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家营,初名三星营,位于开阳县南龙乡翁朵村,由于是士绅佘士举所建,故光绪初为纪念佘士举建营而改名佘家营。佘家营是人工营墙与天然绝壁天人合一的军事堡垒,因咸同之乱时期开州(今开阳)28营中其地势最险要、营墙最坚固而著名,是咸同时期几年中贵阳地区唯一未被黄号军攻破的营盘,为咸同军事史上的代表性堡垒和经典军事设施。故佘士举被推举为28营总团首,并授总兵,实任副将,成为贵州平定咸同起义后因功授官职务最高者之一,并因此载入咸同军事史册闻名遐迩。2003年,佘家营公布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佘士举其人
黄号军彻底平定后,光绪初论功行赏,佘士举记名总兵,即用副将。在开州恢复秩序期间,佘士举协助知州清查田亩、核实赋税、修缮孔庙学宫、监修开阳书院、捐资在佘家营新建忠义祠,并在忠义祠开设佘家营义学等等,颇受称赞。佘士举在咸同战乱期间,靠游走江湖、学占卜游侠并训练乡勇起家,为平定黄号军立下汗马功劳。因此官封总兵(从一品),即用副将(从二品),即以从一品总兵衔实授二品副将,不仅是贵阳地区唯一因为平定黄号军而官封从一品的人,而且也是整个贵州咸同军事史上因功封官品级最高的官员之一。
二、天人合一的军事堡垒
由于佘士举精于占卜,故其所建佘家营自称暗合易理天数,再加上地势险要,颇得风水向背之宜。佘家营建筑形制十分独特,其外墙采用规制条石斜嵌成“人”字形,不仅十分美观,而且坚固异常,在贵州现存古代军事建筑中独树一帜。佘家营作为军事堡垒选址精妙,西、北、南三面均比较陡峭,只有东面稍事平坦,特别是西面和西北部为天然绝壁,因此佘家营只在东、南和东北建有坚固石墙,西面和西北部以天然绝壁为墙。更为绝妙的是,营西南角有个天然大井泉,可供数百人饮用,于是佘士举建营时刻意把井泉围在营内,并在井泉侧建有一道营门,时常以团练把守,解决了营上长期驻守的饮水问题。因此,只要佘家营能保持粮草供应,驻守多久都可以不受制于敌。
三、贵州咸同军事史上
军事堡垒的经典
佘士举对佘家营经营管理得当,因此成为咸同之乱时期贵州极其罕见的未被起义军攻破的军事堡垒之一。正如佘家营现存光绪九年(1883年)《三星营碑记》所说:“上至安顺,左至遵义,下至湖南,千余营寨,皆被攻破蹂躏,独有开州三星营被围扰至四五年之久,而贼未能破。”佘家营建成后,何德胜多次围攻均未攻破,其中以同治
四、五年之交(1866年初)围攻最久。
佘家营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