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新感覺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感覺派(日語:新感覚派しんかんかくは Shinkankakuha)是20世紀初在日本文壇興起的一個文學流派,是日本最早出現的現代主義文學[1]主張文學以主觀感覺為中心,否定客觀,以「新的感覺」表現自我。

發展概述

[編輯]

一戰之後的日本經歷了20年代的經濟危機及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工農革命運動也屢遭統治階級的打壓,形成政治和經濟上的混亂。一連串的事件所造成的精神危機影響了日本知識份子及文藝界,無政府主義虛無主義唯我主義等思潮應運而生,消極、絕望的風氣使得官能上的享受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

1923年,新思潮日語新思潮菊池寬創辦同人雜誌《文藝春秋》,雖然未達成對抗無產階級文學(由小林多喜二等人提倡)的主要目標,但也孕育了不少年輕的文學旗手,如橫光利一川端康成。橫光等人對藝術追求的目的,是要描寫內部世界而非表面現實,因此主張以一種「新的感覺」去感受生活及世界的一切事物。

1924年,橫光利一與川端康成、片岡鐵兵日語片岡鉄兵今東光日語今東光中河與一日語中河与一等14人創辦《文藝時代日語文藝時代》,標榜「新作家對老作家的挑戰」、「破壞既有文壇」,[2]以及主張感覺即是存在,以主觀感覺通向客觀事物,連結生命和現實。正如橫光利一提到的:「所謂新感覺派的表徵,就是要剝去自然的表象,躍入事物本身主觀而直感的觸發物」。[3]

1925至1926年發展到高峰的新感覺派,由於無產階級文學運動興起,片岡鐵兵、今東光、鈴木彥次郎等人轉向左翼文學,橫光利一、川端康成則傾向新心理主義,中河與一等則主張形式主義。《文藝時代》於1927年停刊,新感覺派的活動也因此結束。

翻譯家葉渭渠評論新感覺派時,指出其思想上的雙重性格:「既折射出資本主義的矛盾現象,又有意無意地掩蓋了矛盾的實質,游離於日本社會現實和大眾的生活感情之外,反映了近代個人主義和人性的解體過程」,[4]也就是既揭示出動亂社會的面貌,又只尋求官能上的麻痺,是一種具有頹廢色彩的破壞性思想。

代表作品

[編輯]

橫光利一的〈蠅〉、〈頭與腹日語頭ならびに腹〉等作是具新感覺特徵作品,而《上海》是新感覺派集大成之作,同時也是橫光文學的傑作。另外,片岡鐵兵的《鋼絲上的少女》、今東光的《瘦新娘》中河與一的《刺繡蔬菜》、十一谷義三郎日語十一谷義三郎的《青草》、佐佐木茂索日語佐佐木茂索的《曠日》、池谷信三郎日語池谷信三郎《橋》、鈴木彥次郎《七月的健康美》,也是具有新感覺特徵的作品。

在日本以外的影響

[編輯]

新感覺派的主張也影響了日本以外的作家,如活躍於中國上海的穆時英(被譽為「中國新感覺派聖手」)、劉吶鷗施蟄存。此外也影響了負笈日本的台灣作家,如翁鬧巫永福等人。

新感覺派作家

[編輯]
  • 中國,1920-1930,以劉吶鷗、穆時英、施蟄存、郭建英(漫畫家)、葉靈鳳黑嬰等作家為代表。
  • 日本,1923-1930,以橫光利一、川端康成等代表。

新感覺派作家較具有曠野氣息或原始主義,試圖傳達現代氛圍,並多次尋找嶄新的文學語言及敘述方式。嘗試作品中創造一種全新的語言, 強調異化及混雜的特色。與感性的浪漫主義不同,新感覺派作家呈現半客體:吸納外在刺激並透過自身語言的篩選再現,不企求超驗。而浪漫主義重視詩人主體性,將外在現實轉化為超驗的經驗。新感覺派亦較不在乎靈魂,與重視靈魂的浪漫主義不同。新感覺派重視商業化、速度感,享受大都會瞬息萬變帶來的新感官刺激。

新感覺派文風

[編輯]

新感覺派文風大致可分為三大方向:

  1. 浪蕩子敘事者無藥可救的男性沙文主義及女性嫌惡症。
  2. 摩登女郎在浪蕩子的漫遊白描藝術描摹下,轉化成現代主義的人工造物。
  3. 混語書寫凸顯了跨文化實踐的混種性。[5]

新感覺派中的混語書寫是一種語言上的創新,注重跨文化現代性精神,在各國文化中,語言不斷流動、交會、融合。外來與本土、國家與地方、古典與白話、菁英與通俗的語言之中,找到一種新的表達模式,同事也達到引介新概念的目的。

對新感覺派的研究

[編輯]

對中國、台灣等地的新感覺派研究

[編輯]

目前(2014年9月6日)為止,台灣方面已知的有:

參考資料

[編輯]
  1. ^ 葉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學簡史》,頁209。
  2. ^ 《日本文學簡史》,頁210-211。
  3. ^ 王海:〈譯者序:「新感覺派」之魂〉引用橫光利一於1925年所撰寫的〈新感覺運動〉,《春天乘著馬車來》
  4. ^ 《日本文學簡史》,頁215。
  5. ^ 彭小妍. 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 : p80-81 [2020-03-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6. ^ 該論文發表在2014年3月20~22日的第四屆「東亞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全文電子檔目前已經被作者放在清大台文所教師個人網頁上,網址:http://www.tl.nthu.edu.tw/people/writing_seminar.php?Sn=7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 ^ 該論文發表在2014年1月13~14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舉辦的「翻譯研究與跨文化理論工作坊」」,全文電子檔目前已經被作者放在清大台文所教師個人網頁上,網址:http://www.tl.nthu.edu.tw/people/writing_seminar.php?Sn=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研究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