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读后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2-23 浏览:36960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汇集七篇)

2025-02-23 11:00:52

【#读后感#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汇集七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7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好查范文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战争与和平>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 篇1

战争的目的是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为打到这个目的,必然要使敌人无力反抗。而使敌人无力反抗就必须要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这里的军事力量应该包括军队和敌人的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因为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所以其必须在感情的范围之内。因此战争的精神力量不应该忽视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在一些关系生死的殊死的斗争中。使敌人无力反抗一定要摧垮其国家和人发的抵抗意志,在理论上至少是这样的,其表面的特征可以是签订和约,要求苟合。这些特征至少说明敌人目前承认了失败,以后怎么样那是以后的事了。

在概念上分析,使敌人无力反抗会使斗争趋向于极端,然而在现实中必须也完全有必要对其修正。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不会为纯粹的逻辑而获得力量。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这也是因为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在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们在战争尤其是在激烈的战争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任何的疏忽都会导致战争进程的变化(相对于战争发生前的预测的)。这也是偶然性。

在任何时候不能忘掉,战争是政治以另外的一种手段的延续。因此政治目的始终存在于战争的始末。也许战争过程的进程对原来的政治目的有影响,甚至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通常认为这种影响一般不会根本影响原来的政治目的或是影响的限度极为有限。需要说明的是,在两方敌对感情和意图不强或是力量相对称时,政治目的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全左右战争的进程。即使在一般条件下,政治目的也会极大的影响战争的进程,或是严格控制其规模,或是无忌的放大其规模(即使没有什么真正的敌对意图和目的)。通常情况下是严格控制其规模。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战争的固有属性。政治往往要比战争理智精明的多。而战争本身往往是充满偶然性的,暴力的。其中人的感情是关键的因素。

在现实中消灭敌人的军队和意志力往往要考虑自己的消耗,要考虑自身是否会被敌人消灭,还有当敌人的防御强于进攻时产生的间歇,这样战争也不会向极端发展。综上考虑由于自身的`顾虑和客观的情况可能会使战争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好像使我们以前的分析失去了意义。实事也说明在很多的情况下真正的战争(即是两方的真实的撕打)并没有发生。应该认为战争中进行的军事行动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真正的战争进行的所有的准备,包括军事动员,物资运输,军队的调整集结。二是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撕打。可以知道在两方的力量相差悬殊时,当一方认识到对方的军事力量远远超出自己的力量时,就自动的放弃抵抗。这也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战争进程已经开始了。

这种不确定性并不与战争的目的即使敌人无力反抗矛盾。因为当一方不为消来敌人做准备或决心不进行决占而对方抱有积极的目的时刻消灭对手时,这一方在战争中必然会处于不利的局面,因为他在战争中在没有判定出对方不进行决战的情况下做出了消极的不决战的决心,这样在战争中他必然处于慌乱并且不能集中力量,最大限度使用力量。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可悲的。

所以使敌人无力反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摧垮敌人的意志力这个战争目的虽然不是每次战争都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它自战争一开始就存在于所有的军事行动中,只是由于政治目的或其它原因缓和或是遏制了。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 篇2

它被称为闪亮耀眼的明珠;它被称为高远而难忘的天籁之音;它被称为经久不衰的经典岁月。《战争与和平》就是这三句话的诠释。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俄法战争的背景下,年轻人为爱情,事业和祖国而奋斗的故事。同时,它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令人难忘和赞扬。

愚蠢的人—罗斯托夫

尼古拉·罗斯托夫每年收入1万卢布,生活也很富裕。但由于多洛霍夫的困惑,他错过了赌博,仅仅一个半小时后,赌徒就输掉了4.3万卢布。这笔钱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罗斯托夫的经历让我明白,有些事情,走错了一步,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我们应该擦亮眼睛,拒绝诱惑。罗斯托夫的愚蠢让世人唾弃。

勇敢的人—彼埃尔

在波罗金诺战役中,彼埃尔的一个团队负责遏制敌人,争取时间来掩护其他部队调整战略部署。突然,一名杀红眼睛的法国士兵挥舞着战刀冲向彼埃尔。在这个生死关头,彼埃尔努力反击。经过一场绝望的战斗,彼埃尔赢了。彼埃尔的'行为让我明白,面对危险和困难,只有勇气才能战胜一切。彼埃尔的勇气令人钦佩。

安德烈,一个顽强的人

安德烈所在的部队是后备部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死亡和悲伤一直笼罩着这支军队。突然,安德烈旁边爆炸了一颗流弹,他突然摔倒在地,医生急忙来治疗他。当他醒来时,军队已经离开了,他的伤口也发炎了,但他强打精神,坚持到达一个村庄。安德烈的顽强让我明白,我们应该抓住命运的喉咙,而不是让他控制我们,我们应该与命运作斗争。安德烈的顽强让世人印象深刻。

朋友们,拿起书读一读吧,让我们一起品味哲学,领悟人生的真谛吧!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 篇3

如果我手里拿着《战争与和平》这本书,心里很崇敬,那么当我读完《战争与和平》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已经很久没有平静了。因为在此之前,我听说过很多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今天,当我完全学习小说《战争与和平》时,我对小说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了解。

《战争与和平》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时期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05年至1820年俄奥联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崩溃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士兵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它赞扬了俄罗斯人民共同仇恨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壮观的场景,清晰的结构,强烈的时代感,最深刻的体验是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非常独特,充满个性。壮观的场景,清晰的结构,强烈的时代感,最深刻的经验是小说人物形象非常独特,充满个性。如安德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社会活动能力强;彼埃尔直言不讳,情绪敏捷,缺乏实际活动能力,更注重追求道德理想;女主角娜塔莎是一个情感丰富、充满活力、热爱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些主要人物具有很高的理解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描绘和无情地鞭打。

在我看来,虽然像《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小说对我来说有点深奥和新鲜,但通过这项研究,我对这个世界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学习欲望。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 篇4

《战争论》是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它是可以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战争论》是军事思想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作者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首次把西文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存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的复杂本性、内存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战争上升到战略层次、战术层面等系统内容。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 篇5

最近在网上见很多网友推荐读一下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反正无事就粗粗的看了一下,对该书有了初步的了解。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后人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但是,在读这本书时不能忘了一个重要的人,克劳塞维茨的妻子玛丽,这位伟大的`妻子在丈夫因在军中感染了当时席卷欧洲的黑死病而突然去世后,强忍着悲痛和对丈夫的思念,经过近七年的手稿整理最后出版,使这本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名著得以保存,《战争论》书中论述了作者对战争艺术的独特见解,包括对战争和政策关系的研究,摩擦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士气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一般战略的看法等。

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兵圣,据说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极为重视这本书,其著名的《论持久战》也借鉴了不少该书中的理论,当然老毛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合中国的特点为我所用,呵呵不说了,有兴趣自己去看一下吧。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 篇6

记得那是在去年采访学校的一位老师时,他说他们念大学那会,与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学习劲头很足。同样的话,在前几周召开的一场主题为“从容就业,激情创业”的讲座中也被提到。尽管他们很形象地向我们描述他们是如何省吃俭用,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甚至于将图书馆的参考书做了好几遍时,我都是不能被动容的。

可是,当我打开《恰同学少年》,体会着他们那份因读书而感到的快乐时,我开始懂了老师们讲的那些话。

修学储能,经世致用。较之现在,前辈们读书的目的要比我们现在明确许多。一个人读书,是贮备知识,更是锻炼能力。在求学的`路上,如果光是能力素质强而学问修养不够,就无法约束自己,这样还可能造成一种破坏性的能力,相反,如果一个人光是注重书本知识,却不注重自己的实践能力,那样学到的知识就成了死知识,毫无价值。

因此,伟人和他的同学们,在求学的过程中,为自己制定了作息安排表,从清晨到深夜,密密麻麻,贴在床头,一直陪伴自己度过大学。甚至在清晨用冷水进行晨浴,锻炼自己的意志,并进行晨读。同时,又组织读书会,义务地教街道上不识字的人读书写字,将自己所学到的运用到现实中去。

正如那首诗一样: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多么美好的读书时代!试问自己,我们的校园里,能看到这样情景的还有几处?

修身治国平天下,简朴乃修身之本。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那无疑将是一个令人无法相信的画面,一个大学教师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等待着廉价的食堂饭菜,甚至和一个贫困生一起啃别人剩下的馒头。可是这真的发生在当初的湖南第一师范专科学校,一位名为徐特立的老师,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和破旧的鞋子穿梭在大学的校园里,但是却很少人知道他在一个偏远的乡村开了一个免费的小学供那里的孩子们读书。

在他们的眼中,贫穷并不是没有丰富的物质条件,而富有是将自己的所有分享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们,只有这样,你才会获得精神的富有,而这才是真正的富有。可是,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无不有惭愧之心。记得老师给我们放过的那个关于大学生的视频:那一年,我们好像很有钱。画面中的我们,用自己父母的钱,进行挥霍浪费,却不知在家的父母却过着如何艰苦的生活。

有人说,一个变老不是因为年龄变老,而是因为他的心老了。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是否应该如书中那样让自己更加朝气蓬勃,更加活力四射?同时更加勤奋刻苦,更加艰苦朴素。

当图书进入战争读后感 篇7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海娃虽然比我们大几岁,但是,他沉着冷静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的。他不怕鬼子,用智慧赢了鬼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长海娃是全世界儿童中,最勇敢,最沉着冷静,不向困难低头的人!

  • w
    春卷读后感(通用六篇)

    发布时间:2025-02-23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能光会读哦,写6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秋》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春卷读后感 篇1   世界之大,我们又能怎么做不去伤害她?  ——题记  寂静的春天。春天在我们的印...

  • w
    2025丰收读后感(汇总五篇)

    发布时间:2025-02-23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参加农民丰收节后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丰收读后感 篇1  今年9月xx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当下正值秋收季节,xx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大地颂歌·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 w
    春笋读后感(汇编十一篇)

    发布时间:2025-02-23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能光会读哦,写11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秋》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春笋读后感 篇1  “春犹如一朵美丽而圣洁的花,但是这朵花正被人们搞得面目全非。”当读完暑假老师推...

  • 当世界向你说不读后感 篇1  抱怨在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种司空见惯的行为,看完《不抱怨的世界》,受益匪浅,认识到“不抱怨”的内涵。书中说:“我们之所以会抱怨,我们就和我们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样:我们察觉到抱怨会带来好处。优秀的人都不抱怨。想一想:人发怒时,怒气会毒害我们自己的血液。伤人伤己,进而抱...

  • 当中医遇上西医读后感 篇1  中医古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总有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年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习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可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经典的学习,认为经典学习已经过时,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千多年前的古书至今如宝收藏,但实际上,以《黄帝内经》为首的四大经典,还包括...

  • w
    春江读后感(推荐2篇)

    发布时间:2025-02-23

    春江读后感 篇1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

  • 等你在千里之外读后感 篇1  读书的这十几个小时里我一直沉浸在刘大志和他的小伙伴们的世界里,仿佛看了一场很长的电影,那些青春的故事,那些鲜活的人物,都像极了我们的青春。看完他们的故事,不由得觉得悲伤,为什么岁月无情,要将少年磨砺成这副惨不忍睹的模样。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那种青涩的时光,有一帮死...

  • w
    春妮读后感(汇集10篇)

    发布时间:2025-02-23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10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妮》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春妮读后感 篇1  时隔多年之后重看《十八春》,心中的感慨与着当年截然不同,再结合张爱玲创作此书的背景,不禁是...

  • w
    饿狼读后感(精华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5-02-23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笨狼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饿狼读后感 篇1  妈妈给我买了《笨狼的故事》这本书,我一看就被迷住了,只花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把它全部读完了...

  • 地球的最后一秒读后感 篇1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屋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原来,是一个人,他因为犯下了大错,而被人类从钢铁做成的星球,“德玛西亚”里驱逐了出来,而这最后一个人,是不愿离开地球,所以留了下来,想把地球变成200年前的摸样,他本来已经快绝望了,可是来的这个人给了他生机,这个人是地球...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