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政黨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基礎條目 政黨屬於維基百科社會和社會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政治專題 (獲評極高重要度
本條目頁屬於政治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政治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未評級未評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條目頁尚未接受評級。
 極高  根據專題重要度評級標準,本條目已評為極高重要度

關於「世界各地的政黨「

[編輯]

「世界各地的政黨「一節,有必要加入大中華地區的嗎?他們的政黨發展對於整個政黨概念來說有足夠的影響力嗎?這樣做恐有NPOV問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7月30日 (五) 06:08 (UTC)[回覆]


我參考過一些條目,例如日文版「政黨」便單列一節介紹日文圈的日本政黨,而中文版「股份有限公司」亦單列一節以中文圈地區公司介紹為主,其後有日韓美英之簡要介紹,「漢堡王」條目亦着重介紹其在中文圈地區(盡管其乃美國餐廳,且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皆發展甚小)。類似情況普遍於維基百科各語言,故我認為對於地區別的事物而言,應有對本語言區相關內容的介紹,此亦為多數使用者普遍了解(易於改善)或欲查詢的內容。
此外,那節內容比較有價值,而並無出現在政黨列表等條目中。若缺失這些介紹,百科條目恐有偏向歷史或字典之懮。
當然若有條件,加上國際上有代表性的地區政黨介紹也許更佳。Sakuradate (留言) 2010年7月30日 (五) 08:58 (UTC)[回覆]

您列舉的條目恰恰都是有不足的,例如股份有限公司與中文圈的公司有什麼關聯嗎?中文圈的公司形式對股份有限公司這個概念產生了什麼重要影響嗎?我只能說,這種條目都犯了地域中心和POV的毛病。我認為,應該是對該主題有代表性的,產生重要影響的地區性事物可以加入,否則就不應該加入,而是應該放到相應於該地區主題的條目中。--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7月31日 (六) 07:42 (UTC)[回覆]


在中文維基百科一般性的條目內容中,中國中心或華語圈中心側重介紹中國或華語圈區域自己的內容是適當的,而不要重點性地介紹中國或者華語圈以外的內容而造成喧賓奪主。

避免西方中心或者英語圈中心

  因此在此中文條目中,側重介紹華語圈地區內容當屬適當。政黨並非西方特有,故應對華語圈內容加以重點介紹。
  又,此中文條目近日之數次完善當中,最先刪除了華語圈中心內容(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政黨),反以西方內容(美國,法國等)取代之。而之後雖美法改編為更能體現其代表性的歷史單元,卻未有恢復原先較合理之地域政黨介紹及華語圈內容,而使之完全缺失,我想這恰恰是與閣下所提到的Wikipedia:避免地域中心Wikipedia:中立的觀點之方針背離及不合理的。
  同樣的,中文股份有限公司條目中亦當應在華語圈公司介紹中有所側重,中文漢堡王亦得着重介紹台港及大陸店鋪,而日文政黨中,在日本的政黨一節佔據大半篇幅,在下以為亦屬當之無愧。該等內容既不應被刪除,又不應被置換為其它地域內容,也不應被質疑地域中心及NPOV問題。
  此外應留意的是,維基百科是自由的百科全書,其僅應秉承中立性,而不應受到任何地域性或政治性的內容審查或「和諧」
By:Sakuradate (留言) 2010年7月31日 (六) 09:14 (UTC)[回覆]

不知道什麼時候避免地域中心方針加入了上面這些內容,我會就此問題在互助客棧發起討論。我始終不認為在政黨條目需要很多篇幅描述中文圈的政黨,因為中文圈的政黨並未對政黨這個概念產生多少影響,對政黨概念的影響最主要的是英美法,其次是德意日俄,其他國家的政黨都不過是對他們的一種沿襲和學習,因此其他國家的政黨基本上不太應該出現在政黨這個條目里,無端加上中文圈的政黨,才是非中立的,多餘的敘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1日 (日) 12:51 (UTC)[回覆]



  • To Shizhao: 由於本條目已相當詳細,有概念及歷史上的典型政黨,惟缺最受關注的現代政黨,故認為有必要加入數個典型政黨(現存)作範例說明,以使條目完整。因此依然主張,「世界各地的政黨」一節,內容較有必要保留(此部分內容概括篇幅較合適,且並無在「政黨列表」條目中出現,及並非冗長)。至於地域問題,宜根據關注程度與流行程度,得另行調整。不知意下如何。Sakuradate 公衆Δ 2010年8月23日 (一) 12:42 (UTC)[回覆]
這一節除了中華民國與香港政黨沒有在「發展歷史」章節提到外(因為其對整個政黨概念的影響甚微),中國大陸的政黨在「發展歷史」章節「無產階級政黨」小節已經略微提到(因為從整個政黨發展來看,以及全世界的共產黨發展來看,中共以其影響力多少需要提到),而歐美和日本政黨則已經在發展歷史章節講過了。這裏再講一遍非常羅嗦也沒有必要,我覺得這些內容完全可以放到相關的日本政黨列表,香港政黨等講述或者合併到發展歷史章節中。--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25日 (三) 02:41 (UTC)[回覆]
歷史介紹和現存舉例總歸是有區別的吧。「無產階級政黨中共」和「中國大陸唯一執政黨中共」所表達的角度亦相差甚大。主要是,我覺得這篇條目中,這部分較多人有興趣,換句話說「具流行性」。Sakuradate 公衆Δ 2010年8月25日 (三) 03:03 (UTC)[回覆]
感興趣和「具流行性」並不同義吧?而且嚴格來說,又從何判斷什麼是很多人感興趣的,什麼不是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25日 (三) 08:14 (UTC)[回覆]
閣下為何認為其不「具流行性」及無人「感興趣」?(抱歉,出於誰提出,誰舉證思想,故直接發問,較為失禮,請諒解)Sakuradate 公衆Δ 2010年8月26日 (四) 14:14 (UTC)[回覆]
流行的範圍有多大?如何稱得上感興趣?對主題重要性如何?假設香港政黨在香港很流行就要寫入,那麼阿爾巴尼亞政黨在阿爾巴尼亞流行也應該寫入,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就都要寫入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27日 (五) 03:24 (UTC)[回覆]
「香港政黨」很久之前就被做為讀者的維基人記載且準確度令人滿意,便是具流行性很好的說明。如果閣下認為阿爾巴尼亞需要寫入,當然可以加上,至於是否需要將全球所有地區全部寫上,我相信根據常識(oommon sense)可以很容易得出結論(當然,這當然並非不可行,參考生物特徵護照--各地生物特徵護照利用狀況,對生物特徵護照的「概念」而言「影響甚微」,雖然我主觀覺得各地生物護照一節實在太冗長,但仍認為是有價值的資料,非常值得記載)。
此外,這個條目是「政黨」,而不是「政黨的歷史」,故政黨歷史的重要性理應不超過政黨的概念,政黨的介紹等。現在歷史部分過於冗長,如果有人認為「政黨」條目應該介紹政黨,而非記載政黨歷史,而將政黨歷史部分移除,可行嗎?Sakuradate 公衆Δ 2010年8月27日 (五) 18:14 (UTC)[回覆]
沒看我正在一點一點補充內容嗎?此外,被維基人記載與流行度沒有關係吧?而且維基百科也沒有流行度方面的要求。而且政黨的歷史也同時介紹了世界各地的政黨,所以再來一個內容具有重複性的章節很不妥,再說,您去翻翻與政黨相關的專著,關於政黨歷史的描述都是長篇大論的。這個條目我最近在一點點完善,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內容沒有寫,世界各地政黨我會暫時不去動,但是寫的差不多的時候,我會考慮重新處理這個章節的內容,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28日 (六) 07:40 (UTC)[回覆]
如果您認為這個條目應該如何寫才更好,也希望提出來,我們一起完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0年8月28日 (六) 07:41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