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身为未来的小学教师,除了须掌握一般儿童文学创作的规律,还必须了解儿
童读者的审美特点及接受特点。除此以外,更须通识各种儿童文学形式,尤其是儿
童文学中以意象美与音韵美独树一帜的儿童诗。
在这份课业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儿童诗,其中有关的方面包括儿童诗的艺
术特点和儿童诗的创作材料、儿童诗的历史演变,概念及其特点。通过所搜集到的
资料并摘录要点后,学员将对儿童诗从其发展时期至今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其整体
结构也得到充分的掌握。在仔细钻研儿童诗的特点后,我们将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在
现实生活中,并且习写一首儿童诗,然后针对其中一首儿童诗评析其优劣点,写成
一份报告。
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及审美特点。它是用最富于感情、
最凝炼、有韵律但又具有陈述性特点的文学语言来抒写儿童情感的文学形式。儿童
诗在儿童文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由于其充满童趣且形体简明的特点使得儿童格外
喜爱及容易接受。
在完成这份课业的过程中,我们着重的不单是课业的表现形式,还有更重要
的一点是从心里头真诚地感受到儿童诗的有趣之处,并能够做到站在儿童立场出发
及立场思考。把握儿童的心理特征,热切地感受他们的需要。
结语
我国教育部早已在 2002 年 把儿童文学列入小学语文课程纲要,可见儿童
文学在教育界的发展格受注重,已可预知在未来的时间里它也肯定将持续扎稳脚步
继续迈向儿童的心里。
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详细讨论过儿童诗,我们对儿童诗的了解也不再是只限
乎表面,而是掌握得已有一定的程度。我们深深了解到虽然儿童诗是给写儿童的作
品,也决不能抱着草草了事的态度去写作。正因为是写给儿童的作品,我们更应该
注意到多方面的顾虑,这样才能写出一首优秀的儿童诗。其中该顾虑的是儿童诗的
写作必须符合儿童心理特征,而且能够形象性的把完整的故事带出,让儿童在幽默
轻松的笔调中得到启迪,让儿童在欢笑声中不知不觉领悟其中的教育作用。
通过这一份课业,我们对儿童诗有了充分的了解,也掌握了儿童诗与儿歌
的关系。儿歌其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民间童谣已为儿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和比较
稳定的表现形式。二儿童诗形成的历史要短暂得多,它没有可供直接运用的经验,
只能从古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吸取一些适宜的艺术营养,同时又从儿歌中借鉴一些
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