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儒林外史读后感300字左右#】阅读经典著作如《儒林外史》,可以深入理解人生的诸多情境以及现实世界的复杂性。通过写读后感,我们不仅能更好地表达所思所感,还能更深刻地领悟书中蕴藏的思想与精髓。这种反思与总结,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我读了一本书叫《儒林外史》,这本书是清朝的吴敬梓写的。在我看第一章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这本书。
第一章写的是王冕画荷花。王冕的母亲靠手工活赚钱,来供王冕上学。几年靠这些手工钱远远不够交学费。于是就到秦大爷家放牛,早上给钱买一点点心,中午在秦大爷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是舍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每天给的点心钱,他总是舍不得花,合攒一个月,他就掏空去买两本书。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下看书。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也懂了不少知识。一天,正值黄梅时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上坐着。转眼间,一场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阳光透出来了,照的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的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非常美丽。古人说:“人在画里一点不错,可惜没有一点画工,天下哪有学不会之事?”王冕想了想便拿起笔画了起来,以后王冕每攒一个月就去买纸和颜料。起初画的不好,过了三四个月后,王冕画的荷花形态逼真。后来他就靠画荷花,几年他不在给秦家放牛,而是卖画,这让母亲十分欢喜。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要学习王冕孝敬母亲,勇敢挑战、吃苦好学的精神。几百年后的今天,再次捧起《儒林外史》细细品读,因为现在科技发达有一些人忘记了这些虽然科技发达但我们还是不能忘记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要传承古代人吃苦好学的精神,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呀!
在这漫长的暑假期间,在老师的规定下,我阅读了《儒林外史》一书,这本书是吴敬梓写的中国古代小说名著,它还是一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主要讲了在旧时代时,各类人土对功名富贵的不同现象,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现象,反映了当时不良的世俗风气。在《儒林外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就是吝啬鬼——严监生。他是一个十分胆小而又十分有钱的人,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就是严监生疾终正寝。这件事充分表现了严监生,吝啬,爱才如命。但是我觉得像严监生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反而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大方的人,如果不做大方的人,下场就和严监生一样。而严监生另外一件事悼念王妻中知道,严监生吝啬到连给自己的亲人花一分钱都不愿意,从中也可以充分的表现出严监生爱才如命,而《儒林外史》开篇词中一个生于乡村的王冕,因为家里没钱所以就去放牛,但是他非常喜欢读书,所以每一天赚的钱她都不浪费,而是去买书看。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成了县内的名人,很多人聘他去做官,他都不接受,于是他就逃到了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说明王冕讨厌做官的生活。然而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有些做官员的人,为了钱和权利,根本不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而去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最终和严监生一样的下场。
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能贪小便宜,要大方。
《儒林外史》是吴敬梓的成名之作。全文主要讲了对科举制度的严厉批判。作者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扭曲、腐蚀文人灵魂的罪恶,并用许多事例来证明了这一观点。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写王冕的那一章。主要写了:王冕到隔壁秦家去放牛,还带了几本书去看,一阵大雨过后,湖中的荷花甚是好看,于是他开始画荷花;一开始画得并不好,最后越画越好,最后以画荷花为生,奉养母亲。王冕坚持不懈使我大受启发,使我想到了上学期所学的一篇课文,名叫《滴水穿石的启示》,讲了水滴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滴穿了石头。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我在生活中也要有这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即使它在别人眼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也要努力做好它。
《儒林外史》是一部激励人上进和批判科举制度的好书,它能让人看到书中现实生活中的邪恶,深刻批判了与科举制度互为表里的封建道德、封建礼教。它是一部章回体的白话小说,使人看到地当官者的心灵险恶,以及了文人在科举制度毒害下的悲剧命运。
上周末,老爸去图书馆借了三本书,都是一些历史文学的书,我表示非常不爱看,但是老爸却说他只能找到这些书,我只好就着看了起来。
怀着不满的心情看了一本《儒林外史》,感觉还不错!就接着往下看,这本书里讲了一许多古代发生的事情。书里的人物有王冕、张乡绅、严监生等等。故事的.情节一环扣一环,让人读完这一片迫不及待地想读下一篇,想知道事情发展成什么样了。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突然看到了一小个片段,居然和我们以前的一篇课文一模一样,就是从这上面摘抄下来的。这个片段说的是严监生生了病,快要死了,临死前还想着灯里有两棵灯草太浪费了,要挑掉一根。
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原来听都没听说过的历史事件,让我增长了见识,没想到原本觉得没意思的书也可以这么好看,我以后要多看这种书,增长见识。
利用暑假的时间我去买了一本儒林外史来读,以前我听过这本书,是一本讽刺小说。书中描写的是作者吴敬梓的所见所闻。反应了封建社会中人性被腐蚀的现象。
书中我们最熟悉的人物,没过严监生了。他在我们的课本中出现过他是一个胆小而有钱的人。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就是严监生在临终前,还在看两个竹心,反应出他的爱财如命的性格。不过,此人也有一点也令我十分反感,就是他追悼他妻子时,连一枝花也不肯买,更反应了他的视财如命的家伙。
小说在一开始就讲王冕的故事,作者从这里入手,是有很大的深意的。通过在后面的各位书生故事的阅读,与王冕的`一生对比就会显示出作者的讽刺。这正好回应主题,讽刺封建社会。不过,王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一生苦读,干成了许多事情。
在文中,有以为考生用钱买来监生,那就是周进。他在生活中不好好学习,在外头风流潇洒,专门靠父亲的地位来欺负别人。我最看不起这种人了,这本书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物,无非是为了讽刺社会。
其实,从辛辣的讽刺中,我还读到了欣慰的一点,就是已经有人开始意识到危害,并且想要革命去改变现状,这是思想的升华。
中国历史上,明、请两代封建统治日渐腐朽,科举制度中选贤举能的作用逐渐丧失,八股文成为禁锢思想的工具。读完《儒林外史》,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刻而立体的认识。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尖锐讽刺古代科举制度及功名富贵腐蚀下的士人群像,语言诙谐滑稽。作者以高超的.笔法,描绘了错综复杂的人物,腐儒范进、八股迷鲁编修、才子杜少卿等都令人印象深刻。通读全书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过犹不及”。
严监生是《儒林外史》创造出的著名吝啬鬼形象,“两茎灯芯”的故事流传甚广。严监生断气前,艰难地向亲属伸出两个指头,众人猜测许多可能都没说中,只有妻子赵氏明白他是觉得桌上的两茎灯草费油,应熄灭一茎。有人认为他贪婪吝啬,也有人指出他身上有勤俭节约的美德。事实上,即使严监生执迷于攒钱,他并非如欧也妮?葛朗台一般吝啬无情,这从他原配夫人王氏病重时,他愿意花重金给王氏服用人参就可以看出。只是,他攒钱用错了方法才使自己背上“吝啬”的骂名。有善于持家的本领却用错了方法,真是“做过了”惹的祸啊!
杜少卿是少数作者着力刻画的“真儒”形象,在作者笔下他淡薄功名,傲视权贵;尊重妇女,敢于向封建权威挑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生性慷慨,又不会管理钱财,常常为帮助别人花钱如流水, 李太爷也提醒他的乐善好施容易被小人利用,后来他被骗光了银两,需朋友接济。试想如果杜少卿能够明善恶,细心打理家产,是否能多资助与他真心相待的朋友,救济真正有需要的穷苦百姓,自己更活得潇洒?乐于助人如果“做过了”可能弄得自己穷困潦倒;没有做到位,他也就不是作者笔下的“杜少卿”了。所以,凡事要掌握分寸,过与不及都不好。
这些经典作品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是因为它们有着现实意义。从《儒林外史》中严监生和杜少卿两个人物身上,我明白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的道理。我希望自己能在反复阅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
看了《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我看到了一起奸诈狡猾的骗局。
娄府三公子和四公子,出生名门,父亲在朝廷中有十分显赫的地位,钱财俸禄,三辈子也吃不完,所以,两位公子就十分的大方大方,他们喜爱结交各路的朋友,但是,也正是因为大方大方和喜爱交友,让他们陷入了“朋友”设计的圈套之中。
一天深夜,两位公子的“好友”张铁臂来到了娄府,两位公子觉得十分的惊奇,又看他浑身血淋淋的,手中还拿着一个包袱,血从里面不断的渗出来,样子很是吓人,两公子问道:“不知朋友深夜到访,有失远迎。”“不敢,不敢!”“不知朋友手中拿的'包袱里面装着什么贵重物品?”张铁臂说:“一言难尽啊!
我生平有一个最恨的仇人和一个最爱的恩人,我杀死了最恨的仇人,包袱里的当然是他的首级,今日,我是来向你索要五六百两银子报答我的恩人!”两位一听,毛骨悚然,抖动抖地去柜子掏出银子,交与张铁臂,张铁臂把那装着“人头”的包袱留下,起身便走。两公子不敢打开包袱,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包袱渐渐发出臭气,大家受不了了,三公子才把包袱打开,没想里面哪里有什么人头,只是一个沾满猪血正在腐烂发臭的大猪头,这下两位公子全部都明白了,原来自己是落入了“好友”的圈套之中,但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张铁臂早已跑到县外把一半的银子分给了两位公子的另一个“好友”权勿用,他们一起逃之夭夭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交朋友不能只看外表,更要看他的内心深处。交得一个好的朋友,会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但假如交到了狐朋狗友,那就是一件不幸的事。俗话说:“人不识字是半苦,人不识人是全苦”,从《儒林外史》的十二回中的猪头案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句话的意思,正因为娄府的二位公子人不识人,所以被张铁臂骗去了钱财。
发布时间:2025-08-26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基于其个人经历创作,后两部分为《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本文将分享一篇700字的《童年》读后感,供读者欣赏和借鉴。
发布时间:2025-08-26
《稻草人》这篇文章给了我们深刻的思考,促使我们从内心深处开始反思与改变。小编整理了“稻草人”读后感,适合五年级学生,字数为500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完一本书后,大家都会有很多收获,而记录读书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让读书笔记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布时间:2025-08-26
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书籍如同明灯,照亮我们的心灵,指引我们前行。在现代社会,阅读已成为日常必需。阅读文章或书籍,不仅要理解其内容和结构,更要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之共鸣,并联系自身生活感受。这就是“读有所感,读有所悟”。将这些感受和启示写下便是“读后感”。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主题就是如何撰写读后感,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发布时间:2025-08-26
在细致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收获颇丰,是时候静下心来撰写读后感了。如何使读后感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苦难辉煌》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布时间:2025-08-26
读后感不仅是表达个人观点,更是借助文字让我们从他人的视角观察世界,从而扩展和深入思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西游记》的500字读后感资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一本好书能帮助我们探讨人生的各种情境,并深入理解现实世界。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这些感悟。以下是关于曹文轩《青铜葵花》的读后感整理,期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发布时间:2025-08-26
读完一本名著,收获颇丰。接下来,我们可以写16篇深刻的读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朝花夕拾》400字读后感,欢迎阅读、收藏。
发布时间:2025-08-26
书籍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提升素养的有效方式,也是宁静心灵的摇篮。阅读的乐趣无穷,书香更能滋润心灵,让人沉醉其中。以下是500字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敬请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发布时间:2025-08-25
读完《活着》,让我深感生命的珍贵与坚韧。故事中的艰辛与苦难,展现了人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每一次的绝望与希望交织,都是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这样的经历让我意识到,珍惜现在的每一刻,活出真正的自己,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儒林外史读后感300字左右
文件夹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