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2-25 浏览:72141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合集七篇)

2025-02-25 18:12:28

【#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合集七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7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好查范文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仨》优秀读后感范文10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篇1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地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一面。离别拉的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你?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把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从一同出国、一同探险的活力青春,一晃便到了年老多病的晚年。他们一起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折磨与苦难。先生与家人间除了亲情,还含着令常人艳羡的高山流水知己情。他们仨的感情真挚醇厚,天地可鉴。一起“探险”,一起“安静读书”,一起“玩石头”。一起做着平凡夫妻做的但又能体味出别样趣味的生活小事,可现在先生却一个人在回忆仨人!16年,杨先生也去了,他们仨再也不会分开了吧!

羡慕杨先生。她与钱钟书先生仿佛天造地设的一对,二人爱好相似,秉性相投。在生活上也是相互包容,彼此照顾。而阿媛,也是一个超可爱的人儿。从小就懂事,会因为爸爸的一句“好好照顾妈妈”,就当真成了一个保护妈妈的小大人。仨人,亦亲亦友,着实令人羡慕。

《我们仨》是阿媛开的头,杨先生结的尾。结了上个年代的尾,也结了杨先生的时间的尾。“我们三人就如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结尾虽在意料之中,但当真正在文末读到这一句时,心中仍是浓浓的悲伤。朴素平淡的文字中散发出的内心的温暖与美好,这是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的温暖与美好。只要“我们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至真至纯,如此情缘,如今何去何从?

《我们仨》是杨先生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品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后,剩下的刻骨铭心的沉淀。整本书读下来,温馨而沉重,但又哀而不伤。一个老人,看似平淡却充满波澜的`回忆。像是在讲述一件平常小事,娓娓道来,平缓和煦。漫长一生,交杂着各种颠簸,最后一切又归于平静。也许,这正是杨先生在看遍人生最曼妙的风景后,沉淀下来的淡定与从容吧!

有人说:人年轻时靠希望活,人年老时靠回忆活。那么等到我们走到人生尾声时,又将如何回忆这一生呢?当回首往事时,最先想起的绝不会是物质上的满足,而应是精神上的愉悦。爱家人,爱生活。闲时,常思考,如果我到了生命的终点,我又将如何叙述我的一生?如此找到自己最在乎最想要的,然后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希望,自己的故事在娓娓道来时,也能多些欣慰,少些遗憾。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篇2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这本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痛定之后,只剩下满纸洞彻生死的达观……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认识杨绛缘于钱钟书先生,读书年代,读《围城》曾被我们视作为一种时尚,仿佛不读《围城》就不是文学爱好者。由此,也进一步了解了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样的了解毕竟不同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这样的家庭也毕竟不同于我们。但是,一直以来却从未读过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许当时的读书更多的是追随潮流吧。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女士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篇3

整个假期,我把这本书读了两遍,每一次阅读,穿越平淡朴素的字迹,用潺潺柔水写成的文字,字里行间那无言的感动,相失之后的痛楚与难过。团聚,生死离别,感情的大起大落,全部蕴藏在杨绛先生的文字中,文字叙述很简洁,很平静,但是我们心里却掀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澜和无言的感动。

故事很简单,普通不过的`一家三口。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我记住了钟书先生安慰杨老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仍是杨老在讲给我们一个“万里长梦”。梦中她是一名交通员,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在病中的钟书先生和忙碌的女儿阿圆(后来也病重)之间不停地游走奔忙,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实在不想动了,先得到女儿“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着载着钟书先生的船变成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虽说父母都望子成龙,可是实质上他们最望你平安幸福。他们也不奢求什么豪华富贵,他们只想你能一直像他们曾经爱过你那样爱着他们,记挂着他们。无论多不想打扰你的生活,他们也还是很想你能陪陪他们。仅此而已。不需要钱,只需要一颗真心。

我的爸爸妈妈已经50岁了,看着他们的背影,我知道他们真的老了。他们为了我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从不吝啬对我的投资,却不舍得多花钱让自己享受享受。这么厚重伟大的爱,我要如何才能报答完啊。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不能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所以,不要寄望“以后”,我们只谈“现在”,珍惜“当下”。要爱,就从现在开始吧,能爱多久就多久,能多用力爱就多用力。即使是一通电话,一顿饭,一次按摩。因为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恒的拥有就是珍惜。

生死无常。“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人间没有永远,我们能紧抓住的就是当下,就是这一刻。好好珍惜和报答现在还陪在身边的父母吧,那么在离别的日子里,就不会有愧疚,和遗憾。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篇4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句话我见过无数次了,真的,数也数不清。大多数人都会问:“哪句话对你触动很大?”“哪本书最让你落泪?”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会让我想到很多书,很多作家。但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应该是我读过的最娓娓道来的一本书。

第一次读《我们仨》应该是高中时期十六七岁的年纪,那段时间看过一个关于“失独家庭”的调查报告,或许是因为十六七岁本身就是一个极易敏感的年纪,那段时间就一直在脑子里面反复去想一个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对父母应该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然后就在这个期间读了《我们仨》,初读时整个人都笼罩在极大的悲伤之中,感觉人生为什么会如此残酷,让一个人在垂暮之年先后送走了自己的女儿和丈夫。

第二次读《我们仨》是大学时期二十二岁,假期在家闲来无事,便又读了第二遍。脱离了那个敏感易感伤的年纪,在读时看到的已变成一个邻家老太太在给你讲述儿女情长,父女嬉闹,相濡以沫这些再平凡不过的日常生活片段,以及世事沧桑,家园变故中的辗转与艰辛。文中有一句钱先生的话“嘿,从今以后,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这大概是我听过的最美的情话了。尘世间的相濡以沫,互相搀扶,即使再多的艰辛苦涩,也变得甜润。后来又有了女儿,一加一成了三。三口一家,在家里没有文学泰斗,也没有翻译巨匠和建国后外语高等教育的拓荒者,有的只有三个人,你爱我,我也同样爱你的温暖。

第三次读《我们仨》就是几天前了,因为这篇读后感,又重读了《我们仨》。与第二遍的阅读时间相差不远,但身份又发生了改变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工作者。也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了新生命的诞生,亲人间的离别,还有一对对朋友走入婚姻的殿堂。这些阅历,让性格变得更加随和安静。就像是文中描写到的那种暖,不是盛夏七月的骄阳似火,而是冬日的寂静午后,静静的洒在身上,细碎,但入人心。生活中的感动必定是一个个细碎而温暖小事的堆积,像是渴的时候的一杯水,像是你爱我时我刚好也在爱你。没有策马奔腾,也不应该是你死我活。在我看来,婚姻与家庭中最珍贵的回忆绝不应该是物质和形式上的,它应该很细碎,一餐一饭,一盏灯一杯茶......就像杨绛先生在书中的点滴回忆那样,每一件事都是极小的事儿,但恰是这些小事,才藏着这世间最珍贵的幸福。

人生中的美好大概就是有一天我们终将失散,或者分手,全靠那些过往的回忆即可聊度余生......

杨绛先生曾经翻译过兰德的一首诗,谨以此诗作为文章地结尾: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准备走了。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篇5

借用一位书友的感悟,觉得他的文笔以及表达都很到位,情真意切。

他们这个家,很朴素,他们三个人,很单纯。他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单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杨先生用最朴实的文字表达至深的情感,没有华丽的辞藻,朴素得不再朴素,却隔着书本就嗅到满满的爱的味道,此书都用最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爱人钱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这是何等深沉的爱。

读完《我们仨》触碰到了内心深处,甚是感动。杨绛先生真是最贤的妻,最有才的女。杨绛先生是一个有趣的人,拥有有趣的灵魂,杨绛先生的文字常被人称作韵致淡雅,独具一格。通过她的文字她的形象也跃于纸面。

钱钟书与杨绛之间的'生活日常,平淡而有意思,我很喜欢他们俩的相处模式,没有轰轰烈烈的喜爱,只有简简单单的互相欣赏。我想他们更像是灵魂伴侣。人们所羡慕爱情的样子,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纵然两人已离世,其深情依旧在岁月的轮回中静水流深,生生不息。钱钟书在杨绛心目中,他是家里最需要照顾的“孩子”,然而他的感情是细腻的,他对待杨绛先生和女儿是温存体贴的。在生活中,“他肯委屈,能忍耐。”他和杨绛先生一起学做菜,一起去“探险”——在散步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他长期为杨绛先生做早餐。他与杨绛先生、女儿一起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他是女儿最好的“哥们”。

此书情最动人,我感受到了细水流长的生活,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他们相互的热爱。对我最深刻是尾端有段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的人生道路已经走到头了看了总是动容,我想还好我们还年轻,对我们重要的人还在,珍惜当下还不算太晚。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篇6

你的一句“不要紧”,我深信不疑。

每次拿起这本书就想到“涓涓细流”,想到“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想到初读不明就里的“古驿道”,当再次回味时给人的温馨与酸涩。

我们以为,爱是琼瑶的狂风暴雨,是席绢的逗趣甜蜜,是张爱玲的纯粹执着,是三毛的苦尽甘来......可能是任何一种甜蜜或苦涩,但却不知,原来爱只是平淡如水。

杨绛先生总是把自己放在三人中最低的位置,但那却不是低到尘埃里,我相信,在钱先生和圆圆头的心中也都是如此,其他两人都有优于自己的长处,而这不是因为自谦或自卑,而是因为温暖的爱。

就如先生最后所写,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没有单纯的快乐;没有永远。同样这人间也没有永恒和长长久久,一生何其短,我们只是匆匆一见又匆匆告别,甚至有些人连告别都没有就已成永别。

所以,我们才会格外珍惜相聚的.时光,才会在思念远去的人们,才会怀念过往的时光。即使是“陋室”,就算是“牛棚”,也同样温馨,同样充满了欢声笑语。

可现如今的人们呢?我听到有人说没有存款、没有车子就不会结婚;我听到有人说没有钱没有房我拿什么去恋爱;我听到有人说这世界没有什么比金钱更可靠;我还听到有人说我要努力赚钱才能活下去。这些话语让我通体生寒,我不知道这是时代的改变,还是爱已经消失在我们心间。

似乎现在的人都失去了爱的能力,更觉得爱是可笑的谎言。我想,这样的我们永远都不会懂得爱的真谛,也体会不到心灵的温暖,因为我们已经被寒冷所包围,并且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冰冷。没有爱,失去爱,这是明智还是可悲?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刻,总是让我想起沈复与陈芸,想起他们的浮生,想起他们的情趣,想起他们的欢愉,那是怎样的怡然,又是怎样的情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只有情投意合才能懂得这情趣;只要有心意相通才能意会这欢畅;只有志同道合才能了解这温馨。可从古至今能有几人能窥得一二呢?所以才会被传为佳话,令人生羡吧!

这使我对门当户对又有了新的理解,原来所谓的门当户对不是你家有几亩田我家要有几块地,也不是你家买豪宅我就要配豪车。门当户对说的是我们的心灵,当我们的心相对,灵相当时,才会是幸福,才会在平淡之中看到缤纷的世界。

我想,这才是最难得的,也确实难得!

不过我们都很妥协,他们把毛巾随手一搭,我就重新搭搭整齐。

我不严格要求,他们也不公然反抗。

——《我们仨》杨绛

我们仨读后感1000字 篇7

轻轻推开近代文学的大门,她优雅端坐,笔尖在纸上划过,淡蓝色的墨迹上跳跃着生命的精灵,带她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杨绛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一个世纪老人,缓缓地行走在岁月里,历经百年沧桑之后,念念不忘的仍旧是“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所以她决定用文字来回忆那曾经燃烧着情感与生命光辉的岁月。

无论身居朱户或者柴门,唯有情感,才是最值得珍爱的

一个是文学才子,一个是旷世奇女,常人眼中他们的生活,应当是“琴棋书画诗酒花”,然而杨绛先生却更多的回忆了平凡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初入社会,英国求学时的笨手笨脚,兢兢战战,与迎来小生命时的敬畏感恩,温馨知足,到变为“牛鬼蛇神”时的艰难困苦,却苦中作乐,以及后来疾病缠身时的相依相守,牵肠挂肚。娓娓道来的小故事似乎就是这人世间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真实显照。那些细细琐琐的'俗世俗物也许不足以勒之于铭,却也萦人心胸,久而芬芳。

1997年,被杨绛视为一生杰作的女儿钱媛因病离世,次年,丈夫钱钟书也随其后,亲人的相继离开,对她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一场相聚相离的梦也是这一家人一起走过的后一段路。而如今梦醒了,她能做的只有“我一个人回忆我们仨”。

与世无求,与人无争,方能顿悟生活。

我们都是两手空空而来,最终能带走的也不过是曾经走过、看过、想过、惑过、求过、爱过、给过的回忆罢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争不抢,不慕名利似乎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社会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强行推入了快节奏的生活中,似乎只有奔跑着才能到达终点,只有争的头破血流才叫生活。而杨绛先生无疑就像一股清流,她可以为了自己的兴趣放弃了美国韦斯利好学院的奖学金。也可以在饱经忧患之时,把世态炎凉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后来,她更是在百岁之时感慨道:“人生最妙曼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细细读完这本书,会发现他们这一家人真的是朴素单纯,如兰芷,如清水,不为浮尘所动,只求内心安然。

书的最后,她慨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美好的事物总是很轻易地就失散了,但我们可以用文字来记录下永恒的回忆。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世间除她之外,大概再无人能担此盛誉。三毛曾问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杨绛正是用毕生回答了这个问题:“远方并不远,只要我们仨相聚相守,远方就在脚下。”

  • w
    西游记读后感100字(范本11篇)

    发布时间:2025-02-25

      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西游记读后感100字(精选11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西游记读后感100字 篇1  读...

  •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12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文学作品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读后感 篇1  去年妈妈读给我听《亲爱的汉修先生》,我还听了一遍英文版的,今年我可以自主阅读啦...

  • w
    家庭教育密码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5-02-25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家庭教育密码读后感 篇1  父母把孩子养育成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孩子身上寄托着我们做父母的全部希望。...

  •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9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精选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卡尔威特教育读后感 篇1  《卡尔·威特的教育全书》,被誉为“家教奇书”,又被国外几...

  • w
    童年读后感600字(必备9篇)

    发布时间:2025-02-25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童年》读后感600字(通用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童年读后感600字 篇1  《童年》是高尔基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反映的是19世纪俄罗斯底层民众悲痛的生活状况...

  •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我与地坛读后感1000字 篇1  “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文化苦旅道士塔读后感800字 篇1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代表作,我读后收获颇丰。这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

  •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30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西游记读后感3000字 篇1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

  •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西点军校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西点军校读后感1500字 篇1   提起西点军校,想必大家不会感到陌生...

  •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10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西游记》有感1400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西游记读后感1400字 篇1  近日,我读了由当代著名学者钱文忠所写的《玄奘西游记》(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

复制全文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