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51 views1 page

下湾遗址2017

下湾遗址,考古2017

Uploaded by

94fqbu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DOC,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51 views1 page

下湾遗址2017

下湾遗址,考古2017

Uploaded by

94fqbu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DOC,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You are on page 1/ 1

下湾遗址位于沅水中游泸溪县浦市镇北郊沅水左岸一处低矮台地上,地处武陵山深处。2017 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首次主动性考古发掘。从发掘情况看,下湾

遗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其中,新石器遗存最为丰富。新石器文化遗存大致可分为两期,分别距今 7000 年左右和距今 6500—7000 年。这


《》《》《》“”“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
《》 ”的记载。下湾宗教遗存的发现,反映出这些对后世湖湘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深的沅水流域浓烈的巫鬼祭祀风俗有
非常古老的源头。除了祭祀遗存,这里发掘的墓葬还出土了一批玉器,其年代为整个长江中游最早者,从玉器的质地、形态及工艺特点来看,与长江下游玉器遗存有着密切的联系。说
明在距今 6500 年前中国南方不仅存在远距离的物质交流,也存在观念交流。高庙文化最具特征的图像与意识或许就是通过这种交流向外传播的,其獠牙兽面、八角星纹、凤鸟载
日、建木等图像及其意蕴,影响了后世历史数千年,成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瑰宝。

金家园遗址 2011
2011 年 2 至 5 月,为配合洪江托口电站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所会同怀化市、县精干专业技术员对托口盆地 4 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累计发掘面积 1100 平方米。发掘分两组同时进行。下
面就第一批发掘的金家园和黄家团遗址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一)金家园遗址
金家园遗址位于托口盆地东北部,隶属于托口镇三里村 8 组。遗址位于沅江左岸一级阶地,大部分已被沅江冲毁。本次发掘 500 平方米(图一)。
遗址出土遗物仅见石、陶两类。石制品数以千计,相当丰富,以打制为主,器类以石片为多,石器较少,器类有砍砸器、盘状器、刮削器、石锤等。磨制石器较少,多为刃部稍加磨光,器身仍多打制,常
见小型石斧、石凿,另有少量磨制的小石锛、穿孔铲、钻孔刀、小刻刀以及砺石、网坠等。打制石器以单面打击为主,另一面往往保留自然砾石面;磨制石器整体加工较为粗糙,但其钻孔、抛光技术已相
当娴熟(图八至图一一)。
陶器不如石器丰富,陶片较碎小,可复原器较少。陶片一般是伴随石制品出土,即石制品丰富的区域,陶片也相对较多。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次为夹砂灰白陶和夹炭红陶,有少量粗泥红陶和白陶。夹
砂陶中可见不少石英砂岩及少量云母、蚌料等,器表颜色斑驳,有不少黑斑块;泥质陶胎呈黑或灰色,器表一般有薄层红、白色陶衣,有的还填有红彩。
陶器装饰较复杂,几乎不见素面陶。施纹风格以刻划、戳印、模印、捺压、剔刺为主,纹痕深陷,刚劲有力。纹饰常见弦纹、波浪、弧线、指甲、圆圈等几何形状纹样,多数内填篦点纹或填彩,其次
则为细绳纹及拍印粗绳纹,另外,有少量兽面纹、羽翼纹及齿状花边纹。除绳纹常见于圜底器腹部外(少数圜底器腹部亦施刻划图案),其他纹饰多施于圈足类器及圜底器腹部以上部位。
器物造型较单调,仅圜底及圈足两类,不见三足及平底。器类以高领罐为主,口多直敞,肩多斜长,其次则为圈足器,包括盘、碗等,另有少量通体戳印指甲纹的支座。白陶主要以圈足器为主,
有少量高领罐(图一二至图一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