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557 views29 pages

《祝福》ppt魯迅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0% found this document useful (0 votes)
557 views29 pages

《祝福》ppt魯迅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We take content rights seriously. If you suspect this is your content, claim it here.
Available Formats
Download as PDF, TXT or read online on Scribd
You are on page 1/ 29

祝福

魯迅
魯迅的文學地位。
• 1.魯迅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並從事文
學研究 / 翻譯外國文學。
• 2.他是第一個用白話文創作的現代小說
作家,所作小說集《吶喊》及《彷徨》,
享負盛名。
• 3.他的雜文針對時弊,推動寫作雜文的
風氣 / 並著有多本散文集及散文詩集。
• 4.他參與多個文學社團,出版刊物,並
領導作家聯盟。
寫作背景1
• 故 事 的 背 景 是 辛 亥 革 命 前 後〔清未民初,
(辛亥革命前後 / 二十四世紀初)的農業社會(農
村)〕 , 作 者 通 過 還 鄉 的 「 我 」 敘 述 江 南
農村魯鎮婦女祥林嫂的不幸遭遇。當時
中國的農村充滿愚昧迷信的思想,祥林
嫂被迫嫁了一個小自己十年的丈夫,後
來因死了丈夫而外逃做工,不久被迫再
嫁,但丈夫又病死了,兒子更被狼吃掉。
魯鎮的人不但沒有體諒她的痛苦,還當
面排斥她,又背後嘲笑她再嫁,甚至嚇
唬她死後會被閻羅王鋸開兩截,分給兩
個丈夫。最後祥林嫂就懷著對陰間的恐
懼而離世。
寫作背景2
• 新文學發展初期,現代小說以短篇小說為
主。胡適在《新青年》發表《論短篇小
說》一文認為:「短篇小說是用最經濟的
文學手段,描寫事實中最精彩的一段,或
一方面,而使用充分滿意的文章。」可見
短篇小說就是要截取生的斷面,以最少的
篇幅包含最廣的生活容量,即是以小見大。
因此,短篇小說往往以一個主角為主,情
節和背景都較為簡單。這時期較著名的短
篇小說有魯迅的《祝福》、《孔乙己》、
《傷逝》,郁達夫的《沉淪》等,這些作
品都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問題。
寫作背景3
• 尤其是魯迅的小說,他除了善長以
普通群眾生活帶出深刻的社會現實
外,還多用不同的手法敘述故事。
例如:他在《狂人日記》中運用了
日記體的敘述,以第一人稱手法展
現了「狂人」的心理,是現代小說
的新嘗試。
祥林嫂的死

小說利用倒敘的方式,通過「我」
的敘述,帶出了祥林嫂的死。「我」
是一個知識份子,他在年終時回到
魯鎮,那時鎮上正忙著準備祝福的
儀式。我遇到祥林嫂,被追問人是
否有靈魂,人死後是否會到地獄。
「我」只能支吾以對,並開始感到
祥林嫂異於尋常的舉動,後來更從
短工口中得悉祥林嫂的去逝。
祥林嫂的工作

• 這個片段是追述祥林嫂在五年前初
到魯鎮的時候,在魯四老爺家中當
女傭。祥林嫂的工作勤快,食物不
論,力氣不惜,甚至比男人還要勤
快。雖然工作辛勞,但是祥林嫂卻
長白胖了。
祥林嫂的婚姻
• 祥林嫂本來曾經嫁給一個小自己十年
的丈夫,後來因為丈夫去世,所以才
到魯家當女傭。然而,安寧的日子過
了不久,她的婆婆又迫她改嫁,祥林
嫂嫁到賀老六的家時,為了表示反抗,
把頭撞到香案上,弄得頭破血流。可
見她依舊有傳統婦女「一女不侍二夫」
的思想。到了年底,祥林嫂生了個男
孩,生活日漸好起來。可是,這時候
她的丈夫去世了,兒子也給狼吃掉,
大伯又要收屋,以致祥林嫂走投無路。
祥林嫂精神失常
• 祥林嫂走投無路,只能再回到魯四
家中做工,但是魯四認為他敗壞風
俗,不用她幫忙祝福祭祀工作。這
時候,祥林嫂還在悲傷兒子的死亡,
但魯鎮的人卻嫌她嚕嚕囌囌,漸漸
迴避她。迷信的柳媽還嚇唬祥林嫂,
說祥林嫂死後會被鋸開兩邊,分給
兩個丈夫。由此可見,魯鎮的思想
是多麼愚昧迷信。祥林嫂在多重打
擊下,終於神經失常,後來被逐出
魯家,淪為乞丐。
為什麼用「我」作敘述者,而不用
祥林嫂作敘述者?
• 小說採用第一人稱「我」的角度來敘
述,「我」是一個知識份子,面對魯
鎮的沉悶、凝固的氣氛,「我」感到
無奈和難受。「我」同情祥林嫂,但
又無力救她,以致「我」很內咎。由
此可見,「我」並不認同魯鎮的人的
行為,但是對祥林嫂的遭遇卻又無力
改變,這樣特別的角度與身份,正好
對祥林嫂的遭遇作較客觀的敘述。這
個「我」雖不完全是作者,但卻方便
了作者概括自己的感情。
為何用倒敘?
• 小說一開始採用倒敘的手法,先敘述
祥林嫂的死,然後再順敘記述祥林嫂
的遭遇。這樣便可為小說先製造悲劇
的氣氛,然後,作者才順序鋪敘祥林
嫂的一生,讓讀者同情她的悲慘遭遇。
另外,倒敘更可引起讀者的好奇心,
希望知悉在魯鎮一片的祝福聲中,祥
林嫂卻為甚麼會死去,她在死前為甚
麼那樣關心靈魂的問題?為甚麼那樣
失常呆滯?讀者要尋找答案,自然會
繼續看下去。
善於描寫人物肖像
• 作者善用各種手法刻劃人物,如在描
寫祥林嫂初到魯鎮時,說她:「頭上
紮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
心,年紀大約二十六七,臉色青黃,
但兩頰卻是紅的。」這樣便把一個年
輕勤快的寡婦形象描繪出來。死前出
現在魯鎮街頭時,則是:「五年前的
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
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
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
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可
見她在經歷多次變化後,對她的打擊
是多麼大。
善於利用對話
• 作者善於利用對話來刻劃人物的性
格,例如:四叔在得悉祥林嫂死時
便說:「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
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
表現了魯鎮的人固守禮教,而對祥
林嫂則很冷酷無情。另外,「我」
在回答祥林嫂有沒有靈魂時吞吞吐
吐,一句「我說不清」便想含糊過
去,表現了「我」身為知識份子在
面對傳統和現代之間的那種猶豫態
度。
善用反諷
• 小說題為「祝福」,便有很深的反
諷意味,祝福本來是祈求來年的福
氣,但是在一片祝福聲中的魯鎮,
卻有一個像祥林嫂那樣不被祝福的
女性,她面對殘酷的現實,受到不
斷的打擊,最後更斷送性命,這到
底算不算是「祝福」?這實在值得
讀者深思。
多次寫祝福,有何作用?
• 「祝福」在情節上的發展上的作用:
• 1.以祝福貫串全篇,整篇情節是圍繞幾
次祝福禮而推展的。
• 2.篇中每次提及祝福,主角祥林嫂的遭
遇都變得更加悲慘。最後祥林嫂更在祝福
舉行前夕 / 當日死去,而故事亦於祝福聲結
束。可知每次祝福都有深化主題的作用。
祥林嫂的遭遇揭露了什麼?
人物遭遇 社會弊病
祥林 1.身為寡婦,被婆家強迫改嫁。 1.女性地位低,婚姻不能自主。
嫂 2.丈夫、兒子先後死去,備受 2.社會不平等,人們視再醮婦人為
歧視、嘲笑。 不祥,罵為「謬種」。
3.傾盡積蓄去土地廟捐一條門 3.婦女愚昧無知,只識拜神迷信。
檻。 4.寡婦的不幸,人們的冷漠無情。
4.淪為乞丐,受盡折磨而死。
就《祝福》以下幾句祥林嫂問作者的話,分
析她當時的心態。其後作者為什麼感到不安?
• 甲.「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靈魂
的?」
• 乙.「哪麼,也就有地獄了?」
• 丙.「哪麼,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見面
的?」
祥林嫂的心態:
• 1.迷信:很想知道人死後有沒有靈魂,陰間有沒有獄。
• 2.懷念親人:想在死後能和親人(兒子阿毛)見面。
• 3.恐懼:怕死後遭閻王分屍。

作者不安的原因:
• 作者回答祥林嫂時,原不想增添末路人的煩惱,但又擔
心自己的回答會對她有危險,而覺得自己要負些責任,
所以感到不安。
篇中「捐門檻」一事,祥林嫂、柳媽、四嬸的看
法怎樣?反映了什麼社會現象?
• 三人對「捐門檻」一事的看法:
• 祥林嫂--──因她認為自己再嫁是一件不貞的事,
她甘願花去一年多辛勞
• 的血汗錢去捐門檻,以贖罪孽。
• 柳媽──向祥林嫂說出陰曹的事,唬嚇她死後
閻羅王會把她鋸成兩截分給她的兩個丈夫,建
議她到土地廟捐門檻,免得死後受苦。
• 四嬸──祥林嫂雖捐了門檻,但四嬸仍不許她
沾手祭祀的事。
所反映的社會現象:

• 1.歧視寡婦──一般人都認為寡婦不祥,
再嫁不貞,丈夫兒子逝去尤為不吉。寡婦
受人嘲笑、羞辱、歧視和欺壓。
• 2.迷信鬼神──許多人迷信鬼神,認為生
前做了錯事,死後必有報應;同時又相信
可以藉捐獻而罪孽得免。
魯四老爺書房對聯上「事理
通達」這四個字,能適當形
• 容他的為人嗎?試從篇中舉
這四個字形容魯四爺,殊不適當,因他不
通達事理。 出二例為證。
• 1.他大罵新黨,反對變法。
• 2.他視再嫁婦人為謬種。
• 3.他迷信,告誠四嬸不可讓祥林嫂沾手
祭祀的事。
魯鎮鄉民及柳媽,與祥林嫂
的悲劇各有什麼關係?試據
《祝福》的內容加以說明。
• 魯鎮鄉民──祥林嫂反復對鄉民訴說喪子經
過,令他們覺得煩厭而避開 / 取笑她。
• 柳媽──唬嚇祥林嫂死後閻羅王會把她鋸成
兩截,分給她的兩個丈夫,還建議她捐門
檻贖罪;祥林嫂傾盡積蓄去捐門檻,滿以
為何以恢復清白,但四嬸仍不許她沾手祭
祀的事,令她大受打擊,精神開始失常。
本篇為什麼以「祝福」為題?

• 1.本篇以「祝福」為題,是由於主角祥
林嫂的命運,圍繞著幾次「祝福」(年終
迎神⼤典)活動⽽展開。作者以此貫通全
⽂,展現祥林嫂悲慘的⼀⽣。
• 2.篇題「祝福」,著重在末段爆⽵響/聲,
天地聖眾似在歆享牲醴、⾹煙,迎接幸福
的來臨。 / 祝願未來社會為婦⼥們改變命運。
(藉「祝福」諷刺社會。)
《祝福》用第一人稱敘述故事,有
什麼好處? 如果本篇全用第三人稱
敘述故事,你認為會有什麼好處?
• 第一人敘事的好處:
• 1.猶如「我」直接向讀者訴說所見所聞,
真切自然,令讀者有親歷其境之感。
• 2.便於作者透過「我」在小說中表達對
主角祥林嫂,其他人物和社會的感受,令
讀者容易引起共鳴。

• 全用第三人稱敘事的好處:
• 敘事的範圍廣闊,不受時空的限制,可較
自由和靈活,便於塑造祥林嫂的形象和表
達主題。
根據魯迅《祝福》,分析最後
一次祝福和祥林嫂的悲慘下場
的關係。又她是否要為自己的
下場負責?試抒己見。
根據魯迅《祝福》,分析最後一次
祝福和祥林嫂的悲慘下場的關係:
篇中最後一次的祝福,在連綿不絕的爆竹聲中,天
地諸神享用了祭品,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祝福,
就在這年關,在民眾祈求神靈降福和充滿歡樂,充滿
希望的氣氛中,祥林嫂卻變得絕望頹喪,終於淪為乞
丐,在祝福的爆竹聲中倒斃街頭,使歡樂的祝福氣氛
與悲慘的祥林嫂下場構成強烈的對比關係。

在祥林嫂參加的最後一次祝福儀式開始時,她坦然地
去拿酒盃和筷子。四嬸喝止祥林嫂,不讓她沾手祝福
祭禮,表示她雖然捐了門檻,但並不能脫離苦孽,不
能擺脫死後到陰司受刑罰的困惑,這令她唯一的安慰
亦瞬即破滅,使她變得絕望,失神落魄,最後被解僱,
淪為乞丐。
對讀者思考的刺激:
她是否要為自己的下場負責?
要負責任:祥林嫂迷信愚昧,思想迂腐,
輕信人言,連自己也覺得自己是不乾不淨
的人,這就使悲劇收場成為了必然的結局。
面對人情冷漠時,更要自愛;面臨處境艱
危時,攻更須自強。一個人命運的順逆並
不完全取決於外在環境,個人的因素也發
揮很大的影響。因此祥林嫂的遭遇固堪同
情,然而她亦須為自己的下場負上責任。
• 不需負責:祥林嫂所處的社會環境是灰冷
陰暗的、周遭的人是愚昧無知的,再加上
祥林嫂命途多舛,她就成為了那個時代的
犧牲品。即使她曾經反抗,亦曾幾番努力
以爭取幸福,但她渺小的力量畢竟敵不過
整個社會的愚昧迷信、冷漠無情,最終落
得悲劇收場。當時封閉保守的社會風氣對
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人處身其中根本無
能為力,因此祥林嫂不需為自己的下場負
上責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