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50字(16篇)#】在深入阅读一部名著后,记录下自己的感悟至关重要。好查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6篇关于<爱的教育》的读后感,推荐大家参考。写读后感时,可以抓住主要情节、人物特点和自己的情感反应,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意。希望这些简短的感想能够启发思考。
假期里,我几乎每天都捧着《爱的教育》这本书,因为它带给我无尽的思考,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爱的意义。
比如在《弟弟的女先生》这个故事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师的辛苦和无奈。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教导一年级的小孩,多费力!有的像个老人,发音不好;有的咳嗽;有的淌鼻血;有的因为铅笔尖头触痛了手叫了起来……夏天,把草拿进来,捉甲虫往里放;帽子落了,替他们拾起……
据说,先生受不住孩子的气闹,就把手举起来,但还是把手放了下去。
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想到了我的老师,她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还要不停的处理我们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和恶作剧,提醒我们注意安全等等。
有一个扫烟囱的男孩在哭,有人问他为什么哭,他说他已经扫了几家烟囱,挣了三十多个铜板,可不知什么时候从衣服的破洞漏掉了。还说没有钱回去,他师父会打他的。说着就又哭了了。
这时有许多学生走过来,大家都把自己买花和练习本的钱收集在一起,这时又有许多乐意相助的学生跑过来,小男孩手里又有很多铜板了。
从这篇文章里我们知道我们一定要有爱心,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只有帮助别人的人才是好孩子。
《爱的教育》这本书里写了许多朋友之间的友谊,母亲的爱,许多感情。它们都是从一些小事里发生的。就像里面有一篇是写了思里科和柯莱蒂为了一件小事情就吵起来,最后他们各自向对方承认错误,也都原谅了对方,这就是友谊。
现在我才知道,我们要珍惜身边的爱,那些爱都是最宝贵的。
《爱的教育》是一位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它用日记形式讲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所发生的一百多个感人故事。他们都拥有高尚的品质,他们热爱祖国,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主人利柯是一位积极向上,善于帮助别人,富有同情心的好孩子。虽然里面的每篇故事不长,但都包含着一个意义深刻的道理,让我们仿佛都融入到里面了似的`。
读了这本名书后,我感受到最深刻的就是“爱”。原来,爱还分许多种,有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朋友之间的友爱、同学之间的关爱、亲切而善良的母爱、宽宏大量的父爱、对病人、弱者的怜爱……
所以,我们都要以他们为榜样,去报效祖国。报效祖国就要先从感恩我们身边的人开始,感恩赋予我们丰富知识的师长,感恩将我们养大成人的父母,感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同学,将来也像他们一样为社会、为祖国添砖加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我很喜欢《爱的教育》这本书,它通过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记叙了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这些故事就好像发生在我们身边,是那么真实、感人!
看了《考试》一章之后,我感觉自己刚刚参加完考试,情景那么逼真。爸爸、妈妈的叮嘱,考试时的紧张,碰到难题的烦躁,考好之后的`兴奋,回家后爸爸妈妈略带紧张的询问——这一切都那么生动。
《佛罗伦萨小抄写匠》,看了让人感动得直掉眼泪。小抄写匠为一家人考虑,从不顾及自己,受了委屈也不道出真实的原因。而我呢,就像天上的太阳,让全家人捧在手心里。凡事只想到自己,从不替家人考虑,稍有不如意,还要闹别扭,想来真是太不应该了!
《爱的教育》,给了我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虽然它的外表并不光彩夺目,但它里面的内容让我深受感动。
它采用日记的形式,从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出发,记录了他身边各种感人的小故事,体现了他在生活中一点一滴所积累的爱,他每天感受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渐渐地在爱的世界里成长。
书中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感人,其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打扫烟囱的小孩,他不小心将自己辛苦打扫烟囱赚来的三十个铜币弄丢了,他回不了家,于是路过的同学们都用自己仅有的铜币来帮助他,有些没带钱的同学则把自己的鲜花赠送给他。我觉得这篇文章是里面最感人的了,这让我知道,一个人要是有一颗无私的爱心,就是一个拥有一切高尚品质的人。在这本书中,到处是拥有这种高尚品质的人。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深切地体会到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应该学会宽容、理解别人,我们自己遇到困难时总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因此我们平时遇到有困难的人时也应该尽心尽力的去帮助他,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时是微小的、不起眼的,但它是无私的、珍贵的、非凡的。
有一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的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将会永远充满爱!
假期里我看了一本叫《跑猪噜噜》的书,特别有意思常常看得哈哈大笑,但是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妈妈告诉我里面的意思。
这本书讲的是一只叫噜噜的'小猪,它全身粉嘟嘟的,一张厚厚的猪嘴巴,一双骨碌碌的小眼睛,还有一对大大的招风耳。噜噜帮助主人抓过贼、防止过一次火灾,和主人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真想有一只自己的宠物“朋友”啊!
寒假里,我读了安徒生童话集,其中《丑小鸭》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讲述了丑小鸭生下来长的.非常丑,周围的朋友都不喜欢它,它受尽了折磨和苦难,最终靠自己的努力不放弃终于成为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怕磨难,不要在乎周围人的看法,只要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也要像“丑小鸭”一样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也会成为“白天鹅”!
以前,妈妈给我读了《雪孩子》的'故事,它讲了兔妈妈要去找萝卜,就给小白兔堆了一个雪人。小白兔在外面和雪人玩后,觉得冷了,就回到屋里坐在炉边烤起火来,小白兔睡着了。突然,小木屋着火了。雪人一边喊救人,一边冲进木屋,把小白兔抱到了屋外,雪人化成了水。
这让我懂得,我们要向雪孩子学习,为了救人甘愿牺牲自己。这是多么崇高的舍己救人的精神啊!
相信每个人都读过童话。在我们美好的童年中,童话占据了我们的头脑与心灵,也可以说,我们都是童话的一部分。我们喜欢童话,并非因为留恋童年,只因为童话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幻想与感触。
小时候,最爱的童话就是《安徒生童话》。如今,隔了这么多年再去看,依然感触颇多。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社会和人生的缩影,看到了人生苦难中孕育出的`甜蜜与希望。就是这样的甜蜜和希望,才让人类产生对人生由衷的热爱。
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感触最深。这篇童话即真实地描绘了穷人的悲惨生活,又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道小女孩很想念她的奶奶,我想这实际上是折射了她对爱的渴望。作者出身贫寒,对社会上富贫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
故事中的小女孩面对如此不幸的生活,却没有悲观绝望,依然对生活充满憧憬,这一点令人同情和感动。的确,生活虽然很艰难,但人不能失去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必须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安徒生童话》就像个大宝库一样,让人从中受益良多。希望所有人,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人都去读一读,你会发现他会让你沉迷,让你找到生活的乐趣与希望……
这几天,我正在看《安徒生童话》这本书,这是一本让许多人读完一遍还想再读的书。其中,最令人伤心的故事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了。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冬天,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只有一个身在重病的爸爸和一个穿着破衣服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已经有好几天没吃东西了,瘦的像根烂木头。这一天,她出去卖火柴,她走在天雪地里,脚上只穿了一双凉拖鞋。“卖柴火卖柴火喽!”她的嘴里喊道。她走到一个富人家,问要不要柴火,富人摇摇头,关上了门。小女孩只好失望的离去,她走在大街上,突然一辆马车驶过,把小女孩的一只鞋子弄没了,小女孩伤心的哭了。她赤着脚走在雪地上,脚被冰的通红通红,最后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坐在墙角边休息……最后冻死了。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么的可怜,奶奶死了,妈妈也走了,家里只有得了重病的爸爸和穿了一身破衣服的她。如果那时候我在的话,我一定会帮助她,送给她我最漂亮的衣服,送给她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和最豪华的房子,让她不再那么贫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现在的生活是那么美好,我们要珍惜一分一秒,好好学习,不过上像小女孩那么痛苦的生活。同时,当我们遇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要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新书《细菌世界历险记》,这本书名就吊起我的胃口,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它讲述了一个神秘的故事。人为什么会生病?原来都是细菌干的“好事”。细菌?细菌是什么?它住在哪里?让我们去畅游这个神秘的世界吧。
细菌的自述—“我”是一个小细菌,看似微不足道,可我的家族很庞大,人口上亿,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像吉普赛民族一样流浪,四处为家;我们又像犹太人一样没有国家,散居异地。美丽的世界—高山、湖海、深林、城市都有无数的兄弟姐妹。我们从不挑食,什么都吃,人类的肚肠就是我们幸福的天堂,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食品。快乐的生活总是暂短的,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们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帝国主义者和侵略者勾结了蚊子、跳蚤、老鼠等毒菌进攻和消灭人类,给人类带来剧烈的威胁与毁灭。不要置疑我们的“为人”,我们与人类一样有好人,也有坏人。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被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重新认识了,他们用了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研究我们,给有毒的细菌带上了紧箍咒——细菌抗体,既能抗菌又能抗毒。我们再也不会被军国主义者利用了。对于益生菌,科学家创造并拓展造福人类的途径,为人类健康长寿提供有力的保障。
这本书的语言诙谐有趣,妙趣横生,将很多科学道理层次分明地讲述出来,让我明白很多道理:细菌世界多么神秘,其实它没有那么可怕,反倒有可爱的一面,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感受到细菌世界的风采,也让我们收获意想不到的知识。多么希望再来一次细菌世界的旅行,品味其中的乐趣,探索其奥秘。
提到“细菌”大家都认为它是个坏家伙,它会让人生病,甚至死亡。可事实上,有坏就有好,比如帮助人们消化的“乳酸菌”,酿酒的“酵菌”“霉菌”……。如果你还想对细菌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一定不要错过高士其爷爷的《细菌世界历险记》呀!
这本书一开篇就很吸引我,因为作者居然为“细菌”这个枯燥又令人反感的生物煞费苦心的取了一个可爱又亲切的名字“菌儿”。于是,我也仿佛和“菌儿”一同走入了细菌的世界。首先我了解了它的祖籍、起源,然后和“菌儿”开启了漂泊的旅行生活,其实它的生活很简单,就是哪里有食物就飘向哪里。它最喜欢吃的就是人体内的红血球,还有其它动物肠胃里的食物。它不挑食,什么都吃,只要被它碰到过的食物都会变质、腐烂、发霉、发臭等等。不过它也并非很可怕,它最大的弱点就是怕火和高温。有时候它的.命运会很悲惨,被科学家们关到实验室里折磨的死去活来,还会被无情的战争野心家利用而造成人类的大不幸。不要以为“菌儿”只会搞破坏,它也是有优点的,它可以分解垃圾,帮助地球减轻负担,还能制造酸奶、酿酒呢!而且,只要我们讲卫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细菌是很难侵扰到我们的。
读了《细菌世界历险记》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它让我从有益和有害两个方面细致入微地了解了细菌,使我明白了细菌既是人类的敌人,也是人类的朋友。这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一样,我们应该保持优点,改正缺点!
细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虽不可见,但却是无处不在的。在我读了《细菌事界历险记》这本书后,他让我非常直观的认识了细菌的世界。他的作者是高士其,是中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他以第一人称菌儿进行自述,为我们讲述了他在细菌世界的历险过程,非常生动有趣。
开篇他先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叫菌儿,是菌族里最小最轻的一种,小到是人们的肉眼根本无法看见,所以人们一开始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那时候他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从来没有被人打搅,后来有位异想天开的人把他发现了,然后他的秘密就逐渐的泄露出来,他从此就被人们逐渐了解清楚。
菌儿是地球通,无论地球上哪一个角落里,只要有一些水汽和有机物,都能生存。他曾经在人类的肚肠里住着,他认为那是他的天堂,在那儿没有干焦冻饿的恐慌,在那儿只有吃不尽的食粮,可是因为他不安分守己,饱暖之后又肆意捣毁人家肚肠的墙壁,引起那个人的.肚子阵阵疼痛,随后他又被药物排泄出去,从此他又颠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17世纪的时候,他被发现过一次,但是人们没有认真追究他的性状,所以也就这样不了了之,后来19世纪法国出了一位怪学究,毫不客气的疑惑,我是疾病的元凶,要彻底清查他的罪帐。
都说水火无情,可是火能杀死他们,却不能给他们带来灭绝的危险,水却是他们的温柔的栖息之所,当然他们也有不喜欢的水,那就是沼泽水。和人一样,他们也担心自己的生计问题,为了寻找食物,菌儿离开了水国,来到岸上,进入鱼肚子、人类的厨房、餐桌、肚肠
这本书不仅读起来生动有趣,而且让我们知道了细菌的神奇,如果你也想了解更多关于细菌的知识,请一起来读读这本书吧!
一、活动宗旨
为进一步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打造学习型校园,促进优良学风校风养成,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努力营造全校读书氛围,激发师生的读书兴趣,让师生与书做伴,与大师对话,读写结合,为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拓宽视野、感悟人生、学会思考、快乐成长。
二、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进一步营造校园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使学生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积淀文化底蕴,提高文学修养;为学生提供交流阅读体会的平台,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体验到读书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主题
(校园里悬挂红布横幅)
读书启迪智慧·阅读成就梦想——第六届读书节活动
四、活动时间:
20xx年3月3日—4月上旬
五、所读书目: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中学课外阅读书目及其它优秀作品附书目。
六、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策划与启动(2月24日—3月8日)
1、制定方案。3月2日前制定读书节活动方案。
2、仪式启动。3月3日,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发出倡议(语文组组长讲话),号召师生们积极加入到读书节的活动中来,力求在校园中营造出书香飘溢的浓厚氛围。
3、悬挂标语。悬挂本次读书节主题标语:“沐浴书香,追逐梦想——第六届读书节活动”
4、学生会广播部利用校园广播介绍读书节活动和开辟“经典美文赏析”节目(语文组、学生会负责)。
5、推荐书目。将本次读书节的推荐书目印发给全体师生,个人根据学校的推荐书目,拟订自己本次读书节个人读书计划(图书馆负责)。
第二阶段:实施过程(3月4日——4月5日)
一)高二年段“牵手阅读,扬帆书海”读书知识竞赛(政教处、团委、语文组组织)
1、竞赛时间:20xx年3月18日(周二)下午第三节班会课
2、竞赛地点:科技楼五楼阶梯教室
3、参赛对象及名额分配:高二年级,每班六位同学
4、竞赛内容:以文学常识、高考必备古诗文、高考七部文学名著为主
5、竞赛方式:笔试
6、评选奖励办法:
评选出一等奖5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25人,由学校向获奖者颁发相应证书和奖品。
二)高一年级“书香伴我成长”演讲竞赛(政教处、团委、语文组组织)
1、竞赛时间:20xx年3月29日之前(具体时间由高一语文备课组安排)
2、竞赛地点:科技楼五楼阶梯教室
3、参赛对象及名额分配:高一年级,每班2位同学
4、主题:书香伴我成长
5、评选奖励办法:
评选出一等奖3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10人,由学校向获奖者颁发相应证书和奖品。
三)读书征文活动(政教处、语文组):
读书为明智,读书铸梦想。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以“读书启迪智慧阅读成就梦想”为主题,动笔写一篇文章,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学生读书征文比赛。
1、参赛要求:每班选取2-3篇优秀的读书心得参加学校读书征文活动。(负责人:高一、二年段备课组长)
2、参赛时间:20xx年3月3日——3月29日
3、评选奖励办法:
高一、高二各评选出一等奖2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9人,由学校向获奖者颁发相应证书和奖品。
四)精品图书展销活动
联系书店来校开展精品图书展销,并与他们合作开展购书优惠活动,方便广大同学们购书读书(组织单位:政教处、教务处)。
五)“名师导读”——中学生文化素质专题讲座
邀请语文组老师就阅读等方面开设讲座,分享阅读体会,介绍阅读方法,赏析优秀作品,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同学文化素养(组织单位:政教处、教务处、语文组)。
六)读书节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
各班墙报开辟读书专栏,充分利用班里的宣传园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读书节期间每班要出一期黑板报(由学生会宣传部组织高一、高二宣传委员负责检查评比)。
七)开展“走进经典”主题班会,营造读书节的'氛围
由高二(13)班举办“走进经典”读书节主题班会观摩课(3月4日班会课);各班在观摩的基础上举行读书节主题班会课(3月11日班会课),3月13日上交班会课教案到政教处(同时拷贝班会课的数码相片),政教处将根据上课和上交材料情况进行评比。
八)读书之星评选
学校图书馆根据20xx年9月1日—20xx年4月5日期间学生在校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情况评选出“第六届读书节读书之星”(组织单位:政教处、教务处和校图书馆)。
总结评比阶段(5月下旬)
1、“书香班级”评选。对高一、高二各班在读书节的各项活动和竞赛进行汇总统计,评选出“书香班级”。
评选方式:
①、根据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读书征文和黑板报比赛中评出的一、二、三等奖,按一等奖得 6分,二等奖得4分,三等奖得2分计算班级总得分。
②、评选为“读书之星”的学生所在班级奖励2分。
③、在“走近经典”主题班会活动中观摩示范班级奖励5分,根据活动和上交材料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按一等奖得3分、二等奖得2分、三等奖得1分,对未开展主题班会的班级扣2分,组织情况较差的班级扣1分(参考上交的材料情况进行统计)。
2、活动评比表彰。本次读书节活动中涉及到的比赛、评比,在活动结束时进行集中表彰。
3、“书香班级”奖励。对获得“书香班级”荣誉的班级在3月的“星级文明班级”评比中奖励3分。
4、优秀作品展示。本次读书节活动中所评出的优秀作品在校内进行展示。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创建学习型学校,打造书香校园”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打造“书香校园”就是要在学校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在书香校园中培养文化人。“读经典书,做文化人“把读书融入师生的生命历程。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丰富教师的职业生涯,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在读书中改变自己、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二、具体要求
㈠、教师读书活动:
⑴提供阅读条件,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学校免费向教师赠送书籍,公费征订相关报刊。教师每年应自购教育教学书籍一至五本。每位教师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每周读一至两篇文章。
⑵积极撰写读书笔记以及好书的摘记,青年教师每月在学校网站或个人博客中发表读后感(至少一篇)。
⑶提供交流平台,每周教师例会上用10一20分钟作为教师读书交流时间。不定期举行全学区读书交流活动。
⑷积极向学生推荐好书,并及时指导学生良好的读书方法。
㈡学生读书活动:
1、班级采取“捐书”“图书室借阅”等形式,搞好班级书架的建设。
2、班内开展“献一本看多本’’活动,同学与同学之间,可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3、充分利用好班级“读书角”,每个学生每学期要读5本书以上,并精读其中5篇文章,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4、利用午间休息和校外时间积极开展读书活动,班级活动重点以写读书心得、读书笔记为主。可以组织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5、各班选好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晨读、晨背和午间阅读。
(1)要求学生做到: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级——摘抄精美词句,学写读书笔记;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2)要求教师做到:
①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②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6、语文教师上好课外阅读课。
(1)围绕阅读内容,备好课,上好指导课:
①激发兴趣
②读物介绍
③工具书使用方法指导
④阅读方法指导等。
(2)各班级利用班队会,阅读课等时间,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①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文诵读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
②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趣味性较强的读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比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记叙文、读(观)后感、想象作文、童话等竞赛,检验读书、积累的成果,学生中高年级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编辑小报,丰富课余生活。
7、积极组织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读书、写作等比赛,让学生在实际中得到锻炼。向学生刊物投稿,提倡语文教师在博客里开辟“学生作品园”。
8、发挥宣传窗、“沅江之星”广播站和学校网站、《沅江星芽》校刊的作用,宣传学生读书情况,刊登学生的作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如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读书故事、每周一诗(词)等栏目。
9、学校图书室每月定期做好各班借书登记工作。
10、班级可开展“我与家长同读一本书”、“陪孩子逛书店”、“向家长推荐图书”“请家长参与读书讨论和汇报”等活动形式,促进家庭读书的发展,用学生来带动家长,营造家庭书香氛围,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
三、图书来源
1、向学校图书室借阅。
2、鼓励教师、学生自己购买喜爱的图书,订购报刊。
3、成立“班级图书角”,书由学生自带和图书室提供(定期更新)等形式,确保书架图书不少于100本,相互交流阅读。
四、评价和奖励
1、教师在学校例会、读书交流会上进行读书心得交流,由学校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100元、80元、50元的奖励。
2、学生心得写作达28篇颁发读书活动“小学士”证书,达48篇颁发读书活动“小硕士”证书,达88篇颁发读书活动“小博士”证书。学生优秀文章优先在《沅江星芽》校刊上发表。
发布时间:2025-09-04
⬬ 哈利波特读后感500字左右 ⬬ 这个暑假,我看完了哈利波特系列的书,我觉得非常好看。 哈利波特系列的主要人物是哈利波特、赫敏和罗恩。哈利波特非常勇敢;赫敏非常聪明;罗恩下象棋很厉害。 哈利波特系...
发布时间:2025-09-04
《森林报·夏》是一部关于实地观察森林动物的作品。阅读后,我收获了众多森林故事和动物知识。这本书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大自然的奇妙,激发了我对森林生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发布时间:2025-09-04
读完经典名著后,我总能有所领悟,现在需要整理一下读后感。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呼兰河传》的读后感,共有六篇,每篇约400字,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有帮助,能够引发更多思考!
发布时间:2025-09-03
《红星照耀中国》详细记录了埃德加·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期间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实地采访,反映了当时中国及红军的历史,介绍了红军领袖和将领的情况。以下是精选的9篇600字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发布时间:2025-09-03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红岩》。这本书描绘了许多革命英雄的事迹,如许云峰挖通地牢为战友们开辟生路,刘思扬虽出身豪门依旧投身革命,华子良装疯卖傻以传递党的消息,江姐在酷刑下始终不肯透露秘密。这些故事深深触动了我。
发布时间:2025-09-03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代表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顶峰。它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一起,成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供参考阅读。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创作的一部关于苦难的小说,讲述了主角青铜与葵花的故事。小编整理了“青铜葵花读后感结尾”,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发布时间:2025-09-03
读完《乡土中国》,每个人都会有独特的感悟。不妨静下心来,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但如果不知从何入手,不妨参考一些示例文章。以下是高中的《乡土中国》读后感,字数约1000字,供大家借鉴和启发。
发布时间:2025-09-03
读书不仅丰富心灵,提升精神境界,还能 subtly 影响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多读好书,会让你终身受益。相信不久的未来,你也会爱上阅读!以下是“草房子”的读后感,欢迎参考!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
发布时间:2025-09-03
读后感不仅仅是表达个人观点,更是通过文字让我们从他人的视角认识世界,进而丰富和深化自己的思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森林报》的20字读后感,旨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这本书的魅力。
爱的教育读后感50字(16篇)
文件夹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