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激光武器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HEL
YAL-1機載激光系統,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可移動激光砲塔裝置

激光武器就是用高能的激光對遠距離目標進行精確射擊或用於防禦導彈等的能量武器,美國也稱為戰術高能激光武器(THEL)。它的優點是反應時間短,可攔擊突然發現的低空目標。用激光攔擊多目標時,能迅速變換射擊對象,靈活地對付多個目標。其缺點是不能全天候作戰,受限於大霧大雪大雨[1],且激光發射屬精密光學系統,也受大氣影響嚴重,如大氣對能量的吸收、大氣擾動引起的能量衰減、熱暈效應、湍流以及光束抖動引起的衰減等。由於激光武器需要大量的電能,在能量儲存設備難微型化(如高能電池)的問題被解決前,比較難實現大規模應用。

激光武器分類

[編輯]

直接攻擊類

[編輯]
  • 近距戰術型
  • 遠距戰略型
  • 致盲型

輔助攻擊類

[編輯]
  • 瞄準型
  • 戰術引導型

激光武器攻擊方式

[編輯]
  • 致盲:利用強烈的激光束對人的眼睛或光學探測器進行射擊,會燒傷人的視網膜造成失明從而喪失戰鬥力或會損壞光學探測器令其無法正確判斷目標。
  • 穿孔:高功率的激光束使靶材表面急劇熔化令其汽化,汽化物質向外噴射,反衝力形成衝擊波,並在靶材上穿出一個孔。
  • 層裂:靶材表面吸收激光能量後,原子被電離,形成等離子體。向外膨脹噴射形成應力波向深處傳播。應力波的反射造成靶材被拉斷,形成「層裂」破壞。除此以外,等離子體還能輻射紫外線或X光,破壞目標結構和電子元件。

缺點

[編輯]

激光束強度隨傳播距離的增加而減弱,從而使殺傷威力隨之下降,且受大氣環境影響大,若在大氣層中使用,光束會產生抖動和偏移,就能吸收激光束能量,降低殺傷威力。[2]

應用現況

[編輯]

雖然研發激光武器的費用是比較高的。但在防空武器方面,當前主體是導彈,如一枚愛國者飛彈可能需要60-70萬美元,而使用一次激光武器可能只需幾千美元,相比之下消耗費用要便宜得多。三種應用理論:

  • 激光武器裝在人造衛星上,可以攻擊剛起飛尚在推進階段的洲際飛彈(在起飛後八分鐘內),或攻擊軌道上敵方衛星。
  • 裝在地面則可以擊落飛機或從上空飛過的衛星,裝在船上則可打擊來襲之飛彈和無人機。
  • 裝在飛機上可打擊敵機或飛彈。

美國21世紀初期開始出現實用化的跡象向外界公佈,例如客機改裝的YAL-1機載激光系統意圖探索從空中擊落彈道飛彈的可能性,但由於大氣層內的干擾因素多射程不如預期,造成大型客機必須貼近前線作戰的生存率問題最終並未實戰化,只是一種技術實驗。

後續世界上無人機的潮流興起,傳統飛彈對於低空慢速小目標的攔截成本巨大,激光武器又受到關注成為反無人機利器,各大國爭相研發,美國發展的LaWS激光武器系統用於海軍已經多次上艦測試。[3],是以非擊落為目的警告射擊,可能是激光武器首度應用於實戰。[4]

2018年中旬俄羅斯國防部表示,新型的佩里夫特(Peresvet)車載式激光武器系統,已經投入實用,並且部署在防禦駐地。成為領先美國第一個在世界上批量佈署軍用激光武器的軍隊,佩里夫特是以10輪大卡車拖運能發射激光,外界目前不知其確實殺傷力和有效距離,但預估有擊毀無人機和部分飛彈能力,公佈的試射畫面中證實該武器車輛已經在野外憑藉單車上的能量和激光炮擊毀一個飛行物體。[5]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激光武器的前途[永久失效連結]
  2. ^ 吳俊憲少校、蘇園展中校. 共軍雷射武器發展對我影響與應處作為 (PDF). 
  3. ^ 搜狐-疑似激光攻擊. [2018-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7). 
  4. ^ 美戰機剛近中國領空,急返航發現已報廢. [2018-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7). 
  5. ^ 俄國雷射卡車. [2018-07-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