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11 views17 pages

语音

Uploaded by

yunleihu105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11 views17 pages

语音

Uploaded by

yunleihu105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You are on page 1/ 17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或


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


来传递信息的声音
语音的定义



只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


乐音 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音波 由物体振动产生,造成的声音的感觉



噪音 不是周期性出现的重复波形的音波



音高 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声调和语调不同取决于音高




音强 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语言中的重音、轻音是由音强的不同造成的




四要素 音长 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sit 和seat





发音体不同
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


物理属性


音色 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的 发音方法不同 区别意义最重要的要素





不同
发音时共鸣器官形状不同



通常把四者分成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音色成


分,一个层次包括音高、音强和音长, 统称为超 什么是超音色成分/非音色成分?



音色成分,或叫非音色成分


音色的变化在语音中起最主要的作用,三个非音


色成分是依附于音色的,既可以依附在一个音节 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无疑都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
四要素在语音中的作用



里,比如声调;也可以依附在比音节大的音段 重要的要素


上,比如语调


音高的作用十分重要,声调主要是由音高构成
的,声调能区别意义
语音的性质 ‎
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的作用



气管


动力区:呼吸器官

胸腔

横膈膜

甲状软骨

生理属性 由发音器官发出 喉头 环状软骨




发音区:喉头和声带 两块勺状软骨


声带 位于喉头中间,中间的空隙是声门


调节成多种多样的语音,主要靠口腔内各器官起
共鸣区:鼻腔、口腔、咽腔三大部分 都能起共鸣器之扩大声音的作用


作用



同样一个意义,比如“书”,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 用什么声音与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


中就用不同的语音来表示。在英语中是book,在 是随着社会、民族、地方不同而不同,是由使用


俄语中是книга 一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 如bie这个音节,在“别去、区别、别针”等词语中
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


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所表示的意义各不相同



如“番茄”和“西红柿”,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名
同样一个意义也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社会属性 表现在哪些方面? 称




汉语塞音中的不送气塞音(b)与送气塞音(p)


不同的语言或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从物理和 分属两个不同的语音单位,如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

生理属性的角度看是不同的音

英语塞音中的不送气音和送气音却属于同一语音

单位,如spring p pen
p 用同一个音标表示p[p]
按语言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从音色角度划分出
定义


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辅音(子音) 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b、m、f、d、k、zh等




分类
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


元音(母音) a、e、i、o、u等


碍形成的音素



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时受到某个部位
音素


的阻碍


从受阻与否看 最主要区别




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部位特别紧张


从紧张度看
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和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



二者主要区别(两气几声响) 态



发辅音时,气流较强


从气流强弱看


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


从响亮度看


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断,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 一般来说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儿化
音节


小的语音单位 音除外



注意声母不等于辅音 如n既可以作声母也可以作为韵尾
语音单位 声母



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零声母现象 如爱




元音不能作声母
韵母


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注意


韵母不等于元音 如有的韵母带有辅音



如“底”的音高是先降到最低然后再升上去,这种
声调(2017) 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形式


先降后升的音高变化格式,就是音节“底”的声调



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是一个语音系
音位 如汉语中的【t】和【t‘】区别意义,是两个音位

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从定义看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


音单位

划分依据不同:音素是按照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

理属性划分的,因为是按照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
比较音位和音素(2013、2018)




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全人类的语言中划分

的,音位是从某一种具体语言中划分出来的

数量不同,音素数量多于音位

‎直音法 ‎用一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 ‎厶,音司
‎用汉字记音
‎郎反切上字,同声母
‎反切法 ‎用两个汉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 ‎鲁,郎古切
‎古反切下字,同韵母
‎记音方法
‎用注音符号记音 ‎注音符号最早是注音字母

‎用罗马字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语音

‎ 字母表、声母表和韵母表,以及声调符号和隔

‎是什么
‎音符号组成

‎记音符号 ‎汉语拼音方案(2018、2019) ‎汉字的注音工具

‎用途 ‎普通话的拼写工具

‎ 作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

‎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
‎名和科学术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

‎ 888年英国伦敦国际语音学会为了记录和研究人
1
‎类语言而制订的一套记音符号
‎国际音标
‎ 有一百多个符号,符合“一个符号一个音素,一

‎个音素一个符号”的原则
‎定义 ‎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 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鼻

‎塞音 ‎b、p、d、t、g、k
‎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 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腭上升,

‎擦音 ‎f、h、x、sh、r
‎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 音时,发音部位先形成闭塞,软腭上升,堵塞

‎看阻碍的方式(成阻、持阻、除阻) ‎塞擦音 ‎j、q、zh、ch、z、c ‎鼻腔的通路,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
‎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 音时,口腔中的发音部位完全闭塞,软腭下

‎鼻音 ‎m、n、ng ‎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
‎发音

‎ 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但舌头的两边仍留

‎发音方法 ‎类型 ‎边音 ‎l ‎有空隙,同时软腭上升阻塞鼻腔的通路,气流振
‎动声带,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通过

‎清音 ‎除浊音之外全部
‎看声带是否振动
‎浊音 ‎m、n、ng、l、r

‎送气 ‎p\t\k\q\ch\c
‎看气流的强弱
‎不送气 ‎b\d\g\j\zh\z

[‎ p]、[t]、[k]、[f]、[s]、[ʂ]、[x]、[ts]、[tʂ]、[
‎全清 ‎不送气不带音的塞音、擦音和塞擦音
‎tɕ]等辅音
‎清音
‎次清 ‎送气不带音的塞音和塞擦音 ‎[p‘]、[t‘]、[k‘],[ts‘]、[tʂ‘]、[tɕ‘]等辅音

[‎ b]、[d]、[g]、[v]、[z]、[ʐ]、[ɣ],[dz]、[
‎全浊 ‎带音的塞音、擦音、塞擦音
‎dʒ]、[dʐ]等辅音

‎ 元音是指擦音中很小的一种音,介于元音和辅

‎清音和浊音 ‎浊音 ‎ 汉语拼音中有明确的区分:a、o、e是纯元

‎22个辅音的发音 ‎音之间,因为接近高元音,所以叫做半元音,它
‎们并不是辅音音位,而是零声母的音位变体
‎音,i、u、ü是半元音

‎次浊 ‎鼻音、边音、半元音 ‎[n]、[m]、[ŋ]、[l]、[j](半元音)等音

‎ 外一种带音的鼻音加摩擦[nʐ],古人也归在次

‎浊一类里

‎发音时声带振动称为带音,不振动称为不带音

‎双唇音 ‎b、p、m ‎由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唇齿音 ‎f ‎由上齿和下唇接近阻碍气流而形成

‎舌尖前音(平舌音) ‎z、c、s ‎由舌尖抵住或接近齿背阻碍气流而形成

‎类型 ‎舌尖中音 ‎d、t、n、l ‎由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 舌尖卷起,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

‎舌尖后音(卷舌音、翘舌音) ‎zh、ch、sh、r
‎成
‎发音部位 ‎舌面前音(舌面音) ‎j、q、x ‎由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

‎舌面后音(舌根音) ‎g、k、ng、h ‎由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软腭阻碍气流而形成

‎定义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b[p]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pʰ] ‎双唇、送气、清、塞音

‎m[m] ‎双唇、浊、鼻音

‎f[f] ‎唇齿、清、擦音

‎z[ts]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c[tsʰ]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S[s] ‎舌尖前、清、擦音

‎d[t]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tʰ]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n[n] ‎舌尖中、浊、鼻音

‎声母的全面描写 ‎1[1] ‎舌尖中、浊、边音

‎zh [tʂ]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ch [tʂʰ]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22个声母 ‎sh [ʂ] ‎舌尖后、清、擦音

‎r [ɻ] ‎舌尖后、浊、擦音

‎j [tɕ] ‎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q [tɕʰ]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x [ɕ] ‎舌面前、清、擦音

‎g [k] ‎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k [kʰ] ‎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h [x] ‎舌面后、清、擦音

‎捏鼻孔后发音,如果觉得发音有困难,那就是n音

‎ 为发n时软腭下降, 气流振动声带后要从鼻孔

‎通过
‎分辨n和I ‎用捏鼻孔的办法来练习(一个带鼻音一个不带)
‎ 鼻孔而觉得发音不困难,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

‎的,那就是l音

‎ 为发l时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舌身收窄,

‎气流由舌头两边流出,不带鼻音

‎ 舌尖后音时,舌尖要翘起来,对准(抵住或接

‎近)硬腭前部
‎分辨 zh、ch、sh 和 z、c、s
‎ 舌尖前音时,舌尖不翘,抵住下齿背,舌叶对

‎准(抵住或接近)上齿背

f‎ 和h都是清擦音,区别只在阻碍的部位上。f是上
‎声母辨证 ‎分辨f和h ‎齿和下唇形成阻碍,h是舌面后部和软腭形成阻
‎碍

‎ 方言中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z、c、s、

‎“尖团合流”
‎g、k、h改成j、q、x

‎ 通话塞音、塞擦音、擦音声母中只有一个浊擦

‎把方言中的浊音改为清音
‎音r,其他都是清声母

‎读准普通话零声母的字

‎读好擦音h
定义 发音时口形始终不变的元音



高元音(闭元音) i、u、ü



半高元音(半闭元音) e、o



舌位的高低


半低元音(半开元音) ê



低元音(开元音) ɑ



前元音 i、ü



舌位的前后 央元音 e[ə]




后元音 u、o



圆唇元音 ü、o



唇形的圆展


展唇元音(不、非圆唇元音) i、ɑ



舌面元音


单元音(10个) 舌位唇形图



ɑ[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如发达里面的α



o [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如薄膜里的o



e [ɤ]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如合格里的e



逐个介绍 ê [ɛ]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普通话只有欸这个字

元音的发音




i [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如集体里的i




u [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如朴素里的u



ü [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如区域里的ü



-i[ɿ]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如自私里的-i(前)



舌尖元音

-i[ʅ]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如知识里的-i(后)



卷舌元音 er[ər] 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普通话中只有“儿、而、耳、饵、尔、迩、二、贰”等




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
定义


前响复元音 ɑi、ei、ɑo、ou
复元音(13个)

后响复元音 iɑ、ie、uɑ、uo、üe


中响复元音 iɑo、iou、uɑi、uei


单元音韵母 单元音形成的韵母10个



按结构 复元音韵母 复元音形成的韵母13个




带鼻音韵母 又叫鼻音尾韵母16个 唯闭音:鼻辅音韵尾发音时,除阻阶段不发音




开口呼 韵母开头不是i、u、ü的韵母15个



齐齿呼 韵母开头是i的韵母9个



按口形


合口呼 韵母开头是u的韵母10个



撮口呼 韵母开头是ü的韵母5个



无韵尾韵母 15个



按韵尾 元音韵尾韵母 8个




鼻音韵尾韵母 16个



韵母(39个)的发音

15 9 10 5

普通话韵母总表

韵母

韵头(又叫介音、介母) 只有i、u、ü三个高元音, 在韵腹前, ...


韵母的结构 韵腹(主要元音) 是韵母的 不可缺少的部分,


韵尾 只限于韵腹后头的n、ng、i、u四个 也就是说韵尾是只能跟在韵腹后面的


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常在某些句子的末尾用

押韵 同“韵”的字,押韵的字只要求韵腹和韵尾相同,

不要求韵头相同
押韵和韵辙
明清以来,北方民间戏曲把“韵”叫做“辙”,把押

韵辙 韵叫做“合辙”,人们于是把“韵”和“辙”合称为“韵
辙"
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


,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格式,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PA]
什么是声调
汉藏语系一些语言的音节是附有声调的。但印欧



不同语系的区别 语系等世界上大多数语系的音节有音高而没有声


调音高格式,所以被公认为没有声调的语言


指的是依附在音节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
定义


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音



调值由相对音高决定,这里的音高是一种相对音



调值 语音特点



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


的,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


用五度竖线来标记调值相对音高的方法,用数字
描写调值的方法 赵元任“五度标记法”


“1、2、3、4、5”表示




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
调值和调类 调类 ‎
建立的类



在不同的方言中,调值相同的字,不一定同属相
注意

同的调类;而调类相同的字, 调值也不一定一样
声调


调号 标注声调的符号



阴平55

阳平35
普通话的声调

上声214 出现频率最低,变异负荷功能最弱



去声51 出现频率最高,变异负荷功能最强


清 阴平


平声

浊 阳平


清、次浊 上声


上声

全浊 去声
古今调类比较



去声 去声(不变)


清 四种都有


古今调类和四声平仄 入声 次浊 去声




全浊 阳平


平 指古代四声中“平上去入”的平声


四声与平仄 平仄


仄 除平声之外的三声


‎音节由几个音素构成
‎构成
‎ 般来说,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带调音节,

‎儿化音除外(两个汉字一个音节)

‎ 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来拼写,如

‎音节的结构
‎强,也可以用一至三个音素符号拼写

‎ 个音节总要有元音,元音符号可以多至三个,

‎元音在音节中占优势
‎特点 ‎并且连续出现,分别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

‎音节可以没有辅音 ‎如我、外等

‎ 语音节都有声调,都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

‎母、韵头和韵尾

‎声韵双拼法 ‎用声母和韵母的两个部分进行拼音 ‎g—uang→guang(光)


‎双拼法
‎声介与韵母拼法 ‎先把声母和韵头拼合,然后跟韵进行拼音 ‎xi—ang→xiang(香)

‎拼音的方法 ‎三拼法 ‎用声母、韵头、韵身三部分进行连读 ‎j—i—a→jia(加)

‎整体认读法 ‎先做好发声母的准备,然后读带声调的韵母 ‎班

‎音节 ‎拼音 ‎普通话的声韵拼合简表

‎声母要用本音

‎几个问题 ‎声母、韵母之间不要有停顿

‎要念准韵头

‎ 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如果i不

‎是韵腹,就把i改为y

‎ 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的音节中,如果u

‎隔音字母y、w的用法
‎是韵头,就把u改成w

‎ 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一律写

‎成yu,省略两点

‎ 、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
a ‎酷爱和快
‎隔音符号的用法 ‎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
‎隔开 ‎山歌和上颚

‎音节拼写规则 ‎丢
i‎ ou,uei,uen前面加辅音声母的时候,写成
‎韵母iou、uei、uen的省写
‎iu,ui,un ‎桂
‎省写
‎ü上两点的省略(限于与n、l以外的声母)

‎声调符号一般标在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上


‎ iu、ui的两个韵母中,声调符号规定标在后面
‎标调法 ‎的u或i上面

‎调号恰巧标在i的上面,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去

‎轻声音节不标调
连上 214+214 35+214 水果





214+轻 35+轻 捧起




上+轻
214+轻 21+轻 姐姐



前两个语义紧凑(214+214)+214 35+35+214 展览馆
上声的变调




三连上
后两个语义紧凑214+(214+214) 纸老虎


21+35+214



三字以上 根据语义划分停顿 理想/美好 35+21+35+214




阴平 首都



阳平 祖国


在非上声之前214变21


去声 解放


轻声 尾巴

“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

阴平“一”念55,去声“不”念51
中,声调不变,读原调


变调

在去声前,一律变35 一样



一般
一、不的变调


在非去声前,“一”变51,“不”仍读51
不吃


想一想


“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的中间,读轻声

做不做


做不好

“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

来不了

七岁
“七、八”的变调

在去声前调值在可以变35,也可以不变

八两


因语流音变形成的又轻又短的调子,是四声的特


殊音变,音长变短


音长变短 音节比非轻声短一半



音色听上去又短又模糊


轻声音节的变化与语音的四种物理属性都有关系 音强一般变弱



上声字后面音高比较高


音高不固定 阴平和阳平字后偏低



去声字后最低
概念



轻声音节不仅引起音节、音高、音强的变化,有

时还引起声母、韵母中辅音、元音音色的变化


五度标调符号表示轻声

助词“的、地、得、了、过”和语气词“吧、呢”等

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读轻声

轻声
双音动词重叠式ABAB

后缀“子”、“头”和“们”等读轻声


哪些音节读轻声 表示方位的词或语素读轻声


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

下去”等读轻声


黑不溜秋(不)

下面词语里加着重号的字一律读轻声

糊里糊涂(里)

区别词义

轻声的作用 区别词性


朱自清的散文《春》,全文622个字音中,有178
语流中轻声的轻、短、模糊和四声的重、长、清

个轻声字,读起来则优美动听;若字字读原调值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晰构成了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的节奏,增强了语
,则显得平板、呆滞、僵硬,既折磨听者,也使

言的音乐性。
原文的优美荡然无存
‎ 通话的“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

‎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的韵母就
‎叫作“儿化韵”
‎什么是儿化
‎“爷们儿”—yémenr,“瓜子儿脸”—guāzǐr liǎn ‎这里的r不表示音素,只表示卷舌动作

‎儿化韵的发音
‎儿化

‎头(脑袋)—头儿(领头的)
‎区别词义
‎火星(行星)—火星儿(极小的火)

‎儿化的作用 ‎区别词性

‎小皮球儿
‎表示细小、轻松或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
‎红嘴唇儿
‎ 音位和音位组合时,受到连音影响或受到说话

‎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指的是音节相连发生的语音变化的现象 ‎时高低、快慢、强弱影响时可能发生的临时性变
‎化)

‎语气词“啊”的音变

‎ 气词“啊”ā[A55]发音时往往受前字

‎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
‎ 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最小的区别意义的

‎音位
‎语音单位

‎ 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

‎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凡属能够区
‎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 否则就
‎是同一个音位了
‎音位及其归纳方法 ‎归纳方法
‎辅音音位 ‎从辅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
‎归纳出的音位
‎元音音位 ‎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音位

‎音质音位(音段音位) ‎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出现在固定的音段上

‎ 调音位(即调位)主要是由音高特征构成的,

‎非音质音位(超音段音位)
‎音高不是音质

‎ 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作

‎定义
‎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 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则是从音

‎位变体中概括归纳出来的
‎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
‎ 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也

‎可以说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音位变体

‎条件变体 ‎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

‎分类
‎音位简说
‎ 如北京话里面零声母字“挖”、“文”等开头的音

‎自由变体 ‎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 ‎有[w]和[v]两种读法,可以相互替换,不改变意
‎思

‎ 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

‎定义 ‎这样的语音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
‎的语音特征就叫作“区别特征”
‎语音的辨义功能 ‎区别特征 ‎最重要的标准
[‎ t]和[t‘]的差异在于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所以
‎举例 ‎送气与不送气的语音特征就是普通话里的“区别特
‎征”

‎ 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

‎互补分布 ‎定义 ‎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
‎相补充的
‎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 通话中的[m]只出现在开头,作声母,[ŋ]

‎ 于在各种语言里形成互补分布的原因和情况不
由 ‎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作韵尾,这两个音处于互
‎完全一样,所以有的音虽然处于互补分布中,但 ‎补分布状况
‎音感差异(土人感)
‎是当地人听起来差异过大,这样的音也不宜归纳为
‎ 它们在北京人的音感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

‎同一音位
‎仍应分别归纳为两个音位

‎归纳音位必须在同一系统中进行

‎ 于创制或改革拼音文字、拼音方案以及语言的

‎音位理论意义 ‎学习和教学都有重要意义
‎/ɑ/ ‎[a]、[A]、[α]、[ε]

‎/o/ ‎[o]

‎/e/

‎/ə/

‎/i/

‎元音音位

‎/u/

‎/y/

‎/ɿ/

‎/ʅ/

‎/ər/
‎ 送气清塞音、清塞擦音出现在轻声

‎音节中,由于读音弱,受前、后元音
‎的影响,有变成了相应的浊辅音

‎ 多数辅音音位(除[f]等少数辅音

‎外)在同后头的圆唇元音相拼时都双唇 ‎都[tu]、努[nu]等辅音发音时双唇拢圆了
‎拢圆,即产生各种圆唇音的音位变体

‎ 尖中音和齐齿呼韵母拼合时出现带

‎辅音音位 ‎有腭化音①色彩
‎ 化音:在发某一辅音时舌面接近硬腭,使那个

‎音带有舌面音色彩

‎ 根音同[ei]拼合时,由于受到[

‎ei]韵母中半高前元音[e]的影响,发 ‎例如“给、剋、黑”中的辅音实际音值就是这样
‎音部位提前

‎ 鼻音发音的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持

‎声母 [n-]
‎ 音/n/除了前面介绍的圆唇音之外,
鼻 ‎阻、除阻期都发音

‎还有两个音位变体 ‎ 阻期发音,除阻期不发音,有人称它作“唯闭音

‎韵尾[-n]
‎”

‎韵尾[-ŋ] ‎持阻阶段发音,除阻阶段不发音,是唯闭音 ‎如“当”、“江”


‎鼻音[ŋ]有两个音位变体
‎ 鼻音发音的三个阶段,但只出现在后续语气词“

‎音节开头[ŋ-] ‎如“唱啊”
‎啊”的开头,与前面的韵尾因为连读出现同化作用
‎ 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四个

‎调类其实就是四个调位), 也可以用调值表示为/
‎定义 ‎55/、/35/、/214/、/51/四个调位,也可以写成/
‎1/、 /2/、/3/、/4/四个调位

‎/1/ ‎[55]

‎/2/ ‎[35]

‎普通话声调调位 ‎变体

‎把轻声看作本调调位的变体是较适宜的
‎轻声的变体
‎轻声的音高、音质都不固定,很难类型化 ‎将轻声看作独立的调位是不合适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