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
心臟內科暨心臟外科共同編製
目錄
壹、 前言………………………………………………………….……...3
貳、 心肌梗塞疾病介紹………………………………….……………...3
參、 檢驗、檢查與診斷..……………………………………...….……10
肆、 治療
一、 緊急心導管…………………………………………………………………12
二、 手術介入……………………………………………………………………13
三、 機械性輔助…………………………………………………………………14
四、 藥物…………………………………………………………………………15
伍、 照護
一、 心導管傷口照護…………………………………………………………..22
二、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照護………………………………………………..22
三、 心肺復健 …………………………………………………………………25
四、 戒菸………………………………………………………………………..33
五、 飲食………………………………………………………………………..36
六、 居家監測與照護…………………………………………………………..41
七、 需至急診狀況……………………………………………………….…….43
八、 緊急救護……………………………………………………………….….43
2
壹、 前言
近年來,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十大死因,由心臟疾病成為台灣十大死因中第
二名,其中又以心肌梗塞佔最多數,死亡人數占比逐年增加,若在置放冠狀動
脈支架或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沒有搭配藥物控制與積極管理相關疾病,一
年內復發率仍高達 20%。
右冠狀動脈 左迴旋枝動脈
左前降枝動脈
▲圖片來源:國民健康署–冠心病自我照護手冊
心臟由三條冠狀動脈供應特定區域心肌之氧氣與養分,分別為左前降枝動
脈、左迴旋枝動脈、右冠狀動脈。
貳、 心肌梗塞疾病介紹
一、 定義
由於動脈粥狀硬化後形成一種類似脂肪的沉積的瘢塊所造成,當瘢塊撕
裂或破裂後會造成血液凝集,形成血塊阻塞冠狀動脈,而任何一條冠狀動脈
發生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某一部位的血液供應減少,皆會影響心臟的氧氣
與養分供給,導致肌肉缺氧,而引起心肌的損傷或死亡,此情況稱為心肌梗
塞,將使心臟無法搏出正常的血液量,嚴重時可能引起心臟衰竭及心律不整
而導致死亡。
3
血管阻塞
▲圖片來源:台大醫院–心血管中心
二、 危險因子
高血壓
高血脂
糖尿病
性別
無
可
法
心肌 肥胖
年齡 控
改
梗塞
制
變 抽菸
遺傳
活動量
生活壓力 不足
過大
(一) 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
1. 遺傳
若父親或兄弟於 55 歲之前,或母親或姊妹於 65 歲之前罹患心
肌梗塞,日後得到心肌梗塞之機率便增加。
4
2. 年齡
男性超過 45 歲、女性超過 55 歲時,發生心肌梗塞機率便大幅
上升。
3. 性別
女性停經前罹患心肌梗塞機率較男性低,在女性停經後,體內
女性荷爾蒙濃度降低,心肌梗塞的罹患率便提高。
(二) 可控制的危險因子
1. 高血壓
高血壓容易使血管內膜受傷,增加膽固醇進入血管內壁堆積之
機率,而加速血管硬化,且高血壓迫使心臟負擔增加,故高血壓病
人罹患心肌梗塞機率為正常人的三倍。
2022 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將高血壓定義為≥130/80mmHg,於
2021 年的研究中,將患有高血壓的病人積極控制血壓值於
110~130mmHg,追蹤三年可發現,可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
險(中風、急性冠心症、心臟衰竭)及心血管死亡率。
收縮壓(mmHg) 舒張壓(mmHg)
正常血壓 ﹤120 ﹤80
血壓偏高 120~129 ﹤80
第一級高血壓 130~139 80~89
第二級高血壓 ≥140 ≥90
高血壓危象 ≥180 ≥120
▲2022 年美國心臟學會高血壓指引
2. 高血脂
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分為兩種,一種為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
白,HDL),另一種為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HDL 可
清除體內過多的膽固醇,而 LDL 會增加動脈血管壁上膽固醇的堆
積,使血管阻塞,若血中 LDL 過高,罹患心肌梗塞為正常人的三
倍。
5
疾病類型 LDL 建議治療目標
急性冠心症/冠狀動脈疾病 ﹤70mg/ dL
急性冠心症/冠狀動脈疾病 併發以下:
· 12 個月內發生心肌梗塞
· 2 次心肌梗塞病史 考慮﹤55mg/dL
· 多條血管病變之冠狀動脈疾病
· 周邊動脈疾病
▲2022 年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
3. 糖尿病
增加冠狀動脈氧化壓力和胰島素阻抗,讓斑塊更容易堆集於血
管內,且因糖尿病患者不易察覺心肌梗塞引發的疼痛感,罹患糖尿
病患者發生心肌梗塞風險提高兩倍,積極預防和診斷更為重要。當
糖尿病患者合併有心肌梗塞情形出現,死亡率增加,減少餘命。
壽命
無糖尿病
糖尿病 -6 年
糖尿病+心肌梗塞 -12 年
4. 肥胖
體重上升,增加脂肪組織,也代表血液需供應更多養分和氧
氣,因此增加心臟負擔,使動脈管壁壓力增大,進而增加罹患高血
壓的機率,也提高心肌梗塞的罹患率。
肥胖之評估方法常見有兩種,一為測量腰圍,若男性大於 90 公
分、女性大於 80 公分,則存在健康風險。二為計算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BMI)。
6
▲圖片來源:國民健康署–成人健康體位標準
體重(kg)
𝐵𝑀𝐼 =
身高(m) × 身高(m)
肥胖定義 腰圍 BMI
5. 抽菸
尼古丁會使血液中含氧量降低,也容易造成血管硬化、血管收
縮及心律不整,故吸菸者罹患心血管疾病機率較非吸菸者二到四
倍,且危險性隨著吸菸量增加而增加。
7
6. 活動量不足
缺乏運動會使罹病風險提高兩倍左右,也會惡化其他風險因
子,然而,從輕微活動開始,對於健康狀況能有所改善。
如果有下列的狀況,就是身體活動量不足
。一天當中,大多數時間都坐著
。走路距離不超過一、兩條街
。從事的休閒活動多屬於靜態的,如看電視、閱讀
。職業屬於靜態的
。一星期中,大多數日子運動不到 20~30 分鐘
7. 生活壓力過大
當生活壓力過大時,身體會出現心跳加快、血壓上升、血管收
縮、肌肉血流增加、血糖增加、血液凝集增加等現象,對於冠心症
患者而言可能導致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
三、 症狀
(一) 胸悶、胸痛
1. 部位:胸口、脖子、肩膀、手臂、背部、下巴或上腹部
2. 性質:劇痛、緊、壓迫、窒息或瀕死感,有時難以形容
3. 持續時間:20 分鐘以上
4. 緩解因素:心肌梗塞的疼痛感無法緩解
胸痛 心絞痛 心肌梗塞
程度 較輕,輕微困難忍受 劇烈疼痛,大多無法忍受
數分鐘
持續時間 持續 30 分鐘或以上
(較少超過 10~15 分鐘)
發生時間 活動或情緒壓力時 休息或活動時皆有可能
緩解 休息可緩解 休息無法緩解
心臟血管狹窄 心臟血管阻塞
血管 ↓ ↓
心肌缺氧 心肌壞死
可能合併有血壓下降、
嚴重心律不整
8
(二) 呼吸困難
1. 運動性呼吸困難:爬樓梯、跑步即感到喘
2. 端坐呼吸:躺下時感到呼吸困難,坐起來能較緩解
3. 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半夜突然咳嗽、喘不過氣,坐起來也無法改
善
(三) 心律不整
1. 心跳過快
2. 心跳過慢或不規則
(四) 腸胃不適
1. 噁心、嘔吐
2. 食慾減低
(五) 冒冷汗
(六) 頭暈
(七) 水腫、尿量減少
(八) 休克甚至昏迷
心肌梗塞是最常造成休克的原因之一,同時心因性休克也是造成急
性心肌梗塞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統計約有 5~10%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發生心因性休克。
心肌梗塞病人若心肌功能受損,導致無法輸出足夠的血量和氧氣到
達組織以供應身體代謝需求,此時稱之為心因性休克,出現低血壓、心
律不整、低血氧、尿量減少等狀況。
9
參、 檢驗、檢查與診斷
一、 血液檢驗
(一) 腎功能
檢驗項目 正常值
尿素氮 BUN 7~25mg/dL
肌酸酐 Cre 0.6~1.3 mg/dL
(二) 心肌酵素
在心臟病發時,原本只存在於心臟的酵素,可能從受損之心臟釋放
到血液中。
(三) 血糖及糖化血色素
檢驗項目 正常值
飯前血糖 Glu-AC 70~100 mg/dL
飯後血糖 Glu-PC ﹤140 mg/dL
糖化血色素 HbA1C 4.0~6.0%
(四) 血脂
包含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好的膽固醇)、低密度膽
固醇(壞的膽固醇)。
檢驗項目 正常值
總膽固醇 T-CHO ﹤200 mg/dL
三酸甘油酯 TG ﹤150 mg/dL
高密度膽固醇(HDL-C) ﹥40 mg/dL
低密度膽固醇(LDL-C) ﹤130 mg/dL
二、 檢查
(一) 心電圖
將貼片貼至雙手、雙腳及胸前,有時也會於背部貼上貼片,由此可
了解心跳速率、節律(心律),判斷波型也可得知心臟受損的部份及程
度,可用來區別病因。
(二) 胸部 X 光
會顯示出心臟大小與形狀,能夠發現心臟是否有擴大。
10
▲正常心臟大小 ▲心臟擴大
(三) 心臟超音波
正確測量心臟大小、形狀、收縮狀況及血管壓力,可了解心臟心肌
缺血狀況、瓣膜功能是否異常。
(四) 心導管檢查
三、 診斷
檢驗心肌酵素升高,且至少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條件,(1)心肌缺氧之
症狀;(2)心電圖出現顯著波段之變化;(3)影像檢查證實新損失的活性心
肌或新出現的局部心室壁活動異常;(4)經由血管攝影或解剖確認有冠狀
動脈內血栓。
急性心肌梗塞依心電圖可分為非 ST 段上升心肌梗塞及 ST 段上升心
肌梗塞。
11
肆、 治療
一、 緊急心導管冠狀動脈氣球擴張/支架置放術
依據病患血管之彈性及血液回流情形,選定進行穿刺的部位如:手
腕(橈動脈)或鼠蹊部(股動脈)進行局部麻醉,並將等同原子筆芯粗
細大小之導管放入血管中。藉由血液順流導管進入心臟,可測定各腔室
的構造與壓力變化,同時注射顯影劑進行心臟血管攝影。藉由顯影劑注
射,醫生可在 X 光機上看到心臟收縮、瓣膜開合情形和冠狀動脈狹窄的
程度,決定是否需進行氣球擴張、置放支架治療。
放置之支架種類可分為一般金屬支架與塗藥支架,針對心肌梗塞病
人建議於放置完支架後,搭配雙重抗血小板藥物使用,以減少支架內血
栓等相關風險。
置放支架為侵入性治療,可能產生的併發症包含心律不整、心跳停
止、血栓或動脈內壁破裂等。
▲心導管室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急性冠心症民眾衛教手冊
12
二、 手術介入–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如果病人已經有嚴重心肌梗塞、左主冠狀動脈有超過一半管徑的阻
塞,或是三條冠狀動脈出現大部分阻塞的時候,則會診心臟外科醫師進
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之評估。
主動脈 連接主動脈和阻塞處遠端
阻塞處
阻塞處
使用靜脈橋接血管
主要是採用開刀方式連接新的血管通道,讓血液繞過原先阻塞的部
分,以繼續供應後面的心肌,使本來得不到足夠氧氣與營養的心臟恢復
力氣。醫師利用兩種方式,在冠狀動脈阻塞重建血流,一為自大腿處取
一條靜脈,二為從主動脈分支的動脈取一或兩條作為繞道的血管。
胸部傷口
胸管
胸管
手術採全身麻醉,手術中會放置氣管內管以維持呼吸道通暢,放置
動脈導管以監測血壓,中心靜脈導管給予點滴輸注及藥物,肺動脈導管
監測心臟壓力各項數值以利醫師判斷進行藥物調整,手術傷口為正中胸
13
口處及大腿取血管處,約 15~20 公分,胸腔內有二到五條不等之胸管引
流,大腿取血管處亦可能有引流管路,手術後進入加護病房觀察,三至
五天不等,視每個病人狀況而定。
三、 機械性輔助
在接受心導管冠狀動脈氣球擴張/支架置放術或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前
或後,由於血壓及心跳不穩定或是身體灌流不足身體所需,會先藉由機
械性輔助系統提供心臟足夠支持,減輕心臟負擔,常見之機械性輔助包
含主動脈內氣球幫浦及葉克膜。
(1) 主動脈內氣球幫浦
主要用於急性心肌梗塞、心因性休克或心臟衰
竭的治療,可以增加冠狀動脈血流,以降低心臟
負荷,減少心臟做功。
主動脈內氣球幫浦能配合病人心跳變化,使氣
球於心臟收縮時及舒張時分別消氣及膨脹,增加
心肌養灌流量,並減少心臟負荷,間接增加心輸
出量。
放置主動脈內氣球幫浦之病人需每日追蹤胸部 X 光,確認導管位置
是否正確,置放側之腿部需保持平直、勿彎曲,以免管路移位或造成血
管損傷。因主動脈內氣球幫浦由鼠蹊部(股動脈)置入,併發症以下肢缺
血最常見,其他包含感染、主動脈剝離、動脈穿孔、出血等。
(2) 葉克膜
葉克膜為一種體外循環心肺支持系統,又稱為體
外膜氧合 ECMO,可以暫時替代病人的心肺功能,
減輕病人心肺負擔外,也能為醫療人員爭取更多救治
的時間,但並不能治療疾病本身。根據衛生福利部規
範,心因性休克及呼吸衰竭為葉克膜的適應症,其中
心因性休克包含急性心肌梗塞、準備心臟手術時暫時
替代心臟功能。
葉克膜經常放置於鼠蹊部,將血液由股靜脈引
出,經幫浦流經氧合器,再流回股動脈,故可能產生
的併發症常見下肢缺血(嚴重有截肢的風險)。除了鼠
蹊部外,也可能將管路放置於頸部血管,除了適當管
路固定外,也會給予病人鎮靜、止痛藥使用,必要時
將給予保護性約束,以免管路移位或脫落。
14
為防止葉克膜套組中產生血栓,有時會加入抗凝血劑使用,有可能
造成出血(導管處、腦部、腸胃道等多)或產生血栓之併發症,故於加護
病房中會頻繁抽血以監測各項數值,並依照各項數值給予不同處置。
四、 藥物治療
◆ 藥物治療通則
(一) 藥品選擇
醫師會根據每位病人的個別情況選擇合適的藥品,因此每位病人的用
藥選擇以及劑量可能不盡相同,請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若有任何疑問
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二) 一般注意事項
1. 若曾有用藥過敏、懷孕或準備懷孕、哺乳等特殊情況,請先告知醫
師。
2. 服藥後如發生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或異常、口唇、舌頭或咽
喉腫脹、全身紅疹等,請立即就醫。
3. 請讓醫師知道您的疾病史與所有正在服用的藥品,包含中草藥及健
康保健食品,以避免潛在的藥品交互作用及藥品至疾病交互作用,
並避免自行購買藥品服用(例如感冒藥、止痛藥、NSAID 非類固醇
消炎止痛劑等)。
4. 醫師會根據您的疾病情況調整用藥組合和劑量,每次回診後請確認
醫師指示與藥袋上的說明,並請依照指示服用,切勿自行調整劑量
或停用。
5. 服藥時請使用白開水,避免和葡萄柚汁併服。用藥期間請勿飲酒,
也請避免食用柚子、葡萄柚等鮮果或相關製品。若有食物交互作用
疑慮歡迎諮詢醫師或藥師。
6. 忘記用藥時,應於發現時盡快服用;但若接近下次服藥時間,請跳
過一次,並依照原來時間服用下一次的劑量;請勿服用雙倍劑量。
對服藥時間有疑慮時請與藥師或醫師討論。
7. 若有手術計畫(包含牙科、內視鏡),請先告知開方醫師,請勿自行停
用抗血小板藥物。
8. 請維持每日測量記錄血壓、心跳、體重的好習慣,並且配合飲食控
制。
9. 請定期回診,定時服藥,配合抽血檢查,確保藥效並監測可能的副
作用。
10. 假日或長途旅行之前,請確定有足夠的藥量。
11. 請勿讓他人服用您的藥品。
15
12. 藥品應放置陰涼避光及小孩無法取得之處;口服藥品多數不需冷
藏,若藥品有特殊儲存指示,請與藥師討論。
13. 若您有任何其他相關問題,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3) 藥物種類
給予藥物之治療目標在於控制與改善危險因子、預防心臟衰竭、預防
再次急性心肌梗塞、預防腦中風、降低心因性死亡風險,治療藥物如抗
血小板藥物、乙型阻斷劑、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收縮素 II 接受
器拮抗劑、降血脂藥物、硝化甘油等。
1. 抗血小板藥物
(1) 適應症
A. 預防心肌梗塞
B. 預防血栓
C. 減少支架栓塞的風險
(2) 分為兩大類
A. 阿斯匹靈:阿斯匹靈 Aspirin®/伯基 Bokey®,所有急性心肌梗
塞病人應長期並終身服用。
B. P2Y12 抑制劑:可降低急性冠心症後死亡、預防再次發作與降
低腦中風,需與阿斯匹靈併用,醫師會依據疾病狀況調整併用
時間。
藥物分類 阿斯匹靈 P2Y12 抑制劑
16
停藥,勿自行調整。
C. 注意出血徵兆。
2. 乙型阻斷劑
(1) 作用
可降低血壓並降低過快的心跳,減少心臟負擔,進而預防與降低
急性冠心症造成的心律不整與死亡風險,長期使用可減少心絞痛
的症狀,具有保護心臟、預防心衰竭和降低心因性死亡的風險。
(2) 常見藥物 carvedilol(達利全錠 Dilatrend®)、bisoprolol(康肯
Concor®)、nebivolol(耐比洛錠 Nebilet®)、propranolol(恩特來錠
Inderal®)、metrprolol(紓壓寧控釋錠 Betaloc ZOK®)、labetalol(湍
泰低錠 Trandate®)、atenolol(壓平樂膠衣錠 Ateol F.C. ®)。(可能因招
標更換廠牌)
(3) 使用方式依醫師處方而不同,醫師會依照病人心跳及血壓狀況,
調整藥物劑量,請依醫師醫囑定時服用藥物,並監測心跳及血壓
狀況。
(4) 副作用
A. 低血壓,改變姿勢時可能發生頭暈,建議放慢動作。
B. 若持續手腳冰冷、疲倦、頭痛請時告知醫師。
C. 若出現呼吸困難、體重突然上升、手腳腫脹、胸悶、胸痛、
心跳過慢或不規則請立刻就醫。
(5) 注意事項
A. 建議於服藥前,定時自我量測心跳和血壓。
B. 若心跳及血壓低於醫師訂定的標準時,請根據醫師指示服
藥。
C. 若自行停藥有可能出現心搏過速、血壓過高或需悶、胸痛症
狀。
3.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收縮素 II 接受器拮抗劑
(1) 作用
此兩類藥物可降低血壓,具有保護心臟、預防心衰竭之作用,長
期使用可降低死亡、再次急性冠心症發作與心衰竭之風險,僅需
二擇一使用,醫師根據病人疾病狀況選擇藥物。
(2) 使用方式依醫師指示而不同,依照病人血壓狀況以調整藥物劑
量,請依醫師醫囑定時服用藥物,並監測心跳及血壓狀況。
(3)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
captopril(血樂平錠 Ceporin®)、enalapril(欣保錠 Synbot®)、
17
ramipril(心達舒錠 Tritace®)、imidapril。(可能因招標更換廠牌)
(4) 血管收縮素 II 接受器拮抗劑
azilsartan(易得平錠 Edarbi®)、irbesartan(安普諾維膜衣錠
Aprovel®)、losartan(可悅您膜衣錠 Cozaar®)、olmesartan(雅脈膜衣
錠 Olmetec®)、valsartan(得安穩膜衣錠 Diovan®)。(可能因招標更換
廠牌)
(5) 副作用
A. 低血壓,改變姿勢時可能發生頭暈,建議放慢動作。
B. 若持續乾咳、頭痛、疲倦請告知醫師。
C. 若發生呼吸困難、臉部舌頭或咽喉腫脹、嚴重腹痛、尿量減少
或發燒請立刻就醫。
(6) 注意事項
A. 建議於服藥前,定時自我量測心跳和血壓。
B. 若血壓低於醫師訂定的標準時,請根據醫師指示服藥。
C. 懷孕和哺乳者應避免使用,若發現懷孕請立刻停藥並回診。
D. 若有開立 captopril(血樂平錠 Ceporin®)建議於飯前 1 小時空腹
時使用,避免與食物併用時會降低藥物吸收率。
4. 降血脂藥物–HMG-COA 還原酶抑制劑
(1) 作用
可治療高血脂症,尤其能降低低密度膽固醇 LDL,長期使用可降
低再次心肌梗塞的風險、心血管死亡與腦中風之風險。
(2) 常見藥物
atorvasatin(力普妥膜衣錠 Lipitor Film-coated tablet®)、
fluvasatin(益脂可長效緩釋膜衣錠 Lescol XL®)、pitavastatin(力清
之膜衣錠 Livalo®)、pravasatin(美百樂鎮錠 Mevalotin Protect
tablet®)、rosuvasatin(冠脂妥膜衣錠 Crestor Film-coated tablet®)。
(可能因招標更換廠牌)
(3) 使用方式請依照醫師醫囑使用,隨藥品種類不同,醫師會依需求
調整劑量。
(4) 副作用
A. 腹痛,若持續發生腹瀉、腸胃不適、關節痛、頭痛或疲倦,請
告知醫師。
B. 肌肉痛、肝功能異常,若發生不明肌肉疼痛或無力、發燒、尿
量減少、茶色尿液、皮膚變黃,請立刻就醫。
(5) 注意事項
A. 包含必須和燕麥類製品分開服用,至少間隔 2~4 小時,避免影
響藥物吸收。
18
B. 避免使用紅麴類產品,並用可能增加肌肉相關副作用。
C. 可能導致皮膚對日曬敏感,建議避免或減少日曬時間並做好防
曬措施。
5. 硝化甘油
(1) 作用
此類藥物可放鬆冠狀動脈
(2) 劑型
A. 舌下錠–nitroglycerin(耐絞寧錠 Nitrostat Sublingual Tablet®)
a. 作用
作用時間快,用於緩解急性心絞痛症狀,及作為急性心肌梗塞
之急救藥品。
b. 服用方法
當胸悶或胸痛時,立即坐下取出一錠含於舌下(不可咬碎或吞
食),等藥錠於舌下溶化,感生灼熱感,5 分鐘內藥效發揮即可
緩解症狀,若仍感不適則代表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則須緊急
送醫,聯絡救護車後可以使用第二錠,抵達醫院前可再使用第
三錠,副作用與錠劑相同。
取出一錠放於
胸痛發作 坐下
舌下
抵達醫院前, 5分鐘後,胸痛
最多3顆 可每5分鐘含一 無改善或惡化
錠 打119就醫
19
c. 注意事項
I. 請勿與犀利士(Cialis)、樂威壯(Levitra)或威而鋼(Viagra)併
用。
II. 應隨身攜帶(避免放於口袋、車上)。
III. 藥品請保存於原廠棕色瓶內,不可分裝,避光儲存。
IV. 開封後使用期限為 6 個月。
V. 服用舌下錠時請務必找安全處坐下或躺下使用,避免低血
壓導致頭暈或昏厥。
B. 錠劑
a. 作用
規律使用可預防或緩解心絞痛。
b. 常見藥物
isosorbide mononitrate(冠欣 Coxine®)、nicorandil (喜格脈錠
Sigmart®)。(可能因招標更換廠牌)
c. 通常為早晚各服用一次,每次劑量依醫師指示服用,兩次服藥
之間需間隔至少 7 小時。
d. 副作用
I. 低血壓,若改變姿勢時發生頭暈,建議放慢動作以改善症
狀。
II. 心悸,若發生心搏過速、昏倒、胸痛增加、視力異常,請
立刻就醫。
III. 頭痛、頭暈,在使用初期可能發生頭痛,長期使用後症狀
可改善,若症狀持續或無法忍受可告知醫師。
IV. 口乾、皮膚疹,若發生口乾或臉部、頸部、軀幹或手臂持
續熱潮紅,請告知醫師。
e. 注意事項
I. 請勿與犀利士(Cialis)、樂威壯(Levitra)或威而鋼(Viagra)併
用。
II. 可能因降低血壓導致頭暈,從事開車或操作機械時應注
意。
III. 請依照醫師指示服藥,若突然停藥,可能出現胸悶、胸痛
情形。
20
C. 貼片–nitroglycerin(護心貼片 Nitroderm TTS 5®)
a. 作用
預防及治療冠狀動脈疾病引起之狹心症發作。
b. 用法
每天固定時間貼於毛髮較少的部位(軀幹或上臂),僅須貼
12~14 小時,超過時間請撕下,避免產生耐受性導致藥效降
低。為避免影響藥物劑量,不可將貼片剪開或切割,可能造成
劑量過量。
c. 副作用與錠劑相同。
d. 注意事項
I. 撕下的舊貼片仍有藥效,請立即丟棄。
II. 為避免皮膚刺激,建議每次應貼於不同部位,且不可貼於
有傷口的地方。
21
伍、 照護
一、 心導管傷口照護
(一) 心導管檢查傷口位置可能有兩處:鼠蹊部、手腕或是兩處皆有傷
口,為檢查時放置動脈鞘管進入血管時造成,在檢查後醫師會視狀況
移除動脈鞘管,手腕處動脈鞘管於檢查後即移除,鼠蹊部處動脈鞘管
則根據病人是否需繼續使用抗凝血劑、機械性輔助來決定移除時間,
在鼠蹊部動脈鞘管移除前,需保持腿部平直、避免彎曲,於加護病房
觀察期間也會由醫師及護理師觀察管路及傷口狀況。
(二) 為確保傷口順利癒合避免再次出血,心導管術後一週內需注意:
1. 傷口於鼠蹊部
一週內禁止跑、跳等劇烈運動,如騎腳踏車、爬山等。避免腹部用
力的動作,如提重物、打噴嚏或用力解便,打噴嚏或解便用力時請
以手壓迫傷口以防穿刺處再度破裂。
2. 傷口於手腕
一週內避免手部用力的動作,常見如搬提重物(1.5 公斤以上)、擰毛
巾或騎車壓煞車等動作。
(三) 若穿刺周圍瘀青屬常見現象,讓其自然消散吸收即可,勿自行冰敷
或熱敷。若出現瘀青範圍明顯擴大或穿刺處鼓起、疼痛感加劇,建議
可至附近醫院院所急診處理。
(四) 何時可洗澡?
返家後請保持傷口清潔及乾燥,傷口結痂即可碰水,建議為出院後
隔日晚上,在此之前請避開傷口以擦澡為主,勿沖澡或泡澡。若尚未
結痂,以生理食鹽水清潔消毒後使用 OK 繃等敷料覆蓋,直至結痂。
二、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照護
22
(1) 採坐姿,一手持軟管、另一手持肺量計,雙眼平視刻度。
(2) 先做一至兩次深呼吸,再次深呼吸並完全吐氣後咬住吹嘴,平穩
緩慢深吸氣,使浮球逐漸上升,憋住呼吸約 1~3 秒。
(3) 鬆開吹嘴後,以嘴巴噘嘴緩慢吐氣,待回復平穩呼吸後再繼續訓
練。
(4) 一天至少執行四回,每回可進行約 5~10 次呼吸誘發訓練。
3. 注意事項
(1) 於每次訓練後,需平靜休息後再進行下一個深呼吸,以免頭暈。
(2) 避免於餐後一小時內進行,以免噁心、嘔吐。
(二) 術後復健運動
1. 採取漸進性運動原則,活動量慢慢增加,運動時,病人自己感覺有
些出力,但仍可與人交談,表示此運動為合適的。
2. 運動前須先測量心跳與血壓。
3. 活動應於飯後 1 小時或飯前 1 小時進行,運動前先暖身,如散步
5~10 分鐘,每次運動約 20~30 分鐘,運動後亦需做緩和運動,如散
步、關節活動。
4. 外出運動應選擇勿太冷或太熱的天氣。
5. 不要只做手部小肌肉群之運動(如舉啞鈴、比腕力),以免血壓急遽上
升。
6. 因手術時鋸開胸骨,需給予骨頭重新復原時間,依每個病人狀況而
不同,約 3~6 個月勿做擴胸運動。
7. 不要做太多等長性的肌肉收縮(如提重物、舉重、推車)或需暫時閉氣
用力式的活動(如用力解便)。
8. 以下條件不適合運動
(1) 運動前心跳小於 50 次/分鐘、大於 100 次/分鐘或比平時高出 20 次
/分鐘。
(2) 血壓大於 160/90mmHg 或小於 90/50mmHg。
(3) 頭暈、頭痛、冒冷汗。
(4) 不規則的脈搏、心悸感、忽快忽慢的脈搏。
9. 若出現下列情形需先休息,表示心臟無法承受此活動量
(1) 運動後心跳增加持續 10 分鐘以上。
(2) 運動後呼吸急促。
(3) 運動時上腹、肋骨下有刺痛感。
(4) 突然的關節、足跟、小腿肌肉痛。
(5) 運動後噁心、嘔吐、胸悶、盜汗、眩暈。
(6) 持續 24 小時以上的疲倦。
23
(三) 傷口護理
1. 手術傷口縫線均需要拆線,約為術後 10~14 天,醫師會依病人傷口
癒合狀況決定。
2. 於術後第 4 天,因表皮細胞已生成,若傷口無分泌物、縫合密合,
換藥後可不需覆蓋無菌紗布,但因移除胸管傷口癒合較慢,會於胸
管拔除後兩周或門診回診時拆線。
3. 傷口癒合拆線完三天之後可以淋浴,淋浴後擦乾,平時保持傷口乾
燥。
4. 手術傷口換藥方式
(1) 用物:生理食鹽水、無菌棉棒、無菌紗布
(2) 步驟:
方向
1 由上往下 2 由內向外
向外至少 5 公分
24
5. 避免使用美容膠或透氣膠帶,以免移除時破皮反而造成傷口感染。
6. 依醫師囑咐使用擁心器及大腿取血管傷口需穿著彈性襪。
7. 當傷口出現紅、腫、熱、痛、黃色滲出液或傷口裂開時,應立即返
院檢查。
三、 心肺復健
(一) 何謂心肺復健
針對每一位心臟應患者的體能狀況,個別訂定運動訓練計畫,安全
有效的提升病患運動心肺耐力,可改善血脂肪、血糖、血壓等冠狀
動脈疾病危險因子。
(二) 適用對象
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肌病變之病人。
(三) 接受心肺復健之優點
1. 增進體能,提升運動心肺耐力,早日恢復工作。
2. 改善心肌梗塞危險因子,如血脂、血糖、血壓。
3. 提高生活品質。
(四) 運動與日常活動建議
1. 住院期間
25
2. 出院 2~3 週後
建議前來醫院復健部接受門診心臟復健訓練,將根據病人狀
況,訂定專屬的運動訓練計畫,在物理治療師指導及安全監測下從
事運動訓練。
本院提供醫病共享決策「心肌梗塞或是急性心臟衰竭穩定後,
我該選擇何種心臟復健模式?」,能讓病人了解居家復健及至門診進
行復健活動之差別,由病人考慮多方因素後決定是否要進行門診心
肺復健,以下為本院復健部資料,請洽院內復健科醫師評估,心肺
復健醫師包含吳爵宏醫師、莊泓叡醫師、蕭名彥醫師、宋子茜醫師
和陳思遠醫師。
26
決策題目
心肌梗塞或是急性心臟衰竭穩定後,我該選擇何種心臟復健模式?
前言
臨床治療指引建議心肌梗塞或是急性心臟衰竭穩定後之病患接受心臟復健,可有助於
改善心肺適能及生活品質。本表單將幫助您瞭解有哪些心臟復健模式,做出適合自己的選
擇。
適用對象 / 適用狀況
心肌梗塞或是急性心臟衰竭穩定後,經醫師判定適合接受心臟復健者。
疾病或健康議題簡介
1. 接受心臟復健有什麼好處?
心肌梗塞或是急性心臟衰竭穩定之後,除了長期藥物控制外,也建議接受心臟復
健。心臟復健有助於增進心肺適能及生活品質,亦可能降低再住院及死亡的風險。
2. 心臟復健是什麼?
完整的心臟復健包含:
⚫ 完整衛教資訊:指導您正確的生活習慣、飲食、身體活動、體重管理以及藥
物使用。
⚫ 有系統性的運動訓練:運動訓練有益健康,但對於心臟病患,運動的強度及
內容要依個人病況作調整,以確保功效及安全。整個復健流程包含:
➢ 運動心肺功能前測:評估您的心肺適能,瞭解您運動時是否有低血壓、
嚴重心律不整或心肌缺血等不適合運動之狀況。
➢ 心肺運動訓練:由心臟復健專長的復健科醫師,依您的測試結果量身
訂製12週的運動訓練計畫,分別有門診以及居家兩種模式。
➢ 運動心肺功能後測:了解進步程度,並給您往後合適的運動建議。
27
醫療選項簡介
心臟復健的模式
選項一:門診心臟復健
此為傳統的心臟復健模式,共為期 12 週,每週 2-3 次,每次約 1 小時,在治療
師的指導及儀器監控下進行運動訓練。復健的地點為復健科門診之心肺復健治療室。
選項二:居家心臟復健
許多人可能會因為時間不方便、需要工作、距離太遠、交通困難等因素無法參加
門診心臟復健,而錯失心臟復健的良好機會。為了提升心臟復健參與率,我們設計了
為期 12 週之居家心臟復健模式,依據運動心肺測試,為病患量身訂製一份運動訓練
處方,並安排每 4 週一次之回診及運動訓練課程,指導您自行訓練時之要領及注意事
項。期間您可依據運動處方,自由選擇時間及地點執行運動訓練,並記錄於我們提供
之手冊。個案管理師每週以電話關心並追蹤進度及安排回診。
心臟復健流程圖
運 選項一 運
動 動
門診心臟復健
冠狀動脈支架置放後 心 心 養成健康作息
肺 共 12 週 肺
心肌梗塞後 測 測 及運動習慣並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 驗 選項二 驗 持之以恆
前 居家心臟復健 後
急性心臟衰竭穩定後
測 測
共 12 週
您目前比較想要選擇的方式是:
□ 門診心臟復健
□ 居家心臟復健
□ 不參加心臟復健治療
□ 目前還不清楚
28
若您不知道該如何決定何種心臟復健方式,請透過以下四個步驟來幫助您做決定
步驟一、比較每個選項的優點、缺點、風險、副作用(併發症)、以及可能的費用。
選項 門診心臟復健 居家心臟復健
考量項目
復健內容 為期 12 週,每週 2-3 次,每次 為期 12 週,於充分指導及衛教之
1 小時,於醫院復健科接受運動 後,自行在家或社區做運動訓練,每
訓練 週有個管師電話追蹤進度
運動訓練時 醫院門診時間,不彈性 自行決定
間
運動訓練地 醫院復健科,不彈性 自行決定
點
運動時之監 治療師在旁,用儀器監控心律、 依據醫療團隊建議,以運動自覺強度
控 血壓,及運動強度 或心率監控運動強度
復健科回診 平均每 3 週一次回診 平均每 4 至 6 週一次回診
額外時間花 往返醫院之交通時間 無
費
經濟花費 往返醫院交通費、門診掛號費 門診掛號費
健康效益 ⚫ 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 改善生活品質
⚫ 改善心肺適能
⚫ 降低再住院風險
安全性 1. 運動時發生心肌梗塞、不穩定之心律不整或心臟停止之風險為每
6 萬至 8 萬小時發生一次。
2. 運動時若有注意身體狀況,發生嚴重併發症之風險為低。
步驟二、您選擇醫療方式會在意的項目有什麼?以及在意的程度為何?
請圈選下列考量項目,0 分代表對您完全不在意,5 分代表對您非常在意
完全 在意程度
考量項目 非常在意 建議選項
不在意
希望有治療師監督及儀器監控 0 1 2 3 4 5 門診復健
擔心自行復健會怠惰 0 1 2 3 4 5 門診復健
29
在意經濟花費 0 1 2 3 4 5 居家復健
到醫院的交通不便 0 1 2 3 4 5 居家復健
沒有時間到醫院復健 0 1 2 3 4 5 居家復健
沒有人可以陪同到醫院 0 1 2 3 4 5 居家復健
步驟三、您對醫療選項的認知有多少?
□對 □不對 □不確
心肌梗塞或是急性心臟衰竭穩定之後,就不能做運動了。
定
□對 □不對 □不確
心臟復健之運動訓練發生嚴重併發症之風險為低。
定
□對 □不對 □不確
心臟復健一定要在醫院做才有效
定
步驟四、您現在確認好醫療方式了嗎?
□ 我已經確認好想要的治療方式,我決定選擇:(下列擇一)
□ 門診心臟復健
□ 居家心臟復健
□ 不參加上述心臟復健治療,原因:
□ 我目前還無法決定
□ 我想要再與我的主治醫師討論我的決定。
□ 我想要再與其他人(包含配偶、家人、朋友或第二意見提供者…)討論我的決定。
□ 對於以上治療方式,我想要再瞭解更多,我的問題有:
30
瞭解更多資訊及資源:
台大醫院復健部衛教資源
https://www.ntuh.gov.tw/PMR/News.action?q_type=B024&agroup=b#top
台大心衰竭照護平台 – 心臟復健之衛教
https://www.heartfailure.tw/news/rehab/66
院內心肺復健之設施,有心電圖監測、血壓計、跑步機、腳踏車等,上方貼有
自覺用力係數表,過程中,物理治療師會依每位病人狀況做調整。
▲心電圖監測 ▲跑步機
31
▲肌力訓練
▲腳踏車 ▲自覺用力係數
32
四、 戒菸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菸草每年使 800 多萬人失去生命,其中有 700 多
萬人緣於直接使用菸草,有大約 120 萬人屬於接觸二手菸的非吸菸者,
整體而言,平均不到 5 秒就有 1 人因菸害死亡。在臺灣,每年約有 2 萬
5,000 名死於吸菸及近 3,000 名死於二手菸害,平均不到 20 分鐘就有 1 人
因菸害而失去生命。
菸中含有許多化學物質,其中,尼古丁會刺激中樞神經,使心跳加
快、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一氧化碳會使減少身體攜帶氧氣的比率、血
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血液栓塞的發生。
(一) 戒菸優點
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研究,過去抽菸量大的人在戒菸之後,心血
管事故發生的比率會降低,結果發現,於戒菸五年後,與繼續抽菸者
相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大幅降低。戒菸除了身體變化外,也能
夠省下一筆費用,珍惜身邊重要親友杜絕二手菸害。
▲圖片來源:國民健康署–戒菸衛教手冊
(二) 戒菸管道
1. 台大醫院–戒菸衛教門診
每周一至周五皆有戒菸衛教師,評估及衛教病人戒菸方法,依病人
狀況轉介至戒菸門診。
33
戒菸衛教門診
位置:西址二樓家庭醫學部
電話:(02)23123456 分機 67948
2. 台大醫院–家醫科門診
(1) 戒菸特別門診(每周一下午第七診郭斐然醫師)
(2) 每周一至周五個時段皆有醫師負責門診戒菸
3. 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
4. 董氏基金會
5. 戒菸班:各縣市衛生局(所)或醫療院所辦理
(三) 戒斷症狀
吸菸後,尼古丁進入血液,在 7~10 秒後到達腦部,使人產生愉悅
感,但腦部會對尼古丁產生耐受性,使吸菸者必須吸更多的煙,才能
達到原先的舒暢感。
因戒菸引起之戒斷症狀包括心情不好、易怒、睡眠中斷、精神無法
集中、焦慮、挫折感、坐立難安、精神無法集中、缺乏耐心等,這些
症狀大多為暫時現象,會出現 2~4 週,使用戒菸輔助藥物可幫助減輕
症狀。
34
戒斷症狀 原因 紓解方法
➢ 暫時離開有壓迫感的地方
焦慮易怒、情緒 ➢ 轉移注意力,回想以往愉快的經驗,將工
體內尼古丁減
低落不穩定、神 作或活動分段完成
少,產生生理變
經質、精神難集 ➢ 將全身肌肉繃緊後再完全放鬆,配合深且
化
中、疲倦 慢的呼吸,並重複交替數次
➢ 洗溫水澡、散步、找朋友聊聊
體內尼古丁減
難以入眠 少,改變睡眠習 做些緩和運動再入睡,保持輕鬆心情
慣
➢ 肢體舒緩運動,放鬆身體,呼吸新鮮空氣
手指和腳趾刺痛 身體血液循環正
➢ 以按摩或浴巾擦拭刺痛部位,促進血液循
感與眩暈 在改善
環
➢ 多喝溫水及湯,並多吃熱稀飯及麵,少吃
動物性蛋白質與燥熱油炸之食物,以免痰
肺部正在清除焦
咳嗽、口乾 變稠
油和黏液
➢ 不要吃冰及生冷食物,注意保暖,以免刺
激引起咳嗽
因尼古丁會降低
食慾改變 食慾,戒菸會增 多喝水、牛奶、果汁等,攝取低熱量食物
加飢餓感
體 內 尼 古 丁 減 ➢ 多吃水果及高纖食物
便祕 少,改變胃腸道 ➢ 放輕鬆、多運動
蠕動 ➢ 視情況服用溫和通便劑
手不拿菸、不習 ➢ 擠壓減壓球或喝水、轉移注意力
雙手空空的感覺
慣 ➢ 隨身攜帶原子筆,把玩並可記錄心情
(四) 戒菸藥物
戒菸輔助藥物分為「尼古丁替代藥物」和「非尼古丁製劑」兩大
類,可以降低戒菸時的戒斷症狀,增加戒菸的成功率,而非尼古丁製
劑需要醫師處方才能使用。
戒菸藥物使用時機
睡覺時想起床吸菸 尼古丁貼片,讓睡覺時仍維持穩定的尼古丁濃度
尼古丁口含錠或咀嚼錠,用來舒緩菸癮來時,嘴裡空
嘴巴少了點什麼東西
空的不適感
工作中不能嚼食 上班前四小時使用尼古丁貼片,可持續抵抗菸癮
尼古丁咀嚼錠或口含錠,及時幫助戒菸所產生的戒斷
開會時突如其來的菸癮
症狀
長途開車有菸癮 尼古丁咀嚼錠或口含錠,及時補充體內尼古丁
尼古丁咀嚼錠、口腔吸入劑、口含錠,或在搭機前四
搭飛機時有菸癮
小時使用貼片
35
(五) 戒菸步驟
S(set)
T(tell)
設定戒菸日期
A(anticipate)
公開決心、告
訴親友 R(remove)
預期過程會遇
到的困難,勇 移除引起吸菸
於與菸癮作戰 念頭
戒菸三不要訣
1. 不留菸:將所有菸品、打火機、菸灰缸丟棄,出門身上不帶菸。
2. 不買菸。
3. 不抽伸手菸。
五、 飲食
(一) 高血脂
依據 2013∼2016 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20 歲
以上國人罹患高血脂盛行率為 22.56%,在台灣平均五個成年人中就
有一個罹患高血脂。
高血脂除了易誘發心血管疾病,也會造成腦中風、周邊血管病變,
使糖尿病患者加劇,甚至引起眼底壞死、腎臟病、神經病變等,脂肪
不只囤積於血液中,也會造成肝臟負擔。
36
▲圖片來源:國民健康署–四式順心行動
除了藥物控制,非藥物控制包含飲食控制、運動、戒酒、戒菸等方
法,飲食控制原則如下
1. 均衡飲食,以生鮮食品為佳,選擇天然未加工食物,減少加工製
品。
2. 避免油炸、油酥類食物,烹調多採用清蒸、水煮、烤、滷等方式。
3. 中、西式點心中多加入糖及飽和性油脂,如牛油、豬油或膽固醇含
量較高的蛋黃,食用時須特別留意。
4. 深海魚類也可以降低血脂肪,如秋刀魚、鮭魚、鯖魚、白鯧魚等。
5. 減少動物性脂肪、內臟(包含肝、腰子、心)、紅肉、蛋黃、蟹黃、蝦
卵、雞皮、起司類乳製品,肉類食物中,脂肪含量高低順序為:瘦
豬肉>瘦牛肉>雞肉>鴨肉>魚肉。若需食用奶類產品,宜食用低脂
奶。
6. 多食用含高纖維食物,如燕麥、雜糧類,可減少膽固醇與脂肪的吸
收。
7. 使用植物油烹調,如橄欖油、苦茶油、花生油,因不飽和脂肪酸可
降低血中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濃度,可提升好膽固醇(高密度脂
蛋白)濃度。
37
飽和脂肪
•動物油,如豬油、牛油、肉、蛋、奶中的脂肪
•人造奶油、烤酥油、瑪琪琳
不飽和脂肪
•植物油,如橄欖油、沙拉油、花生油、玉米油
•水果、蔬菜、五穀、豆類
8. 避免過多鹽分及咖啡因食物或飲品,可少量多餐。
9. 減少飲酒量,冠狀動脈疾病患者若大量飲酒(每天三份以上),可能會
造成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
每一標準份數定義:
。120~150 毫升的葡萄酒
。360 毫升的罐裝啤酒
。45 毫升強度 40%的烈酒
(二) 高血壓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13~2015 年高血壓的盛行率是 24%,盛行
率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60~70 歲的人將近一半的人有高血壓,70 歲
以上更是高達 6~7 成。
血壓控制不良會增加腦中風、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病的風險。造成高
血壓的危險因子有很多,除了與年齡、性別、家族史等先天條件有
關,與後天的飲食及生活習慣也息息相關,像是肥胖、重口味、飲酒
過量、不運動、經常熬夜、抽菸、生活壓力等等都容易引起高血壓。
因此,要預防及改善高血壓,就要從日常飲食及生活做起。
38
得舒飲食原則:
1.以全穀雜糧類取代精緻澱粉:全穀類含有豐富的鉀、鎂及膳食纖
維,每天至少有 2/3 的主食以全穀雜糧取代精緻澱粉。
2.每天各 4-5 份的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是膳食纖維最主要的來
源,得舒飲食根據每個人熱量需求的不同,每天分別需要攝取 4~5
份蔬菜 (1 份為飯碗半碗的熟蔬菜)和 4~5 份水果 (1 份為飯碗八分
滿或女生拳頭大小水果)。若為糖尿病患者水果攝取每日大約 2 份
左右。
3.每日 2 份低脂乳品:乳製品為鈣質良好來源,每日建議攝取 2 份
乳製品,一份乳製品約為 240 mL 鮮奶或 3 湯匙奶粉或 2 片起司
片,優先選擇低脂、無額外添加糖的產品,來減少飽和脂肪及精緻
醣類的攝取。不喝牛奶的人,可多攝取其他高鈣食物,如吻仔魚、
小魚乾、板豆腐、小方豆乾、黑芝麻等。
4.以白肉取代紅肉:優先選擇魚或家禽等白肉,攝取羊、牛、豬等
紅肉時,盡量選擇瘦肉部位,減少飽和脂肪攝取。
5.用好油,並適量攝取堅果:以富含不飽和脂肪的植物油做為烹調用
油,另外,堅果為不飽和脂肪酸及鎂的良好來源,每天可補充 1 湯匙的
堅果,並優先選擇無調味者,避免攝取過多鹽份或精緻糖。
飲食的部分除了針對高血壓所提出的得舒飲食之外,也需減少鹽分
的攝取,每日 4~6 公克,大約 2/3~1 茶匙的鹽巴,烹調時可多利用檸
檬、鳳梨、番茄、九層塔等水果香草風味的天然食材,減少調味料的
使用,外食者可利用清湯或熱水洗掉多餘的醬汁或是過鹹的調味,並
避免額外再加胡椒鹽、醬油等調味料。
若要飲酒須避免過量;另外,維持理想體重,避免腹部肥胖,養成
運動的習慣,每週至少 3~4 次,每次至少 40 分鐘的中強度運動,並
配合生活習慣的改變,戒菸、避免經常熬夜,都有助於改善高血壓。
(三) 糖尿病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糖尿病在 109 年共奪走 10,311 條國人寶貴的
性命,平均每小時就有 1.2 人死亡!另依據國民健康署 106-109 年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18 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
11.1%(男性 12.4%;女性 9.7%),預估全國約有 218.6 萬人罹患糖尿
病。
39
罹患糖尿病的病友們,若沒有將血糖控制好,將引發中風、心臟
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足部壞死以及進而截肢等合併症,可藉由
藥物、飲食、運動控制血糖,防止併發症發生。
▲圖片來源:國民健康署–每日飲食指南手冊
飲食原則
1. 維持理想體重
2. 控制份量,養成定時定量好習慣
3. 多選用富含纖維質的食物
4. 避免富含精緻糖類的食品
5. 減少食用油炸食品或血脂高的食物
6. 控制鹽分攝取
7. 攝取充足水分
8. 盡量減少喝酒
9. 低脂乳品類 1~2 杯/天
10. 全榖根莖類
(1) 男:每餐 3~4 份,八分滿至一碗 (標準碗 240 毫升)
(2) 女:每餐 2~3 份,半碗至八分滿
11. 水果類:2 份/天 (每份為一個棒球大小)
12. 蛋白質:建議可以早餐 1/3 手掌、午晚餐 2/3 手掌
13. 油脂:1.5~2 湯匙 ( 5 公克=1 茶匙=1/3 湯匙)
14. 外食原則:份量控制、健康烹調
40
六、 居家監測與照護
(一) 自我監測
在急性心肌梗塞後,給予藥物治療,包含乙型阻斷劑、血管收
縮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收縮素 II 接受器拮抗劑、降血脂藥物,若是
糖尿病患者,再加上血糖藥物使用,乙型阻斷劑及血管收縮素轉化
酶抑制劑/血管收縮素 II 接受器拮抗劑可能會造成病人血壓下降、心
跳減慢,故需自我測量心跳、血壓及血糖並記錄,以利病人於家中
察覺能身體變化且回診時能提供醫師開立藥物時的參考依據。
(二) 遠距照護
本院設有遠距照護中心,由個案管理師負責遠距生理監控、緊
急護理諮詢,提供 24 小時諮詢服務,依個案需求提供個人化的健康
服務管理,亦有遠距即時辦門診,提供個案臨時需要掛號或開立藥
物等必要醫療或照護處理。
遠距照護中心強調每位個案的獨特性,使用居家或社區方案正
式加入遠距照護並使用儀器之個案,每月均會針對個案使用的生理
測量數值進行量身訂製個人化的健康報告書,並均會個別針對其數
值及生活型態給予最適切與完整的健康建議,經由電子郵件及紙本
郵寄提供個案或家屬,使其了解使用者的居家生理變化趨勢,以及
個人化的居家照護建議,加強個案對自己身體的了解,改善不良的
生活習慣並避免危險因子產生,使個案能夠適時適度對自身健康問
題做改善,讓每位個案都能真正了解正確的健康照護觀念,並將其
善加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目前針對心肌梗塞病人提供有心電圖機之儀器使用,共分為兩
種,單一導程及十二導程心電圖機,皆需貼上貼片並使用手機 app
程式,輸入個案管理師給的帳號和密碼,在有網路訊號時,將心電
圖訊號傳回遠距照護中心。
遠距照護中心
位置:東址南棟一樓
電話:(02)23123456 分機 62870
E-mail:telehealth@ntuh.gov.tw
41
(三) 性生活
1. 當病人有能力自行上下樓梯(每秒走二階的速度上到二樓不覺喘),
表示體力足以恢復以往的性生活。
2. 採取較舒服的姿勢,如病人於下方。
3. 下列情況應避免性交
(1) 飲酒、進食後 3 小時內
(2) 沐浴後 1 小時內
(3) 過冷或過熱的環境
4. 性交時若有下列情形,需停止性活動
(1) 胸悶、胸痛或心跳、呼吸加快持續 15~20 分鐘
(2) 性交後隔天疲勞
(3) 使用藥物後仍胸痛
5. 威而鋼不可與硝化甘油併用。
42
七、 需至急診狀況
(一) 胸悶、胸痛,使用硝化甘油仍無法改善
(二) 呼吸急促,連休息或睡覺都會喘
(三) 突發性心跳、脈搏不正常
(四) 頭暈、低血壓
(五) 昏厥、休克、意識不清
八、 緊急救護─自動體外電擊去顫器 AED 使用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稱為「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
顫器」,是一台能夠自動偵測傷病患心律脈搏、並施以電擊使心臟恢復
正常運作的儀器,因為使用的方式相當容易,開啟機器時會有語音說
明其使用方式,並有圖示輔助說明。
根據衛生福利部近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皆高居十大死因
的前三名。心臟疾病所造成的死亡,許多是以突發性心跳停止的形式
發生,而電擊正是可以使心臟恢復正常心跳的方式。文獻指出,因突
發性心律不整而導致心跳停止的個案,如能在一分鐘內給予電擊,急
救成功率可高達 90%,每延遲一分鐘,成功率將遞減 7~10%,因此,
傷病患的存活是和時間和死神的賽跑。
AED 使用口訣:「開貼插電」
開:打開 AED 電源。
貼:在胸前貼上電極貼片。
貼片須完全接觸皮膚,不能碰觸或貼到衣服上。
插:插上導線插座。
電:若閃電標誌之按鈕閃爍,代表需要電擊,按下按鈕完成電擊
電擊時,確認無人碰觸患者身體,避免導電。
43
▲圖片來源:彰化縣消防局
44
Q&A
急性心肌梗塞算是重大傷病嗎?
可以領重大傷病卡嗎?
• 重大傷病是中央健保署規定之項目中才可申請,若僅因只
有急性心肌梗塞是無法領重大傷病卡。
• 若是有重大疾病之保險,請詢問保險公司,是否可申請重
大疾病理賠,但需視各家保險公司規定。
若我需要經濟幫助,醫院可以幫我嗎?
•醫院設有社工,服務項目包括經濟問題、情緒問題、
出院安置計畫、福利諮詢、器官捐贈、志願服務等。
•住院中可向醫護人員提出,可協助聯絡社工前來訪視,
盡早給予協助。
•社工室位於東址北棟一樓。
醫師說我有心臟衰竭,怎麼辦?
要注意什麼?
•平時除了血壓、血糖量測及記錄,需再加上體重的監測!
•每日可自行觀察雙腳水腫情形,若持續加劇可提早回門
診或急診。
•若有呼吸喘情形,建議至急診就醫。
•除了原有的飲食控制外,需加強水分及鹽分攝取的控管。
•在請復健科醫師評估後,可視狀況繼續進行心肺復健。
•本院有心衰竭個案管理師,也設有心衰竭衛教門診(免
費),能夠教導病人心衰竭自我照顧,以下為心衰竭衛
教門診時表及位置圖。
上午
V V V
09:00~12:00
下午
V V V
13:30~16:30
46
出院後要注意什麼?
1. 我這次心肌梗塞做的治療: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第 13 頁)
2. 我這次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
□抽菸
3. 我所服用的藥物:
□抗血小板藥物(第 16 頁)
□乙型阻斷劑(第 17 頁) 右
左冠狀動脈
□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血管 冠
收縮素 II 接受器拮抗劑(第 17 頁) 狀
左迴
□降血脂藥(第 18 頁) 動
旋支
□硝化甘油(第 19 頁) 脈
左前
降支
左前
右冠狀動脈遠端
降支
4. 其他生活注意事項:
□心導管術後護理 (第 22 頁) □高血脂飲食 (第 36 頁)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術後護理 (第 22 頁) □糖尿病飲食 (第 39 頁)
□心肺復健 (第 25 頁) □高血壓飲食 (第 38 頁)
□戒菸 (第 33 頁)
47
QR Code
護理指導
心導管護理 急性冠心症
飲食衛教影片
高血脂 高血壓
糖尿病
其他
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
遠距照護中心
48
資料及圖片來源
⬧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急性冠心症民眾衛教手冊
⬧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冠心病自我照顧手冊、成人健康體位標準、戒菸好處多、四式順心行動、糖
尿病
⬧ 亞東紀念醫院 心臟血管外科 http://depart.femh.org.tw/ips/tc/principal1.html
⬧ Inta-aortic Ballon Counterpulsation https://clinicalgate.com/intra-aortic-balloon-counterpulsation/
⬧ 主動脈內氣球幫浦 https://bluestar1228.pixnet.net/blog/post/39234124
⬧ 東元綜合醫院–衛教天地–ECMO 用於心因性休克及心臟停跳
https://www.tyh.com.tw/b_health_s.php?new_id=2942
⬧ 葉克膜—體外膜氧合器 https://mandymeimei.pixnet.net/blog/post/27125143
49
心血管中心
111 年 11 月 21 日 營運會議通過
111 年 11 月修訂 第五版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