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豫章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历代变更
設置西漢
使用状况江西省南昌市
西汉豫章郡
新朝九江郡
东汉豫章郡
三國豫章郡
西晉豫章郡→豫章國(289年)
豫章國→豫章郡(311年後)
南北朝豫章郡(宋)
豫章郡(齊)
豫章郡(梁)
豫章郡(陳)
隋朝洪州→豫章郡(607年)
改稱為洪州(622年)
唐朝洪州→豫章郡(742年)
改稱為洪州(758年)

豫章郡中国古代的

之際置。治所南昌縣(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市區)。西漢後期隸屬於揚州刺史部。漢末,孫權析豫章郡置廬陵郡、彭澤郡、鄱陽郡。西晉後轄境逐漸縮小。時改豫章郡為洪州,南唐时改为南昌府,南宋时称隆兴府,元时为龙兴路,明清时又改为南昌府

郡名起源

[编辑]

豫章,一作豫樟,本為木名。《左傳》:“抉豫章以殺人而後死。”[1]杜預注:“豫章,大木”。《史記》引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北則有陰林巨樹,楩枏豫章。”[2]張守節正義:“按溫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章乃可分別。”另說豫章即樟木。《後漢書》王符傳:“今者京師貴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之木。”[3]李賢注:“豫章即樟木也。”

春秋战国时期豫章用为地名,该地起于今安徽霍丘六安霍山之间,西迳河南光山固始二县,抵信阳市湖北应山县之北[4]

沿革

[编辑]

西漢

[编辑]

豫章郡,漢書但云“高帝置”[5]。周振鶴認為是高帝初年分廬江郡所置[6]。高帝五年(前202年)以英布為淮南王,置淮南國,領衡山九江(包括後來的六安國)、廬江、豫章四郡。十一年,英布反,立皇子劉長為淮南王。文帝七年(前173年)淮南國除,四郡屬漢。十二年,徙城陽王劉喜為淮南王。十六年(前164年)劉喜還封城陽,以廬江、豫章二郡為廬江國,封淮南厲王劉長之子陽周侯劉賜為廬江王。景帝四年(前153年),徙廬江王劉賜為衡山王,廬江國除,復置廬江、豫章二郡。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於江北新置廬江郡,廬江郡江南故地分屬於豫章郡、鄣郡。

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豫章郡領縣十六、侯國二:

有67462戶,351965人。[7]其郡轄地大致相當於今江西省[8]

東漢

[编辑]

王莽時改稱九江永元年閒,增置三縣:臨汝縣(分南城置)、建昌縣(分海昏置)、石陽縣(分廬陵置)。永和五年(140年),豫章郡領二十一縣:南昌、建城、新淦、宜春、廬陵、贛、雩都、南野、南城、鄱陽、歷陵、餘汗、鄡陽、彭澤、柴桑、艾、海昏(侯國)、平都(侯國,即西漢時安平侯國)、石陽、臨汝、建昌。有406496戶,1608906人。[9]靈帝時又釐置數縣。獻帝時,孫策分廬陵、雩都等縣置廬陵郡,建安中,又釐置彭澤郡(旋廢)、鄱陽郡。

魏晉南朝

[编辑]

三国吴以后辖境缩小,大致当今江西省彭泽、星子、永修、南昌、丰城、新干、安福等市县以西地区。南朝陈时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樟树两市地。

西晉太康中,豫章郡領十六縣:南昌、海昏、新淦、建城、望蔡、永修、建昌、吳平、豫寧、彭澤、艾、康樂、豐城、新吳、宜豐、鍾陵。[10]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彭澤縣改屬尋陽郡。後又省海昏、宜豐、鍾陵三縣。[11]

隋唐

[编辑]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平陈,廢豫章郡,其地屬洪州隋煬帝大业三年(607年),改洪州为豫章郡。豫章郡領四縣:豫章、豐城、建昌、建城。[12]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平林士弘,改豫章郡为洪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洪州為豫章郡。豫章郡領六縣:豫章、豐城(今江西省丰城市)、高安、建昌、新吳(今江西省奉新县冯川镇)、武寧(今江西省武宁县新宁镇)。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豫章郡為洪州。[13]

人口

[编辑]
  • 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豫章郡有67462戶,351965口。[7]
  • 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豫章郡有406496戶,1668906口。[9]
  • 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豫章郡有35000戶。[10]
  •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豫章郡有16139戶,122573口。[11]
  •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豫章郡有12021戶。[12]
  •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豫章郡有55530戶,353231口。[13]

行政長官

[编辑]

豫章守(前202年—前148年)

[编辑]

豫章太守(前148年—9年)

[编辑]
  • □廖(姓失載),漢宣帝神爵中為豫章太守。[14]
  • 夏侯定國,東平人。西漢末為豫章太守。[15]
  • 慶咸,人。西漢末(元、成時)為豫章太守。[16]

豫章太守(25年—264年)

[编辑]
  • 周生豐,泰山南武陽人。光武帝建武七年(31年)為豫章太守。[17]
  • 李忠,東萊人。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建武十四年(38年)遷豫章太守。[18]
  • 姜□,彭城廣戚人。姜肱之祖父。章、和之際為豫章太守。[19]
  • 張躬,和帝永元中為豫章太守。[20]
  • 曹萌,東漢中期豫章太守。[20]
  • 劉祇,安帝元初永寧中為豫章太守。[21]
  • 張雲,順帝時為豫章太守。[22]
  • 司馬景,河内懷人。東漢中期豫章太守。[23]
  • 欒巴,魏郡内黃人。順帝漢安中為豫章太守。[18]
  • 虞續,沖帝永嘉時(145年)為豫章太守,二月坐貪賍下獄死。[24]
  • 王永,大約桓帝時為豫章太守。[25]
  • 劉寵,字祖榮,東萊牟平人,齊王劉肥之後。大約桓帝時為豫章、會稽太守,人稱“一錢太守”。[26]
  • 陳蕃,汝南平輿人。桓帝時豫章太守。[27]
  • 陳修,會稽人。桓、靈之際豫章太守。[28]
  • 封祁,汝南人。靈、獻之際豫章太守。[29]
  • 祝括,中山人。靈、獻之際豫章太守。[30]
  • 周術,獻帝初平至興平二年為豫章太守。[31]
  • 諸葛玄琅琊人,諸葛亮從父。周術死後劉表以其為豫章太守,建安元年爲劉繇所敗,退守西城。建安二年,為縣民所殺。[32]
  • 朱皓,會稽上虞人,朱儁子。周術卒,朝廷以其為豫章太守,建安元年借劉繇兵逐諸葛玄,旋為笮融所殺。[33]
  • 華歆,平原高唐人。笮融被殺後繼為太守。[34]
  • 孫賁吳郡富春人。孫權從兄。劉繇死,孫策遣孫賁取豫章郡,自領太守至建安二十四年。[35]
  • 孫鄰,孫賁子。孫賁死後嗣立為豫章太守,領郡二十年。[35]
  • 顧邵,吳郡吳人,顧雍子。繼孫鄰為豫章太守,建安末卒于官。[36]
  • 蔡遺,漢、之際,繼顧邵為豫章太守。[37]
  • 謝景,南陽人。三國吳初年為豫章太守。[38]
  • 謝斐,孫權時豫章太守。[39]
  • 孔竺,會稽山陰人,孫吳時在任。[40]
  • 紀陟,丹陽人。吳孫休時豫章太守。[41]
  • 孔沖,孫吳時在任。[42]

豫章相(264年—266年)

[编辑]

豫章太守(266年—289年)

[编辑]

豫章內史(289年—304年)

[编辑]

豫章太守(304年—306年)

[编辑]

豫章內史(306年—310年代)

[编辑]

豫章太守(310年代—402年)

[编辑]
  • 周廣,由內史改號。[48]
  • 甘卓,字季思,丹楊人,晉愍帝建兴三年(315年)出任。[49]
  • 周訪,字士達,汝南安城人,晉愍帝時在任。[50]
  • 謝鯤,字幼輿,陳國陽夏人,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出任。[51]
  • 劉胤,字承胤,東萊掖人,晉元帝時在任。[52]
  • 王棱,字文子,琅邪臨沂人,晉元帝時在任。[53]
  • 王彬,字世儒,琅邪臨沂人,晉明帝時在任。[53]
  • 史疇,東晉時在任。[51]
  • 殷羨,字洪喬,陳郡長平人,東晉時在任。[54]
  • 周撫,字道和,汝南安城人,晉成帝時在任。[50]
  • 劉劭,彭城人,晉成帝咸康中在任。[46]
  • 褚裒,字季野,晉成帝時在任。[55]
  • 庾條,字幼序,颍川鄢陵人,東晉時在任。[56]
  • 褚希,東晉時在任。[54]
  • 韓伯,字康伯,潁川長社人,東晉時在任。[56]
  • 王操之,字子重,琅邪臨沂人,東晉時在任。[57]
  • 王欣之,太原晋阳人,東晉時在任。[55]
  • 王珣,字元琳,琅邪臨沂人,晉孝武帝時在任。[58]
  • 范甯,字武子,晉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在任。[59]
  • 孫潛,字齊由,太原中都人,晉安帝時在任。[60]
  • 郭昶之,晉安帝時在任。[61]

豫章相(402年—403年)

[编辑]

豫章內史(403年—404年)

[编辑]

豫章太守(404年—406年)

[编辑]

豫章相(406年—416年)

[编辑]

豫章太守(416年—461年)

[编辑]

豫章內史(461年—465年)

[编辑]

豫章太守(465年—479年)

[编辑]

豫章內史(479年—502年)

[编辑]
  • 劉文蔚,高昭皇后兄弟,廣陵人,南齊時在任。[81]
  • 劉休,字弘明,沛郡相人,建元四年(482年)出任。[82]
  • 虞悰,字景豫,會稽余姚人,齊武帝時在任。[83]
  • 江籞,字叔文,濟陽考城人,建元年間在任。[84]
  • 蕭遙光,字元暉,始安王,齊武帝時在任。[85]
  • 袁昂,字千里,陳郡陽夏人,南齊時在任。[86]
  • 王繢,字叔素,琅邪臨沂人,隆昌(494年)年間在任。[87]
  • 顧憲之,字士思,吳郡人,永元(499年—501年)年間在任。[76]

豫章太守(502年—504年)

[编辑]

豫章內史(504年—525年)

[编辑]
  • 蕭穎達,蘭陵蘭陵人,天監初在任。[89]
  • 蕭昌,字子建,蘭陵蘭陵人,天監初出任,天監六年(507年)離任。[90]
  • 袁君正,陳郡陽夏人,梁武帝時在任。[86]
  • 張緬,字元長,梁武帝時在任。[91]
  • 謝舉,字言揚,天監十四年(515年)出任。[92]
  • 張綰,字孝卿,梁武帝時在任。[91]

豫章太守(525年—531年)

[编辑]

豫章內史(531年—551年)

[编辑]
  • 丘仲孚,字公信,吳興烏程人,梁武帝時在任。[93]
  • 伏芃,字玄耀,梁武帝時在任。[92]
  • 劉潛,字孝儀,太清元年(547年)出任。[94]
  • 陳霸先,字興國,吳興長城人,大寶元年(550年)出任。[95]
  • 熊曇朗,南梁後期在任。[96]
  • 莊鐵,梁武帝后期在任。[97]

豫章太守(551年—569年)

[编辑]

豫章內史(569年—589年)

[编辑]
  • 程文季,字少卿,新安海寧人,太建二年(570年)出任。[102]
  • 陳方泰,南康王,太建六年(574年)出任。[103]
  • 蔡景曆,字茂世,濟陽考城人,太建年間在任。[104]
  • 錢法成,太建年間在任。[105]
  • 周羅㬋,字公佈,九江尋陽人,陳朝後期在任。[106]

豫章郡太守(607年—622年)

[编辑]

豫章郡太守(742年—758年)

[编辑]

國主

[编辑]

孫吳豫章國(264年—266年)

[编辑]
豫章國(264年—266年)
傳位 諡號 姓名 在位年數 在位時間 備註
第1代 豫章王 孫𩅦 2年 264年-266年 孫休長子

西晉豫章國(289年—304年)

[编辑]
豫章國(289年—304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豫章王 司馬熾 289年—304年 晉武帝第二十五子
立為皇太弟,國除

西晉豫章國(306年—311年)

[编辑]
豫章國(306年—311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豫章王 司馬詮 306年—307年 司馬遐第三子
2 豫章王 司馬端 307年—311年 司馬遐第四子
立為皇太子,國除

晉楚豫章國(402年—404年)

[编辑]
豫章國(402年—404年)[61]
以平司馬元顯之功封,食邑75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豫章郡開國公 桓玄 402年
2 豫章郡開國公→豫章郡王 桓昇 402年—404年 桓玄子
伏誅,國除

東晉豫章國(406年—416年)

[编辑]
豫章國(406年—416年)[108]
以匡復晉室之功封,食邑10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豫章郡開國公 劉裕 406年—416年
進封宋公

南朝宋豫章國(461年—465年)

[编辑]
西陽國(456年—461年)/豫章國(461年—465年)丨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西陽郡王→豫章郡王 劉子尚 456年—465年 宋孝武帝第二子

南朝齊豫章國(479年—502年)

[编辑]
豫章國(479年—502年)丨食邑3000戶→4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豫章郡王 文獻王 蕭嶷 479年—492年 齊高帝第二子
豫章世子 哀世子 蕭子廉 蕭嶷長子
2 豫章郡王 蕭元琳 ?—502年 蕭子廉子

南朝梁豫章國(504年—525年)

[编辑]
豫章國(504年—525年)|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豫章郡王 蕭綜 504年—525年 梁武帝第二子

南朝梁豫章國(531年—551年)

[编辑]
豫章國(531年—551年)|食邑2000戶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豫章郡王 安王 蕭歡 531年—540年 蕭統長子
2 豫章嗣王 蕭棟 ?—551年 蕭歡子

南朝陳豫章國(569年—589年)

[编辑]
豫章國(569年—589年)
代數 封爵 姓名 在位時間 備註
1 豫章郡王 陳叔英 569年—589年 陳宣帝第三子

人物

[编辑]
  • 唐檀,字子產,豫章南昌人。安、順時方士,著有《唐子》二十八篇。[109]
  • 陳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漢順帝時為細陽令。[22]
  • 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人。漢順帝時為南頓令。[22]

參見

[编辑]

註釋及徵引文獻

[编辑]
  1. ^ 《左傳》哀公十七年
  2.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豫章二字,《史記》、《漢書》、《文選》皆作豫章,明萬曆汪士賢刻《司馬長卿集》作豫樟
  3. ^ 《後漢書》王充王符仲長統傳
  4. ^ 《箬园日札》春秋豫章考,杨伯峻
  5. ^ 地理志條下自注
  6. ^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第四章第三節
  7. ^ 7.0 7.1 漢書地理志
  8. ^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分冊
  9. ^ 9.0 9.1 後漢書郡國志
  10. ^ 10.0 10.1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11. ^ 11.0 11.1 《宋書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12. ^ 12.0 12.1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13. ^ 13.0 13.1 《舊唐書 卷四十 志第二十》
  14. ^ 見漢書武五子傳
  15. ^ 見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
  16. ^ 見漢書儒林傳
  17. ^ 見後漢書桓譚馮衍傳注引《豫章舊志》
  18. ^ 18.0 18.1 後漢書本傳
  19. ^ 後漢書姜肱傳
  20. ^ 20.0 20.1 水經注贛水
  21. ^ 見後漢書方術傳
  22. ^ 22.0 22.1 22.2 後漢書獨行傳
  23. ^ 晉書宣帝紀
  24. ^ 事見後漢書沖帝紀
  25. ^ 見後漢書黨錮傳
  26. ^ 後漢書循吏傳
  27. ^ 後漢書本傳、徐稺傳
  28. ^ 說郛五八引謝承《會稽先賢傳》
  29. ^ 風俗通義十反
  30. ^ 風俗通義窮通
  31. ^ 見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注引《獻帝春秋》
  32. ^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注引《獻帝春秋》。三國志謂諸葛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
  33. ^ 後漢書皇甫嵩朱儁傳、陶謙傳、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獻帝春秋》
  34. ^ 三國志魏志本傳
  35. ^ 35.0 35.1 三國志吳志宗室傳
  36. ^ 三國志吳志本傳
  37. ^ 見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38. ^ 見三國志吳志張昭傳
  39. ^ 見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注引《吳錄》
  40. ^ 《晉書 卷七十八 列傳第四十八》
  41. ^ 三國志吳志孫皓傳注引《吳錄》
  42. ^ 《晉書 卷八十八 列傳第五十八》
  43. ^ 《晉書·列傳第五十九》
  44. ^ 《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
  45. ^ 《晉書·列傳第四十一》
  46. ^ 46.0 46.1 《晉書 卷六十九 列傳第三十九》
  47. ^ 《晉書·帝紀第六》
  48. ^ 《晉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49. ^ 《晉書 卷七十 列傳第四十》
  50. ^ 50.0 50.1 《晉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51. ^ 51.0 51.1 《晉書 卷四十九 列傳第十九》
  52. ^ 《晉書 卷八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
  53. ^ 53.0 53.1 《晉書 卷七十六 列傳第四十六》
  54. ^ 54.0 54.1 《晉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55. ^ 55.0 55.1 《晉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六十三》
  56. ^ 56.0 56.1 《晉書 卷七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57. ^ 《晉書 卷八十 列傳第五十》
  58. ^ 《晉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59. ^ 《宋書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三》
  60. ^ 《晉書 卷八十二 列傳第五十二》
  61. ^ 61.0 61.1 《晉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
  62. ^ 62.0 62.1 《宋書·列傳第二》
  63. ^ 《宋書·列傳第五十二》
  64. ^ 《宋書 卷五十六 列傳第十六》
  65. ^ 《宋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66. ^ 66.0 66.1 66.2 《宋書 卷五 本紀第五》
  67. ^ 67.0 67.1 67.2 67.3 67.4 《宋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68. ^ 《宋書卷六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69. ^ 《宋書 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70. ^ 《宋書 卷六 本紀第六》
  71. ^ 《宋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三》
  72. ^ 《宋書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73. ^ 《宋書 卷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74. ^ 《宋書·列傳第四十七》
  75. ^ 《南齊書·列傳第十四》
  76. ^ 76.0 76.1 76.2 《南齊書 卷四十六 列傳第二十七》
  77. ^ 《宋書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一》
  78. ^ 《宋書 卷八 本紀第八》
  79. ^ 《宋書 卷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80. ^ 《南齊書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81. ^ 《南齊書·列傳第一》
  82. ^ 《南齊書·列傳第十五》
  83. ^ 《南齊書·列傳第十七》、《南齊書·列傳第十八》
  84. ^ 《南齊書·列傳第二十四》
  85. ^ 《南齊書·列傳第二十六》
  86. ^ 86.0 86.1 《梁書·列傳第二十五》
  87. ^ 《南齊書·列傳第三十》
  88. ^ 《梁書 卷二十 列傳第十四》
  89. ^ 《梁書·列傳第四》
  90. ^ 《梁書·本紀第二》、《梁書·列傳第十八》
  91. ^ 91.0 91.1 《梁書·列傳第二十八》
  92. ^ 92.0 92.1 《梁書·列傳第三十一》
  93. ^ 《梁書·列傳第四十七》
  94. ^ 《梁書·列傳第三十五》
  95. ^ 《陳書·本紀第一》
  96. ^ 《陳書·列傳第二》
  97. ^ 《梁書·列傳第三十八》
  98. ^ 98.0 98.1 98.2 《陳書 卷九 列傳第三》
  99. ^ 99.0 99.1 99.2 《陳書·列傳第六》
  100. ^ 《陳書 卷十三 列傳第七》
  101. ^ 101.0 101.1 《陳書 卷十八 列傳第十二》
  102. ^ 《陳書·列傳第四》
  103. ^ 《陳書·列傳第八》
  104. ^ 《陳書·列傳第十》
  105. ^ 《陳書·列傳第三十》
  106. ^ 《隋書·列傳第三十》
  107. ^ 《唐刺史考全编》
  108. ^ 《宋書 卷一 本紀第一》
  109. ^ 後漢書方術傳

參考書目

[编辑]
  • 王先謙,後漢書集解,中華書局影印虛受堂本
  • 譚其驤等,1974,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周振鶴,1987,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 李曉傑,1999,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