩個人就更自私了,所以"ㄙ"的音更重,一不小心,就ㄟ系(ㄒ)
ㄸ 發【ㄉ】重音
記憶法:兩個櫃子,所以是又得到一個,發更重的ㄉ
ㅃ 發【ㄅ】重音
記憶法:出現兩張口,反對聲浪增加,發出更重的不(ㄅ)的音
ㅉ 發【‧ㄓㄜ】重音
記憶法:像是"仄"這個字,所以發更重的仄(ㄗㄜˋ)的音
特殊發音
의 (1) 首字念【ㄜ一】例: 의 사(四) 、 의 자(椅子)
(2) 非首字念【一】例: 회 의 (會議)
(3) 當"的"用時念【ㄝ】例:누 나 의 모 자 (姊姊的帽子)
連音
凡遇到「ㅇ」「ㅎ」,就要跟前面的收尾音連著唸。
例: 십이 → 시비 、없어요 → 업서요 、많이 → 만니
關於尾音
ㄱ (ㄱ、ᆩ、ㅋ、ᆪ、ᆰ)
念很輕的【-k】→ 把字念成輕聲。最後的"k"只需嘴型不需發聲。
例:書 책 (‧ㄘㄟ) 握手 악 수 (‧ㄚ ㄙㄨ) 廚房 부 엌 (ㄆㄨ ‧ㄛ)
ㄴ (ㄴ、ᆬ、ᆭ)
念【-n】→ 增加"n"尾音,最後舌頭回到上排牙齒後面。
例:眼睛 눈(ㄋㄨ-n) 有 전 화 (ㄘㄛ-n ㄏㄨㄚ)
ㄹ (ㄹ、ᆲ、ᆳ、ᆴ、ᆶ) 捲舌音
念【 -r 】【ㄦ】→ 增加"r"尾音即可。
例:月亮 달(ㄊㄚ-r) 哭 v. 울다 (ㄨ-r ㄉㄚ)
ㅁ (ㅁ、ᆱ) 閉口音
念【-m】→ 增加"m"尾音即可。
例:身體 몸(ㄇㄡ-m) 柿子 감 (ㄎㄚ-m)
ㅂ (ㅂ、ᇁ、ᆹ、ᆵ) 急促閉口
念【-p】→ 把字念成輕聲。最後的"p"不需發聲,但要閉口。
例:飯 밥 (‧ㄆㄚ) 課程 수 업 (ㄙㄨ ‧ㄛ) 以上 5 個有雙尾音
ㅇ (ㅇ) 鼻音,發音後不閉口。
念【 -ŋ 】【ㄣ 】→ 增加"ŋ"尾音即可。
ㄷ (ㄷ、ᇀ、ᆺ、ᆻ、ᆽ、ᆾ、ᇂ)
念【-t】→ 把字念成輕聲,最後舌頭回到上排牙齒後面。
例:白天 낮(‧ㄋㄚ) 有 v. 있 다 (‧ 一 ㄉㄚ)
註:下個字母,遇到(ㄱ)(ㄴ)時,為了好發音,做不規則變化。
例:읽는 要唸成 [ 잉는 ]、입니다 要唸成 [ 임니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