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很有趣的书,那就是——《昆虫记>。《昆虫记》是一本出自于法国著名昆虫学家,科普学家法布尔的科普读物,全书是通过法布尔对昆虫的细心观察才精心编写出来的。
这本书细致而生动地记录了多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和捕食方法,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让人读了可以大开眼界、令人兴致勃勃。
我读后,发现作者对蟋蟀的描写特别生动,主要交代了蟋蟀的外部特征、声音特征以及发出这种声音的原因,还运用了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表现了意大利蟋蟀的歌声之优美;还有黑肚皮的塔蓝图拉毒蜘蛛,作者通过叙述、引用和描写塔蓝图拉毒蜘蛛的习性和洞穴特点,表现了人们对蜘蛛的恐惧;通过实验,解释了狼蛛的攻击特点和攻击能力;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对蜜蜂和黄蜂的描写引出并重点介绍了寄生虫金峰的可恶与罪恶,表现了人类对昆虫的理解。
这本书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在这里我就不与大家一一讲述了,如果你们想知道更多的知识,就也拿起《昆虫记》进行阅读吧,我相信你读后也会像我一样懂得这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我们也要在读书的同时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只有这样做了,才会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多彩。
今天,我们在课堂读了一个故事:《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我觉得这个故事中小泰莱莎非常勇敢,给我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小泰莱莎的父亲因为战争离她而去,奶奶告诉她,等她长大了,就知道为什么父亲不能回来。于是,她拒绝长大。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妈妈得了重病,奶奶年迈的身体几乎扛不起家里的重担,泰莱莎又地打破了自己不想长大的决定,一点点地长大了。一直到她通过长大为村子里的人们带来了帮助,她真正地变成了一个内心成熟的“巨人”。她对旁人的嘲笑毫不在乎,但是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只能次地希望自己“再长大一点儿就好了”,这是她的心愿,她也意识到自己每次长大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所以这是问心无愧的事情。小泰莱莎既勇敢又善良,我不仅羡慕她,还敬佩她。
我喜欢《不肯长大的小泰莱莎》这篇文章,小泰莱莎是我生活中学习的榜样!在阳光喔的作文学习中,字数一直不太多,以后我会向小泰莱莎学习,面对困难,迎接困难,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这个暑假,我读了几本书,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它让我受益匪浅,感动至深。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市立小学三年级学生写的一学年之纪事,书中记叙了他在校内校外的见闻及思想,记叙了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虽然只是一篇篇很短的日记,一个个很小的故事,但让我读了之后很受感动。
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是《义侠的行动》,它主要描写了卡隆的义侠行动。有一天,有三四个孩子在一起戏弄赤发的一只手有残疾的卖野菜人家的孩子克洛西,有的打他,有的说他是“残废者”、“鬼怪”,最可恶的是勿兰谛,学他母亲挑菜担的样子,许多同学都知道克洛西的母亲,看了勿兰谛的样子,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克洛西大怒,用墨水瓶向勿兰谛掷去,可是却打到了刚好走到教室的先生胸部。先生很生气,问是谁打的,卡隆马上站起来说是他打的,先生看了看卡隆,不相信。这时,克洛西站起来,告诉先生,是有人欺负他,他才打的。先生让欺负克洛西的人起立,那四个学生都低着头站了起来。先生对那四个学生说:“你们做了最无谓、最可耻的事!”然后,先生走到卡隆旁边,说:“你的精神是高尚的!”卡隆附在先生的耳边不知说了什么,先生突然向着四个学生说:“我饶恕你们。”
作者不知卡隆说了什么,我也不知道,不过我想:他一定是在为那四个学生说情呢。
读过这篇文章,我觉得卡隆的精神确实很高尚,他不仅同情弱者,还对犯了错的同学有宽容之心,我一定要向他学习。
《爱的教育》就是通过一篇篇这样的文章,告诉我们要有爱心,爱父母、爱教师、爱同学……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舒克贝塔传》。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小老鼠舒克和小老鼠贝塔。现在我们来听听它们的故事吧。
舒克出生在一个坏名声的家庭里,天天偷吃别人的东西,人密它们叫“小偷”。
它抛弃了自己的妈妈,出去混个好名声。它看中了一家米黄色的飞机,于是它开着飞机(学会之后才开的)背井离乡。
贝塔也出生在一个坏名声的家庭里,它所在的房子的那只猫(名叫咪丽),让贝塔两天都没吃上饭。
有一天,它看见电视里面的坦克很厉害,想到了自己床底下不就有一个坦克。于是,它开着坦克与咪丽争食物。
后来,咪丽的食物都成贝塔的食物了。咪丽饿得再也受不了了,它就爬上桌子偷吃东西。主人看到这一切,痛打了咪丽。贝塔不想再让咪丽受苦了,它开着坦克也背井离乡了。
贝塔来到草原,用石子打伤了麻雀。舒克营救了麻雀,它们就这样认识了。它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们天天到处游荡,过了一段时间后,它们各自回各自的家,过上了全新的生活。舒克和妈妈相逢了。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我们不能像老鼠它们一样,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去拿别人的东西。这样的行为很不礼貌,同时也叫“偷”。我们要做礼貌的人,拿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才能拿。
舒克贝塔它们俩都乐于助人。它们俩看见皮皮鲁上学愁眉苦脸的样子,想帮助他,于是他们俩把钟从11:35拨到了12时整,每个学校都提前25分钟放学。皮皮鲁每天都早下课。他很感激舒克和贝塔。我们要向它们俩学习,做个乐于助人的人。
我喜欢这本书。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让我记忆非常深刻。那是赵冰波写的,叫《窗下的树皮小屋》。
《窗下的树皮小屋》里讲了一只名叫吉铃的小蟋蟀,在秋雨的时候为一个心地善良的小女孩演奏,之后和吉铃的朋友在一起发生的故事。小女孩用自己的爱心为弱小的生命筑就了一个温暖的树皮小屋:屋顶,是有长着青苔的松树皮做的;墙壁,是用细细的柳枝编的;两个窗子,是用两片树叶做成的……后来,小女孩的善心也得到了回报。
这是一篇充满爱心的童话,贯穿着真善美的主题,情节简单,节奏舒缓,画面优美,读起来让人的心暖融融的。这篇文章有着如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绚丽的色彩;白里透黑,黑里透亮……在诗意的语言里可以聆听各种声音。
其实我很讨厌动物,昆虫,但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变得非常喜欢动物,因为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人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发布时间:2024-08-05
《红楼梦》读后感 篇1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读了之后让人受益匪浅。《红楼梦》是清朝的曹雪芹写的,作者这么用心就是为了让我们后人明白历史,从历史之中明白一个道理。《红楼梦》又叫《石头记》、《情僧录》、《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主要记述贾,王,史,薛这四大家族的故事,由富贵上的`顶...
发布时间:2024-08-05
浪读后感 篇1 暑假里,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后,我领悟了许多。书中所写的事情,没有一件是假的,巴学园、巴学园的老师、孩子,都是那么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书中写了小豆豆惨遭退学后,她转学到了巴学园。巴学园里的电车教室、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都深深吸引了她。在她困难时、开心时、担忧时,校长小林先...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写9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顶思考帽读后感(通用9篇),欢迎大家分享。蓝帽子读后感 篇1 当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的时候,眼球立刻就被封面的字眼吸引住了——“全球创新思维训练第一书”、“20世纪最有价值的...
红与黑,作为两种切实可感的色彩在《红与黑》中出现了多次,为思考这两种色彩的深层的象征意义和挖掘小说的主旨提供了基本信息。下面是好查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红与黑读后感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黑色敌人读后感 篇1 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人文精神统领在自然科...
发布时间:2024-08-05
大意失荆州读后感 篇1 《三国演义》是一部不错的小说,它讲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三国时期三足鼎立,最后到三分归一的故事。 这部小说深深地吸引了我,以至于我爱不释手,夜不能寐,但是,愈往下看,感情愈深,对于各个人物的印象就愈加深刻、愈加个性分明。以至于我读到第一百三、四回时,潸然泪下,对于诸葛亮的...
发布时间:2024-08-05
《童年》读后感 篇1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
发布时间:2024-08-05
烈鸟读后感 篇1 我读了沈石溪编著的《和乌鸦做邻居》一书,书中收录了《和乌鸦做邻居》、《天命》和《烈鸟》等十多篇文章。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和乌鸦做邻居》一文,作者告诉我们:乌鸦虽然外表难看,但是,非常聪明,很有个性,是一种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鸟。 作者小时候,奶奶告诉他,如果早晨起来听到乌鸦的叫声...
发布时间:2024-08-05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11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做有温度的教育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环境教育读后感 篇1 每天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有时,我们因孩子的懂事而欣慰;有时,我们因孩子的调皮而苦恼……我该如何更好地...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护理伦理学学习心得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护理教育读后感 篇1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开始运行,提倡以病人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4-08-05
酒婆读后感 篇1 天津卫码头生活着一群平凡朴素、性格迥异的百姓。他们生活在市井民间,过着平淡简朴的生活,却有着一段段奇人妙事流传给后人品味。能让死鸟复活的贺道台;力大无穷的张大力;嗜辣如命的杨巴;苏七块、泥人张、刷子李。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就是冯骥才先生笔下的《俗世奇人》。冯先生用诙谐幽默的文字...
四年级皮皮鲁鲁西西读后感(5篇)
文件夹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